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滚翻教学技巧

2016-11-28贾利军李超

中国学校体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练习者臀部双手

贾利军 李超

(1.北京市顺义区杨镇中心小学校,101300;2.北京市顺义区第九中学,101300)

前滚翻是小学低年级技巧单元的教学内容,其教学重、难点分别为团身紧、滚动直,但由于前滚翻动作用时较短,加之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不强,对时间、空间的感知不是很完善,易导致学生对某个动作环节的理解产生偏差,从而导致学生滚翻不畅,完成质量不高。在教学中,如果可以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动作特点,引导学生掌握重难点动作;继而拆分前滚翻的动作要领,借助游戏练习,帮助学生分层递进地掌握动作要领;然后,利用不同练习场地,满足所有学生需求,帮助他们巩固、提高动作质量;并利用针对性的辅助性练习,帮助学生自我纠正、完善动作质量。由此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动作的理解,便于学生顺利掌握动作,还可以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拓宽纠正范围,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一、专项练习,突破重难点

前滚翻教学时,“团身紧”是难点动作,可以保证学生滚翻顺利且圆滑,因此,专项练习时,可以采用“刺猬遇险”的游戏,强化学生“含胸、低头、抱膝、成团”的意识。练习前,小刺猬在指定区域自由地游戏,当听到“狼来了”的口令时,迅速下蹲,双手抱膝,含胸、下颚内收、低头,成抱团的刺猬。危险解除时,小刺猬们还可以自由地游戏,以此来强化学生“含胸、低头、团身”的意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调动学生:“咱们光是抱成团还不够,能不能安全地团身移动,远离大灰狼呢?”引导学生练习垫上团身滚动:学生仰卧于垫上,双手抱膝靠近胸部;开始后,学生压腿、抬上体,形成背部着垫、低头夹下颚的团身滚动。初步引导学生掌握团身以及滚动的方法,并顺利完成分组,进入滚翻练习场地。

二、技能教学,分层递进

1.蹲撑定位

前滚翻教学时,如果学生头、手、脚的位置不准确,容易造成三者间距离过大,身体很难“抱团成球”。因此,教学时,首先利用“快速定位”的游戏,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蹲撑位置:结合学生的身高,在体操垫上画出“士”字线,游戏开始后,要求学生快速完成蹲撑,两脚内侧紧贴“士”字中间的竖线、踩在较短的横线上;双手约同肩宽,撑在较长的横线上;蹬地开始后,随着身体的前移,头压在“士”字中线的顶端,距较长横线10~15cm,为前滚翻做好准备。在此基础上,在学生枕骨的位置,贴上一块和“士”字颜色一样的彩纸,要求学生低头时将两块彩纸重合,强化学生枕骨着垫子的意识,为滚翻动作做好准备的同时,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2.蹬地移臀

学生掌握“蹲撑”方法后,继续组织学生练习“臀部前移触物”的小游戏,帮助学生掌握蹬地后,双脚、双腿蹬伸向上,臀部随蹬地顺势前移,身体呈“半球形”向前滚动的要领。具体方法:在练习者腰部前上方摆放标志物,帮助者在练习者体侧,轻触练习者臀部,引导练习者臀部随蹬地顺势前移触及标志物,并提示伙伴蹬地用力,同时屈臂。帮助学生理解蹬地、屈臂、臀部前移的动作要领,掌握身体从“蹲撑”向“球状”滚翻过渡的方法。

三、动作讲解,简单童趣

童谣是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童谣式的讲解,重点突出,讲解简便,生动有趣,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前滚翻童谣动作要领如下:蹲撑紧贴“士”字线,蹬地用力臀向前,头颈肩背臀,依次来着垫,团身紧,滚动直,蹲撑起立真好看!

四、分组练习,自主选择

在练习动作的环节中,由于学生在体态、力量、协调性上的差异,完成动作的能力和规格也不尽相同,因此,根据学生本身的能力,在练习、巩固的环节中,把不同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场地,让他们逐步体会动作要领,提高动作质量。例如:将场地分为下坡组、穿越组、脱保组。体型肥胖、滚翻不畅的学生可以在“斜坡”组练习,借助“下坡”的地形,帮助他们完成动作,并强调合作保护与帮助,教师也要多关注学生练习安全;大部分学生,可以在正常场地下,借助“臀部前移触物”游戏的标志线,进行合作“帮保”的穿越标志线练习,看谁团身紧,不碰标志物;力量、协调性好的学生,可以在脱保的情况下,自主完成动作,并根据自身能力,简单地改变一些起立的方法,进行自主创新练习。如果学生在自己小组顺利完成3次动作,可以升级;完成2次,则继续练习;完成1次降组练习,避免学生好高骛远、盲目选择。这样,满足所有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大家都能感受成功的乐趣,并借助目标吸引,促使学生不断提高动作质量,争取尝试更新、更高的动作。

五、评价纠正,器材辅助

1.滚翻时,身体向两侧偏移

滚翻时,身体向两侧偏移,主要是由于在蹬地、头着垫子后,学生双手推手用力不均匀。纠正时,给学生一个便于掌握的纠正的标准,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自主纠正,就可以很好地予以解决。具体方法:在“士”字定位法的基础上,将“士”字中间的竖线贯穿整块垫子,让学生沿线进行前滚翻,如果学生滚翻完成后,双脚位置落在中线两侧,就说明推手用力很好;如果往左侧偏,下次练习时,可以适当的加大左手推手的力量,或者减小右手推手的力量。借助“中线”评价的方法,帮助学生调整推手用力的大小,逐步完善前滚翻的动作质量。

2.滚翻时,抱腿时机不准确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的空间感、时间感不强,后背没碰着垫子,学生就已经开始收手、抱小腿,可以通过“划小船”或“触背抱团”的游戏提高学生的时间感、空间感:学生两人一组,练习者蹲立,指挥者在练习者体侧,开始后,指挥者轻触练习者背部,练习者马上双手抱小腿,抱紧成团,加深学生对背部的感知,掌握抱腿时机,提高学生的时间感;还可以让学生仰卧于垫上,双手抱膝靠近胸部;开始后,学生利用双手在臀前、肩后推手,当背部着垫时,迅速抱膝成团,使“小船”荡漾在水面上,帮助学生掌握“收膝抱腿”的时机。

3.完成动作时分脚

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由于学生手抱小腿的位置不正确,过于接近膝关节,失去对踝关节和脚的控制,或者是学生对身体控制不够完善,致使两脚分开。教学时,可以利用“倒八字”和“夹物滚翻”的方法进行纠正:首先,引导学生练习“倒八字”抱腿,即学生成“蹲撑”后,肘关节在膝关节两侧,小臂自然向下伸展,在踝关节稍微靠上处,两手相握,成“倒八字”抱紧小腿,帮助学生掌握抱腿方法,还可以借助抱腿时手臂前伸以及抱腿的力量,帮助学生重心前移、快速地向前下压脚掌,保持蹲撑平稳;如果练习质量还是不高,可以利用双脚内侧或者踝关节夹海绵包的方法,增强学生对双脚的控制。

猜你喜欢

练习者臀部双手
小学生初学跳长绳小妙招
双手罢工啦!
向上帝借一双手
对称
“双手”挽留
“小垫子”在横箱屈腿腾越教学中的运用
手到病除
坏习惯让美臀
手到病除
冰上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