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凉市加快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的思考

2017-01-15

中国牛业科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平凉市肉牛秸秆

郭 虹

(甘肃省平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平凉 744000)

推进粮改饲,加快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发展草食畜牧业,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本文通过阐述平凉市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生产实际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快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的意见建议。

玉米秸秆;饲料化;对策措施;思考

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地处东经105°20′—107°51′和北纬34°54′—35°46′之间,海拔890—2 857 m,年平均气温9℃,无霜期142—185 d,年平均日照2 144—2 380 h,年降雨量420—650 mm,是农业部划定的全国农区肉牛优势发展区域。近年来,平凉市把肉牛产业作为全市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大力实施百万头肉牛扩量提质增效工程,2016年饲养量、出栏量分别达到121.4万头和46.6万头。但饲草料不足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解决饲草料供需矛盾已成为当务之急。加快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对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广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调节草畜平衡,实现饲喂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做大做强肉牛产业,打造“平凉红牛”品牌,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区现代畜牧业,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的重要性

1.1 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是发展肉牛产业的重要饲料来源

玉米秸秆营养丰富。据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所研究表明,玉米秸秆中干物质93.7%,碳水化合物83.1%,粗蛋白质6.2%,粗脂肪1.1%,中性洗涤纤维70.3%,酸性洗涤纤维47.5%[1],还含有丰富的钙、磷等矿物质,尤其是经青贮加工调制处理后,具有易采食、吸收率高、营养流失少的优点,能够满足肉牛生长所需营养。同时,玉米秸秆饲料生产成本仅是苜蓿饲料的1/5,饲养成本比苜蓿低50%,且玉米秸秆饲料体积小、密度大,便于储存、运输,有利于实现工业化生产和商品化储运,成本低、效益高,是发展肉牛产业的理想饲料。

1.2 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是有效调节草畜平衡的重要途径

饲草料供给不足是当前平凉市肉牛产业发展的制约瓶颈。玉米种植区域广泛,秸秆资源丰富。据调查了解,平凉市及周边的甘肃庆阳、天水、定西及宁夏固原等市,年玉米栽培面积可达53万hm2左右,年产秸秆约1 600万t,仅平凉市玉米播种面积就有8.4万hm2,年可产秸秆约250万t。实施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原料充足、就近便利,是农区发展肉牛产业、解决饲草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

1.3 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是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的重要方式

实施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能够有效解决群众焚烧秸秆,甚至废弃秸秆的现象,减少生物资源的浪费,减轻对农村环境污染,推进全域无垃圾,改善农牧业生产环境、农民生活环境、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能够改变饲喂方式,增加肉牛饲养总量,提高肉牛品质,促进草食畜牧业发展;能够通过过腹还田,生产大量有机肥料,减少农业生产中化肥施用量,有效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地产出率,提升种植业效益,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促进农牧互促的循环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发展。

1.4 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措施

推广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既可以变废为宝,通过出售秸秆,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又可以通过秸秆青贮,降低养殖成本,还可以将多余的玉米秸秆饲料,打捆处理,商品化销售,增加农民收入。据平凉市牛产业开发办公室试验研究,若使用干玉米秸秆,每头牛每天需4.9 kg精饲料,若使用青贮饲料,每头牛每天仅需要3.7 kg精饲料。按平凉市肉牛饲养量120万头计算,仅这一项全市每年可节省肉牛饲料成本3亿元以上。按全市80%的玉米秸秆收购青贮,每吨收购价140元,农民可直接增收2.8亿元。两项相加,全市194.5万农村人口人均可收入近300元。

2 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的现状及问题

2.1 现状

近年来,平凉市围绕做大做强肉牛产业,把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作为实现牛产业扩量提质创牌增效的有力抓手,大力推广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加大青贮技术、物资、机具、窖池建设等方面投入,青贮总量和质量大幅提升,玉米秸秆转化利用水平不断提高。2016年,全市玉米播种面积达到8.4万hm2,其中,全膜双垄沟播面积7.7万hm2,年产玉米秸秆250万t。累计建设青贮窖池320万m3,购置投入各类秸秆加工机具1.6万台(套),年加工玉米秸秆青贮饲料174.4万t,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率70%。

