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制剂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疗效的研究

2016-12-21夏圣荣曹艳子单春乔严秀梅江国托

中国兽医杂志 2016年10期
关键词:药制剂菌液死亡率

林 洋 , 刘 艳 , 夏圣荣 , 曹艳子 , 单春乔 , 严秀梅 , 江国托

(1.大连三仪动物药品有限公司 , 辽宁大连116036 ; 2.江苏省金湖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江苏淮安211600)



中药制剂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疗效的研究

林 洋1, 刘 艳1, 夏圣荣2, 曹艳子1, 单春乔1, 严秀梅1, 江国托1

(1.大连三仪动物药品有限公司 , 辽宁大连116036 ; 2.江苏省金湖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江苏淮安211600)

为了考察中药制剂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以大肠杆菌标准菌株O78、O1、O2三种混合大肠杆菌菌液肌肉注射感染15 日龄海蓝褐蛋公鸡,之后口服不同剂量的中药制剂与氟苯尼考粉,观察试验鸡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变发生率等,最终统计出试验鸡的死亡率和治愈率。采用Duncan 法多重比较,结果各试验组鸡只死亡率均与感染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中药高剂量组对感染鸡只治愈率与感染对照组鸡只自愈率差异显著(P<0.05),且近似于氟苯尼考粉组。因此,中药制剂可以作为有效控制和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途径之一。

大肠杆菌 ; 中药 ; 藜蒿 ; 抑菌作用;

大肠杆菌是兽医临床感染中最常见致病菌之一,能够引起局部或全身性感染的疾病,如大肠杆菌败血症、气囊炎、关节炎、肿头综合征、输卵管炎、腹膜炎、全眼球炎及脐炎等。大肠杆菌病是一种条件性疾病,养殖场饲养环境污染、通风不良、饲养密度大、滥用抗生素等因素易造成大面积发病,尤其是雏鸡感染后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常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大肠杆菌病之所以广泛流行,正是由于大肠杆菌耐药机制不断变化,耐药谱不断扩大,耐药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影响了兽医临床对大肠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可能通过畜禽产品以及环境等途径造成交叉传播,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目前,大肠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己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重视。因此,设法寻求抑制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迫在眉睫[1-2]。

本试验根据大肠杆菌的发病特点和中药配伍中“君臣佐使”的药理作用,制备一种抑制大肠杆菌的中药制剂,对人工感染大肠杆菌的蛋鸡进行治疗效果研究,以期为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筛选出有效方剂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中药:本试验选用黄芩、连翘、葛根和甘草4 味中药,购自白云山药房。野生藜蒿采自江西省鄱阳湖,晒干后备用。氟苯尼考粉(10%)由大连三仪动物药品有限公司提供,按说明书使用。

试验菌株与培养基:供试大肠杆菌标准菌株O78、O1、O2,购自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并由大连三仪动物药品有限公司保存。供试培养基均按常规法制备,灭菌后置4 ℃冰箱保存备用。

试验动物:350 只健康海蓝褐蛋公鸡,购自韩伟鸡场。未免疫大肠杆菌疫苗,试验期间采用无抗生素饲料,自由采食与饮水,15 日龄开始试验,16日龄进行给药,试验周期25 d。

1.2 试验方法1.2.1 中药制剂 将黄芩、连翘、葛根、甘草4 味中药和野生藜蒿,烘干后各称取500 g,加水10 L,浸泡30 min 后煎煮,煮沸后文火煎60 min,过滤,药渣加水5 L 煮沸60 min,过滤药液,合并两次药液,滤液减压浓缩至2.5 L,即药液中生药含量为1 g/mL,灭菌备用。

1.2.2 常用培养基和溶液的配制 营养琼脂固体和液体培养基、0.9%生理盐水的配制均按常规方法配制,氟苯尼考粉(10%)用无菌水配制成氟苯尼考粉(0.25 g/mL)的溶液,备用。

1.2.3 致病大肠杆菌菌液制备及计数 将3 种大肠杆菌菌株接种营养琼脂液体培养基,置37 ℃恒温培养箱培养18 h,菌液经稀释后涂布于营养琼脂平板,置37 ℃恒温培养箱培养24 h 后计数,三种大肠杆菌菌液浓度均调至为5×108CFU/mL,混合后4 ℃保存备用。

