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公体篮球教学引入运动教育模式的探讨①

2017-06-06姚煜斌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1期
关键词:篮球运动篮球运动

姚煜斌

(厦门理工学院 福建厦门 361100)

高校公体篮球教学引入运动教育模式的探讨①

姚煜斌

(厦门理工学院 福建厦门 361100)

运动教育模式是深受西方学校体育界推崇的一种新型体育教学模式,其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技能、运动情感体验以及终生体育理念方面具有较为独特的积极作用。该文将对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篮球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引入运动教育模式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以期为新时期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高校公体 篮球教学 运动教育模式 探讨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全民健身的深入开展,作为世界传统三大球项目之一的篮球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传播日益发达的今天,以NBA和CBA为代表的篮球赛事日益吸引着大学生群体的喜爱和关注,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青年大学生最为热爱和普及的一个体育项目。而篮球运动也凭借其教育性、欣赏性和健身性成为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承载着体育教学和运动健身双重职能。传统篮球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和高校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如何更好地提高学校公体篮球教学质量已经成为高校体育教师必须重视的研究课题。运动教育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其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技能、运动情感体验以及终生体育理念方面具有较为独特的积极作用。鉴于此,该文将对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篮球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引入运动教育模式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以期为新时期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1 运动教育模式概述

1.1 运动教育模式

运动教育模式(Sport education model)是由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体育专家西登托普(DarylSiedentop)教授提出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体育教学模式。西登托普(DarylSiedentop)教授认为运动教育模式可以通过将相对杂乱无章的游戏进行适当改造之后应用于体育课堂教学中,从而通过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不仅帮助学生锻炼体育运动技能,而且可以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终身体育观念。经过一系列的理论及实践研究,最终运动教育模式以游戏(play Theory)运动教育理论为主要指导思想,以体育教师直接指导、伙伴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法,以固定分组和角色扮演为主要参与形式,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以运动比赛为主线,为不同体育水平的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和真实自然的运动情感体验,以期可以通过各种体育运动比赛使游戏和比赛建立起一种内在的有机联系,最终可以帮助学生成长为“有运动能力的人、有运动文化的人和有运动热情的人”。目前,运动教育模式已经相对成熟且深受西方学校体育界的推崇和推广,因此,运动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我国高校公体篮球课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1.2 运动教育模式具体目标

1.2.1 社会心理目标

学生在体育运动活动参与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集体合作以及公平竞争的运动精神,在愉悦的篮球运动氛围中了解体育运动的简易规则和礼仪,体会体育运动的运动节奏和战术,从而发展成为具有一定水平的体育运动参与者。

1.2.2 身体发展目标

学生在体育游戏、比赛中不断进行身体锻炼,从而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1.2.3 认知领域目标

学生在体育运动比赛之后的团队小组讨论中,学习和分析体育比赛中战术的运用以及比赛的技巧,同时学习体育竞赛的精神与各种管理知识,从而进一步扩大自身的认知视野。

2 公体篮球教学中运动教育模式的应用研究

2.1 传统教学模式中公体篮球教学存在的问题

篮球教学作为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全民健身的顺利开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篮球作为一项深受当代青少年喜爱的运动项目,具有十分强烈的观赏性、集体性和实践性,开展篮球教学有利于提高当代青年大学生综合素质。然而在传统篮球教学中过于注重传授技术,在篮球教学中一般都是采取教师理论讲解、动作示范;学生模仿、自主练习;教师纠正指导的落后教学模式。这种篮球教学模式相对较为枯燥乏味,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进而影响到学习篮球的积极性。

2.2 运动教育模式运用于公体篮球教学中的优势

2.2.1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传统篮球教学模式中,大学生往往处于一种相对被动的地位,难以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从而使得高校篮球教学效率普遍不高。如果在篮球教学中引入运动教育模式的话,体育教师可以使用训练、游戏和比赛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篮球教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教师通过分组竞争的方式,可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兴趣或者擅长的如裁判、记录员、队长、队员等角色,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展示自己的舞台,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学生在分组竞争中学会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相扶相携,获得成功,进而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2.2.2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比赛是篮球运动教育模式中最为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篮球赛场上充满着未知,每一个参与篮球比赛的学生都必须尽自己全力去应对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才可以最大程度地帮助本队获胜。尤其是伴随着教学难度的不断加大,各个小组之间的竞争必然会更加激烈,这就要求各个小组成员必须在具备一定的篮球技术的前提条件下,不断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处理能力,因此将运动教育模式引入高校的公体篮球教学活动中必然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发展。

2.2.3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运动教育模式教学进行到一定阶段,体育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特点合理安排学生各种不同的角色扮演,从而使不同篮球运动水平的大学生在篮球教学活动中感受到更加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同时大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角色功能,更好地融入集体,也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交流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因此,运动教育模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增强青年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为他们走向社会做好铺垫。

表1 团队联盟小组在各阶段的任务

3 公体篮球课运动教育模式的建构路径

3.1 设计“篮球运动季”

公体篮球课运动教育模式的建立首先必须打破固有的篮球教学单元,将篮球课根据教学大纲划分为若干个“运动季”,同时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来决定各个篮球运动季的长短。

3.2 设计教学方法

公体篮球课运动教育模式主要采用教师直接指导、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学生伙伴教授相互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直接教导主要在课堂上开展,目的在于向大学生传授篮球技术;小组合作学习主要在小组中开展,目的在于在小组成员之间实现取长补短;学生伙伴教授则是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团结协作,以努力争取篮球比赛的胜利。当然,体育教师还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篮球运动季”的教学需要和项目特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3.3 组建“篮球运动季”中的学生团队联盟小组

篮球运动教育模式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建立学生团队联盟小组,体育教师应该根据一定的原则对班级学生进行初步分组,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自主选择团队联盟小组,但应尽可能保证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在确定分组之后,团队联盟小组之间必须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相互学习以顺利完成“篮球运动季”的各项任务。

3.4 设计“篮球运动季”教学任务

“篮球运动季”又根据其具体的技术动作具体划分为练习期、季前赛期、正式比赛期以及季后赛期这四个不同教学阶段。学生团队联盟小组在四个不同教学阶段的具体任务,如表1所示。

3.5 重新定位师生的角色与责任

在“篮球运动季”中应重新定位师生的角色与责任及相对应的职责任务。

3.6 开展篮球比赛和制定庆祝活动策略

教师组织学生参加正规的篮球比赛,从而让他们参与到真实的篮球比赛中,在比赛中应用篮球技术和协作理念。同时,在篮球比赛之后举行必要的庆祝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运动情感体验,帮助他们更加理解篮球运动的深刻内涵。

3.7 制定科学的篮球教学评价体系

在公体篮球课运动教育模式中的教学评价内容除了常规的运动技能评价之外还需要适当考虑团结互助、协作精神、人文行为等人文素质评价,进而实现公体篮球教学评价的全面性。

[1]王思文.高校公体篮球教学引入运动教育模式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2]于永澤.运动教育模式在高中篮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牡丹江:牡丹江师范学院,2015.

[3]高航.当代运动教育模式研究[J].体育科学,2005(6):79-80.

[4]杨德荣.普通高校排球教学中运用运动教育模式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5):108-109.

[5]程岩梅.对当前学校体育田径教学改革的思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2):194-195.

G841

A

2095-2813(2017)04(b)-0022-02

厦门理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运动教育模式在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以厦门理工学院为例”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GY201454)。

姚煜斌(1982—),男,福建厦门人,厦门理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1.022

猜你喜欢

篮球运动篮球运动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青少年篮球运动推广与发展路径研究
快乐篮球进山乡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不正经运动范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