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春与烈焰 玫瑰和钢枪
——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观后

2017-05-17

歌唱艺术 2017年2期
关键词:白桦林唱段丽莎

精致凝练 看丛林浩荡

黎明时分,初升的太阳照着静静的白桦林。阳光斜斜地穿过笔直的、高高挺立的白桦树,在林间空地投下长长的光影。晨雾弥散在林木和空地之间,笼罩着整个树林,把这黎明衬托得格外安详、宁静。这阳光、这薄雾,这白桦、这草地,像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浸润着浓浓的俄罗斯风情。巴扬琴声在这缭绕的晨雾中悠然而至,奏响轻柔而忧伤的旋律。一位身着军装的老兵走出来,对着林子深处呼喊:“嘉丽娅、索妮娅、冉卡、丽达、丽莎……”在这深情的呼喊中,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拉开帷幕。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苏联当代著名作家鲍里斯·瓦西里耶夫创作的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二战”时期,五位女兵为了抗击德军的破坏行动献出年轻生命的凄美故事。作品在描述这五位普通女兵的生活、刻画年轻姑娘形象的时候,着力于她们作为普通女孩子的性格和心理,通过这些漂亮姑娘的遭遇,衬托出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向人们揭示了战争对人(尤其是对女性)的摧残,以及对美好生活和人类文明的践踏,深刻地展现了对生命个体的关怀和热爱。1972年,这部小说被拍成电影搬上银幕,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获得了世界性的盛誉。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作为中国观众最为熟悉的苏联电影,也曾感动了一代中国人。

出生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那一代中国人,内心或多或少都有苏联情结。苏联的文学、音乐、电影等,对当今中国的文学艺术、对中国人民的艺术审美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当国家大剧院推出原创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时,在爱乐人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除了一般意义上的歌剧爱好者欣然前往观看外,更是有一大批心怀苏联情结的人走进剧院,聆听那经典的故事,重温那难忘的岁月。

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从编剧、作曲、乐队、指挥、导演到演员,全剧组都是由中国人担纲。将一部影响巨大的外国小说改编成歌剧搬上舞台,并且用中文演唱,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准尉率领五位女兵奋勇抗击敌人的故事广为流传,姑娘们视死如归、英勇献身的精神深入人心,这是一个众人熟知的故事,要把它打造成歌剧,并赢得人们的认可,着实不容易。在进行歌剧化改编时,对原作情节的取舍、舞台设计的呈现、故事节奏的把握、音乐风格的树立、人物形象的再现,无一不是摆在剧组面前的难题。然而,凭借对音乐的热爱,对英雄的崇敬,对岁月的感怀和对生活的向往,剧组倾注心血,打造了这部庞大的剧目。导演精心的构思、设计师巧妙的策划和演员精彩的演绎,让一切难题都迎刃而解,甚至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为观众呈现了一部宏大的音乐史诗,发人深省、震人心魄。

这是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第一次被搬上歌剧舞台,没有任何可借鉴的版本。如何呈现原作的场景,如何把观众带到那熟悉却又已经遥远的岁月,成为一个不小的挑战。然而,从舞台效果来看,剧组完美地呈现了所有的场景和情境,为此可谓煞费苦心,令人叹为观止。

在这部歌剧中,舞台两侧采用了封闭式的镜面设计,镜面映射出舞台主体的白桦林,产生白桦林向深处无限延伸的幻觉。白桦树是俄罗斯最典型的自然和文化符号之一——在广袤的俄罗斯大地上,到处都是白桦树昂扬挺立的身影,它不但为劳动人民提供建筑、取暖等日常生活必需品,也成为俄罗斯文学艺术不可或缺的创作素材。在俄罗斯的文学和音乐作品中,到处都有关于白桦树的描述和歌唱。白桦树对于俄罗斯人民来说如此重要,甚至成为了俄罗斯人民精神面貌的象征。而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故事情节始终在白桦林里展开,在舞美设计上,白桦林就成为当仁不让的主角。

通过镜面投射,舞台上的白桦林呈现出透视效果,从舞台前方一直伸向遥不可知的远方。烟雾和灯光营造出的硝烟和战火在白桦林的那头若隐若现,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人们,年轻漂亮的女战士和高大挺立的白桦树始终身在残酷的战场上。而女兵牺牲后,在歌声中缓缓走向白桦林深处的场景,不但使演员的离场更加自然,而且更加突显出美好青春消逝的凄美。姑娘们逐渐暗淡、隐去的背影,那么孤独、那么凄凉,怎能不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怎能不叫人扼腕叹息?

