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
——以海南医学院为例

2017-03-10李莎莉

关键词:大学语文医学院医学院校

李莎莉

(海南医学院 人文教研室,海南 海口 571101)

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
——以海南医学院为例

李莎莉

(海南医学院 人文教研室,海南 海口 571101)

大学语文作为医学院校的人文素质课程,承担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医学生审美境界和人文素养,培养具有仁德之心、悲悯情怀的“仁医”的重任。然而现在医学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普遍存在课程地位边缘化、教材落后、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等问题。文章结合海南医学院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提高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质量。

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大学语文作为在医学院校开设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是医学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其主要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必备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培养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准确表达自我见解的能力,提高文学修养、陶冶人格境界、熏染审美情趣,同时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医学文化与传统,促进学生的人文精神与医学精神的融合。但是,当前医学院校的大学语文教育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进而探索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以提高医学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一、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目前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课程地位边缘化

在当前医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医学院校的大学生们每天忙着背英语、学习繁重的专业课程、考各种各样的能力证书,课外时间又忙着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或者打工实习,非专业课程被忽视成为正常现象。大学语文被学生认为是“高四语文”,处境更加尴尬。这些情况也会影响到大学语文老师教学和教研的积极性,不利于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时间一长这门课程的地位逐渐被边缘化。

(二)缺乏兼具医学教育特点的教材

教材是学生的学习材料,也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工具。代表性的教材往往也能包含丰富的教学信息和传播新的教学理念。目前全国公开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多达几十余种,编写体例、选文、侧重点不一,内容上以中国文学经典为主,外国文学经典不多,而与医学相关的文学艺术作品几乎不见痕迹。现行大学语文教材缺乏专业针对性,无法满足医学教育的要求,编写适用于医学院校的特色教材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教学理念陈旧,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僵化、单一

医学教育的综合性决定了医学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要求也具有相对的独特性,这势必对医学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目前,医学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无论是从教学内容还是从教学方式来看都未能做到与时俱进,还像传统大学语文教学模式那样,只是在课堂上一味地“满堂灌”,忽略学生主体的感受;过分强调大学语文的工具性而忽略其人文性,忽略学生的人文情感熏陶;知识的传授囿于文学这一个领域,没有考虑到医学教育的综合性和复杂性。这些情况都是与大学语文教育的宗旨相违背的。

二、海南医学院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尝试

鉴于目前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不容乐观的现状,海南医学院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编写适用于医学生的大学语文教材

从2006年作者到海南医学院任教大学语文课程始,本课程先后采用过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和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第九版)教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作者深感这两种教材是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典范教材,但是在医学院校使用却尤为不足,比较明显的一点是教材中没有一篇与医学有关的人文艺术作品。有感于此,也为了完善本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由作者主编、课程组全体老师共同参与编写的《医用大学语文》于2016年底编撰完成。

《医用大学语文》坚持以人文性为主导思想,在结构上分为上下两篇 :文学篇和医学篇。文学篇共8章,分为国学渊源、珍爱生命、家国天下、多元并立、正气长存、世事洞明、侠肝义胆、爱情赞歌共8个人文主题,并在第三章和第八章分别附有中国文学史概述和外国文学史概述两部分内容,来梳理中外文学史脉络。文学篇以弘扬优秀文学传统为基础,在选文上横贯古今中外,题材上诗词、散文、小说面面俱到,并且注重名家名篇。这些篇章,或记叙史实如《苏武传》;或启迪思想,如胡适的《容忍与自由》;或抒发情感,如纳兰性德的《金缕曲·赠梁汾》。这样既能以名家名篇的独特魅力对学生心灵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感染,又能使学生自觉地以作品人物的优秀品质为参照,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进步的人生观、崇高的价值观。

医学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应结合医学教育特点,介绍一些医文相融的文章和医用文体写作知识,以提高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和医学应用写作能力。《医用大学语文》将医学篇分成四章,涉及医学传记、名医论文、医典序文、医学誓言等内容,并且附有医学论文写作作为延展知识。医学篇以弘扬医学精神、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为目的,在选文上尽量做到加强信息量,扩大涵养面,拓宽题材,既介绍了医学史上医德双馨的医者事迹,如《扁鹊传》、《华佗传》等,也展现了崇高的医德品质,如《大医精诚》、《不失人情论》等,还选录了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的一些宣言,如《希波克拉底誓言》、《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等。正如有的学者所说,靠医学文化精髓滋养的医学品质,才是医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始终做到德业双修、协调发展的内在因素。*刘国庚 :《医学院校个性化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研究》,《中国大学教学》2013年第7期。《医用大学语文》的医学篇正是起到这一作用。

