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标管理法在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2017-09-03王淑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1期
关键词:管理法带教实习生

王淑娟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医院护理部,江西 南昌 330009)

目标管理法在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王淑娟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医院护理部,江西 南昌 330009)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法应用于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2013届180名护理实习生划分为观察组,2012届180名护理实习生归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实习生在带教过程中实施目标管理法,而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带教方法,对比分析两组实习生在技能操作、护理带教满意度及综合能力考核成绩的差异,并问卷调查护理实习生对于相关带教方法的受益评价。结果观察组实习生在技能操作、综合能力考核成绩及护理带教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其受益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管理法应用于护理实习生带教中不仅有助于实习生操作技能、综合能力的提高,还可以帮助实习生明确学习目的,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使得临床护理带教更加高质量、规范化。

目标管理法;护理;实习生带教

护理学生获取临床必备相关专业技能、行为、态度的主要学习环节就是临床实习。目标管理教学方法是近代新型临床医师带教实习生的方法,该方法旨在结合学生心理及生理特点,根据教学内容特色制定教学目标,并将该教学目标作为教学导向的一种方法[1],其中教师主导、学生为主,教学目标为核心主线,并开展一系列特色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断引导学生完成相应教学目标,师生互动性提高,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总结,最终完成教学目标[2]。常规带教方法则是根据学校实习要求与科室具体情况制定相关计划,并在出科前进行综合理论技能考核。本研究旨在了解目标管理法应用于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2届180例护理实习生归为对照组,其中男26名,女154名,年龄20~24岁,平均(21.2±1.6)岁;我院2013届180例护理实习生划分为观察组,男30名,女150名,年龄19~23岁,平均(20.5±1.1)岁。所有实习生均自愿参加本次试验,并获取所有实习生的基础资料,两组实习生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实习生在带教医师的指导下实施传统带教方法,根据各护理单元计划实行带教。观察组实施目标管理法的带教方法,将48周实习期划分为4轮,包含3轮病区(共36周)和1轮非病区(共12周),每护理单元实习生需轮换3个专科,平均每科4周。医院成立由护理教研主任、教育督导、教育护士、护士长、实习生及床边带教老师组成,一般总计人员12名。小组成员接到分析总结实习大纲后需制定明确的护理单元目标基础清单及周目标清单。护理单元目标基础清单主要包括:①实习生能够学会的院内感染及安全、护理技能操作、护理评估技能、安全使用药物及护理工作流程,难度需逐级增加;②有机会完成的操作:气管吸痰、导尿等;③观摩学习;④院内授课、护理查房等活动的参加;⑤综合能力测评;⑥1篇临床护理日志的完成。科室周目标清单在不同时期做出相应的改变,一般分为第一轮的第1、2、3科及周目标的常规版,总计4张表格。清单内容一般包括知识、态度和技能。

1.3 应用效果评判:根据如下指标进行相关评价:①技能操作与综合能力测评,于实习中后期对实习生进行相关技能操作与综合能力的测评,分别采用护理三基技能操作评价表和综合能力考核评价表,评分采用百分制;②满意度,我院自制问卷进行带教满意度调查,调查表分为10个条目,每个条目10分,总分为百分制;③学生受益评价,我院自制问卷进行学生受益调查,根据提高程度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差,受益率为优秀和良好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 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和率表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实习生考核成绩及护理带教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实习生技能操作评分平均(90.12±2.74)分,综合能力考核平均(89.06±3.08)分,带教满意度平均为(95.46±2.69)%;而对照组实习生技能操作评分平均(87.14±10.24)分,综合能力考核平均(84.18±6.46)分,带教满意度平均为(90.03±11.36)%;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学生受益评价对比:通过对所有观察组实习生进行学生受益评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实习生受益率、技能操作规范系统学习收益率、学习程度提高收益率、综合护理能力提升收益率、护理评估技能受益率、学习兴趣的提升收益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各项受益率,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 论

目标管理法于1954年被世界著名管理专家P.F.德鲁克率先提出,1965年G.奥迪奥恩又对此进一步做出了阐述[3],该管理办法主要通过把整体目标分成个人目标和具体单位,最终产生的目标体系在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中得以实施[4]。该方法主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学生主体制定适当的教学目标,规范、系统的目标制订不仅可以提高自身学习管理能力(93.12%)、综合护理能力(86.79%)、学习兴趣(76.37%),还使得技能操作得以规范系统学习(84.13%),护理评估技能得到学习(80.13%),与常规带教方法产生巨大差异,而且学生所有考核成绩及学习满意度均高于常规带教方法。

表1 两组各项收益率比较(%)

综上所述,目标管理法在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带教方法,不仅使得带教目标更加明确,还使得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得以深入和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值得在实习工作的开展中大力推广。

参考资料

[1] 陶娟,杨丽黎,金学勤,等.目标管理法在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5):383-385.

[2] 王爱军.目标教学法在普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8):1106-1107.

[3] 张英,陈清清,戴晓洁.目标教学在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4):386-387.

[4] 谢陵,李芳.目标管理式临床带教在传染科护理实习生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7):145-146.

R47;R197.323

:B

:1671-8194(2017)21-0296-02

猜你喜欢

管理法带教实习生
自主小讲座结合移动教学在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带教中的应用
中医催乳教学在产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运用
CICARE沟通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带教中联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镜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最牛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