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砭石刮痧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症34例

2017-07-07陈丽兰林艺娟陈阿兰郑丽萍

中医外治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器质性失眠症刮痧

陈丽兰,林艺娟,陈阿兰,郑丽萍

(1.福建省龙岩市中医院,福建 龙岩 364000;2.福建省厦门市中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0)

砭石刮痧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症34例

陈丽兰1,林艺娟2,陈阿兰1,郑丽萍1

(1.福建省龙岩市中医院,福建 龙岩 364000;2.福建省厦门市中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0)

目的:探讨砭石刮痧疗法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于我院中医护理门诊的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6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4例,对照组33例。实验组予砭石刮痧治疗,口服艾司唑仑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收集的疗效评价进行合理的统计学分析。结果:砭石刮痧治疗组和口服艾司唑仑组治疗2周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2周后的治愈率为35.29 %,好转率为52.94 %,有效率为88.24 %;对照组治疗2周后的治愈率为30.30 %,好转率为60.61 %,有效率为90.91 %,两组患者治疗率、好转率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砭石刮痧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症的治疗效果是显著、可靠的,可以与镇静催眠药疗效相媲美,但其没有药物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和心理、生理依赖,因此更能被失眠患者接受,值得临床运用与推广。

非器质性睡眠障碍;砭石;刮痧

非器质性失眠症是一种以失眠为主的睡眠质量不满意状况,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再睡、醒后不适感、疲乏或白天困倦。其可引起患者焦虑、抑郁或恐惧,从而导致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传统中医药疗法治疗失眠症已被证实可取得良好的疗效,砭石疗法作为近年来较为热门的一种中医外治方法,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我院中医护理门诊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采用砭石刮痧疗法对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病例均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就诊于我院中医护理门诊的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6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4例,对照组33例。实验组中,男9例,女25例;平均年龄(49.4±12.3)岁;平均病程(17.2±10.3)个月。对照组中,男10例,女23例;平均年龄(47.6±10.2)岁;平均病程(18.7±9.5)个月。两组患者均由内科主任医师诊断,且符合非器质性失眠症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构成比比较

1.2 纳入标准

①诊断标准参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1]关于非器质性失眠的诊断要点:a.患者主诉入睡困难,难以维持睡眠;b.这种睡眠紊乱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c.睡眠紊乱造成患者明显的苦恼或影响了其日常生活;d.不存在造成这种状况的器质性因素,如神经科或其他内科疾病或服用某种药物。②愿意配合砭石刮痧治疗者。

1.3 排除标准

①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导致的继发性失眠患者;②剔除凝血功能异常、患有出血性疾病、传染性疾病患者;③依从性差,影响治疗措施实施及疗效评价者;④治疗中出现其他严重基础疾病发作不适合继续接受试验者。

2 治疗方法

2.1 实验组

即砭石刮痧治疗组。

2.1.1 工 具

采用泗滨砭石刮痧板(山东泗水鹤佗砭石有限公司,鲁宁食药监械[准]字2010第1270018号)。

2.1.2 环境准备

治疗室光线勿过亮,温湿度适宜,门窗关闭,必要时可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

2.1.3 操作流程

患者安静仰卧于床上,女性长发患者解开头绳,放松发髻。治疗护士位于患者头顶侧,指导患者全身放松、腹式呼吸。先将砭石刮痧板用温水加热至40 ℃左右,施以如下手法:①点刮:用砭石刮痧板尖尾点刮印堂、太阳、头维、百会、安眠等穴,每穴20次~30次。②推刮:用砭石刮痧板弓背面自额中部向左右发际、自印堂向神庭穴方向、以百会穴为起点分别向四神聪方向刮拭,每一方向刮拭10次~20次。③梳刮:用砭石刮痧板钝凹边自前发际向后发际方向、从中央至左右发际分8条~10条梳刮,每条刮拭10次~20次。④理刮:用砭石刮痧板板头从太阳穴绕到耳上再向头侧后部乳突和风池方向刮拭,每侧刮拭10次~20次。隔天治疗1次,治疗7次为1疗程,即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治疗过程中询问手法力度以及患者感受,做好患者的心理支持,使其消除紧张心理,放松身心,积极配合整个操作。治疗动作须轻柔,力度适中,以患者舒适为宜,避开患者皮肤损伤或不适之处。

2.2 对照组

每晚睡前予以口服艾司唑仑2 mg(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1522),连续治疗2周。

2.3 常规护理

两组均须做好患者的心理安慰及社会支持,积极协助消除其不良情绪,帮助其养成正确、良好的睡眠习惯[2],例如日常避免食用浓茶、咖啡及燥热之品;尽量避免白天过多睡眠,晚上在子时之前上床睡觉;尽可能创造安静、昏暗、温湿度适宜的睡眠环境;睡前和夜间醒后避免使用尼古丁、酒精;睡前3 h~4 h勿剧烈运动或观看喜剧、悲情片,可选择倾听自己喜欢的较轻柔、舒缓的音乐;睡前可用温水泡脚或沐浴,或进食少许温牛奶、苹果等,以减缓脑部血流量,促进睡眠。

