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侧闻长者之风——听朱高正先生谈读书治学

2017-02-23唐司妮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朱先生

唐司妮



侧闻长者之风——听朱高正先生谈读书治学

唐司妮

(湖南科技学院 国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2017年5月2日,台湾著名学者朱高正先生来访零陵。在诸位老师、同学的陪同下,朱高正先生先后游览了朝阳岩、柳子庙、蘋洲书院以及浯溪碑林。笔者有幸同去,聆听朱先生的教诲。在短短的三天中,侧闻长者之风,体认儒者气度,着实受益匪浅。

朱高正;读书治学;杂记

引 语

五一假期在蘋洲书院住了三天,书院位于岛上,白天十分热闹,游人与讲解员这样的的组合源源不断。而到了晚上,偌大的岛上工作人员加上我就三个人,安静的荒。但我也未曾生出孤寂之感,因着有书与古琴的相伴。在二楼的尽头,有一个小天台,上面有藤椅与桌案,临江。黄昏,当游人与工作人员都退出岛后,便在此看书,一直看到饭点。饭后,将古琴移至桌上,一曲《湘江怨》虽然弹得磕磕巴巴,不甚连续,但有此景致,也增色了三分。于是,在我不自知的时候,慢易之心渐渐升起,便自觉颇有“达士远纷华,于兹守冲漠。”的境界,这种自得一直持续到五一过后。

第二天上午时,张老师在国学院的群里询问大家:“台湾著名学者朱高正先生,今天来永州,明天去道县。有愿意叨陪侍侧请益的么?”我想了想,刚好我老家在道县,月岩也去过,比较熟悉那边的情况,想要自荐。但自知钝口拙腮,不会说话,便犹豫了许久。但在老师再次询问后,还是鼓起勇气接下了这个活儿,老师便让我同去今晚朱先生的接风宴。还未见朱先生时,心里又是紧张又是好奇。听师姐说她们见过的台湾的学者大满头白发,胖乎乎的,精气神特别好。听着这样的形容,紧张冲淡了不少,但心里越发的好奇了。等到朱先生来的时候,仅仅听着老师们与朱先生交谈了几句,便真觉得如坐春风一般,到后来与朱先生近距离接触后,更是受益良多。

因为朱先生计划要在五月四日乘高铁离开,于是游览道县的计划便行了更改,改为游览距零陵距离较近的朝阳岩、柳子街、蘋洲书院以及祁阳的浯溪碑林。

一 入世之学——工夫要在事上磨

朱先生1954年生于台湾云林县,为朱熹第二十六代裔孙。台湾大学毕业,德国波昂大学哲学博士。参与政治,民进党创党元老之一,支持两岸统一,为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特聘教授。这样看来,朱先生既是政治人物又是学者。而这样的人物在现在是少见的,也正是社会所缺失的。在当下,要么纯粹一政治人物,不懂学术;要么纯粹一学者,不问政治,仿佛政治与学术是不相干的两个圈子。而作为一个儒者应该是入世的,上溯孔孟,下迄王阳明,直到近代的曾国藩,无一不是关切政治和伦理道德,社会与人际关系等日常功能。《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三者何尝不是一体?

朱先生是一个健谈的人,在与国学院的老师们一同吃晚饭的时候,谈了许多,谈河床整治、谈一带一路、谈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与民主政治、谈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这些都是当下关注度较高的时事。他还同我们聊到了当前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民义》,这让我们都十分吃惊,没想到一位学者竟然这么接地气,连年轻人喜欢的东西都了解地头头是道。但我们看《人民的名义》只是看剧情、看故事;而朱先生则是看道理、看社会。朱先生对这部电视剧里公安厅厅长祁同伟的评价不高,认为他只是追权逐利。还告诉我们他少读了一篇圣贤文章,不懂得“义”与“利”的分别。这篇文章就是陆九渊所作的《白鹿洞书院讲义》,是陆象山对《论语》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语的辨析。他说:“人之所喻由其所习,所习由其所志。志乎义,则所习者必在于义。所习在义,斯喻于义矣。志乎利,则所习者必在于利。所习在利,斯喻于利矣。”朱先生认为,如果我们心是在利,喻于利,那么读圣贤书的目的就是做官。这样的人心中没有百姓、没有大道、没有是非,虽然整天都在读圣贤书,却与圣贤毫不相干。相反君子喻于义,一心的义理都在百姓身上,就算只是当一个小官,也可以为老百姓解决很多问题。朱先生最后感慨到:“所以我们现在社会上有很多像祁同伟这样的人,不仅在政界,就像我们现在在学界也有。这样的人在意的是什么时候评为教授,他心不在做学问啊,他就要那个人爵,舍天爵,他整天啊去追求人爵,那人爵可求吗?求之不可必得,求之何用啊?”