在镜面墙壁上有几扇镜门,演员和合唱队通过这几扇门上、下场,而这些门也随着剧情的发展变化出与情节相关的不同场景。或是教堂、木屋,或是雕像、剧院,再加上雾气缭绕,营造出神秘莫测的景象。这些俄罗斯人生活中常见的元素,在一定程度上交代了五位女兵的生活背景,也表达了她们对昔日平凡而美好生活的回忆和怀念。

可以说,舞美设计师将一块典型的俄罗斯土地切割下来,安放在了歌剧舞台上。这块土地汇集了俄罗斯战士、俄罗斯人民,汇集了俄罗斯文化和精神,向观众呈现出一面巨幅的俄罗斯风情画卷。而这些形象、这些场景和这幅画卷,曾经是一代中国人非常熟悉、甚至终生难忘的深刻记忆。因此,在欣赏《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舞台设计时,观众已经不单单是从美学的角度来审视,而更多的是饱含情感记忆地看了。

如果说,镜面效果营造出白桦林的宁静和战场的冷酷是歌剧上半场舞美的主要基调,那么,舞台整体或局部的上升或沉降来象征战火中俄罗斯大地的撕裂,则是歌剧下半场最壮观的场景。

通过舞台台板上下起伏、左右移动,表现地面的高低变化,是歌剧舞台常用的手段,尤其是在叙述宏大历史事件和表现自然灾害的舞台场景中更为常见。这种设计使舞台在视觉上更有节奏感、层次感,特别是有庞大的交响乐队的铜管乐和合唱队的宏大音响配合时,就更能营造出一种天崩地裂、地动山摇的效果。然而,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它不仅仅是一个场景的呈现,更蕴含了深刻的寓意:这种层次的呈现,象征着俄罗斯大地的呼吸;而俄罗斯大地的呼吸,是和俄罗斯人民的呼吸紧密相连的。

在一些特殊的时刻和特殊的情境下,这种层次突显和强调了人物形象,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例如,在冉卡牺牲前一刻,高亢嘹亮的《喀秋莎》歌声如裂帛一般冲向云霄。她站立的那一长列台板向上升起,舞台上立刻呈现出一道裂缝,冉卡仿佛就站在这条裂缝上。这裂缝像一道伤痕,是冉卡年轻生命猝然消逝的伤痕,也是俄罗斯民族在战斗中被撕裂的伤痕。这条黑暗的伤痕,和冉卡的歌声一起形成强烈的视听冲击,让人难以忘怀。

美轮美奂、变幻多姿的舞台,不断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而一首首美妙的唱段,又让人不由屏息聆听,沉浸在无尽的听觉享受中。

一咏三叹 唱青春时光

在一部歌剧中,最让人念念不忘的往往不是它宏大的构思,不是它深邃的思想,而是剧中一个个精彩的唱段。它们或诙谐幽默(如《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的《快给大忙人让路》),或感情深沉(如《水仙女》中的《月亮颂》),或轻佻挑逗(如《卡门》中的《爱情是一只自由的鸟儿》),或冷嘲热讽(如《费加罗婚礼》中的《再不要去做情郎》)。有的是倾吐心声的独唱唱段(如《艺术家的生涯》中的《人们叫我咪咪》),有的是互诉衷肠的二重唱(如《茶花女》中的《饮酒歌》),有的是情绪复杂多样的三重唱或四重唱(例如《弄臣》中的《世间美丽的少女》),还有的是气势磅礴的大合唱(如《伊戈尔王》中的《波罗维茨人之歌》),等等。

