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汪星伯与苏州园林

2016-11-18黄恽

苏州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拙政园假山造园

黄恽

汪星伯与苏州园林

黄恽

汪星伯夫妇及子女在枇杷园前

苏州园林遐迩闻名,有案可查的园林在苏州这块方圆不大的地皮上重重叠叠,几经兴废,往往随意指就一片地域,就可以说出这里的前世今生,沉淀了多少沧海桑田。

历代造园名家,以张南垣和戈裕良为最有名。这里单说明代末年的张南垣,清代阮葵生在其笔记《茶余客话》中,说到张南垣:

“华亭张涟,字南垣,少写人物,兼通山水,能以意叠石为假山,悉仿营丘、北苑、大痴画法为之。峦屿涧濑,曲洞远峰,巧夺天工。”

可见造园名家也未必来自造园世家。张南垣,就是半路出家,由画家改行而来。中国画中的山水画,与园林互为因果,人们把画上的景尽量向生活中移植,同时,画家又撷取园林中的景成为纸上的风景,于是苏州的那种庭园式园林就蓬勃地发展起来了。

当代汪星伯,在园林艺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也是半路出家。

汪星伯,汪森宝之子,读过东吴大学、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因为是长房长孙,要承继家业,未得赴美留学。他广泛涉猎传统文化艺术,精通书画和古琴,还深研中医,悬壶济世。《顾颉刚日记》就记他抗战时在云南昆明遇见正在行医的汪星伯。

汪星伯进入园林领域,是由他的叔叔汪旭初推荐的。汪东,字旭初,著名词学家,中央大学文学院长。谢孝思是他的学生,他回忆说:

“我与他(汪东)谈到需要这方面人才的事。他积极推荐其侄子汪星伯,说他多才多艺,定能胜任。星伯时任东北街街道居民委员会主任,我亲往居委会访他,适其外出,在居委会中又听见了人们说他能干多才的夸奖。日后相见之下,他颇健谈自负,遂知他不但能书善画,且能琴能医(后来听人说,他行医用药很大胆泼辣,一帖能见高低)。他高兴地应邀来了文管会,加上钱镛、黄慰萱和我,四人共挑起了文管会的工作担子。继而我兼任苏州园林修整委员会的主任,我又邀他共同参与工作,他又成了修整园林的专家。”

汪星伯担任了园林管理处园艺科科长,在谢孝思的领导下,进行苏州园林的整理和修复工作。

这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苏州久经战乱和经济危机,正值百废俱兴。汪星伯面临的是过去挪作公用的园林,以及刚从私人手里交出,划归国有的残破不堪、无人经营的园林,如何让它们熠熠重生、再现辉煌?

汪星伯叠缀云峰

修复后的留园

1955年,苏州园林管理处计划修复拙政园的东园,此地原为明代“归田园居”旧址,其中假山为明代造园名家陈似年所作,但到四十年代末,这里已经是社教学院的大片操场,只有很少一点假山留存了。

汪星伯自告奋勇担任假山的堆叠工作。

眼前的拙政园东部,早已面目全非,这里的假山,无所谓修复,而是再造。这就给汪星伯大展身手的机会。如今园中的缀云峰,这座高达两丈,仿黄鹤山樵云头皴法的奇峰,就是他在资金拮据、时间急促中自创的得意之笔。

这是汪星伯叠山的处女之作,需要他的自信、勇气、审美和对假山艺术的深入认知,还需要深厚的文化根基,才能出手无俗韵,作成有高情。随后,汪星伯还主持了园西边“梧竹幽居”下驳岸的重筑。在“柳阴路曲”与“见山楼”之间廊外堆一簇峭拔的岩壑与池中东大山相辉映,并与“梧竹幽居”的驳岸相呼应,丰富了拙政园中部的景观。

过去怎么样,已经无可究竟,那么,也就无法依循修旧如旧的原则,这是墨守前人、缺乏自信的象征,汪星伯需要见古存新,创造新的经典。

汪星伯题拙政园

汪星伯还主持修建了拙政园的大门,就是如今人来人往的拙政园入口。入口处是一座巍峨的牌楼式建筑,中开三座镶边的细砖方形大门,门楼上嵌以从苏州几处荒废的会馆中抢救集来的砖雕,别具一格,另有一功。建成之后,褒贬不一,却在岁月的流转中渐渐成为定式,影响到此后园林博物馆大门和拙政园出口的兴建,成为苏州园林中独有的门面。

汪星伯独立设计的还有虎丘真娘亭下的台基,试剑石后面的一大段假山,也是他设计并指挥堆叠的。虎丘、留园、怡园、网师园、耦园、动物园、大公园都留下了他的思考和创造。

他总结自己堆叠假山的实践经验,写成了一部迄今为止最详尽完善的专著《假山》。《假山》绾合了匠人只懂技术和方法,而造园家只懂艺术和审美的跛脚现实,把两者相结合,为后代造园垒石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模仿苏联体制的苏州工人文化宫动工兴建,为了体现工人阶级的红色革命精神,经研究决定,工人文化宫门楼要建得高大,要在门楼顶上覆盖红瓦。汪星伯对此极力反对,他认为,工人文化宫建造在沧浪亭附近,这样做会影响到沧浪亭原有的淡雅、朴素、幽静的氛围,同时也阻挡了看山楼游客登眺的视线,游客登上看山楼,不仅看不到城西南的一带山峦,将只能看到眼前一片躁郁的红色。

这样的观点,于园林审美来说,自然是对的,但并不符合当年的时代精神,显得极其不合时宜。当时,很有几个人上纲上线,批判汪星伯不赞成红砖红瓦,就是仇视红色江山,反映了他的资产阶级属性。为此,汪星伯差点被划为右派,幸好他的叔叔汪东还健在,他的领导谢孝思等人知道他不过是书呆子气发作,才使他躲过一劫。工人文化宫门楼上的瓦却也因此没有红彤彤一片,换成了绿色琉璃瓦。

如今再登上沧浪亭的看山楼,眼前早已没有什么山可看了。有时候想想,书呆子的坚持也没什么意思,时代演进到现在,看山楼根本可以改名叫“看楼”,眼前不是红色太多,却常见灰蒙蒙的寡淡。苏州粉墙黛瓦的特色,也是历史的一个误会,在灰蒙蒙的背景下,再加上粉墙黛瓦,更是模糊一片混沌一团,远不如彩色的欧洲城镇显得多彩多姿。

汪星伯是有自己坚持的文化人,有为有守,且还适时为苏州的园林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是幸运的。苏州园林会记得他,谁说不是呢?

猜你喜欢

拙政园假山造园
苏州拙政园历史沿革与分期考据
壹 造园·纳瑞集祥
苏州—拙政园
江南园林造园手法在新中式园林中的应用初探
简述假山在园林中的功能及应用
书 画
荷花节
浅谈古诗文与中国园林
关于“园理”研究的点滴思考
简析园林工程假山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