朱先生的这番话语,虽然是在饭桌上说出的,虽然说处这番话时面带微笑,但里面蕴含的内涵是深沉而又凝重的,是不可轻视的。

五月三号上午,朱先生去了朝阳岩与柳子庙,是周建刚老师和敖炼老师陪同,而下午则是去了蘋岛,是陈微老师、彭二珂师姐与我陪同。在从蘋岛回来的路上,我们因为汽车的摇晃而昏昏欲睡,而朱先生则戴上了眼镜,从钱包里掏出一张黄纸条,仔细查看。我的余光瞥到了这一幕,以为是备忘录或者是行程表之类的东西,便不甚在意。但是朱先生看的时间实在是太久了,使我不得不好奇,究竟是什么东西让朱先生看得这么有滋味?虽然疑惑,但因为胆怯,只得把疑惑憋在心中。但就在此时,师姐将我心中的疑惑问了出来。朱先生说这是他手抄的八千字的阳明精华,做成了一些卡片,标上序号,周一、三、五记单号,周二、四、六记双号,也就是每两天就要记完这八千字,朱先生自豪的对我们说他对这八千字已是熟之又熟,只要我们随便说几个字,他就能完整的说出全句。

因为师姐们的谦让,于是便让我先读,我便随意选了几个字:“至善者,性也。”话语还未落,朱先生不假思索便将下文念了出来:“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在我们正为朱先生迅速的回答惊讶之时,他又开口为我们解释了这句话的含义:“阳明说‘至善者性也’,因为心的本体,人的本心,至善无暇,超越具体的善与恶,这叫‘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也就我们人的本性啊,本来就没有一丝丝的恶。本就是‘止之’,什么叫‘止之’啊,‘止于至善’嘛,什么叫‘止于至善’,就是复其本然而已,回复到自己的性本来的那种至善的状态就对。所以要‘去人欲,存天理’就是这样的。但是这个呢,一定要在世上磨,而不是说跑到深山里面去静坐,那种寂寞啊近虚无,一定不能离开具体的事物。你说为人处世,比如在审案时,就不要让自己的私利私欲夹杂在里头。里面每一句话你都把它参透了,阳明学的精华就在其中。”

这番话仿佛是一柄重锤,狠狠的敲碎了我的自得。前些天,我在蘋岛上所自得的不正是这种虚寂之情吗?工夫要在世上磨,每个人是单独的个体,但“人类是天生社会性的动物”,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独自存活,我们不能只追求这种虚寂超脱之感,而不干实事儿,知与行是合一的。正如大儒王阳明所说的:“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如果不去想不去做,按朱先生的话来说便是,怎么去“当一个儒学的承接者”呢?

二 书需成诵——真知即所以为行

朱先生不仅对社会时政十分关注,而且对下一代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十分关心。朱先生曾为郑州市第一中学、河南省实验中学讲学,讲传统文化、讲《朱子家训》。朱先生认为学习传统文化要趁早,高中是学习的最好时期,因为初中生年纪太小,心没有定,而大学、研究生时期又迟了。朱先生告诉我们在高一、高二时播下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太重要了。对于这一点我们深感认同,对于本科生的我们来说,看文言文都十分吃力,何况是写文言文的文章,而文言文的又是我们学习国学的最基本的功夫。

学习传统文化不仅要趁早,还要有方法,什么方法呢?就是背诵。对于背诵,朱先生自有一套方法,那就是反复反复地记忆。朱先生是一个很克己的人,当我们商量第二天的行程时询问朱先生作息时间时,得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作息时间,朱先生竟然早上五点钟就起床了。朱先生还说,他立夏的时候五点起床,要是到了夏至还会更早一些,四点起床。为什么这么早起床呢?因为朱先生每天早上都要做功课,每天早上要站桩打太极拳,并把《太极图说》背一遍,然后背《周易》卦爻辞。然后每天上午抽二十分钟温习一次《传习录》的精华,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八千字的阳明精华,下午则要把《周易》的系辞传、说卦传温习一次。据朱先生说,他这种早起背书的习惯从高二就开始了。于是朱先生就这样天天如一,周周如一,月月如一,年年如一的坚持了下来。在我们从浯溪碑林回来的时候,朱先生很高兴的买了一本《浯溪志》,在车上就立马打开看了起来,一边看还一边标记,朱先生勤奋如斯,克己如斯,我们这些在车上昏昏欲睡的人难道不应该感到惭愧吗?