这些选段像是歌剧这条“项链”上的一颗颗珍珠,它们不但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串起了剧情的发展,同时,它们自身也闪耀着绚丽的光芒。一方面,它们是歌剧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歌剧本身有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它们自身的结构相对完整,艺术特色鲜明,因此常常被单独拿出来作为独立的歌曲在音乐会上表演。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而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音乐上既富有力量,又充满感情。旋律洋溢着浓浓的俄罗斯气息,又有鲜明的中国音乐审美特点,且充满戏剧张力,对人物的刻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多么静啊,黎明。多么清新的气息,多么轻柔的触摸,奶一样白的晨雾告诉我,你就要来了,黎明 ”

这是丽莎唱的第一首咏叹调。在缥缈轻柔的合唱声中,丽莎从树林里走出来,深情地唱起了这首《黎明要来了》。这是一段典型的花腔女高音唱段,有鲜明的西洋歌剧咏叹调的风格。丽莎在对黎明的咏叹中,深情地回忆起在家乡宁静安详的生活。相比有着优越出身的索妮娅和冉卡,丽莎只是个在乡下小森林里成长的姑娘,她的生活与土地、庄稼、畜牧紧紧相连。她从对黎明的呼喊向前延伸,用很长的唱段回忆了在乡村放羊的生活,既符合丽莎的身份,又表现了她纯真、朴实又略带些腼腆和胆小的性格特点。同时,这个唱段也揭示了全剧的深刻主旨之一“黎明就要来临”——生活的黎明就要来临,俄罗斯的黎明就要来临!

“看那田野,看那森林,一片美丽风光;看那高山,看那河流,好似亲人的面庞。听那云雀声音嘹亮,夜莺在林间歌唱。俄罗斯的大自然啊,这是我的故乡;俄罗斯辽阔的土地啊,这是我的故乡。”

《俄罗斯,我的故乡》是这部歌剧中最深沉、最饱含俄罗斯人民对土地、对祖国和人民的真挚感情的唱段。身着朴素服饰的劳动人民,在黎明到来时轻轻唱起这诗一般的乐句。这个选段的旋律并不复杂,合唱队用轻柔而深沉的声音缓缓唱出来,在逐渐放开的歌声中,将一幅俄罗斯广袤的土地的画卷徐徐铺陈。合唱队演唱的这个选段,和苏联国立室内合唱团演唱的《在贝加尔湖的草原上》有十分相似的气质,都是将深厚真挚的感情通过清浅的吟唱传达出来,没有激动的呐喊、没有强烈的抒情,只那么轻轻地一唱,却仿佛用尽了世间一切的赞美之词,用朴素却最深沉的美打动着人心。我曾两次踏上俄罗斯的土地,那一望无际的白桦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俄罗斯的所见所闻,更让我对这个国度充满了感情。《俄罗斯,我的故乡》是最能包含所有剧中人物感情的唱段,也是最能在瞬间唤起我有关俄罗斯记忆的一首歌。

“我知道爱情是什么,我知道爱情是什么。在校园里我有五个追求者,当我坐着汽车来到学校,他们抢着为我开门。”

《我知道爱情是什么》是女兵嘉丽娅的唱段。这段旋律多处用附点音符和连音,表现了小姑娘青春靓丽、活泼可爱的特点。音乐在速度上多次变化、重复,描绘出嘉丽娅变化多端的心理活动。

“我的爸爸是大学校长,我是他的宝贝,唯一的女儿。我的妈妈是医院的主任,我们在一起像姐妹。”“在我爸爸的书房里,谢廖沙亲吻了我。”

其实,嘉丽娅既没有在大学当校长的爸爸,也没有在医院当主任的妈妈,更没有“在书房里亲吻她”的谢廖沙。嘉丽娅是个孤儿,从小就没有了父母,在孤儿院长大。嘉丽娅很活泼也很自卑,充满了对幸福的幻想。她总是摆脱不了童真和幻想,常常把美妙的梦想和现实的生活混在一起,是一个带着不切实际的罗曼蒂克色彩的年轻姑娘。

