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视角下记忆规律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

2017-02-23滕智红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短时记忆语法学习者

滕智红



认知视角下记忆规律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

滕智红

(广东培正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830)

文章从认知视角对记忆规律和英语学习之间的关系作了简要分析,认为英语学习是一个由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由语言记忆转化为文化记忆,由结构记忆转化为功能记忆的心理过程,并论述了这一心理转化过程的具体细节。

记忆规律;英语学习;学习者;心理过程

一 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

记忆是人类思维活动和心理活动的一种基本方式,它把人类感知事物、认识事物所获得的各种印象、知识、信息、体验以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情感、情景等记忆要素的方式储存于大脑中。人类进行思维活动和心理活动时在大脑中把这些记忆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加工,创造出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精神图景和精神产品。记忆根据时间划分,可以分为瞬间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瞬间记忆是指几秒至几分钟的记忆,短时记忆是指几小时至几天的记忆,长时记忆是指几个月至几年以上的记忆。[1]英语学习就是要把对英语的感知和认识由瞬间记忆转变为短时记忆,由短时记忆转变为长时记忆,这是一个长期的、持续和艰辛的学习过程,经过这个转变过程,英语学习者才能够熟练地掌握和使用英语。几乎所有的英语学习者都深有体会:英语不好记,不好学,这个体会换句话说,就是短时记忆要转变为长时记忆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根据笔者对记忆规律的理解和对英语学习、研究的亲身体会,要实现英语学习由短时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转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要持之以恒地学习英语。英语的很多发音、词汇、成语等都少不了机械记忆。多次背诵,重复记忆巩固,熟练掌握最基本和最常用的英语单词、词组、句式和课文。

二是要提高英语学习的强度,听说读写几种认知能力同时运用。很多英语学习者习惯于“聋哑式”英语的学习,只是注重英语阅读不训练听力和口语,更不愿意进行英语写作。这是很不好的习惯,因为它只利用了自己的视觉记忆能力,其他记忆能力都没有利用起来。英语听力能够训练声音记忆能力,英语口语训练则是把语音记忆与思维活动沟通起来的最佳渠道,英语翻译和写作是通过思维活动强化语言记忆的必要方法,是把语言输入转化为语言输出的重要途径。因此,听说读写译同时使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人的记忆能力,取得英语学习的最佳效果。

三是利用记忆过滤法研究英语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好结果。个体不可能在同一时刻对所有的刺激信息进行反映,而是有选择地对一部分刺激进行加工。[2]所谓记忆过滤法,是指某个认识对象是由很多部分组合而成的整体,认知者可以把已经记熟的部分省略不记,把尚未记熟的部分集中精力和时间去记忆,利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达到记忆的最大化和最佳化。记忆过滤法具体运用到英语学习,例如:英语课文的生词率一般在2%~5%之间是比较合适的,95%以上的单词、词组和句式是学习者所熟悉的,他只需要对尚未熟悉的那些单词、词组和句式集中时间和精力去重点记忆和认识,那已经熟悉的只需要稍为复习巩固即可,不必要平均用力,平均使用学习时间,由此就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二 语言记忆与文化记忆

语言、思维、劳动、创造能力、社会族类生活能力,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人类确立自己作为文化生命的五大特征。语言位于五大特征之首,这显示语言在作为文化生命的人类文化活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是人类文化大系统中一种相当重要的精神文化实体;语言是思维的必要条件、必要前提和必要工具,没有语言就不可能进行思维;语言是人类在劳动中交流思想、分工合作的精神纽带;语言是人类在创造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中总结经验、交流知识、创立科学理论体系、文化理论体系的最有用和最有力的思想载体;语言是人类建立社会、聚合民族共同体、相互合作共同生活的文化纽带。语言与其他精神文化形态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是一种精神文化实体,而且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文化载体;几乎所有的精神文化形态都必须通过语言这种精神文化载体才能得以记录、表达、保存、传播和延续。政治、经济、法律、宗教、哲学理论等各种理论学说都必须以语言作为思想载体才能得以建构、阐释、传授、传递、争论和推广。