所以朱先生建议我们在入学的第一个学期从《古文观止》中挑出二十篇合适的,作为必背二十篇,每个人再自由挑选喜欢的三十篇,一共五十篇进行背诵。这就是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功课,当我们能够熟背五十篇,写作能力便大幅度地提高了。朱先生告诉我们:“你去看武王伐纣牧野之战上的讲话,你看李斯《谏逐客书》上怎么讲,你看贾谊怎么《过秦论》,你看国学就是这样背出来的。我以前是很不赞成记诵的啊,但后来老了才发现,我们写不出来,人家都写的出来,你记下来不就是你的了吗?”朱先生还重点强调让我们要反复反复地记忆,这样才能记得牢固,记得扎实。

朱子曰:“荀子说诵数以贯之,见得古人诵书亦记遍数,乃知横渠教人读书必须成诵,真道学第一义。”“书须成诵”在朱先生看来,读书要记诵,但并不是为了记诵而记诵,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记诵,朱先生认为背过了和背下来不是一个概念,背下来了也不代表懂了,懂了不代表做了。朱先生这一段话又回到了前面所讨论的知行合一上面来了。他说读书有三个阶段,横渠说‘书需成诵’把经书记诵下来是基本功夫,是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目的是让我们能够随时随地地细思、深思、精思其中所含的义理。而这种思考,便是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是把经书吃透了,深思其中所含的义理之后,自然而然心悦诚服。将书中的教诲作为我们的行世规则,这样道即在我,我即大道,融二为一,也就是知行合一。所以朱先生举了王阳明与的程颢的话语:“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谓要力行,亦只是浅近语”。旨在告诉我们圣人在寻道而行的时候是很自然的,一点都不勉强的。

我们读书要按照朱先生所说的三个阶段一步一步的来,而最终的目的则是将我们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行动,不是勉强的强迫自己的行动,而是心悦诚服地自然地将知识融入行动中。这种行动是自然的,而不是像刻意的一般,注意的时候是合一的,不注意的时候便脱节了。

三 学有所本——把精神都化成心

伊川先生曰:“学者要自得。《六经》浩渺,乍来难尽晓。且见得路径后,各自立得一个门庭,归而求之可矣。”伊川先生的这句话被收入了《近思录》第三章《穷理》中,朱子将门庭解释为“读书之法”。朱先生也以此来指引我们,他说:“为学要先找出一个路径来,也就是趋向。要研究经典,一定要先找出一个趋向出来,然后再立一个‘门庭’。所谓‘门庭’就是按照人家已经研究有所得、有所成就的,而且被大家一定程度上公认这个是真正研究得到位的,也就是说顺着前人的成就顺藤摸瓜,就可以少走弯路。”

当我们向朱先生询问我们应该读什么书时,朱先生说道:“如果有一本书能够不用考虑个人状况,是每个人都能读的经典,那么这本书就是《近思录》。”朱子尝曰:“四子,《五经》之阶梯;《近思录》,四子之阶梯。”朱先生十分赞同朱子对《近思录》的这一评价,他认为《论》《孟》《老》《庄》的精华就透过北宋五子的思想写在《近思录》里面了。并且还说,如果没有《近思录》朱子学的基础,那么读《传习录》即使自以为读懂了,实际上也没有懂。所以朱先生让我们读《近思录》,并且让我们有路径有门庭地去读。

朱先生接下来便告诉了我们读《近思录》的方法:他让我们先用一个月的时间,每天看三条,遇到难的就先跳过,容易懂的就认真读,先培养我们对学习《近思录》的信心。然后要有顺序地读,把卷首放在最后读。为什么要把卷首放在最后呢?朱先生说卷首最难读,像一座大山挡了他三十七年。这一章是谈论形而上的,所以我们绕过卷首,先读卷二、卷三、卷四再一路往下最好。第二卷是“为学大要”,教我们“为学”到底是在学什么。读完了再读第三卷“格物致知”,就是教我们如何读经书。再来到第四卷存养,这是我们儒学最重要的,存心养性。二、三、四卷是最重要的,讲的全都是‘为己之学’,只要把这三卷读顺了,后面就简单了。朱先生还教我们看《近思录》的注解第一次要看茅星来的注,第二遍再看江永和叶采的注,并且朱先生认真的建议我们国学院一年级就要开始读《近思录》。朱先生最后又同我们说:“只要把《近思录》读完,你就就学有所本,只要你把这个读好了,搞宋明理学横着看竖着看无处不奥妙啊。”