1.2.4 大肠杆菌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将30只14日龄的试验鸡平均分成6组,每组5只,分别给每只鸡肌肉注射0.1、0.2、0.3、0.4、0.5、0.6 mL 大肠杆菌混合菌液,观察72 h 内鸡只死亡情况,判定该混合菌的致病力,以感染后能引起死亡率达50%~60%的菌液浓度为该株细菌的最佳攻毒剂量。根据结果确定5×108CFU/mL 混合菌液肌肉注射0.5 mL/羽。

1.2.5 试验分组与作用方式 将300只15日龄试验鸡分为6组,见表1,每组3个平行组,每个平行组17只试验鸡。

表1 分组与给药方式

1.2.6 药效评价标准

1.2.6.1 体外抑菌试验抑菌圈法:营养琼脂培养基倾入灭菌培养皿内,放置凝固后作为底层培养基。用无菌吸管吸取大肠杆菌培养液0.1 mL,滴在平皿底层培养基上,用无菌棒将菌液涂匀,在平皿底部作好相应标记,用打孔器在营养琼脂板上打孔、封底,用滴管分别将药液加到孔中,150 μL/孔,每孔3 个重复,盖上平皿盖。然后将滴加药液的平皿水平置恒温箱内,37 ℃培养18~24 h,测量抑菌圈直径。判定标准:≥19 mm 为高度敏感;14~19 mm 为中度敏感;10~14 mm 为低度敏感;≤10 mm为耐药。

1.2.6.2 体内抗菌试验 临床症状及剖检:致病后病鸡精神状态和特征观察,剖检后器官的病变和特征观察。

病变数:凡是剖检后出现典型大肠杆菌病症状,肝脏肿大、易碎、包膜增厚;脾脏肿大,心脏有心包炎,心外膜有纤维蛋白覆盖物,气囊浑浊,有干酪样物质覆盖,十二指肠有出血点,判断为感染病变数。

死亡率:凡在试验期间,出现大肠杆菌病症状并死亡,剖检后气囊、肝脏和心脏有典型病变特征,病料能分离出大肠杆菌的,判断为感染死亡,计算死亡率(%)=死亡数/试验数×100%。

治愈率:凡在试验期间,鸡经混饮给药后,不出现拉稀等症状,其精神状态、食欲、呼吸等到逐步恢复正常者均属治愈,且剖检后无大肠杆菌病器官典型病变特征,判断为治愈,计算治愈率(%)=(试验数-死亡数-病变数)/试验数×100%。

2 试验结果

2.1 体外抑菌试验 如表2所示,中药制剂、主药及氟苯尼考粉对大肠杆菌3种血清型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表2 中药复方、主药剂氟苯尼考粉体外抑菌试验结果 (mm)

2.2 临床症状及剖检 空白对照组鸡群未出现死亡和病变症状,健康状态良好。而感染大肠杆菌的鸡群在致病36 h 后,开始出现症状,病鸡精神沉郁,羽毛粗乱,闭眼昏睡,食欲下降,腹泻,张口呼吸,严重的卧地不起而死亡。

病死鸡剖检可见:肝脏充血、肿大、易碎,包膜增厚;脾脏肿大,心脏有心包炎、心包积液,心外膜有纤维蛋白覆盖物,气囊浑浊,有干酪样物质覆盖,十二指肠有出血点。25 日后剖检所有试验鸡,统计试验鸡的死亡率和治愈率。试验采用SPSS17 软件进行分析,各平行组的均值处理采用Duncan法多重比较,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动物试验死亡率和治愈率Duncan法多重比较结果

注:肩角标字母不相同表明结果差异显著,P<0.05,肩角标有相同字母表明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

3 结论

从体外抑菌试验可以看出,中药制剂、主药成分及氟苯尼考粉对鸡源大肠杆菌标准菌株O1、O2、O78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均能到达与抗生素抑菌效果相当的中敏程度。

通过体内抗菌试验研究,空白组鸡群生长状态良好,剖检后器官一切正常;各试验组鸡的死亡率均与感染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中药高剂量组和氟苯尼考组对感染鸡的治愈率与感染对照组鸡的自愈率差异显著(P<0.05),而两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中药试验组对鸡群有不同程度保护作用,且效果近似于氟苯尼考组。

