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培养模式的探究①

2017-06-06郭小玉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1期
关键词:运动队高水平教练员

郭小玉

(山东大学体育学院 山东济南 250062)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培养模式的探究①

郭小玉

(山东大学体育学院 山东济南 250062)

作为我国高校体育发展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运动队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系统地分析了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基本现状、运动员学习与训练的基本情况与现状、后勤的保障情况以及办队形式和管理模式等。进一步找出我国高校高水平体育运动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既有效又合理且长远的健康培养模式,促进高校体育运动队的快速发展。

学校 体育 运动队 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体育、文化、教育以及政治都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我国高校的学校体育如何打造适应时代的、新的、发展的运动队体育教育体系,从而积极改造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滞后的学校体育思想、理论以及组织评价体系,这是我国学校体育需要面对与解决的有关高水平运动队实践与理论的问题。

1 研究背景

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使我国在较短时间内集中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使竞技体育的发展超越经济的发展速度,获得了优先发展[1]。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取得了较为优秀的体育战果。但是在这种情形下也暴露了我国高校高水平体育运动队的生源、管理与组织、教学和训练的方法等问题[2]。因此,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培养模式的有效合理性与必要实施性成为我们有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表明,各高校运动队在培养运动员时没有形成小学、中学、大学的一条龙训练体系,没有建立自己的后备人材培养基地[3]。而高校运动队在招生时选拔运动员又不够深入基层,只限于应届毕业生和体校,极大制约了运动队的梯队建设[4]。因此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机构,应大力加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组织结构体系的管理,推动其向俱乐部形式转型,积极构建外部健康发展。

2 研究目的

该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对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培养模式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综合论述,指出高校运动员存在的主要矛盾,为其后期培养模式的发展与改革提供合理有效的执行标准。

3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向山东大学体育学院、山东建筑大学体育系以及山东财经大学体育学院发放专家问卷40份,教练员问卷35份,以及高水平运动员问卷400余份。经精准计算,总有效率都是在90%以上。所以问卷具有可行性与可信度。具体发放问卷情况如表1所示。

4 研究结果

4.1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基本情况与分析

4.1.1 运动队的生源

表1 问卷发放回收情况统计表

表2 高水平运动员每天训练时间统计表

表3 文化学习编班情况

表4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学历结构统计表

表5 我国高校高水平教练员专兼职数统计表

表6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办队模式

表7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形式统计表

从2009年开始,我国教育部可以对普通中学的一级运动员进行独立审批[5]。

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引进的主要来源可以分为3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主要是从体工队以及省、市级体校挂靠和特招的;第二种类型,主要是从各种体育传统项目中学选拔达到二级运动员按高考规定加分招进的运动员尖子生;第三种类型,是在大学期间参加院级校级各类体育竞赛而招收增补的运动员[6]。这一部分特招的运动员专项能力以及身体素质与专业的高水平运动员相比,还是相当有差距的。

4.1.2 运动队的训练

从训练角度来看,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与普通的职业队相比,具有下列几个明显的特点:(1)具有文化程度较高、理解能力强的优势和特点;(2)文化课学习压力较大,负担重[7]。

从表2我们得出,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每天训练的时间大都是在3~4 h。可以总结出运动员每天的训练时间的倾向是3 h。

4.1.3 运动队的学习

表3的调查数据可在一定程度上指出:在我国,高水平的运动员上课大体上有2种:一种是单独编班上课,并将他们编入同一学院、同一专业、同一班级进行授课与学习;另一种是统一编排课程表,即学校将每年招收的高水平运动员按其选择的专业与其他普通全日制学生一起上课。

4.2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员的基本情况与分析

4.2.1 运动队的教练员的学历

在我国,学历是衡量一个人文化程度的一个硬性标杆,是进入某种行业的敲门砖。依据表4的数据统计表明:本科毕业生学历的教练约占70.4%,占据绝大部分的比例;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练大约占29.6%,相对的比例较少;专科学历的教练几乎没有,说明对教练员的引入还是有必要的学历设限的[8]。

对比,教练员进行较为严格的运动训练的知识培训,以便于促进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与科研,两者需要齐头并进。

4.2.2 运动队的教练员的培训

通过表5可以总结出:我国的高水平教练员专职占少部分,兼职的教练员较多,这就体现出教练员队伍的制度不严谨,过于松散,缺乏一定正规的编制。

4.3 高校运动队的办队模式和组织管理形式

4.3.1 运动队的办队模式

从表6可以看出,53.8%的高校采用独立办队模式,37.8%的高校采用与省市体校共同培养模式。但是我国普通高校近20年来还没探索出高校与企业或行业协会联合的高水平运动队办队模式[9]。

4.3.2 运动队的组织管理形式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组织管理形式主要有三集中制(集中学习、训练、生活)、两集中制(集中学习、训练)、走训制3种形式[10]。由表7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近一半的高校采用走训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参训运动员的生活方面提供了方便,但对其学习和业余管理带来很多束缚。

5 结论与建议

(1)我国高校缺乏高水平高素质的教练员。因此,有的放矢地加强教练员的思想政治、管理能力培训和业务水平是提高运动队水平的关键[11]。所以,必要的物质保证是筹措充足的经费、提供和保障良好的设施及训练条件。

(2)比赛与训练的能力提升较快,但由于不科学的现有制度以及训练时间,制约着他们更高水平的发展。高校可以采取合理的办法为运动员补课,保证学生文化课学习的质量,通过合理手段激励运动员在有限的学习期间挖掘体育方面的潜力。

(3)高校运动队的生源不稳定,有待提高招生的质量与素质。因此要不断加大梯队建设力度,坚持在生源招收与培养的系统性和层次性上全面展开,将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运用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的运动员培养模式,逐步提高高水平运动员的整体实力。

[1]虞重干,张军献.“体教结合”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26(11):79-84.

[2]吉建秋,陈颖川.高校高水平排球运动规范化运行的体制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3):223-225.

[3]窦晓江.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与管理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8-79.

[4]郭科明.高校竞技体育改革之——对高校运动训练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7):95-99.

[5]樊小兵,马青山.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组织及管理[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2):67-69.

[6]张浩,吴冶.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政策现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2):57-58.

[7]陈志军,应磊,代江.高校运动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时代经贸,2007(5):13-16.

[8]李吉慧.试论现阶段高校运动队训练管理工作特点[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1991(7):37-40.

[9]刘荧南.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学习与训练管理综述[J].体育科学研究,2011,15(2):54-58.

[10]王凯珍,刘海元.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7):17-23.

[11]臧建成.我国南方高校高水平排球运动队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

G808

A

2095-2813(2017)04(b)-0101-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1.101

郭小玉(1992,2—),女,汉,山东聊城人,本科,研究方向:市场营销、运动员选材、运动与健康。

猜你喜欢

运动队高水平教练员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教育部:柔道、摔跤等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今年停招
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党建工作在优秀运动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探讨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跨界、跨项选拔高水平运动员要重“体”更要重“心”
应然与实然:教练员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中的作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