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2017-02-23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工科教学资源应用型

陈 晓



适应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陈晓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济源 459000)

随着社会职业分工的不断明细化,目前对于市场而言其所真正需求的人才,逐渐由理论型人才向着实践型、应用型人才方向转变。这对于高校而言,其人才培养的目的,也需要适应市场的实际需求,在教学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建出完善、科学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介绍了现阶段高校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数学教学现状,进而分析了适应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建构思路,最后结合实际人才需求以及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提出了适应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实践途径。

适应功课应用型;人才培养;大学数学教学模式;建构;实践

对于高校的工科专业而言,其人才培养的目的需要立足于应用型人才,这符合现阶段国家所提出的“工匠精神”这一理念,因此探究适应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数学教学模式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基于此,文章问绕其为中心,分现状、构建思路以及实践途径三个部分展开了细致的分析探讨,旨在提供一些高校适应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数学教学模式建构和实践的理论参考,以下是具体内容。

一 现阶段高校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数学教学现状

高校教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就现阶段而言其在教学模式上却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通过细致的分析可知,其主要存在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一)客观方面

在客观方面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高校扩张过快,致使在校学生数量大量增加,但是高校在其教学资源上并没有实现正比例的增加,进而导致每一学生其所获的教学资源反而是降低的,对于高校而言其在教学资源上实际是较为缺乏的,大班课以及唯成绩理念广泛存在;其二为生源难以保障,同样是由于高校的大量扩招致使高校其生源质量上难以保障,同时由于扩招学生的增加,高校也需要增加应聘教师,进而导致在教师方面也处于难以保障的状况下;最后为教学内容落后,现阶段还存在着很多高校在其教学教材上使用的十分落后的,重视理论但是对于实践部分的教学严重不足,同时在教学方式上也缺少针对性,虽然是数学学科,但是其仍然是存在着很多的实践部分,但是很多高校却选择了忽略。[1]

(二)主观方面

在主观方面的不足之处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首先是没有一个合理、科学的扩招配套机制,存在着很严重马拉火车、小马拉大车的现象;其次为在学生方面其学习动力不足,目前的很多的大学生无论是自身的主动学习还是学校方面的被动学习都是严重不足的,对于大学而言其考核方式为合格即可,相较之高考的排位制其在动力上存在着一定的消弱,但是仍然还是存在着很严重的挂科现象,尤其是对于数学学科而言,高数更是高校中挂科率长期霸占第一的科目。[2]

二 适应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建构思路

(一)定位准确,理念清晰

对于高校而言,要创建一个适应课程,首先便需要在在其人才培养目的上实现定位明确,理念清晰。明确人才培养的目的为素质培养以及专业化培养,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的综合能力。进而在定位和理念上明确后自上而下的进行的教学改造。[3]

(二)知识分级,课程分类

实现知识的分级,课程分类。对于高校而言,不同高校,不同专业而言其对于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不尽相同,故此在其教学课程以及掌握知识程度上也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设置。高校对于不同的专业必须在其教学大纲上针对性的不同制定出不同的教学计划和大纲,保障教学的适应性和针对性。[4]

(三)优化师资,建设教材

优化师资,建设教材是指高校在适应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数学教学模式搭建上,需要建设一套适合自己学校、专业的教材,符合于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定位以及综合的教学理念。在教材部分需要实现六经注我精神,对于一些好的教学和教学内容均可通过合法手段实现借鉴,并且以教材为基础进行自身适应性教学体系的搭建;另一方面,选择合理的教材是为了提升教学的质量,但是提升教学的质量就还必须重视教师部分,对于高校而言需要通过合理的措施实现教师教学素质以及专业教学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要通过培养的方式,让教师在其教学方式以及内容上实现更新,进而能够符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对于数学学科而言需要实现社会需要什么,就教什么。

(四)优化资源,自主学习

优化资源,自主学习对于高校而言,就是需要对于每一所高校其在数学学科上的教学资源实现公开化,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搭建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同时高校还需要在其搭建的教学资源平台上添加社会企业的板块,让学生在自学中知道市场企业的实际要求,进而能够在学习中进行合理的调整,切实的实现学习知识是符合社会要求,这也就达到了高校创建适应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数学教学模式的根本目的。[5]