语言具有精神文化实体和精神文化载体的双重属性,理解这一点对于大学英语学习相当重要。英语学习不仅要把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实体来把握,而且要把英语作为一种语言载体来把握。具体来说,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习者不仅要记忆和把握英语词汇、句子和语法这些语言内涵,而且要记忆和把握英语中的文化要素、信息和内涵,把语言记忆与文化记忆融合起来,把语言记忆转化为文化记忆。语言记忆融合和转化为文化记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很多研究证实了个体在日常信息加工过程中同时存在着不同的信息加工系统

在某种程度上,语言记忆融合和转化为文化记忆,就是要把机械记忆融合和转化为意义记忆。[3]不管是记忆单词、词组和句子还是记忆时态、语态和句型,都必须把它们所包含的基本含义同时记忆才比较容易记得住、记得深。我们用英语作个类比说明这一点。比如有以下单词要求记忆:peep、pad、paddle、pan、pat、palm、pace、pedal、pedestrian,学习者要一下子记住这些单词有些困难,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以字母P 开始,在英语中,26个字母在造词时分别有相应的含义,其中,字母P有“手掌,脚掌和扁平”之意,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些词转化为意义记忆,palm表示手掌中心、掌心,peep表示用两只手和两只眼看,就是偷窥,pat即是用手掌轻拍,用脚走路是pace、pedal 是脚踏,pedestrian是走路的人,即行人,手脚并用是paddle、pad、pan跟扁平有关系。这样一来,一串单词就记住了,而且经久不忘,由这些单词还可以扩展到很多相关单词。另外,我们还可以根据词根、词缀的基本意义,推测或记忆新的单词。例如:词根ced- 或ceed有go,walk 之意,即走,走路,加上不同的前缀可组成新的单词。前缀pro-表示forward,那么proceed 即为go forward, 即前行;re-表示backward, 那么recede意思为后退,离开;con- 表示together,要步子协调一起走就要相互忍让,concede意思是让步;pre-表示before, walk before 即时precede(领先,居先之意)。而多义词、词组、句式等则要把它们放在相应的语境中去记忆,把它们与相关的语言内涵联系起来就很好理解和记忆了。把机械记忆融合转化为意义记忆是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语言记忆往往是平淡无味的,文化记忆往往是趣味盎然的;因此语言记忆融合和转化为文化记忆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平淡记忆融合和转化为趣味记忆

英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文化素养、当前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学习条件和未来的工作需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最大可能地利用自己的学习兴趣,使英语学习取得最佳结果。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两组数量相同的记忆对象中,记忆者对他所感兴趣的那组记忆对象的记忆深度要远远大于他所不感兴趣的那组记忆对象的记忆,这是一个具有普遍心理指导意义的实验,当然也适用于英语学习者熟练采用。当代英语学习者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设备,通过丰富的音频、视频材料和网络资源进行英语学习,拥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生动有趣得多的学习资源,不经意间,学习者的日常英语记忆很大部分已经是趣味记忆,伴随有画面、场景、人物对话等的记忆,印象十分深刻。另外,游戏、图片、小组讨论、辩论、演示等多种学习方法的应用更加强化了英语的趣味记忆。

(三)把英语学习和文化学习结合起来,把英语运用和实际生活融为一体,是语言记忆融合和转化为文化记忆最实在、最实用的方式

纯语言的学习是为语言而学习语言的学习,肯定会令人生厌,而把英语学习与学习文化、吸收文化的需要、与学习者的专业、爱好和生活需要相沟通,就能够使英语学习成为一种令人不愿割舍的爱好。具体来说,学习者大量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英语读物,收看专业相关的英语节目,观看自己喜爱的英语电影和英美连续剧等,及时了解国际新闻或感受英美文化生活;学习者还可以用英语写作信函、日记和研究报告、小论文等,培养英语一般写作能力和学术课题的写作能力。[4]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当前任务正是进行实质性的课程内容的改革,即对学习者进行通识教育,用英语语言作载体,学习各类文化,包括专门用途英语、学术英语和通识教育英语等。[5]这种内容的改革是科学明智之举,遵循了把语言记忆向文化记忆转化的记忆规律,使语言学习更有成效,更加能够适应社会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满足实际工作和人才培养的需求。[6]

