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自主性学习问卷的设计维度研究

2017-02-23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自主性学习策略学习动机

王 臻



高校学生自主性学习问卷的设计维度研究

王 臻

(南阳理工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0)

论文在对自主性学习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学生自主性学习问卷的设计维度构想,主要从学习动机维度、学习目标与计划维度、学习策略维度和学习评价维度等四个方面进行自主性学习问卷的设计维度及表现研究,以期对高校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指导,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高校;自主性学习;问卷设计

21世纪的现代社会作为信息化社会具有两大特征:一是信息量的剧增导致“知识爆炸”现象的出现,二是信息更新的周期变短和频率变快。面对不断更新的科技知识和不断提高的专业要求,人们越来越需要认识到只凭学校学习的知识是难以支撑我们未来的发展,学校教育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将会越来越难以适应变化的社会环境。教育部在《关于增强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的若干意见教技〔2007〕5号》提到大学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基地。大学要树立自己的人才培养理念,改变单一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结合科研实践、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在对自主性学习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学生自主性学习问卷的设计维度构想,主要从学习动机维度、学习目标与计划维度、学习策略维度和学习评价维度等四个方面进行自主性学习问卷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高校学生自主性学习各维度的表现研究,以期对高校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指导,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 自主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自主性学习的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而逐渐崭露头角的。自主性学习的理念、模式等的发展受到了教育心理学诸多理论的影响,其中给予其深刻启示的理论是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建构主义中教师与学习者的互动及信息建构的思想。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针对教学和发展的问题提出了著名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发展可以分为两种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凭借自己的能力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第二种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解决某些问题,但是在成人或高水平同伴的指导下则能顺利解决。‘最近发展区’指的是第一种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第二种需经过求助才能解决问题时的潜在水平之间的距离”。最近发展区理论实际上明确地区分了学生先学的内容和教师后教的内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比较显著的缺点,因为这种教学模式一般遵循先教后学的顺序,即教师讲解学习内容之后学生再进行学习与练习,使教师不能清晰地建立起学生已有水平和待发展水平的概念,不能对学生的已有发展区和最近发展区即待发展水平进行明确的划分。如果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在他们的已有发展区或现有发展水平之内,就应该让学生自学来解决;如果学习的内容落在最近发展区之内,就需要教师的指导或讲授。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取并非依靠教师的传授,而是学习者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参考相关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学习方式才有所收获的。建构主义主张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它没有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加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师和学生的特质区分较为明显,认为教师并非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并非是知识和技能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要做好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引导者、促进者,应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再是将学生作为知识的灌输对象,重视以学生为中心,在充分了解学生当前学习状态的基础上安排学习任务,并指导学生学习令人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主体地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强化学习的内在动机,最终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

二 问卷设计的维度

(一)动机维度的设计

自我决定理论主张将动机的发展过程分为无动机、外部动机到内部动机三个不同类型。其中,无动机是指没有任何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无所谓学业的成功与失败。外部动机则是指个人的行为并非出自真实意愿,一定程度上受到外部环境的压迫而产生,根据受压迫程度以及与环境整合程度的不同则分为外部调节、内摄调节、认同调节和整合调节等类型。内部动机是指个体行为完全依赖学习者的的内部因素自发产生,即使不做任何自我管理方面的努力便可使行为结果朝着较好的方向发展。学习动机维度的设计是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对动机的分类的内容来调查学生的学习动机表现情况,如学生学习是否为无动机状态、学生外部动机的所属状态是认同调节状态、内摄调节状态还是整合调节状态以及学生是否具备内部动机等。

