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捻转血矛线虫病的防治措施

2017-01-15何元军

中国牛业科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肌肉注射虫卵线虫

何元军

(甘肃省庄浪县柳梁乡畜牧兽医站,甘肃 庄浪 744600)

捻转血矛线虫也称捻转胃虫,是毛圆科血矛属中最常见线虫。虫体淡红色,头端细,口囊小,内有一矛状刺,一般有颈乳突。雄虫长18~20 mm,肉眼观尾部膨大呈半环状,交合伞的背中偏于一侧,背肋呈“人”字形,雌虫长25~34 mm,新鲜虫体很像红白线捻在一起(红色为肠管内吸满血,白色为虫的生殖系统),或灰白色(陈旧虫体)捻在一起,形成红白或灰白相间的麻花状外观。生殖孔处多有一舌状阴道盖。

2 生活史

毛圆科线虫主要寄生于反刍家畜第四胃和小肠内,一般是雌虫产卵,虫卵随粪便排出宿主体外,在适宜的条件下,大约经1周发育为第3期感染性幼虫。感染性幼虫可移行至牧草的茎叶上,反刍兽吃草时经口感染,感染宿主并到达寄生部位约经20 d,到达寄生部位,在第四胃和小肠内发育黏膜内发育蜕皮,第4期幼虫返回第四胃和小肠,并附在黏膜上,最后一次蜕皮,逐渐发育为成虫。

3 流行特点

捻转血矛线虫流行甚广,各地普遍存在,虫卵在北方地区不能越冬。第3期幼虫抵抗力强,在一般草场上可存活3个月,在干燥环境中,可生存18个月。感染性幼虫有向植物茎叶爬行的习性及对弱光的趋向性,温暖时活性增强。春季4~5月份,秋季9~10月份,是捻转血矛线虫发病的高峰期。

4 症状与病变

捻转血矛线虫矛状刺可刺破宿主胃粘膜,并分泌抗凝血酶,吸血夺取营养。虫体吸血时或幼虫在胃肠黏膜内寄生时,都可使胃肠组织的完整性受到损害,引发局部炎症,使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大量寄生可使胃粘膜广泛损伤,发生脱落。另外,捻转血矛线虫还可分泌毒素,抑制宿主神经系统活动,出现神经症状,使宿主消化吸收机能紊乱,导致感染动物异食癖现象非常严重。

5 病例分析

5.1 发病情况

庄浪县鑫盛源奶业有限责任公司,奶牛存栏307头,其中产奶奶牛125头,1.5岁~2岁育成牛102头,9月龄~12月龄育成牛11头,4~5月龄犊牛11头,1~3月龄犊牛58头,2016年3月25日4~5月龄11头犊牛中有1头第一天拉稀,采用庆大霉素肌肉注射,一天两次。该病牛第二天开始便血,一天便10次,每次约有200 mL,继续采用庆大霉素0.4 g肌肉注射,一天两次。第三天便血不止,出现兴奋、异食癖现象,采用止血、消炎、强心、消毒、补液的方法进行治疗,因治疗无效,第6天死亡。其余10头犊牛同时开始拉稀,均盐酸沙拉沙星注射液肌肉注射,每头按体重各1 g,一天两次,连续治疗三天,其中还有4头开始便血,出现兴奋、异食癖现象,便血的4头犊牛采用止血、消炎、强心、补液、补血等治疗方法。止血敏20 mL,乳酸环丙沙星0.2 g,黄芪多糖40 mL,生理盐水500 mL,5%盐500 mL,706代血浆250 mL,一次静脉注射,连用3天,症状未见好转。最后,10头犊牛全部皮下注射伊维菌素0.02 g/100 kg,肌肉注射乳酸环丙沙星0.2 g/100 kg,用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进行全部饮水,对个别食欲废绝的犊牛采用新鲜乳灌服,每次2.5 kg,犊牛食欲恢复,同时选用优质干苜蓿饲喂,减去精料喂量,最后随着食欲增加,病牛开始好转。

2 临床症状

捻转血矛线虫病多见于4月龄、5月龄的犊牛,以群发性、渐进型消瘦、贫血、腹泻、便血、兴奋、异食癖现象严重,病程7天,若诊断和治疗不当,死亡率可达10%。

3 剖检病理变化

死后剖检,病死牛第四胃、小肠发现大量毛圆科线虫的成虫或幼虫,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四胃黏膜大量脱落,肝脏肿大,胆汁外渗,胆囊呈黄色,小肠淤血、坏死。

4 治疗

发病犊牛皮下注射伊维菌素0.02 g/100 kg,肌肉注射乳酸环丙沙星0.2 g/100 kg,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饮水,对食欲废绝的犊牛新鲜乳灌服,每次2.5 kg,犊牛食欲恢复,选用优质干草饲喂,减去精料,随着食欲增加后,病牛好转,再次逐渐增加精料,恢复正常饲喂。

6 预防措施

6.1 定期驱虫

在捻转血矛线虫流行季节,春季驱虫在4~5月雪消后为宜,秋季驱虫在9~10月为宜,给犊牛注射伊维菌素,每头0.02 g/100 kg。

6.2 加强管理

犊牛饲喂应用干净无污染的优质干草,吃奶器吃完奶后应定时消毒处理,病畜使用过的吃奶器杜绝健康家畜使用。

6.3 定期消毒

消毒剂应两种以上交替使用,消毒包括牛舍、四周墙壁、通道等,炎热季节还应做好杀灭蚊蝇,以防其他寄生虫感染。对圈舍牛粪要及时清理,牛粪集中堆积发酵杀死虫卵,犊牛舍应加厚垫草,以防犊牛舔舐圈底,吃到虫体,从而再次引起继发感染。如果圈舍周转有余,可以将发病的圈舍消毒后空置1周,在再次转入牛群时,再次消毒冲洗后,方可转入。

7 总结

本病的确诊可结合上述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特点,做出初步诊断,确诊要进行粪便的虫卵检查,并结合尸体剖检。粪便中虫卵的检查常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可以发现大量毛圆科虫卵,剖检可在病死牛第四胃、小肠发现大量毛圆科线虫的成虫或幼虫,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四胃黏膜大量脱落,肝脏肿大,胆汁外渗,胆囊呈黄色,小肠淤血、坏死,亦可确诊为血矛线虫病。

猜你喜欢

肌肉注射虫卵线虫
夏季蔬菜换茬期线虫防治要注意
不同垫料对黑水虻虫卵孵化的影响
和它一起笑
治猪流感有妙招
基于培养池阵列微流控芯片的单线虫并行分离条件考察
我国松树体内线虫种类及其分布
4 ℃无氧保存时间对绵羊粪便中线虫卵孵化率的影响
金黄膏外敷缓解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疼痛39例
新生儿臀部肌肉注射不需要进行血液回抽的临床研究
朝鲜孢囊线虫——浙江省孢囊线虫新记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