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鲵腹部手术及术后观察

2016-12-21王启军AndyKoubaRuthMarcec张红星钱永华

中国兽医杂志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东河缝合线大鲵

赵 虎 , 王启军 , 姜 维 , 张 璐 , Andy Kouba , Ruth Marcec , 张红星 , 钱永华

(1.陕西省动物研究所 , 陕西西安710032 ;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 陕西杨凌712100;3.美国孟菲斯动物园 , 田纳西州38112 ; 4.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 , 密西西比州39762)



大鲵腹部手术及术后观察

赵 虎1,2, 王启军1, 姜 维1, 张 璐3,4, Andy Kouba3,4, Ruth Marcec4, 张红星1, 钱永华2

(1.陕西省动物研究所 , 陕西西安710032 ;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 陕西杨凌712100;3.美国孟菲斯动物园 , 田纳西州38112 ; 4.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 , 密西西比州39762)

探索大鲵腹部手术方法,观察术后情况。4.7龄东河大鲵和2.7龄黑河大鲵各16尾,麻醉消毒后向大鲵体内放入无线电发射装置,观测创口愈合、存活等情况并进行数据分析。大鲵术后75.80±31.96min麻醉清醒开始活动。手术后10周,创口愈合完整,东河组存活率(100%)高于黑河组(68.75%)(χ2=5.93,P<0.05)。存活率与年龄和恢复时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430)。大鲵手术后恢复、存活与个体大小、暂养时间、手术操作等相关。

大鲵 ; 手术 ; 腹部 ; 无线电装置

大鲵(Andrias davianus)是我国特有的世界上现存体型最大的两栖动物,属于水生脊椎动物向陆生动物过渡的类群,具有非常重要的保护价值。随着科学研究和生产开发的需要,开展大鲵体内植入、缝合等手术显得十分必要。在鱼类[1-2]监测上已有手术应用,大鲵手术尚属首例。本研究通过大鲵腹部手术植入无线电发射装置,为手术操作提供相关的临床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16尾4.7龄大鲵来自宁陕东河,16尾2.7龄大鲵来自周至黑河。1.2 药品器械95%乙醇、MS-222、苏打(Arm & Hammer,USA)、磷酸盐缓冲液片(MP Biomedicals,USA)、组织胶(Vetbond,USA)、恩诺沙星注射液(Bayer HealthCare LLC,USA)、洗必泰药巾(PD IInc,USA)、手术刀、手术剪、手术镊、止血钳、持针钳、3-0 FS-1缝合线(Ethicon,USA)、3-0 NFS-1缝合线(Oasis,USA)。

1.3 实验方法

1.3.1 术前准备 术前24h禁食,称量体重、全长、体长。手术器械高压灭菌,无线电发射装置经酒精消毒水浸泡处理,消毒酒精、麻醉剂、磷酸盐缓冲液等试剂配制。

1.3.2 麻醉 养殖用井水水温11℃~12℃,MS-222和苏打0.6g/L,浸泡麻醉,每3尾更换1次麻醉剂。11~30 min达到深度麻醉[3]。

1.3.3 手术 大鲵腹部向上平放于手术托盘中,托盘中放入少量麻醉剂(MS-222和苏打0.1g/L),每3尾更换1次。手术部位为后肢向头部方向2 cm腹部中线稍偏右侧,用洗必泰消毒。依次打开腹部表皮层、肌肉层、内部黏膜,切口长2.0~2.5 cm,方向与体中线平行。用磷酸盐缓冲液冲洗创口,消毒纱布止血、除污物。将消毒后的无线电发射装置(ATS Inc.,USA)(4g,24×14×7 mm)放入腹腔。用3-0 FS-1缝合线单纯间断缝合肌肉层,用3-0 NFS-1缝合线间断水平褥式外翻缝合表皮层,用组织胶粘合不足缝合一次的表皮。

