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胆管结石病的彩超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分析

2017-03-07刘惠芬

临床医药实践 2017年2期
关键词:胆结石肝胆门静脉

刘惠芬

(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8)

肝胆管结石病的彩超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分析

刘惠芬

(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8)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病的彩超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住院治疗的52 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彩超对肝胆结石疾病的鉴别诊断效果和诊断价值。结果:52 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经彩超检查显示其结石大小范围为0.3~3.2 cm,肝左叶结石居多,肝左叶结石分布例数显著高于肝右叶分布例数以及左侧、右侧肝内胆管结石分布例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胆管结石典型的声像图主要表现为肝脏内顺着左侧和右侧胆管走形,并依附于胆管呈现出柱状和簇状分布特征,可见条索状、斑点状、团块状等多发泥沙样结石,以及不规则的强、高回声。结论:彩超检查是临床上诊断肝胆结石疾病的重要方式之一,经超声多切面和多角度扫描以及参考门静脉处血流动力学可对肝胆结石做出准确诊断和鉴别。

肝胆结石;彩超;诊断价值;鉴别诊断

肝胆管结石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胆系结石疾病,临床上多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由于肝胆管结石和胆管内积气、肝内钙化灶等疾病在超声影像学特征以及临床表现上相类似,导致临床诊断存在较大分歧,使得诊断难度加大,不利于临床制订有效合理的治疗措施[1]。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住院治疗的52 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超声检查肝胆管结石疾病的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并对其他疾病予以鉴别,旨在为临床采用超声检查诊断肝胆管结石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住院治疗的52 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内窥镜逆行胆管造影以及手术确诊。52 例患者中男31 例,女21 例,年龄21~77 岁,其中并发发热者8 例,黄疸者7 例。实验室检查所有患者直接胆红素均有一定程度的增高,血清转氨酶增加者13 例,血白细胞计数增高者15 例。所有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主要为一定程度的胆绞痛,病侧下胸部和肝区持续性胀痛,并向背肩部放射,体格检查具有显著肝区叩击痛、压痛,肝脏表现为不对称性的肿大。

1.2 检查方法

采用IU22型超声诊断仪(飞利浦公司生产)进行检查,仪器探头频率4~6 MHz,检查方法如下:超声检查之前叮嘱患者禁水和禁食6~12 h,扫描检查之前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探头横向置于患者剑突下,对肝胆予以常规检查,从不同角度和方位多切面滑行扫查,并顺着肝内胆管内径的走形进行着重观察,并对胆管壁、胆管腔内的回声以及病灶内的血流信号予以观察和记录,此外检查时应协助患者更换合适体位,以便对肝外胆管、胆囊以及胰腺充分显示。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肝胆管结石病分析

52 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经胆管和胰胆管造影术以及手术确诊为肝胆结石;采取彩超检查发现胆管结石大小范围为0.3~3.2 cm,35 例结石位于肝左叶(7 例左内叶、28 例左外叶),13 例结石位于肝右叶(4 例右内叶、8 例右后叶、前后叶1 例),4 例结石位于左右肝内胆管结石;肝左叶结石分布例数显著高于肝右叶分布例数以及左侧、右侧肝内胆管结石分布例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8.726 2和39.425 6,P值分别为0.000 0和0.000 0)。

2.2 肝胆管结石疾病超声检查声像图以及血流信号特征分析

52 例患者采取彩超诊断发现其典型的声像图主要表现为肝脏内顺着左侧和右侧胆管走形,并依附于胆管呈现出柱状和簇状分布特征,可见呈条索状、斑点状、团块状等多发泥沙样结石,以及不规则的强、高回声,透声较差,且后方多具有显著声影;肝内近端胆管由于被结石梗阻,导致胆管扩张0.5~2.1 cm,而相伴行的门静脉分支呈现出“平行管”特征,并显示胆管壁带状无回声、低回声带以及高回声或晕环,而肝外胆管则显示轻度扩张。

