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锻炼在骨折治疗中的地位及作用研究

2017-03-08张向红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患肢骨科部位

张向红

(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医院,湖北 荆门 448000)

功能锻炼在骨折治疗中的地位及作用研究

张向红

(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医院,湖北 荆门 448000)

进行功能锻炼的目的是正确指导和帮助骨折患者功能锻炼、消除患者害怕疼痛的心理,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进行治疗时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科学有效的功能锻炼方案,监督并协助患者进行循序渐进康复锻炼,提高及恢复患者力量。根据骨折分类、骨折部位及患者性别年龄的差异引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加快患者患肢愈合及早日康复。

功能锻炼;骨折治疗;康复指导

功能锻炼是骨科护理的重点工作。是促进骨折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康复训练与治疗目的不同,治疗目的是让患肢恢复肢体功能,而康复训练是患者进行骨折手术后,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以防止出现患肢关节僵硬、肌肉萎缩、软组织挛缩等现象,避免发生肌腿挛缩及骨质疏松等并发症。在骨折治疗中功能锻炼的地位及进行功能锻炼的方法、作用介绍如下。

1 在骨折治疗中功能锻炼的地位

创伤骨科治疗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使受伤部位最大可能、尽快的恢复正常功能,治疗的各项措施也都是围绕这个目的而展开,患者要想尽快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多种形式的功能锻炼,尽量避免患肢并发症,促进骨折部位顺利愈合。功能锻炼能有效促进静脉及淋巴回流、患肢血肿吸收及肿胀消退,减少患肢关节液渗出,防止由关节本身和软组织粘连造成的关节僵硬,从而最大范围的恢复机体功能,使患者患肢早日康复[1]。

2 骨折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方法

骨折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是根据骨折的不同时期进行的,骨折早期、骨折中期和骨折后期是骨折后的3个阶段,患者要根据3个阶段不同的临床表现来进行科学的功能锻炼。

2.1 骨折功能锻炼(早期)

骨折后1~2周是骨折早期,患肢畸形、肿胀、疼痛及异常活动是骨折早期的临床表现。早期骨折功能锻炼的主要作用是可以有效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减轻患肢淤肿、患肢关节僵硬、预防患肢肌肉萎缩并提高骨折部位的愈合效率。在进行骨折早期功能锻炼时,医护人员应引导患者抬高患肢骨折部位配合全身肢体进行肌肉舒缩活动。

2.2 骨折中期的功能锻炼

骨折后3~6周后为骨折中期,其临床特点为患肢肿胀及患者疼痛感逐渐消除,软组织损伤基本康复,骨痴在骨折断端逐渐形成链接。但因为患肢较长时间没有得到活动和锻炼,已出现肌肉萎缩及患肢关节粘连的现象。进行中期骨折功能锻炼的目的主要是复健患肢肌肉力量、恢复关节活动度和灵活性。此期患者,每天应进行2次时间为20 min的活动,尽量避免不利于骨折部位愈合的活动。

2.3 骨折后期的功能锻炼

骨折后11周以上为骨折后期,即功能恢复期。骨折后期展开功能锻炼,是为患者患肢关节恢复正常功能及肌肉力量而进行的[2]。如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要以被动屈曲、伸展肘关节为主。方法是患者站在固定物(床沿)前,双手扶住支撑物利用自身重量将身体往下压,伸屈关节,完成关节伸屈活动,关节功能锻练应为20次/d,患肢关节进行这种被动的锻炼会让患者产生一定的疼痛感,所以医护人员在指导患者进行该阶段的功能锻炼时应不断给予患者鼓励,并一步一步的加大患者患肢屈曲力度及强度。上举和外展是肩关节锻炼的基本方法,患者进行锻炼时要手握单杠,利用自身重量进行肩关节上举和外展锻炼[3]。进行后期肌肉锻炼的方法有:做燕飞动作对腰背肌进行锻炼。后期进行骨折功能锻炼时应注意的是:恢复患肢关节灵活性及患肢肌肉力量是后期功能锻炼的目的。因此,进行锻炼时活动范围应由小到大,肢体负重应由弱到强、由轻到重,避免患肢骨折部位的二次损伤。