(二)以加强人文精神培养为目的改革教学内容

海南医学院的大学语文教学以加强人文精神培养为目的,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

1.课堂教学

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应当摒弃过去那种只是单纯对课文进行分析的教学内容, 可以主题为单元,结合课文内容,在讲解中浸润、传播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如讲解文天祥的《正气歌》时,强调文天祥忠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坚定信念,面对生存还是死亡、死节还是叛变的人生最大考验时,视死如归、以身殉道,成为绝不屈服于暴力和利诱的精神代表,充满浩然正气的文天祥正是我们效仿和学习的楷模。在讲解《容忍与自由》时,让学生理解胡适所说的“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体会“有容乃大”的真理,明白应具备宽厚仁慈的包容之心,这样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中因种种差异和不同引起的矛盾和纠纷。在学习名家名篇的过程中,学生们领悟到忧国忧民的英雄襟怀、穷则思变的自强精神、天人合一的和谐意识等等,深有感触,得到启发或警示,树立起以人为本、勤奋学习、努力工作、精进不懈的正道追求。这样,大学语文课就突破了工具性的局限,将审美的世界全面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 引导他们辨明和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 以人文精神为营养帮助他们“精神成人”。

2.实践教学

2012年,为了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载体”的教学思想,体现大学语文的教学特色,海南医学院大学语文课程增设实践课,将原有42课时的理论课分成两部分 :30课时理论课,12课时实践课。实践课名为 “医之德-文学中的人文情怀暨阅读赏析表演比赛”。首先在一个教学班内按专业分组,每组10-15人,要求每位同学至少选择三种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各一本进行阅读,并撰写读书心得在小组内进行定期交流。在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同时,从中选取适合进行表演的内容,先在班级内初赛,优秀者参加年级比赛,并予以奖励。

实践课的内容结合阅读、写作、表演三种形式。高尔基说过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名家名篇,从中体悟到热爱祖国、为社会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求真务实、忠诚认真、积极进取、勤奋刻苦等人文精神和高尚品德。《论语》中孔子极为精炼的“仁者爱人”一语,千百年来影响无数仁人志士。在阅读的兴趣和愉悦中,学生得到感染,受到熏陶,真、善、美成为其自觉的向往与追求。

按照实践课的要求,学生每两周写一篇读书心得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2016级护理专业有个学生读了《骆驼祥子》后这样写道 :“面对着困难与挫折,痛失爱车的祥子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逃脱出来。所以在面对挫折时,我们也不应放弃,应相信坚持便有希望。”有学生读了《苏菲的世界》,像苏菲一样困惑于“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等问题,在小组交流会上提出来后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学生的感悟使我们相信,写读书心得,不仅能提升写作能力,还能通过对书中人物和情节的分析,启迪心灵,触动灵魂,对锻造道德品质和提升人文素质都是很好的帮助。

对于刚从应试教育中走出的学生来说,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控制能力都有待提升,表演这种形式能对此提供有效帮助。教材在选材上分为纯文学和医文相融两类,这样既符合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也兼顾到了医学生的专业性。教师引导学生从阅读的优秀作品中选取揭示作品主题、情节紧凑紧张的内容来进行表演,并指导学生按剧本形式来编排故事。每位同学选择导演、编剧、多媒体课件制作、演员、舞美、音乐、道具、服装等其中一种形式参与实践课活动。教师则对实践课每一项具体工作随时进行指导监督。学生们对表演这种形式不熟悉,开始的时候都很羞涩,放不开。 在经过一遍遍分析、揣摩人物心理,一次次反复排练后,慢慢让自己融入到角色中去,感同身受,激发起极大的热情。历届学生的表演剧目比较精彩的有《警察与赞美诗》、《白毛女》、《威尼斯商人》、《诸葛亮舌战群儒》、《张仲景襄阳访医》、《曹操与华佗》、《悬丝诊脉》等,这样,学生既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也能感悟到作品中人物身上体现出的优良品格,如忠诚认真、不畏权贵、乐于助人、积极进取等,学生们从中总结出大医精诚、服务社会大众的医者精神,奠定未来从医生涯的职业道德基础。