3 疗效分析

3.1 评价标准

使用美国匹兹堡大学精神科医生Buysse博士等人于1989年编制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3]评定。PSQI由19个自评和5个他评条目构成,其中第19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不参与计分,其他18个条目组成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等7个睡眠质量评价成分。每个成分均为3分,累积7个成分得分即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为0分~21分。国内睡眠障碍一般常以≥7分为界定标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3.2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编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关于不寐的疗效判定。治愈:睡眠正常,伴有症状消失;好转:睡眠时间延长,伴有症状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变。

3.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计量资料对比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

3.4 治疗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2周前后的PSQI总分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的PSQI总分与治疗前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2周前后的中医疗效构成比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治愈率为35.29 %,好转率为52.94 %,有效率为88.24 %;对照组治愈率为30.30 %,好转率为 60.61 %,有效率为90.91 %,两组患者治疗率、好转率组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表明,砭石刮痧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症的治疗效果是显著的,可以与镇静催眠药疗效相媲美。见表2~表3。

表2 两组患者治疗2周前后的PSQI总分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中医疗效构成比比较 例

4 讨 论

4.1 砭石刮痧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症的理论依据

非器质性失眠症,属于中医学“不寐”范畴,是阳不入阴、营卫失和、脏腑失衡、气血阴阳失调的结果[5]。砭石刮痧疗法是在中医经络腧穴理论指导下,使用砭石刮痧板和介质在体表进行相应的手法刮拭,得以防治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技术,具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镇静安神、调和营卫、平衡脏腑、通利关节等功效。泗滨砭石可以发出许多对人体有益的远红外射线和超声波脉冲,促进微循环,调理新陈代谢,功效相当于远红外治疗仪+超声波治疗仪双重作用,其作用于人体时有着明显的按摩、热、生物学、神经系统等理疗作用。治疗中所选取的印堂、太阳、头维、百会、四神聪、安眠等穴,具有调和气血、安神定志、宁心安眠等功效。因此,本实验通过砭石刮痧板利用刮痧的各种手法刮拭相关穴位及头面部,可促进头面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脑部缺血缺氧,调节脑细胞新陈代谢,疏通经络、调理气血,从而起到镇静安神、宁心安眠、醒神定志之功效。

4.2 砭石刮痧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症的优势

由表2、表3结果可知,砭石刮痧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症的疗效是显著、可靠的,可以与镇静催眠药治疗效果相媲美,但其没有药物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和心理、生理依赖,没有传统医学针灸、穴位埋线等疗法所带来的皮肤和组织的损伤,亦没有中药、艾灸等治疗所带来的嗅觉或气味刺激,且其简单易学,可教会患者家属回家后帮助其巩固治疗,更能被失眠患者及家属所接受。因此,作为非器质性失眠症的一种有效非药物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运用与推广。

4.3 注意事项

4.3.1 护理人员统一培训

护理人员开展砭石刮痧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症之前必须接受理论和操作的规范培训与考核。理论培训内容包括:砭石疗法基础理论、非器质性失眠的中西医诊断要点、患者分组、治疗环境要求以及干预前后患者相关资料收集。操作培训主要通过真人操作示范、受训人员之间互练等。

4.3.2 做好充分的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做好健康宣教,消除患者对疾病的过分担心,做好患者的心理、社会支持,让患者自觉执行干预措施,树立坚持治疗和战胜疾病的信心。

[1]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119.

[2] 陆 俊,汪小冬,张雅丽.引阳入阴推拿配合气息导引法干预围绝经期失眠症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3,20(1A):65-68.

[3] Buysse D J,Reynolds C F 3rd,Monk T H,et al.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A New Instrument for Psychiatric Practice and Research[J].Psychiatry Res,1989,28(2):193.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1-32.

[5] 贾 玉,贾跃进,郑晓琳.中医对失眠认识的探讨及展望[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1):163-166.

修回日期:2017-03-02

本文编辑:李 昕

R256.23

D

1006-978X(2017)02-0037-02

陈丽兰(1982-),女,2004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本科学历,主管护师。现在福建省龙岩市中医院骨伤科工作。研究方向:中医骨伤护理及中医外治法研究。

2017-02-14

猜你喜欢

器质性失眠症刮痧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
神门、三阴交配伍对失眠症睡眠质量和血清GABA、5-HT的影响
脑CT在脑器质性精神病中的应用及有效率分析
观察调神针法对慢性失眠症患者过度觉醒状态的影响
针刺治疗失眠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针刺对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过度觉醒状态的影响分析
循经刮痧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
年轻人不要盲目刮痧
观察运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对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的诊断效果及对心房扑动发生率的影响
为什么刮痧要避开脖子这个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