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濂溪故里一日游

2017-02-23屈梦君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周敦颐游学故居

屈梦君



濂溪故里一日游

屈梦君

(湖南科技学院 国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5月23日,国学院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湖南省图的工作人员和参与游学活动的师生,永州只是其中一站,算是“半路出家”的我们同学六人加入了这个游学队伍。

第一站:周敦颐纪念馆。我们先到了游客中心找了向导,游客中心虽然正在修建,但从现有雏形来看已初具规模,并不难想象建成后的样子。在当地导游的带领下,一行人走走停停走到了文曲塔,文曲塔的周边也在兴建当中,大家只是略微感受了一下这个颇为神秘的塔,而水田里的禾苗染着青黑色呈“理学开山”、“太极图”、“正蒙”等字样,看了看周边的田园风光,之后我们才跨进周敦颐纪念馆的大门。纪念馆里放着各版本的《周子全书》、《通书》、《周元公集》、《续近思录》等,以及后人对濂溪先生研究的著述。而栩栩如生的周子像,仿佛要将圣人的思想向我们娓娓道来。在这里我们也见到了郑向对儿时的周子的悉心抚育,见到了周子生平清正不阿的为官事迹,见到了周子生后一干出众后人的名录。纪念馆虽小内容却甚为全备,能让游者对濂溪先生有个基本的认识,能对濂溪先生之“光风霁月”之风貌有着具体的感知。

第二站:濂溪书院。濂溪书院也在整修当中,目前并未正式开放。书院的前院前方是个广场,广场上摆列着北宋五子的石像,而同学中包涵对北宋五子尤其景仰,在众人的“怂恿”之下,她跟“明道先生”拍了合影,我们跨过正在施工的场地,正式进入书院大门前我小心地将两脚的泥泞在水中荡去,生怕弄脏了书院这个静雅之地。在前院大家能看到的是一片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透过木头的松香味,仿佛大家又回到了千年前的学堂。由于活动时间较为紧凑,后面的行程又较为充实,大家满怀着一腔敬意而离去。

第三站:周敦颐故居。来到这儿大家首先在门前就想起那句“周茂叔窗前草不除”,草是没有看到,倒是门前两棵修剪得整整齐齐的小树守在门前,像是两个朴素的守门人沉默地欢迎着各位来宾。“周敦颐故居”几个大字,落款为中石。进到故居里后,众人着实吃了一惊,房子里甚为朴素。丝毫没有精美的雕梁画栋去装饰,保持了濂溪先生一贯简朴的风格。

第四站:圣脉。看到圣脉的时候,脑海中不经意就浮现出那副对联:“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圣脉泉清冽见底,水下一片片绿藻悠悠摆荡着,与后山的绿植相映成趣。我们有幸能拜访此地,想象着自己踏足的是圣人曾走过的乡间小路,游览圣人出生的故乡,虽不能瞻仰到圣人真容,却能透过这片土地一步步接近圣人的心灵,大家都非常幸运。

最后一站:月岩。月岩古称穿岩,以周子少时于此读书悟道而为人称道。因此许多文人墨客来此题字上石,给我们留下大量人文风景。我们的头顶时不时飞过成群的燕子,让我记忆犹新的是邹馆长带领着众人登上传说周子读书的那个小山洞,众人即使此时已迈不开步子,可还是坚持登顶,邹馆长还开玩笑说是大伙儿都想爬上去“得道”呢。山洞外有可供休息的一排小石墩,穿过约几米长的小入口,也顾不得身上被岩顶滴落的泉水打湿,就凑上前去看最独特的那副“拙榻”题刻,传说是以前周子读书累了就在这儿有个简易床榻休息。这种苦学精神使大家为之振奋,大家一定在心底都默下决心立志学圣人之道了吧,相信这次游学对我们的启发还是非常大的。游学结束了,我们恋恋不舍地背上行囊踏上归途,大家的求学之路却才刚刚开始,回到学校又将开始新的征程。

猜你喜欢

周敦颐游学故居
卫立煌故居
人何以成圣?——明清《濂溪志》中的周敦颐
周敦颐赏莲图
游学天鹅湖
海外游学别因焦虑而盲目跟风
去美国“插班”游学
我家的游学故事
精琢多姿 盛世传承
魂兮归来返故居
瞻仰胡适故居 见其未知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