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金针菇菌渣培养双孢蘑菇的配方及发酵技术试验

2017-06-19范丽军冯伟林金群力宋婷婷沈颖越蔡为明

食药用菌 2017年3期
关键词:双孢菌渣金针菇

范丽军 冯伟林 金群力 宋婷婷 沈颖越 蔡为明



利用金针菇菌渣培养双孢蘑菇的配方及发酵技术试验

范丽军 冯伟林 金群力 宋婷婷 沈颖越 蔡为明*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浙江杭州 310021)

开展基于金针菇菌渣的不同双孢蘑菇培养料配方及发酵技术试验,结果表明:金针菇菌渣和稻草的混合配方的产量均高于常规稻草和纯菌渣配方,其中以金针菇菌渣和稻草比为1︰1的配方产量最高,比常规稻草配方增产19.7%。金针菇菌渣在经过二次发酵后能直接用于栽培双孢蘑菇,由于菌渣持水能力弱、易失水,需注意调节和保持合适的基料含水量,以获得稳定、理想的产量。

金针菇菌渣;隧道堆筐发酵;栽培;双孢蘑菇

近年来,我国金针菇、杏鲍菇等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快速发展。生产产生大量菌渣,当前大多数企业将菌渣作为灭菌用的燃料,或出售用于制作有机肥料,也有将菌渣短期或长期堆放在菇场周围,污染栽培环境,危害食用菌生产。资源化高效利用菌渣资源,提高其经济效益,是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中面临的一大问题。

已有试验表明工厂化金针菇菌渣是一种良好的双孢蘑菇栽培原料,为了进一步科学合理地利用金针菇菌渣,我们开展了利用金针菇菌渣培养双孢蘑菇的配方及发酵技术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品种双孢蘑菇‘英秀1号’,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选育保藏。工厂化金针菇菌渣取自浙江龙泉双益菇业有限公司,稻草切成长3~5 cm的草段备用。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6个配方(表1)。在自制小型通气发酵室发酵。按常规方法分别提前预湿稻草、菌渣、菜饼,除了石灰、石膏、过磷酸钙外,按配方分别混合均匀后,预堆4天。

表1 培养料配方组成

注:E1.培养料经过一次发酵和二次发酵;E2.培养料仅进行二次发酵。

预堆后把配方A、B、C、D、E1的发酵料分别装到内径46×34×24(cm)的发酵筐里,移入通气发酵室内堆码,进行一次发酵。根据发酵情况调节通气量,每隔3天转室翻堆一次,共转室翻堆3次,第一次转室翻堆时加入过磷酸钙和配方用量1/3的石膏或轻质碳酸钙,另根据需要补充水分。第二、三次转室翻堆时分别加入配方用量1/2的石灰和1/3的石膏或轻质碳酸钙。

表2 不同培养料配方处理对双孢蘑菇生长的影响

注:+越多表示菌丝越浓密。

三次转室翻堆后为一次发酵结束,开始二次发酵(后发酵)时把配方E2培养料一同放入通气发酵室内。进料关门后用蒸汽将发酵料加热到60~65 ℃保持8小时进行巴氏消毒。加温过程打开通气内循环,使整个发酵室温度均匀。巴氏消毒结束后,以每天2 ℃的速度逐渐降温,最低不低于48 ℃,保持7天左右。

(1)发菌试验。将经二次发酵的各配方培养料,分别装入直径32 mm,长200 mm的试管,接种后置于23~25 ℃培养室内发菌培养,观测发菌速度和菌丝生长情况。

(2)栽培试验。采用筐栽出菇法,每筐出菇面积为0.156 m2。采用混播法,播种后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发菌管理。菌丝长满料层后覆盖厚3 cm的草炭混合覆土,并按常规方法进行出菇管理。观测记录发菌、出菇和产量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菌情况

配方D的菌丝长速最快,达3.6 mm/d,菌丝浓密,长势健壮(表2);配方C和配方E1次之,长速均为3.5 mm/d;配方B和配方E2的长速均为3.2 mm/d,菌丝较浓密;配方A(对照)的菌丝长速最慢,为2.9 mm/d,菌丝较稀淡。

2.2 产量表现

从表2可以看出,配方C的产量和生物学效率较高,分别达23.1 kg/m2和57.8%,其产量比对照高19.7%;配方B次之,其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分别为22.5 kg/m2和56.2%,其产量比对照高16.6%;配方D的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分别为21.9 kg/m2和54.8%,其产量比对照高13.5%;配方E2和配方E1的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均低于对照。各处理出菇时间相近,配方D和配方E1较对照和其他配方早1天。6个配方子实体的感观质量无明显差异。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三个金针菇菌渣混合稻草配方(配方B、C、D)的产量均高于常规稻草配方,最高达19.7%,效果显著。而不添加稻草的配方,无论是经过一次发酵和二次发酵处理,还是只进行二次发酵处理,其产量都不如常规稻草配方,推测其原因可能与发热量高和容易失水有关。

从配方E2的试验结果看,金针菇菌渣仅经二次发酵就能直接栽培双孢蘑菇,虽然产量略低,但是处理简单、用工少,比较适用于传统栽培。在应用此方法时,须注意金针菇菌渣的新鲜度,霉变结块的不能用;由于菌渣持水能力差,须注意调节和保持合适的基料含水量,以期获得稳定、理想的产量。

本次试验采用的装筐堆码发酵方式,有利于改善金针菇菌渣的培养料堆的通气性,提高发酵质量。但实际生产中很多种植户或栽培场并不具备装筐堆码发酵的条件,我们建议适当提高稻草的比例和长度,以改善料堆通气性、提高发酵质量和均匀度,同样能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1] 郑永德, 黄毅. 爱尔兰双孢蘑菇袋式栽培管理简介[J]. 食药用菌, 2015, 23(2): 65-69.

[2] 刘炜, 韦有照, 宋卫忠. 杏鲍菇废菌渣二次利用栽培双孢菇主要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16(2): 212-214.

[3] 范丽军, 蔡为明, 金群力, 等. 工厂化金针菇菌渣隧道式发酵栽培双孢蘑菇试验[J]. 食药用菌, 2013, 21(2): 110-111.

[4] 卫智涛, 周国英, 胡清秀. 食用菌菌渣利用研究现状[J]. 中国食用菌, 2010(5): 3-6.

S646

B

2095-0934(2017)03-181-03

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专项(项目编号:CARS-24)

*为通讯作者,E-mail:caiwm527@126.com

猜你喜欢

双孢菌渣金针菇
新鲜双孢蘑菇采收和自动化分级方法研究*
白银地区玉米芯金针菇高产栽培技术
双孢蘑菇菌种质量检验规程探讨
我国抗生素菌渣资源化研究新进展
双孢蘑菇低温保鲜试验初报
菌渣猪粪还田下麦稻重金属富集特征及风险评价
微生物菌渣管理分析
抗生素制药菌渣的处理技术探究
西藏野生双孢蘑菇栽培种营养成分研究
金针菇的品种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