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2017-08-31王开石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19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反思问题情境

王开石

摘 要 信息技术课是可操作性特别强的学科,只讲理论学生会感觉枯燥无味,有一种“有劲使不上”的感觉。所以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上机操作,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效果会事半功倍。那么,问题从哪里发现呢?我认为应该从事件中发现。于是,我经常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一些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发现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学生展示任务成果,师生共同反思整个任务。

关键词 任务驱动 信息技术 问题情境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信息技术课是可操作性特别强的学科,只讲理论学生会感觉枯燥无味,有一种“有劲使不上”的感觉。所以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上机操作,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效果会事半功倍。那么,问题从哪里发现呢?我认为应该从事件中发现。于是,我经常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一些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发现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学生展示任务成果,师生共同反思整个任务。这就是任务驱动教学法。方法是好的,对教师的要求也很多。

1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梯度地设计任务

现在大多数学生家庭都有电脑,大部分学生都有一定的电脑常识。这就形成学生电脑知识的梯度。另外,不同年龄阶段,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这就形成学生接受知识的梯度。我根据这两个梯度,或分层教学,有差别地设计操作任务。或结对子教学,合作学习。

如在高一(2)班上课时,我讲授的是“PPT课件制作”一课。像插入图片、声音,图文混排,幻灯片动画,建立超链接这些较难的操作任务,我采用了学生结对子教学,让有电脑知识基础的学生与基礎略差的学生一一结对子,合作学习,以优帮差,效果很好。

而在讲授“电子表格”一课时,我根据课前预习作业完成情况,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是能够完成电子表格计算难度的,一组是只能完成电子表格基本操作流程的。对于第二组学生的学习,我用两节课有差别地设计操作任务。学生每节课完成任务效果都很好。

2教师要在任务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是前提,驱动是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完成操作任务过程中,创设一系列问题情境,学生根据教师的质疑发现了问题,教师释疑,学生获得操作要领。

如在学习“文字处理”一课时,我设计的操作任务是让学生将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复制过来,进行美化文档。在美化文档过程中,学生对于“段落”中的段间距、首行缩进、行间距等操作不规范。我问学生写文章首行应该空几个格,学生回答是两个格,我就告诉他们首行缩进的度量值应该是“2”个字符。学生编排的文档字号不规范,我引导学生按照“大标题”、“小标题”、文章内容等不同级别字号降次排列。如大标题用三号字,小标题用四号字,文章内容用小四号字,这样看起来更加规范有序。

再如在讲解E-mail的注册和收发时,学生们都想拥有自己的E-mail。我引导学生打开网页,如打开www.163.com,注册网易免费邮。注册完成后,我让同学们相互发送邮件。大家都非常有成就感。学生都以为没事了,这时我提出“可不可以给自己发邮件或同时给多人发送邮件?”的问题。学生尝试发现都可以的。我只是点播了在给多人发送邮件时格式的问题。其余的学生们自己就能解决了。这无疑拓展和延伸了教材的知识。

3教师鼓励学生展示操作成果,增强学生的存在感

在任务驱动条件下,学生的操作热情高,新知识新要领接收快。每次任务完成之后,我都让学生用主屏展示自己的操作成果,学生们一起点评,教师也给予展示的学生高度评价。这样做有利于提高操作成果的质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存在感。

通过展示操作成果,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术语更加规范了。如“点开始”纠正为“单击开始按钮”,“屏幕”纠正为“桌面”,“叉不掉”纠正为“关闭”,“鼠标按两下”纠正为“双击”等。教师规范学生的学科术语,使学生由口语化向专业化转变,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通过展示操作成果,发现信息技术学习中的“千里马”,为学科竞赛储备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有些学生的专业能力不比老师差多少。在展示过程中脱颖而出。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让他们有机会参加一些信息技术竞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操作任务,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任务驱动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所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每节课的任务反思,学生通过反思本节课的操作任务,由不知到知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由不规范到规范。进而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操作任务有一个完整的把握,做到有的放矢。

总之,信息技术课的性质及特点要求我们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理论联系实际。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使信息技术课堂气氛更加活跃,目标更加明确,成效更加显著。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何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自如,这将是我们在今后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的课题。endprint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教学反思问题情境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