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市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状况研究①

2017-06-06宋晓红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1期
关键词:场所天津市次数

宋晓红

(天津工业大学体育部 天津 300387)

天津市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状况研究①

宋晓红

(天津工业大学体育部 天津 300387)

该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全面掌握了天津市居民参与体育锻炼情况,天津市居民参与体育锻炼人数比例相对较高。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均为相对好开展的项目,进行锻炼的场所主要为公共健身场所,并且多为自发组织。

天津 居民 体育锻炼

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提出了推动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奋斗目标。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分析认为:“在建设体育强国的进程中,加强群众体育是首要任务”[1]。群众体育是基础,只有实现国民体质整体的增强,才能真正成为体育强国。推动群众体育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点就是鼓励更多的人去参与体育。

该文研究旨在全面了解天津城市居民体育参与的现状,掌握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规律。

1 体育参与的一般性的描述

该研究调查所提出的体育参与为直接参与。参照“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0年)”,该课题将居民直接体育参与指标进行操作化,将体育参与的频率分为五类:每天、一周数次、一月数次、一年数次或更少和从不。

由表1数据可知,总体分析,居民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占54.6%,一周数次占16.6%,一月数次占9.9%,一年数次占9.6%,从不锻炼人数为9.4%。

按照性别分析,每天锻炼男女比例分别为52%和56.6%,女性高于男性;一周数次比例分别为18.7%和15%,男性稍高于女性;一月数次分别为10.3%和9.6%,男性稍高于女性;一年数次分别为10.7%和8.7%,男性稍高于女性;从不锻炼女性比例高于男性,男女比例分别为8.3%和10.2%。经χ2检验,P=0.56>0.05,差异不显著。

表1 居民体育参与状况表

表2 居民体育参与次数和时间状况

在课题组研究过程中,在专家访谈的基础上,认为每天和一周数次的体育参与频率,应该为高参与,而一年数次和从不参与应该属于低参与,一月数次属于中度参与。由数据可知,每天和一周数次两部分相加比例高达71.2%,说明天津居民体育高参与人数还是比较高的,而低参与的人数比例即一年数次和从不两部分比例相加占19%,比例相对较低。

2 体育参与及其特性:时间、频率、项目

该研究从体育参与的时间、频率、项目三个维度对体育参与的特性进行测量。

由表2可知,总体分析,天津居民一周体育参与平均次数为4.66次,参与的时间为324.45 min,每次锻炼时间平均为69.2 min。按照性别分析,男性和女性周平均锻炼次数分别为4.39次和4.86次,男性稍低于女性;男性和女性周锻炼时间分别为295.96 min和345.71 min,女性稍多于男性。

结合数据可知,天津居民每周锻炼次数大致为4.66次,与体育人口标准要求的锻炼次数比较,锻炼次数比较高,且每次锻炼时间平均69.2分钟,也比较长。但是,天津居民体育人口比例并不高,因为同时具备次数、时间以及强度等体育人口标准的居民相对较少。

体育参与项目是锻炼的一种手段,反映了市民对一些体育项目的喜好程度、场地、器材状况以及参与人的经济水平。

由图1可知,天津市民体育参与的项目占前8位的次序为:散步(19.1%)、自行车(11%)、公共健身场所健身器械健身(10.3%)、羽毛球(9.3%)、慢跑(8.8%)、乒乓球(6.7%)、游泳(6.4%)以及踢毽子(6.3%)。

王学锋[2]的关于美国成人身体活动文章中提到,美国成年人最爱参与的10种身体活动依次为:游泳、钓鱼、自行车、保龄球、野营、徒步旅行、台球、跑步/慢跑、力量锻炼、自行车比赛。这说明游泳、跑步、自行车等项目是国内外均喜欢参与的体育锻炼项目。

图1 市民体育参与项目

3 市民体育参与的环境:场所、组织

锻炼场所是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基本保证。随着天津市经济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市政府和体育管理部门在各居民区安装了全民健身器材,极大的方便了市民的体育锻炼。

