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中大书家︱︱︱记汪星伯先生

2016-11-18朱延春

苏州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陈师曾汪先生篆刻

朱延春

忆故人

吴中大书家︱︱︱记汪星伯先生

朱延春

汪星伯篆刻:隐于医 游于艺

苏州向为人文荟萃之地,历代名家辈出。晚近以来更有一大批造诣深厚的书家活跃在古城中,其中最孚重望者当推汪星伯、蒋吟秋、祝嘉、费新我四先生,补白大王郑逸梅《艺林散叶》中称他们为吴中四大书家,可见其声誉之高。

四家中生年最早、艺术造诣最高者首推汪星伯先生,举凡诗文、书画、篆刻、古琴、园艺、医学、博物考古,无所不能且无所不精,堪称江南一大奇才。

汪星伯(1893—1979),名景熙,乃清末状元陆润庠之孙女婿。其父汪荣宝是清末民初著名书画家,叔父汪东系我国著名学者,词曲大家。汪星伯先生从小受家庭艺术氛围之熏陶,终日研习丹青,同时尤致力于书法篆刻。后受业于其姑父陈师曾先生,得其精心指导艺乃大进。青年时代侨寓上海,入程瑶笙主持之豫园书画善会。广谒名流,日与吴昌硕、俞语霜、赵古泥、王一亭诸先辈谈艺论文,其高雅之书画深为海上名家钦服,名遂鹊起于沪上。1922年,吴昌硕主持之题襟馆和豫园书画善会合并为停云馆书画会,公推汪先生为会长,其时仅30岁。汪先生的山水画清超绝俗,直入元明大家堂奥。作品曾刊《中国名画集》,与余绍宋、贺天健、郑午昌、张千干、冯超然、吴湖帆、吴子深、吴待秋合称画中九友。

汪星伯书法

汪先生有一方闲章“隐于医游于艺”。他精岐黄术、长期悬壶于上海、广州和苏州。善于辩证施治,每多奇效,有“汪一帖”之誉。又善于抚琴,精书画瓷器鉴定,曾任苏州博物馆顾问。解放初还应苏州市政府之邀,担任拙政园、耦园等的修建工作,善叠假山与盆栽,著有《假山》一书,为园艺界推重。

汪先生书初学欧阳询,形神毕肖。其时碑版之学盛行,先生渐不满自己积习之唐人书风,遂致力于周秦吉金文字、两汉六朝碑帖,于秦诏版、《龙门二十品》、《张猛龙》致力尤勤,广征博采,厚积薄发,终于自成风范。

汪星伯书法

细观先生书迹,以北碑方峻刚健之笔法而冠以帖体之结构,十分得势,和谐统一,绝无矫揉造作之态。特别于遒劲之中更饶静逸之美,非大手笔实难臻此妙境。汪先生书法各体皆工,而以端楷行书最负盛名。潇洒飘逸,古拙浑厚兼而有之。郑逸梅先生谓其富书卷气确为的评。窃以为书卷气外,字里行间还洋溢着浓厚的金石气。因其长期从事金石碑版之研究使然也。先生书法笔势偏正相倚,擒纵得体,骨肉停匀,书风与杨凝式行楷暗合而以骨力胜。其片纸只字皆为艺苑同仁视若瑰宝,什袭珍藏。

汪先生亦擅治印,得陈师曾亲授,并常为陈提刀,印面与边款风格竟与陈师曾一模一样,很难鉴别真伪。陈师曾印谱中《鬲痕阁》一印其实便为汪先生所刻,并辑入《粱仓宝印存》中。前辈书家如罗淳曼、汪旭初、谭光所用印章皆先生刻制。观先生印作《汪星伯画记》颇古茂,《平杨汪氏》意态冲和,《星伯审定》易圆为方,方圆相宜。陈师曾说其“古厚劲健”,确为的评。

先生晚年息影吴门,心甘淡泊,致力于书法碑帖之考证与书画文物的鉴别,为国家文物事业、为提高和普及书法艺术做了大量的工作。

猜你喜欢

陈师曾汪先生篆刻
停车挡道影响他人出行,要负法律责任吗
王春书
寻踪汪曾祺
诗情画意两如何
汪曾祺:老头很“抠”
篆刻
陈师曾 纳凉图扇 荣宝斋藏
瑩波篆刻
美术革命浪潮下的坚守与呐喊——议陈师曾的画学思想
温暖而无边无际的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