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板层状鱼鳞病合并麻疹并发麻疹性肺炎1例

2017-09-03王桂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1期
关键词:层状麻疹皮肤科

王桂英 闵 元

(青海省民和县医院皮肤科,青海民和 810800)

板层状鱼鳞病合并麻疹并发麻疹性肺炎1例

王桂英 闵 元

(青海省民和县医院皮肤科,青海民和 810800)

板层状鱼鳞病,麻疹;肺炎

板层状鱼鳞病是常染色体阴性遗传病,发病率为1/30000,出生或出生不久发生,此例患者属严重病例合并麻疹病情危重,因患者周身鳞屑厚呈盔甲样,伴出汗困难,合并麻疹时麻疹迟迟不发,在临床上少见,报道如下。

1 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17岁,因发热咳嗽流涕3 d伴起疹2 d于2015年3月23日我科以“麻疹”、 “板层状鱼鳞病”、“麻疹型肺炎”收住院。5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不详),咽部疼痛不适伴咳嗽流涕流泪,未行任何治疗,次日发热加剧伴头晕不适,到当地诊所就诊,给予药物静点(具体药名、剂量不清)发热未缓解,2 d前患者颜面部躯干部起数个红斑、丘疹、无瘙痒、破溃,且较前逐渐增多,延及前胸后背发热加剧患者伴烦躁谵妄、腹痛腹泻2~3次为柏油样便、尿少。

体格检查:T 40.1 ℃,P 125次/分,R 24次/分,BP 80/46 mm Hg(1 mm Hg=0.133 kPa),一般状况差,扶入病房,急性病容,颜面发红浮肿,眼睑充血水肿,球结膜发红,眼外眦处可见脓性分泌物,唇绀,咽部充血明显,颊黏膜见2~3个灰白色小点。颌下触及3~4个肿大的淋巴结,无压痛,活动度好。双肺呼吸音粗,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不齐、心率120次/分,腹(-),皮肤科检查:头、面、颈、前胸、后背正常皮肤处可见散在分布的红斑丘疹,前胸部、腹部、腰部、臀部及四肢皮肤粗糙,上覆大量密集的黑色菱形或多角形鱼鳞状鳞屑、结痂,表面凹凸不平形似黑色盔甲。见图1和图2。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示:淋巴细胞数目0.56×109/L(0.80~4.00)、单核细胞数目0.10×109/L(0.12~1.20)、嗜酸性粒细胞数目0.01×109/L(0.0~0.50)、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7.1%(50.0%~70.0%)、淋巴细胞百分比10.7%(20.0%~40.0%)、单核细胞百分比1.9%(3.0%~12.0%)。胸部拍片示:双肺可见散在的片状阴影。血气分析示:p 3.78(7.35~7.45)、pCO227.8 mm Hg(35.0~45.0)、电解质代谢物示:Na+131 mmol/L(136~146)、K+3.24 mmol/L(3.50~5.00)、Ca2+0.97 mmol/L(1.15~1.29)、Cl 96 mmol/L(98~106),TP 54.2 g/L(62~87)、ALB 19.8 g/L(34~53)、ALP 204 U/L(45~135)、GLU 6.1 mmol/L (3.89~6.11)、LDH 440 U/L,a-HBDH 360 U/L,HDL 0.54 mmol/L、ALT 215 U/L (0~42),AST 180 (0~40) ,MB 139.2 ng/mL,(0~70)、CRP 29.01 mg/L。乙肝五项示:乙肝表面抗原>10000 index/mL、乙肝e抗原>6000 index/mL、乙肝核心抗体377.907 index/mL。肥达反应和外斐反应,肿瘤标志物,梅毒、HIV、甲、丙、戊肝均阴性、彩超、尿常规均正常,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s)-DNA抗体、抗可侵出核抗原抗体(ENA)谱均为阴性,麻疹血凝抑制抗体(+)粪便潜血(++)

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本例患者诊断:①麻疹;②麻疹型肺炎;③板层状鱼鳞病;④乙型病毒性肝炎;⑤电解质功能紊乱;⑥应激性溃疡,入院后予抗炎、抗病毒、护肝、抑酸、纠正酸碱功能及电解质功能紊乱,患者持续高热达39.5~40 ℃出疹不佳,病情危重,辅助中药:西河柳15 g、紫浮萍15 g、麻黄15 g、芫荽15 g熏蒸未出疹的皮肤并趁热擦洗未出疹处,促使麻疹透发,上述处理后皮疹渐出至手足底,体温渐降至37.5 ℃,咳嗽咳痰未减轻,请呼吸科会诊予升级抗生素,多索茶碱20 mL每12 h静点,氨溴索30 mg每12 h雾化吸入,肝肽乐1片日3次口服,护肝胶囊2片日3次口服,病情逐渐好转平稳,麻疹痊愈后转赴传染科。

图1

图2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冬春季为发病高峰,发病率与性别种族无关,但与营养状况及卫生条件关系甚大。人是麻疹病毒唯一宿主,因此是唯一的传染源。急性期患者为重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最后2 d到出疹后5 d均有传染性,前驱期传染性最强,疹退时无传染性。主要由飞沫经呼吸道传播。密切接触者可经污染病毒的手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易感者与患者接触后90%以上发病,病后有持久免疫力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肺炎,亦是麻疹常见的致死原因,其他并发症有喉炎、心肌炎、脑炎等,远期病发症: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出疹期白细胞减少是本病特点[1]。血清血凝抑制抗体、中和抗体和补体结合抗体检测,恢复期效价上升4倍以上或早期特异LgM增高均有诊断价值[1]。板层状鱼鳞病可能并发其他疾病,但并发麻疹非常少见,本例患者在板层状鱼鳞病皮损基础上发生麻疹,临床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诊为板层状鱼鳞病合并麻疹,麻疹治愈后板层状鱼鳞病治疗上应给予外用保湿剂、维A酸类药物及角质剥脱剂,对严重患者给予大剂量维生素A[2],临床上采用口服维A酸类药物(如阿维A)治疗该病也可获得相似疗效[3-4]。

[1] 刘应鳞,王明琼,钟锋,等.麻疹[M]//杨绍基,任红.传染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3-57.

[2] 单士军,傅志宜.表皮松解角化过鱼鳞病[J].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6,35(11):689-690.

[3] Shwayder T.Disorders of keratinization:diagnosis and management[J].Am J Clin Dermatol,2004,5(1):17-29.

[4] Odom RB,James WD,Berger TG.Andrews'Diseases of the Skin [M].9th ed .Beijing:Sciences Press,2001:706.

R758.5;R511.1;R563.1

:B

:1671-8194(2017)21-0193-01

*通讯作者:E-mail:18097025207@189.cn

猜你喜欢

层状麻疹皮肤科
皮肤科专业基地骨干师资对皮肤科专科体格检查的认知调查
华北春季降水性层状云中冰相粒子形状分布
旺苍地区灯影组层状硅质岩类孔洞充填特征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皮肤科住院医师皮肤病理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火星上的漩涡层状砂岩
美国新增60例麻疹病例
新型铋系超导体有望加速层状功能材料开发
皮肤科医生6招教你抗“冬痒”
周围的人没有患麻疹,为什么还要给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