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当今世界羽坛发展现状研究①

2017-06-06张生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1期
关键词:羽联羽坛欧美国家

张生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体育部 江苏南通 226007)

对当今世界羽坛发展现状研究①

张生

(南通科技职业学院体育部 江苏南通 226007)

该研究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影像法、访谈法对当今世界羽毛球的发展现状进行探讨。认为,中国羽毛球竞技水平长盛不衰的原因:以“金字塔”式的培养模式,长期坚持以生产流水线理论为指导,集全国之力开展训练。欧美国家羽毛球竞技水平下滑的原因:运动员一般通过羽毛球协会或者俱乐部进行训练,训练体系不完善,不受政府行政部门主导;世界羽联对羽毛球运动推广有限,未能引领羽毛球真正走入市场化;羽毛球运动自身的技术风格特点制约了欧美国家羽毛球运动的发展。

羽毛球 发展现状 探讨

自1981年国际羽毛球联合会正式接纳中国羽毛球协会为成员以来,中国队首次参赛就获得了汤姆斯杯的冠军,并且还连续夺得第14、15、16三届汤姆斯杯的冠军,国际羽坛迎来了“中国时代”,在伦敦奥运会上中国代表队更史无前例的包揽全部5枚金牌。中国代表队虽然取得如此骄人成绩,实在可喜可贺,但是,为了促进羽毛球在世界范围的推广,改变世界羽坛以中国为核心的局面,我们必须深刻分析产生这一现状的原因,为世界羽毛球的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当今世界羽毛球发展格局分析

1.1 当今世界羽毛球竞技水平的兴衰演变

自羽毛球这项运动诞生以来,经历了几个阶段。现代羽毛球运动源于19世纪70年代兴起于英国,至20世纪30年代末期间一直是英国称霸,欧美占据优势;从20世纪40年代初至70年代末期,群雄并起,优势从以前欧美的一些国家转移到亚洲的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随着中国在国际羽联的合法席位恢复,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世界羽坛就形成了中国与印尼两强对阵;而从羽毛球1992年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至今,中国羽毛球在竞技水平上也不断提升,逐渐形成以亚洲为重心,以中国为核心的不平衡发展格局。

1.2 羽毛球运动在欧美国家受欢迎程度由盛至衰的演变过程

自现代羽毛球诞生以来,羽毛球是作为英国贵族所玩的一种游戏,所以被称为“贵族运动”,所以很快从欧洲流传到各个大洲。在那个时期,网球也作为一项比较受欢迎的体育运动项目。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两项运动都有很好的发展,但羽毛球更胜一筹。直到1968年,网球进入了公开赛时代,这对网球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同年,罗德·拉沃签约IMG,体育与商业首次联姻,此后网坛也出现了许多国际巨星,再加上网球职业联赛的出现,电视的转播增多,而羽毛球却没有太大的改变,以至于羽毛球在欧洲国家逐渐衰弱。

1.3 奥运会羽毛球奖牌榜分析

羽毛球自从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以来,中国参加的所有比赛,除了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以外,中国队一共获得18枚金牌8枚银牌15枚铜牌(见表1)。除此之外,亚洲的一些国家也显示了绝对的优势,如韩国和印尼分别获得6枚和7枚金牌,而仅有欧洲的丹麦获得1枚金牌,在金牌榜上亚洲占据96.97%,在获得奖牌上亚洲占据87.62%。在伦敦奥运上林丹不仅成功卫冕,而且中国男双也在奥运会上实现零金牌的突破,在里约奥运会上中国男单和男双再次获得了金牌,虽然其他3个项目没有获得金牌,但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绝对实力。

表1 历届奥运会(1992-2012)羽毛球比赛奖牌榜

2 世界羽坛发展“失衡”原因分析

2.1 中国羽毛球竞技水平长盛不衰原因分析

2.1.1 中国羽毛球运动员培养机制分析

世界羽联新闻官员曾经说过:“在中国,从事羽毛球训练的少年儿童数量比世界总量还多。付出努力,总会使事情变得不一样”。的确,目前中国羽毛球的新生力量层出不穷,最高水平的国家一队、二队与国家青年队、省市运动队,构成了一座目标一致、层层衔接的人才“金字塔”,这是其他国家所不可比拟的。形成这样的局面是中国羽协长期坚持以生产流水线理论为指导,有效实施后备人才培养工程的结果。在对流水线进行操作的过程中,中国羽协针对各个时期世界羽毛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审时度势地提出并贯彻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如长年坚持的对重点打法的扶持和培养、各种技术的创新实验等,而且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正因为有了这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才使后备人才源源不断,才有了今天中国羽毛球运动的长盛不衰和可持续发展。

2.1.2 中国羽毛球运动员培养体制分析

由于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举国体制是中国的特点,集全国之力开展竞技体育,力争金牌,为国争光。羽毛球运动员的培养上主要分为三种程序:竞技体校—省队—国家队,这三种模式的培养,主要是国家行政部门主导,训练经费全部由国家供给,运动员只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训练即可,不会为自己的训练经费或者生活方面担忧。

