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樟芝固态培养的适宜培养基和光照强度试验

2017-06-19姚秋生朱盼盼王雅利

食药用菌 2017年3期
关键词:樟木庆元县固态

姚秋生 朱盼盼 王雅利



牛樟芝固态培养的适宜培养基和光照强度试验

姚秋生1朱盼盼2*王雅利3

(1. 庆元县秋平真菌研究所,浙江庆元 323800;2. 浙江方格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庆元 323800;3. 庆元县濛洲街道办事处,浙江庆元 323800)

研究牛樟芝在4个固态培养基及不同光照强度下的菌丝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以配方为牛樟木屑78%,麦麸10%、玉米粉10%、石膏粉1%、葡萄糖1%的培养基,培养出的牛樟芝菌丝致密,生长速度快。试验发现,充足的散射光能促进菌膜变为橘红色,利于后期菌皮的形成。

牛樟芝;固体培养;培养基;光照强度

牛樟芝()又名“牛樟菇”,隶属于真菌界担子菌门、非褶菌目、多孔菌科、薄孔菌属,为多年生蕈菌类,素有“森林中的红宝石” “森林瑰宝”之称,是一种独特而珍贵的台湾地道的药用真菌[1,2]。其气芳香,味苦,性平,有祛风行气、化淤活血、温中消结、解毒消肿、镇静止痛、提升机体免疫力的效用[3]。由于野生牛樟芝在民间应用时所产生的疗效惊人,且野生资源枯竭,牛樟芝人工培育研究广为开展,目前大致可分为段木栽培法、固体培养法、液体发酵法三种[4]。本实验通过固体培养牛樟芝固态菌丝体的方式,筛选牛樟芝培养基,并研究光照强度与牛樟芝菌膜形成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牛樟芝种源引自台湾南投县。

1.2 试验项目

(1)固体培养基配方筛选试验。设计4个固体菌丝体培养基配方(表1),每配方设3个重复。各配方主辅料按对应比例称量,将石膏粉、葡萄糖溶于水后均匀添加到主辅料混合料中,充分搅拌均匀,控制水分含量60%~65%,用聚丙烯袋装料。料压实后封袋,125 ℃下灭菌99 min,待料温冷却后接入牛樟芝菌种,在相同温度、湿度条件下静置培养,定期观察菌丝生长情况并拍照记录。

表1 4种牛樟芝固体培养基的配方组成

(2)光照强度与牛樟芝菌膜形成关系的试验。按配方3配置固体培养基,接种牛樟芝菌种后,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在相同温度、湿度条件下,分别置于光照强度50、150、300 lx下静置培养,定期观察牛樟芝菌膜形成情况并拍照记录。

2 结果与分析

2.1 4种固体培养基的牛樟芝菌丝体生长情况

配方1、2氮源(麦麸)类型及含量相同,但木屑种类不同,从菌丝生长情况看,两配方菌丝前端均平整一致,未出现近似于角变的叉状菌落,菌丝致密,菌丝日均生长速度分别为1.00 mm和1.40 mm,表明牛樟木屑配方菌丝生长稍快。配方3与配方2同为牛樟木木屑,但麦麸的含量减少了10%,菌丝长势明显较好,前端平整,日均生长速度为2.00 mm,生长快,菌丝致密,可缩短培养周期。配方4选用玉米粉作为培养基氮源,菌丝生长缓慢、稀疏,不利于固态菌丝的培养(表2)。

表2 不同培养基配方对牛樟芝菌丝生长的影响

注:“+”越多表示菌丝浓密度越高;“*”越多表示菌丝平整度越高。

4种培养基比较结果,以配方3较为适宜。该配方以牛樟木为培养主料,氮源麸皮量减少为10%,不仅能加快菌丝生长速度,而且降低生产成本。

2.2 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牛樟芝菌膜的形成情况

培养基接种牛樟芝后,分3个处理组分别在光照强度50、150、300 lx环境下培养60天左右,菌丝可长满整个培养基。而比较3种不同光照条件下牛樟芝菌膜色泽,则存在明显差异(图1),其中光照强度50 lx的处理组,菌膜为淡黄带浅红色,分布不均匀;光照强度100 lx的处理组,菌膜为红黄色相间,基内50%为同色;光照强度300 lx的处理组,菌膜为橘红色,表面、基内均同色。表明,300 lx的光照强度能促进牛樟芝菌膜变成橘红色。

3 小 结

牛樟芝固态菌丝体以配方为牛樟木屑78%,麦麸10%、玉米粉10%、石膏粉1%、葡萄糖1%的培养基,菌丝蔓延快,其前端平整一致,菌丝致密;且在培养过程中,给予300 lx的光照能促进菌膜转为橘红色,有利于后期菌皮的形成。

[1] 理筱龙. 牛樟芝之简介[C]. 中国菌物学会首届药用真菌产业发展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5: 79-80.

[2] 张东柱. 台湾特有珍贵药用真菌牛樟芝[J]. 食药用菌, 2011, 19(1): 33-34.

[3] 苏志诚, 阮时宝. 台湾牛樟芝的性味、归经与功效的探讨[J]. 中国临床研究, 2013, 5(20): 26-30.

[4] 蔡为明, 金群力, 蔡青松, 等. 牛樟芝人工培养及活性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食药用菌, 2015, 2(1): 17-23.

S567.3+9

A

2095-0934(2017)03-176-02

姚秋生(1966—),男,农艺师,主要从事食药用菌驯化、培育工作。E-mail:1037793060@qq.com,通信地址:浙江省庆元县松源街道学后路9号,邮编:323800

*通讯作者:朱盼盼(1989—),女,硕士,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食用菌产品深加工研发工作。E-mail:191401811@qq.com,通信地址:浙江省庆元县星光路98号,邮编:323800

猜你喜欢

樟木庆元县固态
庆元县举行《灵韵菇乡》一书首发仪式
固态Marx发生器均流技术研究
庆元县举行《蕈山客》专著首发式
Sn掺杂石榴石型Li7La3Zr2O12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透明陶瓷在固态照明中的应用进展
庆元县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樟木桥抒怀
重器千秋——稀有香樟
宽禁带固态功放在导航卫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