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字复位法结合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临床观察

2017-04-05祝丰奎范文哲胡昆伦刘振宇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12期
关键词:夹板前臂桡骨

丁 勇,祝丰奎,陈 林,范文哲,胡昆伦,刘振宇

(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重庆 400080)

“D”字复位法结合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临床观察

丁 勇,祝丰奎,陈 林,范文哲,胡昆伦,刘振宇

(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院,重庆 400080)

R274.183.4

B

1004-2814(2017)12-1426-02

祝丰奎

目的:观察“D”字复位法结合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临床疗效。方法:60例用“D”字复位法结合夹板固定治疗。结果:随访3~9个月,全部骨性愈合,优良率93.33%。结论:“D”字复位法结合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具有方法简单、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Colles骨折;“D”字复位法;夹板固定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D” reduction method combined with splint for Colles fracture. Method:60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D” reduction method and splinted. Result:60 cases were followed up 6~9 months and they all got the osseous healing.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reached 93.33%. Conclusion:“D” reduction method combined with splint in treatment of Colles fracture is simple,convenient,with good effect and less complication.

Colles fracture;“D” reduction method;splint fixation

Colles骨折约占所有骨折的6.7%~11%[1],多发生于中老年,女性多于男性。Colles骨折是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和桡侧移位,治疗上可以用夹板、石膏固定、外固定支架或切开复位内固定等多种方法治疗,最佳治疗方法尚无定论[2],尽管手术方法比非手术恢复骨折有优势[3],但手术风险、并发症、二期取出内固定都令大部分患者倾向于非手术疗法。笔者自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采用“D”字复位法结合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为闭合性骨折。男26例,女34例;左侧20例,右侧38例,双侧骨折2例;年龄51~87岁,平均65.4岁;病程30min~16h。

诊断标准[4]:①有外伤史;②局部肿胀,疼痛及压痛,肢体可有畸形、骨擦音和异常活动;③腕关节功能障碍;④X线摄片检查确定诊断。

纳入标准:符合Colles骨折诊断标准,闭合性骨折,自愿接受观察并能如期复诊。

排除标准:骨病引起的病理性骨折,开放性Colles骨折,皮肤软组织有感染,儿童青枝骨折,哺乳妊娠妇女,并发有神经损伤,有精神疾患。

2 治疗方法

术前准备:柯氏夹板1付,掌背侧及桡骨茎突平垫各1个,扎带3条,绷带1个。对于疼痛剧烈不能忍受者使用血肿内注射局麻药(多采用利多卡因注射液5.0mL,血肿内注射),高血压患者如血压水平较高,复位前酌情使用降压药如卡托普利片或硝苯地平片舌下含服,对于冠心病给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以预防隐疼痛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整复方法(以左侧Colles骨折为例):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患肘屈曲至90°,前臂处于旋前位,掌心向下,一助手紧握前臂下段,双手握患者前臂,双手拇指在上位于背侧,余四指呈环抱状位于掌侧,于助手持拿处起向远端行捋法,双手至骨折端处时,行短暂牵引后,两拇指并列置于骨折远断端背侧,其余四指置于腕掌部先顺势向下划“D”字之一竖以加大骨折端掌侧成角,待双手拇指下台阶感消失后,再顺势向尺侧做弧形回转手法至骨折复位前与助手相持患肢高度(弧形回转手法时,术者掌指关节处与骨折远端相抵),完成“D”字复位法。前臂置旋转中立位,腕关节呈尺偏掌屈位牵引状态,以拇指触知是否仍有台阶感,如仍有台阶感,予以捺正。如右侧Colles则采用反“D”字复位法。

固定方法:前臂均匀缠绕绷带衬垫后用前臂小夹板固定于中立位,其中骨远端背侧,桡骨茎突及骨折线近端掌侧于相应夹板对应处放置棉垫,以绷带宽松环绕固定(以免绷带过紧影响患肢血运),以柯氏夹板固定患肢于掌屈尺偏位,扎带缚紧夹板,扎带在夹板纵向活动度以1cm为宜,绷带置前臂悬吊于胸前。