2.2 问题

一是宣传培训还不够到位。宣传不够深入,培训覆盖面不广,一些养殖户对秸秆青贮原理、技术要领掌握不够,存在不懂青贮、不愿青贮、不会青贮的问题。二是技术应用还不够规范。许多农户没有掌握好青贮时间,延误了最佳时期,致使青贮变成了黄贮,特别是一些农户玉米棒子收获后才砍玉米秸秆,没有做到带棒整株青贮,影响到玉米秸秆饲料的营养价值。一些用窖池青贮的养殖户,窖池修建过宽过深,装料时没有把切断的秸秆、揉搓成丝的秸秆压紧压实,密封不严实,加之取草创面过大,造成饲草二次发酵,导致青贮的部分秸秆饲料,甚至全窖发霉变质,既浪费资源资金,又造成养牛饲料不足的后果。三是青贮品种还没有得到推广应用。在生产中仍以粮饲兼用型、粮饲通用型品种为主,占到玉米播种面积的95%以上,专用型青贮玉米品种尚在引进、试验、示范阶段。在畜牧业发达国家,青贮专用型玉米品种在饲料种植中占有很大比重,如欧盟国家每年种植青贮玉米约占玉米播种面积的80%,达到400万hm2以上,其中法国、德国分别种植158万hm2和133万hm2,英国种植的基本是青贮玉米,美国青贮玉米播种面积300万hm2左右[2]。四是产业化机制还未建立。目前,全市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基本上是养殖企业、养殖小区(场)和养殖户自产自用、自给平衡,没有专业的玉米秸秆饲料加工企业,玉米种植、秸秆收集、运输加工、产品销售等产、加、销产业链体系没有形成,既难以保证饲料的质量稳定,又不能使多余的秸秆转化为饲料商品销售,影响到玉米秸秆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五是产业发展资金缺乏。部分养殖大户和散养农户缺少资金,无力购置秸秆加工设备,这也是不能做到适期青贮的重要原因。

3 加快推进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的措施

3.1 强化培训指导,做到熟练化应用

针对宣传培训不到位的问题,利用报刊、电视、互联网、短信、微信等宣传平台,大力宣传、推广玉米秸秆青贮的好经验、好做法及增收典型,示范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推进粮改饲。紧扣适时刈割、规范青贮、科学饲喂等环节,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玉米收贮第一线,重点加强对自产自用的养殖企业、养殖小区(场)和养殖户的技术培训,促其尽快熟练掌握秸秆青贮加工利用知识和秸秆青贮程序、青贮技术要领、机械保养维修等实用技术,保证每个养殖企业(场、小区)都有2~3名技术骨干,每个养殖户都有一个懂技术、会操作的明白人,做到科技人员到户、技术要领到人。同时,根据养殖户的养殖规模、养殖场地等实际情况,按照“简单、易行、方便、实用”的原则,科学指导,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推广窖贮、袋贮、坑贮、堆贮等贮存模式,做到随砍、随运、随铡、随装、随踩、随封、无氧发酵。大力推广玉米带穗青贮技术,提高全株青贮应用比例,有效增加单位面积饲料产量和营养含量。

3.2 制定技术标准,确保规范化青贮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根据本地气候条件、玉米生育期特征等,研究制定和推广平凉市青贮玉米(包括专用型、兼用型等)栽培技术规程,玉米秸秆窖贮、袋贮、堆贮技术操作规程,玉米秸秆青贮饲料机械化加工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程等技术标准,明确适种品种、栽培技术、收获时期、青贮方法、操作管理、质量控制等环节要求,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种植、青贮、取用、饲喂,把好收获时机、粉碎揉丝、装窖压实、封口启用、防雨防鼠等技术关口,确保玉米秸秆饲料标准化生产、优质高效开发利用。

