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区域比较分析

2017-05-30戴天云

中国商论 2017年8期
关键词:经济增长关系作用

戴天云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实施,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程度的完善,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实力也在不断增强,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而与之相适应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广大经济学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很多关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函数关系逐渐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在阐述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后,系统地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建言献策。

关键词:交通基础设施 经济增长 作用 关系

中图分类号:F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3(b)-122-02

1 前言

近年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广大经济学家共同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之后,实证分析等先进的理论知识被广泛运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和生产之中。如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就运用了实证分析这一知识点分析了方式当时生产率下降的原因,而很多经济学家依此为契机,对发达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美国经济学家Aschauer运用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以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公共投资降低为背景,研究了基础设施投资降低与当时生产率降低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交通等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的结论,为今后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经济增长速度两者关系之间的研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1]。

就目前而言,我们所说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含了公路、机场、港口、桥梁、铁路等设施的建设,建设上述交通基础设施的主要目的是为我国科教文卫等部门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有利的物质保障。也就是说,基础设施的建设直接关系着科教文卫工作是否可以顺利开展,能否有效地满足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需求。再有就是,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会可以有效的提高不同区域的往来业务,实现互通有无、共同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地为该区域提供丰富的、廉价的物资,同时也能有效地将该区域的资源运输出去,从而达到增长该区域经济的作用。所以,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必经之路。本文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2 交通基础设施加快经济增长速度方面的作用

2.1 有利于提高区域内的资源有效利用率

投资乘数论,即投资乘数理论(Investment Multiplier Theory)。指的是在市场需求不足的前提下,社会上有一定数量的库存资源可以被我们利用,但是需要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库存资源才能发挥其原有的价值,最是实现增长国民经济的目的。其表达公式为:投资乘数=年国民收入增量/年投资支出增量=1/(1-b+bt+m),其中b表示的是边际消费倾向、t表示的是当前的税率、m表示的是边际进口倾向[2]。投资乘数的基本含义为在增加一个单位投资的情况下,可以引发均衡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额。另一方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还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效地增加就业岗位,缓解我国就业压力大的问题,同时还能有效地增加国民收入,促进其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二,通过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的刺激居民的消费水平,带动该区域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

2.2 有利于优化该区域内的资源配置

众所周知,一个区域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完善,直接决定这个开发商是否愿意对该区内的资源进行开发。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随着交通设施的逐渐完善,区域通往外界的世界和距离也会相应的缩减,很多大型的生产设备、现金的生产技术也能更加便利的引进到区域内,给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营造了十分便利的条件。例如,某区域在修建了高速公路之后,开发上纷纷在该区域开展了葡萄生产基地、樱桃生产基地以及中药材生产基地,充分利用了该区域内的土地资源,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该区域人口就业难的问题。此外,很多大棚蔬菜、水果、反季节事物等物资也被源源不断地运往该区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区域内的物价水平,在减轻当地居民生活压力的同时促进了该区域内的经济发展。

3 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

3.1 交通基礎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经济增长速度的速度和方式主要取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好坏,交通基础设置建设程度良好,区域获得发展的机会就多,被开发的项目也会越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差,区域获得发展的机会和项目也会相应的减少。例如,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高速公路、飞机场以及铁路运输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其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必须以满足经济发展为目的,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物质,也就是说,要想有效的发展经济,就必须要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否则将会制约区域范围内的经济发展。

3.2 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融资机制之间的关系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财税、金融、外汇体制的持续改革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逐渐显现,目前市场上的融资方式、融资项目以及融资条件也在日益规范,将我国传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依靠政府投资的筹资模式转变为依靠银行贷款、发行债券以及上市融资等筹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筹资难的问题,从而推动我国各区域内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3]。

3.3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市场经营机制之间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市场经营机制的转变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开展。具体表现为:近年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出现了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和经营主体,其中经营主体主要有控股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以及民营独资企业等。而民营资本参与方式主要有合同承包、租赁、合资、合作、参股、BOT、TOT等十余种,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充分满足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

3.4 西部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发展战略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在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时,普遍面临着施工地形复杂、施工工艺落后以及施工设备不完善等问题,给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困难[4]。例如,就我国的西部地区而言,该区域内多高原、盆地,地势高低不平,严重影响着施工的质量和施工的效率。但是从前文所论述的问题中我们不难看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只有不断完善西部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才能有效实现我国的西部发展战略。

3.5 交通基础设施的网络性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

《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一书指出,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具有一定的溢出效益,具体表现为随着交通网络的发展,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联系也会变得更加紧密,而货物传递的速度也会随之加快,可以有效地加快企业的资金周转率,促进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交通网络逐渐完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造价也会相应的降低,这样一来,企业就会对消费者做出更多的让利,从而促进区域内的经济发展,而与此同时,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也会随之增加,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区域内的物价水平,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交通部门在我国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和生产水平都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使得我们在建设交通领域的基础设施时,常常面临着来源于诸多方面的困难,我们只有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总结积累工作经验,积极完善企业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有效的发现当前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并寻求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 战金艳,鲁奇.中国基础设施与城乡一体化的关联发展[J].地理学报,2003(04).

[2] 刘晔.公共财政与西部开发[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2).

[3] 張力,曾天山.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发展的若干国情分析(下)[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3).

[4] 邓淑莲.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关系探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1(04).

猜你喜欢

经济增长关系作用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