4 讨论

目前,中药广泛应用能够有效防治大肠杆菌病对养殖业造成的危害,说明中药组分具有抗菌作用是不争的事实,其作用机理尚不明确,国内外学者对中药抗大肠杆菌的机制进行一些研究,认为:(1)中草药通过影响致病性大肠杆菌的DNA、RNA、蛋白质的合成对其产生抑制作用[3-4];(2)中药通过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粘附性的影响[5]抑制大肠杆菌繁殖;(3)中药提取物可以消除大肠杆菌耐药性及耐药质粒[6-7],从而达到抑杀目的;(4)中药治疗传染病不一定对细菌起直接杀灭作用,可通过扶正和祛邪两方面来达到现代医学所说的增强体质、防御病邪的侵袭,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的作用[8]。但在动物体内的具体的作用机制仍需大量试验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临床实践表明,中药及中药复方制剂对禽大肠杆菌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疗效优于或与西药相当[9],并具有残留低、治愈率高、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符合当今社会倡导绿色养殖的行业要求,有着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1] 罗燕君,岳磊,杨大伟.我国鸡源大肠杆菌耐药现状与对策[J].养禽与禽病防治,2006(12):42-45.

[2] 叶裕香,韦丽金,张建华.仔猪黄白痢的综合防治[J].中兽医学杂志,2004(05):16-18.

[3] 方芳,吕昭萍,王正文,等.山苍子油抗念珠菌的敏感性及作用机理的电镜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2,35(5):349-351.

[4] 张文平,傅颖媛,谢小梅,等.肉桂醛抗曲霉菌作用机制研究[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3,43(6):10-14 .

[5] 韩冬,徐锡鸿.细菌黏附和中医药抗细菌黏附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1994,21(12):569-570.

[6] 康梅,许秀成.三黄片对大肠杆菌耐药质粒消除作用的研究[J].华西药学杂志,1999,14(5):406-408.

[7] 鞠洪涛,韩文瑜,王世若,等.大肠杆菌耐药基因定位及耐药质粒消除[J].中国兽医学报,2000,20(6):561-562.

[8] 王桂英,武目胜,司振书.复方郁金散对鸡大肠杆菌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山东畜牧兽医,2003,24(3):9-10.

[9] 刘守怀.中药防治鸡传染病的临床应用及机理研究现状[J].中兽医学杂志,1992(2):45-47.

The study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effect on the Artificial Infection Chicken Colibacillosis

LIN Yang1, LIU Yan1, XIA Sheng-rong2, CAO Yang-zi1,SHAN Chun-qiao1, YAN Xiu-mei1, JIANG Guo-tuo1

(1.Dalian Sanyi Animal Pharmaceutical Co.,LTD,Dalian 116036,China ;2.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enter of Jinhu County,Huaian 211600,China)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on Chicken Colibacillosis.The method used 3 mixed standard strains ofE.colisolution O78,O1,O2to infect 15 day-old of highland brown egg rooster by intramuscular injection,and then different doses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and florfenicol powder were given orally,And then the clinical symptoms,pathological changes,incidence of disease were observed,and mortality rate and cure rate were record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was observed in mortality rate between trial group and infection control group,whil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rialgroups(P>0.05)The cure rat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between infected chickens and control group using high dose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which was similar to florfenicol powder group.Therefore,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can be used to effectively control and treat the chicken colibacillosis.

Escherichia Coli ;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 Artemisia selengnesis ; Bacteriostasis

JIANG Guo-tuo

2015-09-25

林洋(1984-),男,工程师,硕士生,从事动物药品研发工作,E-mail:linyang1984@yeah.net

江国托,E-mail:jgt600@sina.com

S858.31

A

0529-6005(2016)10-0049-03

猜你喜欢

药制剂菌液死亡率
多糖微生物菌液对油菜吸收养分和土壤氮磷淋失的影响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Bonfire Night
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中通过吸光度值测定菌液浓度的方法研究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常用妇科中药制剂临床应用进展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液-质联用法测定蒙药制剂中非法添加降糖类化学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