(二)学习目标与计划维度的设计

学习目标在个体的学习过程中就充当着参照点的作用。个体正是在既定学习目标的引导下,不断管理着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学习目标维度根据大学期间、每学期和每门课程的学习时间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调查学生是否有职业构想、学期目标、课程学习目标。合理的学习计划能够帮助学生安排适当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制定学习计划可以促使你根据计划来完成任务和目标,排除困难和干扰,久而久之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长期计划是对一学年或一学期的安排,短期计划是对某项具体学习任务或某一周的学习安排。学习中制定了长远计划,却没有短期安排,目标是很难达到的。所以两者缺一不可。学习计划维度调查学生是否有学期的学习计划和每门课程的学习计划。

(三)学习策略理论及学习策略维度设计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是一种由学习技能或学习的规则系统而组成的程序性知识。学习策略的分类很多,本文采用了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这一分法。学习策略维度的设计即围绕这三部分开展。其中,认知策略的部分考察主动学习与掌握的学习方法,其中有组织策略、精加工策略等,具体化为调查本科生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和理解原理、把握重点的能力等内容;元认知策略的部分考察如何对学习过程开展自我监控和调节;资源管理策略的部分考察学习环境、时间的创造、意志力是否坚定、如何展开学业求助等内容。

(四)学习评价维度的问卷设计

学习的评价是指学习者在每一阶段的学习结束以后对学习结果做出分析和总结,判断个人是否已经完成学习目标,如果未完成对学习安排进行反馈和自我调整的行为,分别包括了自我总结、自我评估、自我归因、自我强化等几个过程。自我总结是对学习结果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对所学知识是否达到当前的学习目标进行精准的判断;自我评估是针对学习前计划的目标,明确已完成的目标与尚未达到的目标,进而分析自己学习结果是否有效的过程;自我归因是指不论学业失败或成功,都能冷静思考个中原因,为继续开展后期学习提供经验。自我强化是指为了激发后期努力学习的动机,依照所得的评估结果对自己作出奖励的过程。学习评价维度的设计基于自我评价、自我归因、自我总结和自我评估等内容。

三 自主性学习的表现

经过对自主性学习能力数据的统计,我们得知高校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较好,自主性学习水平较强。整体上,参与调查的对学习有兴趣的学生中49%的人得分处于一般水平;47%的人得分处于较好水平,4%的人得分处于不好或好的水平。从自主性学习各维度的数据统计来看,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学习策略、学习评价等各项得分也均高于理论平均值,说明调查对象具备强烈的学习动机与合理的学习目标,运用学习策略情况良好,能较好地对自我开展学习评价。高校学生具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归因于以下原因:(1)学生考进大学,有着较好的学习基础与学习习惯,进入大学后多数人会延续高中的学习习惯继续认真、努力学习,而且受到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的影响,本科生繁重的课业压力也使得他们必须不断地保持学习的动力,激励自我;(2)高校优良的师资配备体系和良好的学习气氛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校内高年级学生或同龄人的优秀表现可能会对周围人造成积极影响,使之也能积极学习。

(一)学习动机维度的表现

通过对学习动机表现的均值和标准差的统计分析,大多数人对学习是有兴趣的,将近一半的人认为自己不符合“对学习无兴趣”这种情况,即说明大多数人不存在“无动机”的情况,具备激发各种动机的能力来开展学习。调查对象能认识到他们的行为与行为结果之间的联系,对所从事的活动有兴趣,有一些外在的或内在的调节行为以确保活动的正常进行,并且有获得成功的渴望。同时,我们也对学习动机选择的频率进行了统计,得知分别有63.5%的人对学习有兴趣,有19.8%的人认为自己不确定,16.6%的人对学习无兴趣,缺失数据占0.1%。也就是说,调查样本中有63.5%的学生对学习有兴趣,能够控制自我的学习,有16.6%的人是完全无目的、无意向、无自我控制的状态。即使有大多数人对学习有兴趣,但是有一小部分仍然对学习无兴趣,那对学习无兴趣的占16.6%的人正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需要了解对学习无兴趣的原因且提出一些建议改善对学习无兴趣的状态,促使其内外部动机的激发。