2.2 欧美国家羽毛球竞技水平下滑原因分析

2.2.1 欧美国家羽毛球运动员培养机制分析

缪佳指出:德国体育在管理体制上釆取充分的社会组织自治原则,德国联邦政府不干涉各个体育协会的内部事务[1]。在德国,培养优秀运动员的任务主要由各级体育俱乐部、各级学校、各乡镇、城市、联邦州体育协会、州体育联合会以及州政府承担[2]。马志和指出美国1978年颁布的《美国业余体育法》,不仅协调业余体育工作,而且还从法律上明确了政府不得直接介入竞技体育的管理,对竞技体育的管理主要由美国奥委会执行,并且由美国奥委会在国际体育赛事中代表美国[3]。美国的少年儿童及高中运动员训练和竞赛的运作管理系统有两套:一是以运动协会等为代表的正式组织系统;二是非政府和私人组织[4]。上面两个国家的训练体系都有自己的独立性,都不受政府行政部门的主导。

2.2.2 欧美国家羽毛球运动员培养体制分析

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和以美国为代表的美洲国家的羽毛球运动员培养体制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培养目标和培养途径的多元化,都不是靠政府行政部门主导。对于羽毛球运动员的训练经费,德国羽毛球运动员训练经费主要是通过学校、个人家庭、社会以及政府共同承担,而美国羽毛球运动员的训练经费主要是通过个人、学校和社会承担或者是羽毛球运动协会以及全美中学协会联合会承担。

2.3 世界羽联对羽毛球运动推广的情况分析

2.3.1 世界羽联职能发挥情况分析

世界羽联的前身是国际羽毛球联合会。20世纪60年代是中国竞技羽毛球运动赶超世界水平时期。1992年,羽毛球才正式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中国的羽毛球实力成逐渐上升趋势,很快成为独当一面的羽毛球强国。面对这种形式,世界羽联不断修改规则,主要是为了限制羽毛球强国,通过调整更多的是吸引赞助商和观众,而不是从根本上发展羽毛球。

2.3.2 世界羽坛的商业化和职业化程度分析

所谓职业是指“个人从事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所谓职业竞技体育,就是生产、提供体育竞技或竞技表演服务,并以此作为生产者、提供者主要生活来源的一种活动”。在欧美国家,以羽毛球为职业的人很少,一般它们都是将羽毛球运动当做一个爱好,不会作为谋生手段。然而在中国,羽毛球是作为一项事业,一份工作。虽然,在中国羽毛球运动也属于非商业职业体育,但是,由于中国体制的原因,运动员不会为自己的生活担忧,所得报酬都是政府提供。

2.4 羽毛球运动自身的技术风格分析

羽毛球是一项隔网性运动项目。随着技术特点的演变,羽毛球技术风格更倾向于“快、恨、准、活”趋势发展,由于中国在内的亚洲球员,身高相对于欧美来说不是很高,但这却成为了优势,可以在羽毛球运动上很好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欧美国家,运动员身材高大、力量大、技术全,但是,速度较慢,跟不上节奏,这很难适应当今羽毛球的打法特点,与亚洲国家的差距也越来越大,特别是中国。因此,这也是导致了羽毛球运动发展失衡的一个影响因素。

3 结语

(1)中国羽毛球竞技水平长盛不衰的原因:运动员形成以“金字塔”式的培养模式,长期坚持以生产流水线理论为指导,集全国之力开展训练,受政府行政部门主导。

(2)欧美国家羽毛球竞技水平下滑的原因:运动员一般通过羽毛球协会或者俱乐部进行训练,训练体系不完善,不受政府行政部门主导。

(3)世界羽联对羽毛球运动的推广有限,未能引领羽毛球真正走入市场化的良性循环。

(4)羽毛球运动自身的技术风格特点制约了欧美国家羽毛球运动的发展。

[1]缪佳.德国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的特点研究[J].体育与科学, 2010(6):68-70.

[2]刘波.德国统一前后竞技体育发展特点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0):25-28.

[3]马志和,徐宏伟,赵鸽尔.中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比较研究[J].上海体育科研,2003,24(3):55-58.

[4]和枉洲.对发达国家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问题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5):170-171.

[5]杨年松.职业竞技体育的经济学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3.

G847

A

2095-2813(2017)04(b)-0221-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1.221

张生(1990—),男,汉,江苏沭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羽毛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

猜你喜欢

羽联羽坛欧美国家
赵芸蕾入选世界羽联名人堂
2022.02二月羽坛:洲际锦标赛纷纷上演
2022.01一月羽坛:印度三站大挑战
2021羽坛大事记
世界羽联为何要力推11分制
欧美国家银行处罚案的启示
林丹李宗伟带头造反令羽联尴尬
羽联新规惹恼林丹李宗伟
尺素忆事:塞林格与海明威
朋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