1.3.4 术后处理 尾部肌肉注射恩诺沙星(10 mg/kg)后,将大鲵放回空盒或少量清水中,待苏醒后运回养殖池,观察创口愈合、活动情况。水温12℃~14℃,术后第2天开始投喂饵料,每天1次,投饲量以其体重的1%~2%为宜,根据水温和摄食情况及时调节投饵量和频率。每天清池一次,保持水质清新,及时清除残饵、粪便。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2.0软件计算形态学数据及相关系数、回归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创口愈合与存活情况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活动及进食 术后75.80±31.96 min(31~156 min)大鲵麻醉清醒开始活动,东河组平均苏醒时长83.30±37.10 min,黑河组68.40±24.81 min,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苏醒效应时间随体重、水温及个体而有差异。术后第2天,大鲵开始进食,进食情况基本正常。

2.2 创口愈合 两组大鲵术后当日创口无渗血;术后5d,表现炎症反应,局部红肿;术后2周,表皮缝合线断裂,中间被大鲵自身分泌白色浆液填充;术后4周,肉芽组织形成;术后6周,创口逐渐密合;术后8周,已基本愈合;术后10周,愈合完整。手术后6周两组创口愈合情况,经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χ2=7.38,P<0.01),见表1。

表1 术后6周2组创口愈合情况

2.3 存活与体重、全长的关系 两组大鲵的体重、体长、全长之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见表2。对两组大鲵手术前后第0、6、8、10周的形态学数据比较发现,东河组大鲵体重略有减轻,全长和体长略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黑河组基本恒定。手术后6周,东河组均存活。黑河组6尾创口开裂,其中4尾为放流后开裂,二次缝合后死亡,另外2尾在养殖场开裂,1尾肠断裂后死亡,另1尾肠暴露,二次缝合后暂养;11尾存活,见表3。体重大、全长长的东河组大鲵存活率100%,反之个体小的黑河组存活率68.75%,两组经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χ2=5.93,P<0.05),个体大较为适合开展手术。

表2 大鲵形态学数据

**:差异极显著

表3 6周2组存活情况

2.4 存活率的相关性及回归分析 存活率与年龄和恢复时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均为0.430,见表4。回归分析排除年龄因素,将恢复时间(X)代入回归方程,得到存活率(Y)与恢复时间的回归方程Y=0.219+0.078X。显著水平为0.014,达到显著水平(P<0.05)。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为0.430,决定系数R2为0.185。

表4 大鲵存活率相关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

*:相关显著,**:相关极显著

2.5 腹部手术对肠道的影响 腹部手术过程中造成肠道打结堵塞,或在缝合过程中操作不当引起粘连坏死,本试验中发现3例,直接影响大鲵术后的恢复与存活。

3 讨论

3.1 术前禁食与手术时间选择 术前24 h禁食,避免胃肠内食物积压与呕吐。季节、水温对手术效果有一定影响。气温、水温高,细菌微生物繁殖快极易感染。选择温度适宜的季节开展手术,注意无菌操作,保证手术后正常活动、进食和体况恢复。

3.2 手术注意事项与药品的使用 手术前准确掌握动物内部器官位置,选择合适的部位开口。开口大小适宜,减少二次创伤。切划皮肤、肌肉过程中,创口一旦出血先用止血钳和纱布止血,再寻找其他部位开口,或终止手术另觅时机。缝合方法按不同组织有所区别[4]。单纯间断缝合,多用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的缝合,本试验中用于肌肉层。间断水平褥式外翻缝合用于皮肤。缝合时减少牵拉,松紧适度且严密。选用合适的缝合线,减少线断创口开裂,内层建议使用可吸收的缝合线,避免缝合线保留时间过长,使得创口愈合延缓而诱发组织感染,在鲤鱼[5]等研究中也有类似报道。手术后应单池放养,避免争斗和侵扰,保持水质清新、温度适宜。保证其足够的活动空间,可降低创口裂开、肠梗阻、粘连[6]的风险。

