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联网在育肥猪养殖中的应用

2017-04-05郑凯陈柏杰门万杰刘斯斯王欢

饲料博览 2017年6期
关键词:氨气温湿度猪舍

郑凯,陈柏杰,门万杰,刘斯斯,王欢

(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哈尔滨 150000)

物联网在育肥猪养殖中的应用

郑凯,陈柏杰,门万杰,刘斯斯,王欢

(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哈尔滨 150000)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通信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红外线感应器等信息传感器设备的发展,物联网技术从虚拟走向现实,融入现代生活,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各个行业,畜牧业也进入物联网时代。在畜禽安装只能传感器,在线采集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空气温湿度和光照等信息,通过有线或无线传送到计算机终端,实时掌握养殖场环境信息,并可以根据检测结果,远程控制相应设备自动开创换气、喷淋降温、调整光照等,实现管理、自动化实现养殖、节能消耗的目标。本试验通过运用传感器在畜牧养殖中对舍内最适温度、湿度和可控氨气浓度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将采集的数据作为参考控制量,并通过增加空气流动减少氨气量,控制温湿度,有效的降低养殖成本,减少氨气对育肥猪的刺激,从而提高了养殖效益。通过对室内外温湿度及氨气浓度的测定,对育肥猪的养殖进行对比,体现了物联网对育肥猪养殖的作用,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1 试验设计

本试验在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示范园区育肥猪舍内进行,育肥猪舍两栋,长40 m,宽15 m,檐高2.4 m,东西走向。对猪舍全年每月进行定期室内外温湿度和舍内氨气浓度用传感器监测,运用“英森泰科”肥猪养殖系统进行体重及采食量监控,并与未安装传感器的育肥舍数据进行对比(数据取6、7、8月份),通过对比进行成本分析。

1.1 猪的养殖方式

育肥猪饲养时间为65~180日龄共115 d,数量30头,进舍体重大约25 kg,出栏体重为80~90 kg,育肥猪的饲养采用自由饮水,料槽自由采食。

1.2 猪舍的环境管理

猪舍清粪采用人工清粪的方法,猪的尿液和饮水漏水通过两侧地板漏缝排粪沟排出。猪舍采用风扇通风。夏季全天开放,冬季在中午温度较高时间段通风,春秋北侧窗户关闭。

1.3 数据样品采集

每个月运用传感器定时监测3次取平均值进行氨气监测并记录,与环境温度进行对照。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猪舍内外环境与氨气浓度的关系

通过试验结果分析不同育肥猪舍内氨气浓度、温湿度和室外温度变化分析表明,氨气主要随温度增高而增大,由于猪粪是在早晨堆积,早晨氨气浓度较大;夏季由于温度较高,通风量较大,舍内的氨气浓度变化不大。冬季内氨气在夜间较低而早晨较高,冬季应在中午温度较高时候开窗通风。正常育肥猪猪舍温度应控制在17~18℃之间,氨气浓度控制在9 mg·m-3。

2.2 物联网数据与人工饲养对比

由试验结果可以知,前期物联网日采食量大于人工喂养,增重大于人工喂养;后期日采食量小于人工喂养,但是增重大于人工喂养。猪只能够表现最佳生产性能的温度范围可以看出65~98日龄期间是六月份,温度高、湿度大,氨气浓度增大,装有传感器的育肥舍,当温度>17~18℃时,氨气浓度>9 mg·m-3,风扇启动增加空气流量,降低氨气浓度并伴随降低温湿度。氨气浓度的降低能降低粘膜细胞生长和代谢速度,降低氧气和能量的消耗,猪只有充足的能量用于生长。而未安装传感器的育肥舍,氨气浓度增大,温湿度只能靠窗户通风,空气流通少,影响了猪的日增重,其随氨气浓度增加而下降,料重比随着猪舍内氨气浓度升高而升高,同时还诱发其他疾病。

98日龄以后,温度逐渐降低,早晚温差大,装有传感器的育肥舍当温度<17~18℃时,风扇通风时间降低,保证猪舍温度达到17~18℃,有物联网操作的育肥猪达到100 kg时较前者缩短2~3 d,保证育肥猪的采食量,避免育肥猪的呼吸道疾病。

2.3 成本对比分析

本试验对配备物联网的育肥舍(A舍)与为安装传感器的猪舍(B舍)进行对比,随着氨气浓度增加,(A舍)平均每天通风约2 h,(B舍)每日进行人工开关门窗,产生相对人工费约2元·d-1,(A舍)育肥猪出栏期相对缩短2~3 d,每头增重约2 kg左右,按照饲料3.6元·kg-1计算。

3 结论

氨气是猪圈内最有害气体之一。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对呼吸道粘膜有刺激性,严重时灼伤粘膜,造成咳嗽、气管炎和支气管炎等疾病。尤其是冬季,猪舍氨气大量聚集,会加速高致病性疾病的发生。同时,动物的体温在适当的环境温度范围内,其代谢强度和产热量可保持在生理的最低水平而体温仍能维持恒定,这种环境温度成为动物的等热范围。等热范围的上下限温度分别称为最高和最低临界温度。从猪的生产上来看,在等热范围内饲养猪最为适宜,经济上也最为有利。在最高和最低临界温度之上或之下,对猪而言都是一种应激,饲料效率下降,影响猪的生产性能。物联网能根据育肥猪的最佳生长环境17~18℃,氨气浓度<9 mg·m-3以下,对育肥舍进行有效的控制。物联网通过自动调节室内环境达到能有效降低养殖成本的目标,每头降低成本约25元。运用物联网还能有效缩短养殖周期,提高畜产品质量。

S828

B

1001-0084(2017)06-0062-01

2017-04-23

新型锌源生猪预混料的研发(2013RFQYJ049)

郑凯(1984-),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中级兽医师,研究方向为兽医产科学。

猜你喜欢

氨气温湿度猪舍
温湿度控制器在回收砂冷却系统中的应用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基于DSP的多路温湿度监测系统
基于温湿度控制的天气预测装置
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微型实验
蒸发冷却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的应用
阳光猪舍与普通猪舍育肥对比试验分析
新型帐篷式猪舍的使用
丝兰属植物提取物降低养鸡场氨气排放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