三 结构记忆与功能记忆

语言学家在千变万化的语言现象中总结归纳出最基本的规则,这些规则的总和就是语法。语法是人类在数百年至数千年的语法实践中所形成的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是一种相当稳定的语言结构,它们具有一变十,十变百,百变千以至无限延伸的造词和造句功能。语法规则是简单的、稳定的,而它的造词和造句功能是复杂的、动态的,语言学习者必须熟练地掌握这些语法规则,利用语法规则创造各种语句,获得使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语法规则就像数学中的公式,无数的数放到公式中进行运算和推导;语法规则作为一种“语言公式”,可以根据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创造出无限的语句和各种语言作品。语言学家在变化不定的语言万象中归类出语法,语言学习者却是同语言学家反其道而行之,把语法(语言公式)回归和还原成为丰富生动的语言实体;语言学家做的工作是由复杂到简单、由变化到静止、由随机到确定,语言学习者所做的工作恰好是由简单到复杂、由静止到变化、由确定到随机;语言学家的思维是由功能记忆到结构记忆,语言学习者的思维恰好是由结构记忆到功能记忆。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思维的外化形态;英语学习者在千百次地使用某种语法功能之后,就会在他的大脑中形成稳定的、深刻的、自动调节的思想惯性和思维惯性,所谓熟能生巧、庖丁解牛,就是这种思想惯性和思维惯性在语言使用实践中起了积极的作用,而人类的这种语言加工和创造能力是任何人工智能都无法企及的。[7]当英语学习者把那些最关键的英语“语言公式”熟练地掌握以后,当结构记忆转化为功能记忆以后,他就能够得心应手地用英语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由简单句到复合句,由句子到段落,由段落到语篇,由语篇到文章,达到了英语学习的新境界。

结 语

英语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熟练掌握英语和用英语表达思想感情,满足工作、生活和社会的需要。记忆是学好英语的必要前提和条件。通过对记忆规律和英语学习内在关系的简要分析,我们得到这样的认识,英语学习首先要把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英语学习者要形成一个达到长时记忆标准的英语“小系统”熟记英语各级能力要求的词汇、词组、句式和对应的语法;其次,要把语言记忆融合和转化成文化记忆,把英语学习与文化记忆结合起来,把英语训练和文化生活统一起来;再次,要把结构记忆转化为功能记忆,最大可能地利用英语语法结构(英语公式)的造句功能和作文功能,使英语真正成为自由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使英语学习能够学有所思,学有所用。

[1]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Z].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87.

[2]罗倩莹,潘毅.工作记忆内容对视知觉的功能性影响[J].心理科学进度,2015,(9):15-27.

[3]王滔,张伟楠,陈建文,刘静璇.情绪确定性对学习判断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5,(4):786.

[4]蔡基刚.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定位研究[J].外国语,2012,(1):74-75.

[5]蔡基刚.“学术英语”课程需求分析和教学法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2,(2):30.

[6]王守仁.以提高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为出发点,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外语界,2006,(5):5.

[7]Paul Grimstad.Against Research:Literary Studies and the Trouble with Discourse[J].American Literary History,2014,(4):653.

(责任编校:呙艳妮)

G642

A

1673-2219(2017)07-0120-03

2017-04-08

滕智红(1972-),女,浙江绍兴人,硕士,广东培正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短时记忆语法学习者
基于非稳态调和分析和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河口潮位短期预报混合模型
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动力电池剩余容量预测方法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短时记忆理论的影响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基于驾驶员短时记忆的可变信息标志布设密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