3 骨折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作用

3.1 功能锻炼可缩短患肢淤胀消退时间

外伤性炎症是骨折后常见的临床表现,而伤后软组织淤肿是引起外伤性炎症的重要因素。患者进行骨折治疗后,应立即进行功能锻炼,可避免软组织损伤出血、淋巴管不畅、患肢肌肉紧张及静脉回流障碍的发生,同时还可以减少伤后疼痛引起的动脉痉挛导致局部缺血而加重患者疼痛。进行骨折治疗后,患者尽快进行功能锻炼,还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和肌源调节,加快患肢关节血液循环及肌肉功能恢复,使患肢在锻炼中刺激血管扩张,确保更多血液可以通过,从而减轻伤后患肢肿胀。

3.2 功能锻炼可预防关节粘连及僵硬

由于伤后关节长时间得不到运动及锻炼,使关节内滑膜易发生反折形成皱襞,进而发生粘连。当伤后关节受到长时间固定,患肢静脉及淋巴管淤滞、血液循环放缓、软组织淤肿,使患肢关节囊、皱襞及滑膜反折处中纤维蛋白不断累积,导致患肢肌肉间发生粘连,严重可导致患者部分或全部关节功能永久丧失[4]。因此骨折部位固定后,患者必须展开其他关节和肌肉的伸屈活动,2~3周后固定关节也应该开始进行功能锻炼,尽量减少患肢发生关节粘连及僵硬的概率。

3.3 功能锻炼对肌肉萎缩的影响

骨折患者进行骨折治疗后,发生患肢肌肉萎缩及患肢废用性缺钙常有发生。即便患者积极参与锻炼,也很难避免,所以患者要从骨折早期就积极进行功能锻炼,使大脑保持原本的支配作用,从而最大限度降低肌肉萎缩程度。

3.4 功能锻炼在骨折断端恢复中的作用

当前许多骨科医师和患者对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全面的了解,认为过早进行功能锻炼是导致骨折错位的重要因素,所以不断加长固定患肢的时间,试验表明,身体及身体局部活动长时间受限,将大大增加发生身体体钙、骨钙及浆钙交换失衡的概率,骨质疏松随之发生,所以缺乏功能锻炼是造成骨质疏松及骨组织恢复缓慢的主要原因。而持续性的功能锻炼可有效促进骨组织增生,加快骨折部位愈合[5]。所以患肢固定后,患者应尽早进行功能锻炼,以利于骨痂的形成和新骨力线的调整(通常称骨痂塑形)。

4 结 语

当前许多骨科医师和患者对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全面的了解。部分骨科医护人员没有意识到功能锻炼也是工作的一部分,因而忽略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具体指导。部分患者也没有意识到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认为只要接上骨折部位,手术后患肢就会自然恢复,对患肢易发生的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疼痛没有正确认识,一旦拆掉外固定,患者容易失去患肢全面康复的信念。所以在进行骨折治疗过程中,患者及骨科医师应重视功能锻炼在骨折治疗中的重要地位,患者要在骨科医生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进行的功能锻炼,以加快患肢关节功能及患肢力量的恢复。

[1] 王雏风.浅谈功能锻炼在骨折治疗中的作用及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21(02):211-212.

[2] 王 芳,刘红侠.护理康复指导训练配合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在膝部骨折术后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3(05):1866-1867+1870.

[3] 张 锐.关于骨折治疗中功能锻炼作用的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01(06):123.

[4] 管宜可,成永忠,侯汪洋,陈 诚,赵继阳,陈彦飞,程 灏,温建民,蔡静怡.中药熏洗配合功能锻炼在外固定器治疗三踝骨折术后康复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4,24(01):95-98.

[5] 吕丽珍.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锻炼1例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13(04):159-160.

本文编辑:吴 卫

R473.6

A

ISSN.2095-8242.2017.001.197.02

猜你喜欢

患肢骨科部位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