在游览蘋洲书院的途中,朱先生再次提到了学有所本:“在你们这个年纪要学有所本,那么这个本一定要跟自己生命的体验是结合的。你要是学没所本,你再怎么读书啊,读一些经典著作都跟自己不相干。”因为朱先生话语过于玄妙,使我云里雾里,我便冒失的追问下去:“那么这个本到底是什么?”在我以为朱先生会为我这个冲动的追问感到被冒犯时,朱先生耐心地解答了我的疑问:“这个本,每个人都不同啊。所以说要讲心量,心量有多大,气度就有多大。如果你心量不大,书读太多也没用。所以怎么培养心量呢?就把《近思录》精读多次,熟练到马上可以讲出第几卷第几条。所以说读《近思录》要把这个精神都化成心,才能够读出它的精华,所以我可以无条件地跟着《近思录》的思想走。”在朱先生耐心又温暖的话语中,我感到了 朱先生对小辈的关怀与爱护。

在回去后,我对朱先生的话进行了一番思考。我认为朱先生这段话是让我们读书要有根本、要立志向,“心量”一词本是佛教用语,而朱先生说的“心量”,我把它理解为志向与胸怀。读书不是散的、不是杂的、也不是冰冷的,而是有根本的、而是与生命相结合的。曾经我们哲学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与我们说道:“中国人所追求的‘道’,与西方哲学家所追求的‘真理’是不同的。因为‘真理’是冰冷的、是没有生命的,而中国的‘道’则不同的,我们所追求的道则是与我们的生命相结合的,是鲜活的,它就像一条你人生的道路,而你正走在这条路上。”我觉得这句话与朱先生话语的内涵很相似。我们读书要在心里要立一个根本。就比如一棵大树,首先要有根基,要在这块土地上扎根,这样才能在这块土地上活下来。然后要有志向,志向就是这棵树能长多高,你的志向低,树就长的低;你的志向高,树就长得高。这要看你是心存小利还是心怀天下,在我看来“横渠四句”应该是说的最明显的了。最后是胸怀,胸怀则是树生长的空间,包含着你的志向与根本,给予你足够的空间去任由这棵树去生长。可惜我禀性庸愚,还未找到自己读书治学的根本啊。

朱先生前面所说的:“所以说读《近思录》要把这个精神都化成心,才能够读出它的精华,所以我可以无条件的跟着《近思录》的思想走。”也是与前面“力行亦只是浅近”意思一般,因为理解了朱子的思想,所以心悦诚服地接收它,并将它作为行动的准则。

《近思录》应该朱先生最珍贵的东西了,包含着他对生命的体验。朱先生是对《近思录》真正有感悟的人,而不是仅仅肤浅地停留在表面。如今朱先生将他的最宝贵的经验送给了我们,我们如何能不因此而心存感激,如何能不将朱先生的话语铭记在心呢?

赘 语

在我看来朱先生是一个正真的儒学承接者,朱先生认为阳明伟大的地方其实是儒学,朱先生伟大的地方何尝不是儒学呢?朱先生在学问上做到了“为己之学”,朱先生前面说到的“工夫要在世上磨”、“将《近思录》的精神都化成心”;举阳明的“真知即所以为行”、举明道的“力行亦只是浅近”,实际上都是要将自己所获得的知识与自身行动合二为一,也就是“知行合一”。朱先生是富有儒家的“入世”精神的,将知识化为行动后的下一步是什么?就是进入这个社会,用自己的行动对这个社会产生正面的、积极的影响。朱先生不管是为国家社会提出自己的建议,还是为中学生讲学;不管是亲自参与政治,还是著书立说,都是源于朱先生身为儒者的使命感。

朱先生是一个有家国大义的儒者。我们可以透过朱先生通过《人民的名义》讲的那一番话,看出来朱先生是一个心存百姓、心存大道、心存是非的儒者。朱先生不屑于那些“流于功利,争于分量,喜高骛大,想要攀比”的后儒,说他们“枉为读书人”,正是朱先生高洁的品性的表现。朱先生在饭桌上说他现在开始戒酒了,因为他还要为他所热爱的祖国多活几年。朱先生还提到了陈寅恪最后的二十年,感慨他作为读书人的风骨。说他什么都不要,只要做一个读书人,给他一个读书的空间,可是狂飙的年代没有他的空间。他那时候眼睛都看不见了,还写了100万字的《柳如是别传》,以管窥天,能够从一个名妓身上看晚明的整个经济社会政治活动,真是高人啊!

