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制造与职业教育
——赴德学习工业4.0的收获与思考

2017-03-11刘小宁程婧璠付娟娟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制造业德国智能

刘小宁 陈 帆 程婧璠 付娟娟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5)

智能制造与职业教育
——赴德学习工业4.0的收获与思考

刘小宁 陈 帆 程婧璠 付娟娟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5)

基于赴德学习工业4.0的所见所闻,对智能制造与职业教育的特点、内涵及表征等方面进行了思考,探索了高职教育与智能制造的关系。

智能制造;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工业4.0;德国职业教育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与世界强国的兴衰史证明,强大的制造业是国家和民族强盛的基础。要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必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强大制造业。目前,大而不强是我国制造业的一个特点,与德国等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制造业必须尽快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特别是在自主创新的核心能力、资源利用的综合效率、产业结构类型与水平、信息化程度与质量效益等方面。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宏大计划。2015年3月25日,李克强组织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制造2025》,并于2015年5月8日正式颁发。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明确了8个方面的战略支撑和保障,智能制造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工程。

完成《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任务和重点,需要大量高质量的人才。我校是一所高等职业院校,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为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特别是智能制造的发展培养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把我国从制造大国建设成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德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装备领域拥有领头羊的地位,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之一。“工业4.0”是2011年在德国工程院、弗劳恩霍夫协会、西门子公司等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建议和推动下形成的,由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联手资助,并于2013年上升为国家级战略。学习德国实施工业4.0的先进经验,对于推进中国制造2025很有必要.

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校组织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师资培训班,到德国慕尼黑和杜塞尔多夫的慕尼黑应用技术大学、杜塞尔多夫应用技术大学、德国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所(BIBB)、杜塞尔多夫手工业协会、西门子公司、德国曼商用汽车股份公司与德马吉公司等单位,了解工业4.0的技术标准、智能生产系统与流程、智能制造业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工业4.0及其对德国职业教育的影响等。下面就本次在德国的学习考察,谈一谈自己的收获与思考。

1 探究德国工业4.0

工业4.0是德国政府基于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建议和推动,在2013年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其技术基础是网络实体系统及物联网,旨在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

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认为,工业4.0是大数据革命、云计算、移动互联时代背景下,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其目的是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相结合的手段,实现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工业4.0主要分为三大块:一是重点研究生产系统及过程的智能化,以及实现“智能工厂”网络化的分布式生产设施;二是立足中小企业参与,力图使其成为智能化生产技术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时也成为新一代智能化生产技术的创造者和供应者;重点研究的内容是智能生产技术,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生产的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三是研究智能物流,主要基于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与物流网技术,整合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资源供应方的效率,而需求方则能够快速获得支援与服务匹配。

2 德国职业教育及特点

与中国不同,德国职业教育没有专科层次,只有相当于我国的中专与应用型本科。

2.1 德国职业教育(中专)的双元制

德国所采用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既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又有较高职业道德的优秀的专业技术工人,被称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和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特色, 也是推行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双元制教育是由校企合作办学,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由校企联合制定,理论教学由学校负责,实习培训由企业负责,两者同步进行,学生边理论学习边上岗实习,毕业后零培训上岗。

2.2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突出特点

(1)紧密结合生产。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学生根据兴趣选择企业,学生在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上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从而减少了有关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并且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

(2)企业积极参与。企业根据需要确定学生,并且交纳学生社会保险等费用。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与培训师,没有能力单独按照培训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样化的职业培训的中小企业,也能通过跨学校的理论教学与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培训等方法参与职业教育。

(3)各类教育互通。随时分流是德国各类教育形式之间的一个显著特点。一是结束基础教育后的学生可以从普通学校转入职业学校;二是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也可以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文化课补习后进入高等院校学习。近年来,许多取得大学入学资格的普通教育毕业生也开始从头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力求在大学之前获得一定的职业经历和经验。

(4)培训考核分离。平时教学与培训由学校与企业两方共同进行,考核由行业协会、学校、企业三方选出的工会代表或企业代表、企业培训师、学校教师组成考试委员会,统一结业考试。这种考核办法,显示了公正与公平的原则,体现了企业的需求,取得的岗位证书权威性更强。

2.3 应用型本科对高层次教师的特殊要求

与中国的本科院校相比,德国应用型大学对教师工作经历有特殊要求,非学校工作时间不少于5年(其中在企业直接经历3年以上),并且要求教师经常到企业帮忙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学校经常聘请企业有关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3 思考

3.1 智能制造的内涵

目前,中国制造业整体水平没有德国高,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中国国情,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在制造业实施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

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是行动纲领提出的基本方针;以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是基本原则;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是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的三步骤。

《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要紧密围绕重点制造领域的关键环节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融合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这也是智能制造工程的主要内容。必须开发智能产品和自主可控的智能装置并实现产业化,支持政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紧扣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供应链优化,依托优势企业,建设重点领域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在基础条件好且需求迫切的重点地区、行业和企业中,分类实施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等试点示范及应用推广,是我国智能制造的第一步;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搭建智能制造网络系统平台是基础。

显然,智能制造包括不同行业的自主核心能力创新、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结构类型的升级与水平提高、以及信息化程度与质量效益提升等方方面面。

3.2 智能制造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在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一年多后,2017年初,国务院20多个部委通力配合,为细化落实这一“建设制造强国的行动纲领”编制出一套细致的“框架图”。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是人才,职业教育必须为中国制造2025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我国职业教育可分为中等与高等两种,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主力军。为适应与配合《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实施,教育部印发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从5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增强院校办学活力;加强技术技能积累,完善质量保障机制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有关企业应制定发展规划或者计划,确定用人需求,并且与相关学校一起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3.3 职业院校必须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伟大工程中占有一席之位

以作者所在的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为视角,作为职业院校,必须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伟大工程中占有一席之位,这既是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是学校与教职工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职工必须同心协力,努力奋斗。为达到学校占有一席之位的目标,必须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1)学校应根据《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并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我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增强院校办学活力的发展战略目标;

(2)学校教职工必须熟悉《中国制造2025》与所在岗位对应的行业要求,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3)教学及管理部门应根据《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对培养目标、教学方法、教材等进行改革,以培养合格的高质量人才。

4 结束语

智能制造与职业教育是紧密相关的,必须得到企业、行业、学校与政府的高度重视。尽管目前我国制造业与先进国家还有差距,但是,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我国从制造大国建设成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的愿望一定能实现。

IntelligentManufacturingandVocationalEducation——ReflectingonStudyingIndustry4.0inGermany

Liu Xiaoning Chen Fan Cheng Jingfan Fu Juanjuan

(Wuh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Wuhan 430205, Hubei)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study industry 4.0 in Germany, taki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notation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to consider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vocational college; industry 4.0;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Germany

G648

A

1671-3524(2017)02-0063-03

(责任编辑:游 涛)

2017-04-08

2017-00-00

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B2016545),武汉市“黄鹤英才(教育)计划”

刘小宁(1963~),男,二级教授,正高职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E-mail:lxngjxy@163.com

猜你喜欢

制造业德国智能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德国弃煤的烦恼
“梦梦”“娇庆”德国行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