APP下载

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

2017-09-03武兆久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1期
关键词:颅骨脑室修补术

武兆久

(山东德州禹城市中医院,山东 德州 251200)

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

武兆久

(山东德州禹城市中医院,山东 德州 251200)

目的研究在治疗颅脑外伤中采取脑室-腹腔分流术与合颅骨修补术联合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4例颅脑外伤患者,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进行均分为参照组(n=27)与实验组(n=27),将实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3~6个月再行颅骨修补术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同时实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与合颅骨修补术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GOS评分、GCS评分、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改善情况对比参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将脑室-腹腔分流术与合颅骨修补术联合疗法应用在颅脑外伤治疗中疗效确切,可以改善预后,提升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修补术;颅脑外伤;临床效果

颅脑外伤是因间接或者直接外力影响下形成的损伤[1],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颅内血肿、颅骨骨折、头皮血肿等,不同程度运动障碍、头晕以及意识模糊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治疗中给予患者有效的手术方式尤为重要。现对我院收治的54例颅脑外伤患者实施不同手术的效果进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本次研究的54例样本均从我院神经外科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中选取,分组方式为不同手术方式,组别为两组,每组患者例数为27例,实验组中女性14例,男性13例,最大年龄73岁,最小年龄45岁,中位年龄(58.69±5.24)岁;参照组中女性12例,男性15例,最大年龄72岁,最小年龄43岁,中位年龄(57.55±5.14)岁。利用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患者性别以及年龄等基础资料,组间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统计学无意义。

1.2 方法:参照组患者实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3~6个月再行颅骨修补术,手术基本流程为,第一,给予患者全身麻醉,采取卧位;第二,穿刺点为患者侧脑室三角区,然后穿刺治疗患者脑室,保持置管深度在7~9 cm。将放置管从患者腹腔端放入腹腔,管腔留置长度为20~30 cm;第三,在患者枕部放置分流泵,引流脑脊液;第四,待降低患者颅内压之后,以及脑组织回缩到平行骨窗缘位置的时候进行缝合;第五,在对患者实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之后的3~6个月内,再实施颅骨修补术。

实验组患者同时实行脑室-腹腔分流术与合颅骨修补术,手术基本流程为,前四步骤与参照组相同,第五,在完成上述操作后除去患者6 cm×8 cm~10 cm×12 cm骨瓣。第六,从骨窗处,彻底清除患者坏死脑组织以及颅内血肿。第七,在对患者实施颅骨修补手术的时候采用经过电脑塑型干预后的进口钛合金网颅骨材料,最后减压缝合。

术后给予两组患者3~6个月的随访。

1.3 观察指标: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来评价患者术后情况。经治疗后患者肢体功能得到显著恢复,生活能够自理,与受伤前差异不明显为显效;经治疗后患者肢体功能得到有所恢复,可以独立生活,但是存在轻度残疾为有效;经治疗后患者变为植物人或者重度残疾,前者反应较小,后者需要依赖他人进行日常生活,但是意识清醒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软件处理本次研究的54例颅脑外伤患者所有数据,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用率(%)的形式表示,并且行卡方检验,两组患者GOS评分和GCS评分等比较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并且行t检验,当P<0.05时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GOS和GCS评分:实验组患者GOS评分和GCS评分等指标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存在差异,统计学表示存在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GOS和GCS评分对比

表1 两组患者GOS和GCS评分对比

组别例数GOS评分(分)GCS评分(分)实验组274.41±0.5414.22±0.58参照组273.24±0.429.98±0.41t值-8.886731.0182P值-<0.01<0.01

2.2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29%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4.07%,组间差异显著且P<0.05,统计学有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3 讨 论

颅脑外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急症[2],位居全身外伤的第2位,因颅脑外伤会对患者中枢神经造成直接影响,因此病死率以及致残率都比较高。大面积水肿、脑缺血、顽固性高颅压等是主要死亡原因。现今临床治疗的主要方式就是手术,传统治疗颅脑外伤中多数都是实行大骨瓣减压治疗,该术式可能导致颅骨缺损,提升发生脑膨出以及脑积水的风险[3]。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医疗设备的不断完善,在治疗颅脑外伤中开始广泛应用颅骨修补术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临床治疗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一般都会出现脑积水等症状,以至于对神经功能造成直接损害,导致患者出现深度昏迷或者意识不清等现象[4]。从理论研究方面发现应该对脑水肿现象进行及时控制,但是在使用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时候可能会增加发生脑组织塌陷的概率。经大量资料显示,颅脑外伤发病后三个月是最佳康复时间,如果不能及早予以脑室-腹腔分流术,会影响患者预后以及神经功能的恢复。并且在3~6个月之后再实行颅骨修补术,可能因存在炎性病变,十分容易出现神经异常以及神经异常,都是颅骨修补术禁忌证[5-6]。

在临床治疗中同时使用颅骨修补术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可以显著提升协同效应,降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笔者研究显示,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在各项指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结果显示,同时实行两种手术可以有效改善脑外伤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综合以上结论,将颅骨修补与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实行治疗方式应用在颅脑外伤患者中效果显著,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具有广泛应用的临床价值。

[1] 杨红星.颅脑外伤后同期行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对脑外伤预后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疗,2013,32(22):73-74.

[2] 顾永涛.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并发脑积水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20):67-68.

[3] 陈玉柱,姚鑫.颅脑外伤后同期行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的临床治疗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13):2806-2807.

[4] 孙友禄,韩美英.脑室-腹腔分流术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8):39-41.

[5] 鲍龙,李想,任天任,等.同期行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颅脑外伤的疗效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6,37(3):70-72.

[6] 王亮,张建富,乔金燕,等.用早期颅骨修补术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颅脑外伤的疗效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7):29-30.

R651.1+5

:B

:1671-8194(2017)21-0064-02

猜你喜欢

颅骨脑室修补术
婴儿颅骨肌纤维瘤/肌纤维瘤病2例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脑室镜清除脓苔及术后脑室灌洗、引流在脑室感染中的应用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改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56例临床疗效分析
When weird weather strikes 当怪天气来临时
整体护理预防脑室外引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作用分析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化脓性感染的诊治一例
颅骨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