3.3 把握青贮时期,提高机械化程度

青贮玉米一般在乳熟期末期至蜡熟期初期之间收获,有效收割期仅7~10 d,正值秋季农忙时节,劳动力不足问题突出,机械化是确保玉米秸秆在有效青贮时段内加工存贮到位的关键。应大力推广机械化技术,充分利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饲草加工机械补助政策,扶持养殖企业、养殖小区(场)和养殖大户,选用适合的秸秆收获、揉丝、打捆、包膜等玉米秸秆加工机械,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为散养户提供加工服务;积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组建专业化秸秆加工服务队,配备秸秆揉丝机、打捆机和包装机,面向千家万户,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养殖户加工青贮饲料,有效解决青贮机械不足、劳力短缺、技术缺位、青贮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做到适期收获、保质保量青贮。特别是在玉米集中连片种植区,推广大型玉米秸秆联合收割打包一体机,做到收割、切割、压块、打包一次完成,提高青贮效率和质量。

3.4 推广青贮品种,实施专用化生产

按照粮改饲思路,调整玉米种植结构,大力引进、示范、推广青贮专用型玉米品种,大规模发展适应于草食畜牧业需求的青贮玉米。选用青贮玉米品种首要的是考虑获得更高的饲料生物产量,一般要求是植株高大,生物产量不低于60 t/ hm2,干物质产量高于200 g/kg[3],其次是营养物质含量高、易于消化和吸收,再就是抗病虫、抗倒伏等抗逆性强, 持绿期长。近年来我国选育出的适宜北方春播的青贮专用型玉米品种主要有:豫青贮23、京科青贮516、真金青贮31、真金青贮32、新青1号、曲辰19号、郑青贮1号、北农青贮208、新饲玉15号、京科青贮301、西蒙青贮707、桂青贮1号和金岭17等品种。在生产实际中,要坚持先试验后推广的原则,按照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的程序选用适宜品种,并研究其栽培技术,做到良种良法相配套。

3.5 兴建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

依托玉米秸秆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玉米秸秆饲料工业,指导饲料加工企业建设玉米秸秆饲料生产线,加大对玉米秸秆颗粒饲料、草粉、草捆、草块等商品饲料的开发利用,大量生产打包微贮秸秆饲料,开展订单生产、来料加工、秸秆兑换和成品销售等业务,实行工厂化、规模化、商品化开发秸秆饲料,为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提供稳定的商品青贮饲料供应服务。

3.6 创新融资方式,促进市场化发展

推进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要采取“政府扶、项目补、银行贷、农户(企业)筹”等方式,探索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充分利用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积极争取国家“粮改饲”、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等项目,落实秸秆发酵剂、袋膜垫膜等物资的补贴;建立资金筹措平台,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向秸秆饲料化利用,加大对窖池建设、机具购置、运输收贮等环节投入力度,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养殖场或农民参与”的运行模式,着力提升玉米秸秆饲料化利用的市场化运作能力。

3.7 发展循环农业,实现资源化利用

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发展理念,根据种养业之间资源利用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机械开发秸秆饲料、优质肉牛育肥、优质果菜生产等技术,构建“全膜玉米—秸秆青贮—肉牛养殖—牛粪处理(直接生产有机肥或沼气)—有机肥还田(或沼渣、沼液)—果菜生产”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实现生态良性循环、资源合理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 陈艳,王之盛,张晓明等.常用粗饲料营养成分和饲用价值分析[J].草业学报,2015,24(5):117-125.

[2] 杨国航,吴金锁,张春原等.青贮玉米品种利用与发展[J].作物杂志,2013,2:13-15.

[3] 杜志宏,张福耀,平俊爱等.我国青贮玉米育种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山西农业科学, 2010,38(2):85-87.

猜你喜欢

平凉市肉牛秸秆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肉牛口炎咋防治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马瑜婕作品
马瑜婕作品
扶贫扶智 点亮希望——平凉市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秸秆计划烧除 吉林打算这样干
青贮饲料在肉牛养殖中的使用
甘肃省平凉市检察院依法对魏兴刚决定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