天津市民进行体育锻炼的3大场所为:公共健身场所、所在社区的健身场所以及本单位内部健身场所,分别占37.3%、36.3%和9.7%。其他的健身场所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在学校里的体育场所锻炼占2.6%,其他社区的健身场所占1.9%,社区内其他单位的健身场所占1.7%,健身俱乐部占2.7%。

国内的一些相关研究和该研究结果基本相同,如张彦峰[3]等人对我国城镇居民的体育锻炼场所得调查结果为:城镇居民锻炼场所前三位为本小区、公共体育场(馆)、住宅小区空地。但是,天津市民和香港居民在选择体育锻炼场所略有不同,香港居民选择公共休闲场所健身也是排第一位,但是第二位家里,第三位为私人健身设施。

居民选择公共健身场所如居民区周边的公园,其主要原因是天津市很多公园对周围的社区居民免费开放,且这些公园里居民区也比较近;而天津市居民选择社区内的健身场所,主要是比较方便。

现在社会最大的特征就是其组织性,组织在社会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现在很多人属于不同的组织,组织在个人的行动方面的选择方面可以起到引导作用。

天津市民体育参与组织状况前三位次序分别为:第一是自发组织(72.5%),第二是公司单位组织(11.5%),第三是社区居委会(11.4%)。市民自发组织的占到72.5%,这说明市民体育参与正式组织参与的比较少,自发组织实际属于居民组织的协会性质的非正式组织,组织结构比较松散,对组织成员的约束力不强,发挥的组织作用稍差些;单位和社区组织一般为正式组织,单位和社区组织体育活动分别占11.5%和11.4%,相对比例较低,这说明单位和组织应该发挥其组织作用,多组织体育活动,带动更多人参与体育。

研究表明,加强组织对参与体育锻炼的引导是我国城乡居民参与体育锻炼迫切需求之一。如张彦峰[3]等人等研究显示:我国城镇有19.6%的市民认为应加强群众体育活动组织引导。李蓉蓉[4]的研究表明:北京市居民对于社区体育组织不满意的因素中,社区进行有规模有组织的群众体育活动较少。

同样,天津市各区、街道以及社区居委会应该发挥组织功能,多组织各种形式的体育锻炼和比赛以满足市民参加体育锻炼的需求。

4 结语

(1) 该章系统分析了城市居民体育参与的现状,天津居民体育参与的人数比例比较高,但是按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标准分析,天津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并不高。

(2) 居民参与体育锻炼周锻炼次数平均为4.66次,周参与的时间平均为324.45 min,每次锻炼时间平均为69.2 min,无论从周参与次数和时间看,居民参与锻炼的频率较高,时间也较长。

(3) 居民参与的体育项目主要为参与比较方便的项目,如慢跑、自行车等项目;参与体育锻炼的地点主要为公共健身场所以及社区和单位的健身场所。

(4) 居民参与体育锻炼主要靠自发的组织,组织性不强,这是各级体育部门应该注意的,各组织和部门应该发挥组织的作用,积极引导居民进行锻炼,以提高居民体育参与的积极性。

[1]刘鹏.一项面向民生的体育工程[J]求是,2011(10):51-53.

[2]王学锋.sports与5P关系解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4(11):20-22.

[3]张彦峰,江崇民,蔡睿,等.中国城镇与乡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差异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0(3):3-9.

[4]李蓉蓉.城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组织与消费状况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1(9):49-53.

G806

A

2095-2813(2017)04(b)-019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1.191

该文是天津市体育局科研课题,课题名称:《天津市居民参与体育锻炼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课题编号:SY201603。

猜你喜欢

场所天津市次数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有趣的云
最后才吃梨
俄罗斯是全球阅兵次数最多的国家吗?
如果画笔会说话?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20年4 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2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1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