然而,这正是这个人物让人悲叹之处,因为嘉丽娅这时其实还是个未成年的孩子。嘉丽娅的幻想越幸福,歌唱得越美好,越和她的真实身世和艰难的成长形成鲜明的对比,也越发让人疼爱这个可怜又可爱的姑娘。当最后嘉丽娅牺牲时,人们回想起她的这些幸福幻想,感慨这个年轻的姑娘还从未体验过就匆匆离开了这个世界,怎不让人潸然泪下。

“士兵本应是男人,可男人爱喝酒,离了酒心发痒,几杯下肚才舒服。喝了酒的男人麻烦多,胡言乱语到处乱转,不像士兵,倒像是些捣蛋鬼。”

这是男主角准尉瓦斯科夫的唱段,是一个典型的男中音唱段,表现了瓦斯科夫军人的身份特征,果断利落,雷厉风行,也表现了俄罗斯男人离不开酒的特点。在灶台边,他一边砍柴给女兵们烧洗澡水,一边唱起这段性格鲜明的唱段。前半部分满是牢骚、埋怨,又反感男兵喝酒误事,又对这些爱漂亮、爱幻想、叽叽喳喳、喋喋不休的女兵无可奈何。而后半部分话锋一转,“士兵本应是男人,可是这些女人上了战场,架起那机枪,还真勇敢,”则是满怀对这些临战时英勇无畏的姑娘们的敬佩。在这牢骚和敬佩之间,满是身为长官的瓦斯科夫对年轻的女战士们如兄长、父亲般的疼爱。在条件有限的战地,准尉瓦斯科夫为姑娘们尽量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

姑娘们洗完澡,干净舒爽的感受又燃起了她们对音乐、对歌舞、对生活的热爱,在欢快的舞步中唱起了《你来到我的身边》。那些或是远在前线,或是已经为国捐躯的姑娘们的心上人,也加入到这段“圆舞曲”唱段中,在多维度空间中和姑娘们一起歌唱。这段圆舞曲像是乡村舞会一样,洋溢着浓郁的俄罗斯音乐气息,充满了欢乐和幸福。这是整部歌剧中少有的表现群体欢乐的歌舞场面,因此,在极易引起共鸣的同时,格外让人难忘。

老坛新酒 听经典新创

咏叹调或深沉或高亢,二重唱或深情或委婉,大合唱或轻柔或磅礴,这一个个唱段串起了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作为国家大剧院的原创歌剧,作曲家在创作音乐时,以“中国人脑海中的俄罗斯歌剧”为创作方向,将欧洲传统歌剧的质感、俄罗斯民族乐派的美感和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音乐特点融合在一起,创作了这些富有个性的唱段。在这些唱段中,由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歌曲《小路》引发灵感而创作的《一条小路曲曲弯弯》,以及《喀秋莎》旋律在剧中全新的展现,既保留了中国观众最耳熟能详的原歌曲的元素,又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更是让观众为音乐、为剧情、为剧中人物所打动。

《小路》是典型的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歌曲,它描写了年轻姑娘追随心上人奔赴战场一起抗击敌人的故事。在本剧中,丽莎偷偷喜欢准尉,因为生性胆小羞怯,不敢向准尉表白。创作灵感源自《小路》的选段,再适合丽莎不过了。实际上,正是因为身处残酷的战地,知道随时可能失去生命,所以她才借这首歌表达自己一直不敢说出来的心声。先由女声小合唱唱出一段《小路》的旋律,丽莎倚靠在准尉脚边的石头旁,接着唱起《一条小路曲曲弯弯》。那歌声饱含着丽莎对准尉深厚却不能直抒胸臆的感情,听了让人为之心碎。然后准尉和丽莎唱起含蓄而深情的二重唱,这段二重唱仍然以《小路》为主题贯穿其中,丽莎仍然是唱着《小路》的歌词,但是旋律上做了很大的改动,使音乐更贴近这部歌剧的特点。