3 讨 论

肝胆管结石疾病主要是指左侧和右侧肝管汇合处以上的胆管内出现结石,结石多为胆色素或混合型结石,结石形状多不规则,质地较脆弱,多发于左侧和右侧肝管汇合处以及左侧肝管,常并发肝胆管狭窄[2]。肝胆管结石发病原因较复杂,常由肝内的胆管生理因素导致,由于肝胆处的胆管弯曲度大于其他地方,引起胆管内胆汁排泄不通畅或流动速度减慢,从而导致胆汁潴留在肝内胆管,最终形成结石;另外少数患者因自身疾病,如并发胆管炎,导致病情反复性发展,引起胆管局部狭窄,胆汁排泄或引流不畅,进而淤积最终形成结石[3]。若肝内胆管发生结石会导致胆管炎性感染或梗阻,引起梗阻处出现一定程度的胆管扩张,此外结石嵌顿也会引起伴行的门静脉和肝动脉血流减少,导致结石所在的肝胆管和肝叶下的肝实质出现萎缩性改变以及胆汁性硬化,而且由于炎症或结石长时间的慢性刺激会导致肝内胆管发生局部癌症病变,所以对肝胆管结石予以早期确诊,有助于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及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4]。

目前临床上对肝胆管结石首选检查方法为超声,由于肝脏为超声检查和诊断提供较好的声窗,因此对胆管结石进行检查时有助于提高肝胆管结石超声检查效果,而且超声诊断具有无创和安全等特点,可对患者进行多次重复检查,在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达到了90.0%,此外肝胆管结石超声检查可进行定性诊断,并明确肝胆结石位置以及估测肝胆管结石大小以及胆管有无扩张,另外在二维超声诊断基础上采取彩超可关注肝动脉和门静脉血流信号情况,进而为临床提供胆管内血流动力学信息,从而为临床确诊提高参考依据[5]。

本研究中52 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采取彩超检查,其超声声像图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结石多分布于肝脏左叶,多发常见,并在肝脏内顺着胆管走形分布,结石多呈现出条索状、斑点状和团块状等;第二,结石堵塞处以上的胆管其近端表现为一定程度的扩张,与对应的门静脉共同形成“平行管”特征;第三,肝叶、段结石梗阻部位发生炎症感染和胆汁淤积,导致肝内组织损害;第四,结石邻近无胆汁淤积患者其肝脏实质内显示边界清晰的声影和强光团,胆管壁界限欠清晰;第五,采取彩超检查清晰显示肝内胆管和门静脉,特别是门静脉判断和现实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强,此外门静脉彩色血流信号多表现为壁回声较厚,管状回声,且回声较强。

综上所述,彩超检查是临床上诊断肝胆结石疾病的重要方式之一,经超声多切面和多角度扫描以及参考门静脉处血流动力学可对肝胆结石做出准确诊断和鉴别。

[1]董慧琴,陈芳.彩超在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8):4 260-4 261.

[2]张淑新.超声诊断小儿输尿管狭窄伴多发泌尿系统结石1 例[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2,28(1):94.

[3]周海军,沈彬,肖卫星,等.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中肌壁间结石的处理[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2,24(3):242-243.

[4]丁明,邓乾惠,周成思.彩超检查诊断泌尿系统结石的临床价值研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9):79.

[5]周莉.胆囊管结石的声像图分析及其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6):131-132.

(本文编辑:王作利 )

冯有才(1965— ),男,山西省大同市人,主管检验师,主要从事医学检验工作。

1671-8631(2017)02-0130-03

R445.1

B

2016-08-11

猜你喜欢

胆结石肝胆门静脉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3.0T MR NATIVE True-FISP与VIBE序列在肝脏门静脉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基于W-Net的肝静脉和肝门静脉全自动分割
肝脏门静脉积气1例
多处肝切除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分析
敬民深处见肝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