朱先生再离席之前说了一句话让我霎时热血沸腾,内心的激动久久不能平息:“所以对此我感慨万千。但没关系,只要我们中华民族能够全面复兴,在这个过程中吃过多少亏是值得的,受到多少屈辱都无所谓,但重要的是功在千秋万世之后啊!”这是何等的胸襟!这番话不正是古今多少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的缩影吗?这不正是儒家的现世担当精神的体现吗?这不正是多少人前赴后继一生为之奋斗的东西吗?这是也我们这一辈年轻人所要背负的东西啊!

最后插一个小故事:在朱先生离开的那个早上,也就是五月四号的早上,我负责陪同朱先生,同朱先生在暂住的旅馆门口汇合。就在出门的时候,朱先生抬头仰望着天空,好像在数着什么。因为朱先生是研究《周易》的,所以我以为朱先生是在使用邵雍的“梅花易数”在起卦,但又不好意思问,所以一直憋在心中。再送朱先生离开的时候,我实在是憋不住了,于是还是把心中的问题问了出来。朱先生告诉我他只是在做每天功课,把《周易》的卦爻辞背一遍。

分享这个小故事,只是希望更多人受到朱先生这般优秀人的感染,做一个像朱先生这样的儒者。

附:朱高正先生简历

朱高正先生,台湾地区前“立法委员”,民进党创党元老之一,支持两岸统一。朱熹第26代嫡孙。

1954年10月6日出生于台湾云林县。

1977年,毕业于台湾大学法律系。

1980年,赴德国波昂大学深造,1985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主攻对康德哲学的研究,出版过多部有影响力的关于康德的学术著作。毕业回台湾后,致力于推动民主改革。

1986年,成为民主进步党创党首批党员之一,推动开放大陆探亲和国会全面直选。一年后,当选台湾地区立法委员,进入立法院。

1989年,针对民进党内新潮流系等主张台独的派系的崛起,曾发表过批评文章,并在一年后正式退出民进党。不久后,朱高正成立以其为首的中华社会民主党,主张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实行责任内阁制。

1990年,出版德文学著作《论康德的人权与基本民权学说》,被全球哲学权威刊物《康德研究》季刊评为当代研究康德法权哲学之必备著作。

1994年,接受新党提名,竞选台湾省省长,但败于宋楚瑜。同年12月28日,向内政部注销其所创立的政党中华社会民主党,把社民党并入新党。

1995年,朱高正接受新党提名,于高雄市北区参选立委,以最高票当选。出版易学专著《周易六十四卦通解》及《易经白话例题》。

1998年,立委选举落选后,退出政坛,专注于《易经》研究。同年9月获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邀教授。

2000年9月,朱高正放弃上诉权,终结了14年的与民进党的刑事诉讼,入狱服刑。狱中坚持写作,出狱后出版著作《狱中自白:论台湾前途与两岸关系》,再度阐述反台独理念。

2001年,再度于高雄市出马竞选立法委员,但未当选。任《中国通》杂志社社长。

200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前夕,朱高正与多名党外运动元老发表反对陈水扁的联合声明。朱高正也始终关注中国大陆的政治和经济发展,对中国大陆平和地进行经济和政治改革持给予很高的评价。

主要著作有《周易六十四卦通解》《易传通解》《近思录通解》《易经白话例解》《四书精华阶梯》《康德的人权及公民权学说》《朱高正讲康德》《走在理性的钢索上》《从康德到朱熹:白鹿洞讲演录》《康德四论》《中华文化与中国未来》、《狱中自白:论台湾前途与两岸关系》《和平革命》《允执其中:朱高正六十自述》《纳约自牖》等。

(责任编校:张京华)

G09

2017-06-13

唐司妮(1996-),女,湖南张家界人,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学生。

猜你喜欢

朱先生
“白鹿精魂”的人格化形象及时代意义
“码字”的朱先生
追忆朱端钧先生最后的岁月
千年的回归:孔子人物形象的再现
白鹿原人物形象塑造及意义分析
朱家的故事
悼朱光潜先生
传统文化的守望者
老先生扮演病人为哪般
供暖不好通话作证供暖公司被判退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