实践课能激发学生对文学文化的兴趣,加深对医者人文情怀的理解,在陶冶情操、提升感情调节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同时,唤起良知,净化灵魂。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关注度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医学人文课程教学体系夯实基础。

(三)创新教学方式

海南医学院的大学语文教学在教学方式上也进行了改革,采用了以下富有成效的教学方式。

1.主题式教学

主题式教学指的是以主题为单元,围绕主题制定学习目标并实现的过程。主题式教学需要编写与各主题相关的教学材料。海南医学院新编的《医用大学语文》突破传统的以史为纲的体例,以人文性主题为目,选文皆是与主题相关的各体裁名家名作。文学篇共章8个人文主题,每章5篇文章。以“家国天下”单元为例,教师将本单元的文章分为精讲篇和自学篇,选择最能突出主题思想的2-3篇文章在课堂上精讲,剩下的文章则要求学生课后自学。在精讲课文时以人文精神为线,整合与主题相关各领域的内容,也会让学生多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时期的作品所体现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区别。主题式教学既能优化整合资源,又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目标达成度令人满意。

2.问题式+启发式教学

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这一教学主体,无法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无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学语文教学可以采取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方法,由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和目标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此空前高涨。比如学完孔子的“仁爱思想”后,针对医学生的特殊定位,我提出问题 :“为什么说 ‘医乃仁术’?”有学生回答说医护工作者的职责是救死扶伤,工作与生命有关,所以要具备仁德之心;有的学生回答说病人是弱者,需要被照顾,医护人员应该具有同情和怜悯之心。像这样有针对性的抛出问题,能够引导学生结合未来的职业性质和工作方法去进行思考,让他们深入领会到医生这个职业所带来的神圣感和使命感。 在学习其它课文时,学生也提出自己的疑惑,如“特立独行的人通常不能被人接受,怎么办”、“容忍与自由各自的底线在哪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到底是写给谁的”等等 ,在思考中、讨论中,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被激发,看待问题和人事的视域更宽广,会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更理性地辨明是非曲直。

(四)创新多层次立体式考核方式

自海南医学院大学语文改革教学内容、增设实践课以后,也同时对课程的评价考核方式进行了全新探索,力求更全面、更科学。学生成绩分理论课成绩和实践课成绩两部分,成绩比各占50%。理论课将课堂表现、课堂作业和考勤,实践课将读书心得和实践课表演成绩都纳入评价考核体系,各部分成绩百分比为课堂表现20%、课堂作业20%、考勤10%、读书心得和表演成绩各25%。这种多层次立体式的评价考核方式,虽然带来统计成绩时的繁重工作量,但是却能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水平并由此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海南医学院自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以来,教研室各位老师一直在思考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方法,并借培训、进修的机会积极和各高校同仁进行研讨,借鉴优秀经验,探索适合医学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路径,以期寻求更大的突破。

(责任编辑 :王学振)

On the Teaching Reform forCollegeChinesei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 Case Study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LI Sha-li

(HumanitiesTeachingandResearchSection,HainanMedicalUniversity,Haikou571101,China)

As a course of humanistic quality at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ollegeChineseis responsible for inheriting fine traditional culture, enhancing medical students’ aesthetic sense and humanistic quality, and for training “benevolent doctors” equipped with kind-heartednesss and compassion feelings. However,CollegeChineseat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now plagued by such issues as its marginalized course status, its outdated textbooks and its single teaching contents and form, etc.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solutions to the abovementioned issues in line with the teaching reform forCollegeChinesein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with a view to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ofCollegeChineseat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llege Chinese; teaching reforms

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研究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大学生公民教育模式——以思政课教学改革为切入点”(项目编号 :QJY125033)

2016-03-12

李莎莉(1977-),女,湖南汨罗人,文学硕士,海南医学院人文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 :大学语文教学。

G420

A

1674-5310(2017)02-0141-04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医学院医学院校
新乡医学院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同济大学医学院介绍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A Study of Blended-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English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教学纾解对策研究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