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体育女生课引入拓展训练的实验研究①

2017-06-06李梅卢三妹朱石燕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1期
关键词:华南农业大学适应能力实验组

李梅 卢三妹 朱石燕

(华南农业大学体育部 广东广州 510642)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体育女生课引入拓展训练的实验研究①

李梅 卢三妹 朱石燕

(华南农业大学体育部 广东广州 510642)

该文以华南农业大学公体女生课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就拓展训练引入女生体育课堂对她们社会适应能力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拓展训练对女生产生良好的影响,能改善她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女生的自信心。

华南农业大学 公共体育女生课 拓展训练 实验研究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体育学习主要是竞技体育性质,而且有部分学生为了体育考试或修完体育学分才去掌握体育技能技术,课结束后学生基本不运用到以后的体育生活中;在课堂教学上缺乏师生、生生的真正交往和互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没有得到培养,缺少参与体育活动的动力①。拓展训练以其独特的体验式为学习方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践性、操作性,能让参与者在训练中领悟到更多的生活知识,增强参与者的体能,培养参与者遇事冷静、勇于挑战、克服遇到的困难,提高他们的意志品质,促进个性的展示,培养良好的团体精神。女生在体育课上的表现一直不尽人意,课堂上比较容易怕累、怕出汗、不愿意多动,拓展训练项目能给女生带来一定的调节和带动作用[1]。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以华南农业大学公共体育女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14级三个健美操女生班作为实验组,共107人,再随机抽取健美操课程的两个女生班作为对照组,共61人,实验组进行专项体育课前加入拓展训练课程的方式,对照组按照常规健美操课程教学。

1.2 研究方法

主要有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调查问卷有《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问卷都进行相关专家效度检验。发放问卷168份,回收168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数据运用EXCEL、SPSS17.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进行相关t检验。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对照组、实验组实验前后社会适应能力量表的比较分析

2.1.1 对照组实验前后社会适应能力量表的比较分析

为了检验对照组实验前后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否存在差异性,采用社会适应能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其结果见表1。

表1数据显示实验前后配对T检验所得Sig为0.060(P>0.05),表明对照组实验前后没有显著性差异,即社会适应能力没有明显效果。

表1 对照组实验前后的社会适应能力量表情况表(n=61人)

表2 实验组实验前后的社会适应能力情况表(n=107人)

表3 实验组实验前后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变化表(n=107人)

2.1.2 实验组实验前后社会适应能力量表的比较分析

(1)实验组实验前后社会适应能力量表比较分析。

为了检验实验组在通过实验干预后,社会适应能力是否存在差异性,采用社会适应能力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对所得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其结果见表2。

表2数据显示实验前后配对t检验所得Sig为0.001(P<0.05),表明实验组实验前后有显著性差异,即社会适应能力有明显效果。

(2)实验组实验前后社会适应能力变化分析。

社会适应能力指个体与环境在适应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它是一种善于根据生活中的变化,及时反馈、随机应变地进行调节的能力。从表2中我们已经得知实验组实验前后社会适应能力有显著差异,下面从实验前后具体的社会适应能力数据来看其中的变化,见表3。

表3数据表明,实验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情况不乐观,大部分学生表现为对社会环境的不适应,对个人的自信心不够,与人的交往比较拘谨,跟同学交往难。通过实验后,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一定的改善,学生通过拓展训练课程提高了自己的自信心,增强了与人交往的能力,使自己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华农大公体女生课加入拓展训练对女生有影响,可以推行。

(2)实验教学分析证明拓展训练能改善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她们的自信心,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3.2 建议

拓展训练课程应该尽快作为选修课引入广东省普通高校公体女生教学中;加强拓展训练理论知识的宣传力度;增加拓展训练场地设施,并定时进行检修。

[1]钱永健.拓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吴禄涛.北京部分高校开展拓展训练对提高大学生社交效能感的实验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08.

[3]王文利.拓展训练引入高校公共体育选修课的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4]顾长海.高校体育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2):105-107.

[5]杨东锋.高校体育教育与拓展训练结合的现实意义[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7(4):165-166.

[6]张亚琪.关于将拓展训练引入大学体育课的思考[J].辽宁体育科技,2003(4):73.

注释

①董红杰.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运动素质及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D].扬州大学,2009.

G807.4

A

2095-2813(2017)04(b)-002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1.028

李梅(1981,5—),汉,女,广东化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华南农业大学适应能力实验组
轻型合成营高原山地进攻作战环境适应能力评估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天稻安家
张湘晖作品
雷鸟
An Brief analysis of Satan’s tragic character in Paradise Lost
功能性训练手段对大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沙漠里的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