术后处理:密切注意患肢血液循环情况,特别是固定1~3天内更应该注意患肢腕部及手部温度、颜色、感觉、肿胀程度、手指的主动活动等。复位固定后及时复查X线片,分别于术后1周、2周、1个月时复查X线片。住院患者每天都要检视扎带松紧并随时调整,指导患者积极进行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的伸屈功能锻炼,对于手部肿胀可在保持腕部掌屈尺偏位以卧床休息为主,适度抬高患肢,肩部行钟摆运动预防患肢悬吊过久引起冻结肩,辨证应用活血化瘀消肿药物以促进骨折愈合。

3 疗效标准

按照Mayo腕关节评分标准[5]。优为90~100分,良为80~89分,可为65~79分,差为65分以下。

4 治疗结果

随访3~9个月,全部骨性愈合。优46例,良10例,中4例,差0例,优良率93,33%。

5 讨 论

Colles骨折是临床常见病,以中老年患者居多。关于本病的治疗方法多有争议,目前常用的有闭合复位后石膏、小夹板或支具外固定、克氏针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及切开复位内固定等。后三者存在着针道感染、肌键损伤、费用高、需二次手术等缺点,实际上对于大多数Colles骨折,采用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均可获得良好疗效[6]。“D”字复位法便于记忆及形象准确掌握复位要点,首先复位初始短暂牵引会使前臂肌肉放松并初步纠正桡骨短缩,先顺势向下划“D”字之一竖以加大骨折端掌侧成角,主要目的是纠正骨折远断端向背侧移位,拇指下台阶感消失是远断端背侧移位纠正征象,顺势向尺侧做弧形回转手法时,术者掌指关节处与骨折远端相抵,意在纠正远断端向桡侧移位,完成“D”字复位法后可同时纠正Colles骨折之远断端向桡背侧移位。

注意事项:①复位时间越早越好,以6h以内为佳,术前对身体状态进行评估,对合并有内科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予以临时预防用药,如服用硝苯地平、硝酸甘油等。②临床观察发现,患者仰卧位后,因全身状态放松后,复位更加容易,尤其是高龄患者,除了复位便利,更便于出现意外情况处置。③夹板固定后应及时行握拳锻炼。功能障碍是colles骨折后期常见的并发症,固定期间不能忽视早期功能锻炼,要及时恰当,循序渐进,主动和被动相结合,从固定开始即要活动肩、肘、掌、指各关节,由于小夹板的持续加压作用,允许早期持续不间断活动,从而能最大限度的预防上肢功能障碍。此外,握拳功能锻炼可以起到以筋束骨的作用,骨折复位介于功能复位与解剖标准之间时,握拳功能锻炼可以在不同程度上纠正骨折错移位。④及时调整扎带松紧。束带的调整在治疗过程中应该是一动态的过程,骨折损伤初期,前臂筋膜室压力升高,特别在骨折前3天以充血为主的血容量高峰期,可增加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率,故应及时调整夹板松紧,以束带能活动1cm为度。在做夹板调整时两助手对抗牵引一助手握于前臂近端,另一助手以一手牵拉患者拇指或夹捏大鱼际部,这样腕部仍处于尺偏位,最大限度预防了因夹板调整引起骨折再移位。

Colles骨折应用“D”字复位法复位时间短,简便,容易掌握,如动作的间断、不协调会增加痛苦及影响复位效果。复位后对夹板位置及束带松紧的观察和调整在维持断端稳定、避免复位丢失中有重要意义。

[1]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659.

[2]范华,孟宾钧.骨科标准手术技术丛书—骨折[M].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2005:167.

[3]陈民,林学波,王寰,等.改进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骨伤杂志,2008,21(2):87-89.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67-168.

[5]蒋协远,王大伟.骨科临床疗效评定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4.

[6]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78.

2017-07-24

猜你喜欢

夹板前臂桡骨
肩关节、肘关节及前臂活动范围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石膏与小夹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钛夹板应用于美学区引导骨组织再生1例
边条翼夹板结构强度设计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及前臂皮肤缺损47例分析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研究进展
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