《小路》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苏联歌曲。在《一条小路曲曲弯弯》各句中,先出现《小路》的一个乐段,瞬间给听众以亲切感,然后引入丽莎的唱段,再进入丽莎和准尉的二重唱,把听众迅速而自然地带到新的场景和情境中,留下熟悉而深刻的印象。将经典的旋律和新的音乐无缝衔接,不着痕迹地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进一步刻画了人物的形象,深化了人物的情感,戏剧效果相当好。

《喀秋莎》是“二战”时期苏联的经典歌曲。作品描绘了一位叫喀秋莎的姑娘,对离开家乡奔赴战场的亲人的思念。虽然是表达思念的歌曲,但《喀秋莎》的音乐却节奏明快、朴实、流畅,旋律中有一种自由奔放的气质,这正和冉卡的性格不谋而合。因此,在剧情发展进程中冉卡几次唱起《喀秋莎》,也就十分自然了。

在这部歌剧中,《喀秋莎》有几次重要的“出场”。第一次是为了迷惑敌人的侦察兵,冉卡在离敌人只有十几米的河水中拍水嬉戏,迎着太阳高声“欢快”地唱起《喀秋莎》:“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歌声嘹亮而美妙,却包含着女兵对敌人的轻蔑和挑战。冉卡的歌声迷惑住敌人,给其他战士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第二次唱起《喀秋莎》时,冉卡已经是身负重伤,弹尽粮绝。因为丽达在战斗中负伤,冉卡把敌人引向丛林深处,独自一人勇敢地和敌人周旋,直到最后子弹用完,再次高唱《喀秋莎》。这是冉卡向敌人的最后宣战,向生命的最后呼喊。她的声音浑厚饱满,充满了热情和信念,把《喀秋莎》唱得荡气回肠,充满了战斗的力量。在合唱队和小军鼓的烘托下,带着进行曲的威武雄壮和英雄般的大义凛然。那浩荡的气势,在冉卡这位年轻姑娘的身上散发出令人敬畏的力量。而此时,舞台上升,突显大地被撕裂一般的“伤口”,正是那战火纷飞的大地上的满目疮痍,整个场景让人为之震撼。当冉卡射完最后一颗子弹时,乐队和合唱队的声音戛然而止,冉卡端着枪,再次高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啊”,一片寂静中,这歌声像是对生命、对生活、对信念的呐喊。冉卡发出她生命最后的战斗号角,在歌声中倒下。

这些咏叹调、重唱、合唱充满了感情和力量,弥漫着俄罗斯的气质。或雄浑或静谧,或激昂或忧伤,在表达俄罗斯人民不惧邪恶、英勇战斗的精神和深爱祖国、热爱故乡的情怀的同时,还传达出全人类共同追求的主题:和平与美好。

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的献礼之作,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优美动人的音乐、诗情画意的舞台中,在美丽与残酷、青春与战争的对比中,通过浓郁的俄罗斯风格和深厚的人文关怀,呈现出有油画质感的音乐史诗画卷,表达了对献身祖国的英雄们的崇敬和怀念。这部歌剧并没有正面去表现女兵们与德军的战斗和厮杀,而是着力描绘年轻女兵的普通生活,表现女兵们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幸福爱情的渴望。这本该是人与生俱来的追求,然而在战争面前,这一切都成为奢侈。她们来不及看到、来不及体验曾经憧憬的百般美好,生命便戛然而止,把青春永远地留在了1942年的春天,留在了那片辽阔的白桦林。

歌声不落,英雄不朽!

猜你喜欢

白桦林唱段丽莎
那一片白桦林
绵绵古道连天上
由《歌剧魅影》中唱段分析看音乐剧声乐演唱特征
大地掠美,穿越白桦林
一弯新月挂半天
阳光洒满白桦林
传递正能量
忧伤的白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