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感染风险。手术时间延长使创面的细菌数量增多,每增加1h,相对危险度增加1.451倍[7]。本试验平均手术时间46.00±8.90 min,其中麻醉26.70±8.10 min,切口6.50±4.40 min,缝合12.80±2.70 min。术后大鲵状态基本良好,手术时间基本合理。

适合的药品保证创口洁净、减少病菌侵入。手术前用含3.15%洗必泰的70%异丙醇药巾擦拭手术部位,有杀菌作用,对皮肤无刺激,不染色,该效果有过类似报道[8]。手术中用磷酸盐缓冲液冲洗创口,保持渗透压调节pH值。缝合时使用3M组织胶,即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粘合剂,不再需要缝线,用来粘合组织、保护伤口及止血,此法在其他手术中也有应用[9]。手术后注射恩诺沙星,预防切口感染。同时根据易感染病原菌和致病菌,合理选择抗菌药物。3.3 术后采食与创口愈合 手术后大鲵体重减轻可能与应激、摄食量减少有关。采食饵料应规格稍小,避免硬刺等,投喂量相对减少并保证饵料新鲜。由于放流,黑河组创口观察只进行了6周。术后10周创口愈合与草鱼术后30 d愈合存在差异[1]。水环境使创口延迟愈合,可能引起全身性感染、器官功能障碍,乃至死亡。愈合时间较长与大鲵生活的水环境有关。

个体与术后暂养是影响术后存活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中,存活率与年龄和恢复时间之间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430。东河组大鲵高存活率已印证。

志谢:感谢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美国森林服务国际计划、洛杉矶动物园、奥马哈亨利多利动物园、孟菲斯动物园、沃思堡动物园、密西西比州立大学为大鲵保护研究提供经费。

[1] 罗宏伟,段辛斌,王生,等.手术植入虚假超声波发射器对草鱼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4,25(2):577-583.

[2] Mulcahy D M.Surgical implantation of transmitters into fish[J].In stitute for Laboratory Animal Research,2003,44(4):295-306.

[3] 姜维,王启军,赵虎,等.MS-222对大鲵麻醉效果的初步观察[J].淡水渔业,2014,44(1):94-97.

[4] 唐健雄.腹壁切口缝合与缝线的选择[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6,26(11):815-816.

[5] Daniel A J,Hicks B J,Ling N,etal.Acoustic and radio transmitter retention in common carp(Cyprinus carpio)in New Zealand[J].Marine and Freshwater Research,2009,60(4):328-333.

[6] 任建安,黎介寿.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防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9):697-699.

[7] 邹宝波,程科萍,何琅,等.外科患者手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现代医学,2005,33(2):98-100.

[8] 汤玉英,程岚.手术部位皮肤处理与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关系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8):1916-1917.

[9] 孙鸿涛,樊粤光,胡辉莹,等.应用组织胶治疗皮肤创口效果观察[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6,11(5):363-364.

2016-01-22

陕西省科学院重点项目(2015K-03);国际民间科技交流服务提升计划项目(DH2015-19);陕西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2013KW20)

赵虎(1984-),男,助理研究员,博士生,主要从事水生动物保护与养殖工作,E-mail:zhaohu2007@126.com

张红星,E-mail:837164197@qq.com;钱永华,E-mail:gyh@nwsuaf.edu.cn

S917.4;S857.12+5

B

0529-6005(2016)10-0104-03

猜你喜欢

东河缝合线大鲵
Discovery of a wild, genetically pure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creates new conservation opportunities
金东河的选择
虚拟手术缝合线实时打结仿真研究
东河
多功能手术缝合线兼具高韧性与润滑性
医用倒刺缝合线的研究进展
苏东河·书法作品欣赏
拉伸法测Mersilk缝合线的力学性能
北京动物园大鲵展示环境丰容设计
美丽东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