三 适应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实践途径

基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高校数学学科的特点,按照工科适应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在实际模式创建上,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打造理科基地,推进教学改革

首先为以国家的大政策为契机,在学校中建立工科的实践基地,并且逐步推动数学课程的建设和改革,同时让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的成为全校师生的共识。在具体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中,要切实的落实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教学目标,以案例教学为主导,实践应用为目的,以专业需求为教学导向,数学学科作为实现这一目的的工具,进行学校自身特色教学模式的搭建。[6]

(二)总结教学经验,优化教学体系

总结教学经验,吸取优秀外校经验,进而优化教学体系,从目前高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以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入手进行教学课程设置的优化,进而实现应用人才教学目标的初步完成。

(三)落实因材施教,划分课程类别

对现有的教学课程以及不同专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分类,将数学的课程依据难度梯度设置为A、B、C三个不同的难度,同时依据不同难度进一步制定出不同的教学大纲,同时在教学的方式以及教学目标上也进行合理的调节,进而真正的依据社会上对于不同专业的要求不同实现“因材施教”[7]。

(四)提升教师水平,强化教师队伍

在高校教学之中,除了需要在教学教材以及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之外,还需要在其教学中十分重要地位的教师部分也进行调整。首先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并且校方还需要在学校之中营造出一个教师重教的气氛;其次还需要对教学的具体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并且在对教师教学评估时,将课堂教学前的备课以及教学完成后的对学生的辅导也加入其中,进而对教师形成完善的审核体系,督促教师认真教学。

(五)重视精品课堂,打造网络平台

在数学教学之中,需要打造一些精品的课程,并且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将精品课程实现开放,进而帮助学生在课后之余能够在网络上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在实践教学的部分好可以将计算机知识融合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增加数学教学的多元性和层次性。[8]

(六)完善答疑机制,实现辅导教学

大学阶段的高等数学难度是很大的,因此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后,会在课后的练习中遇到诸多问题,这就需要学校对答疑机制进行完善。如对于研究生考试而言,一般都需要考察高数,进而就可以搭建一个以研究生为教辅的答疑体制,进而解决教师时间不足的问题,帮助对本科生的数学指导。

结 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在很多高校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数学教学中存在这主管和客观两方面的问题,其在客观方面为高校扩张过快致使教学资源缺乏、生源难以保障、教学内容落后;主观方面为没有合理科学的扩招配套机制,学生方面的学习动力不足。这些不足之处都致使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出现一定程度上的脱节,经过分析可知在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数学教学模式构建时,可以从定位准确,理念清晰、知识分级,课程分类、优化投资,建设教材以及优化资源,自主学习四个思想层面上进行思考,同时通过打造理科基地,推进教学改革、总结教学经验,优化教学体系、落实因材施教,划分课程类别、提升教师水平,强化教师队伍、重视精品课堂,打造网络平台、完善答疑机制,实现辅导教学等途径来进行实践,切实实现高校自身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搭建,值得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上充分合理的使用。

[1]罗宁,唐俊,赵娜等.适应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大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5,(3):178.

[2]王庆.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数学课教学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0):177-178.

[3]黄保军.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探讨[J].大学数学,2012,(3):8-11.

[4]纪楠,杨爱民,阎少宏等.五环教学模式下工科类数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展望,2014,(9):3-3.

[5]冯利民.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教学探索[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41(8):227-228.

[6]左卫兵.数学类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2015,(3):97-99.

[7]王文军,邓景顺,王静等.基于计算思维的数据库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研究[J].临沂大学学报,2012,(6):66-69.

[8]周立章.基于CD10工程教学模式的C++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J].大众科技,2011,(10):208-210.

(责任编校:张京华)

G521

A

1673-2219(2017)07-0134-02

2017-02-23

陈晓(1982-),女,河南济源人,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数学与应用数学。

猜你喜欢

工科教学资源应用型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职“产学研创”一体化工科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