(二)学习目标和计划维度的表现

通过对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数据的统计,我们得知被调查对象超出三分之二的人即大部分学生会设置短期目标,但很少会制定学习计划,即有目标无计划。在学习计划的制定上,仅仅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人会制定学期或某门课程的学习计划。具体数据表现为在中期学习计划的制定上,有31.4%的人会在每学期开始时根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有29.2%的人不确定,另外38.6%的人不会制定计划。在是否制定短期学习计划的问题上,有28.6%的人会在学习每门课程之前制定学习计划,有34.2%的人表示不确定,另外37.2%的人表示不会制定。根据调查显示,会根据学习任务制定长期、短期学习计划的本科生也不多,分别为31.4%和28.6%,说明其制定学习计划的氛围还不够,缺乏计划容易导致行动的不明确,会偷懒,易浪费时间。

(三)学习策略维度的表现

根据对各学习策略的均值和标准差的统计,得知学习策略中的认知学习策略、元认知学习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平均分略高,具有较高的水平,说明学生在各项学习策略的运用上表现良好。

在认知学习策略维度的表现上,学生能够运用类比、举例子等学习方法对学习的材料补充细节,而且具备良好的知识建构能力,能够为知识的建构提高更多的信息,为知识的提取提供更多途径,帮助学生迅速理解原理、把握重点,能对知识进行基本的加工,并使用演绎推理进一步促进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增强了学习和记忆效果。在元认知学习策略维度的表现上,大部分学生能够运用计划执行、学习目标的监控等策略,能做到“检查计划执行的情况”、“记录自己的行为与学习过程”、“经常检查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并评价一个阶段的学习进展”。在资源管理学习策略维度的表现上,多数人会关注时间与物理环境的合理安排,努力管理策略表现良好,学业求助方式为求助老师或同学,且求助多数人会为了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学习评价维度的表现

通过对学习评价中的自我总结、自我归因等内容进行了频率的统计,发现大部分人都能在学习结束后对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判断学习是否达到了目标,为是否需要调整后期的学习计划做好准备,但缺乏对结果进行正确归因的方式。例如,在“成功完成了学习任务主要是因为我运气好或任务简单”这一项,28.9%的人表示同意,31.6%的人表示不确定,39.5%的人表示不符合。在“严格执行学习计划获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这一项上30.2%的人表示同意,41.4%的人不确定,28.5%的人表示不同意。在“我没能完成学习任务是我没执行好学习计划或任务太难”这一项上,43%的人表示同意,36.8%的人表示不确定,20.3%的人表示不同意。

结 语

当前高等教育的改革理念正在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师不仅仅要交给学生专业知识,更需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即使走上社会依然可以不断的自我完善与提高。大学阶段是学生个体意识不断增强的重要时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生力军,高校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研究不仅对于学生个体在校的成长有重要影响,也有利于其走向社会后迅速顺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更好地完善自我。

综上所述,对高校学生自主性学习问卷的设计维度及表现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提出了从学习动机维度、学习目标与计划维度、学习策略维度和学习评价维度等四个方面进行自主性学习问卷的设计构想,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高校学生自主性学习各维度的表现研究,以期为高校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理论及实践指导,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1]刘承焜.促进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51.

[2]吴建强,李琰,齐凤艳.全开放、自主学习模式下实验教学考核方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4):32.

[3]高伟.大学生自主学习保障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52.

[4]洪如霞,胡海.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和传统学习的差异性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3):24.

[5]庞维国.90年代以来国外自主学习研究的若干进展[J].心理学动态,2000,(4):12-13.

[6]钟丽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2,(17):36.

(责任编校:张京华)

G420

A

1673-2219(2017)07-0126-03

2017-03-10

外教社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6IN0033A)。

王臻(1983-)女,河南南阳人,南阳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教育学。

猜你喜欢

自主性学习策略学习动机
基于自主学习策略的高中写作教学探索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国家自主性与文在寅政府的对朝政策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高三英语复习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游戏中的规则与幼儿游戏的自主性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