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太监弄到苏州女子私房菜

2016-11-18惠苏丹

苏州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作料私房太监

惠苏丹

从太监弄到苏州女子私房菜

惠苏丹

苏州人有一句民间闲话:吃煞太监弄。

太监弄在苏州有两条,一在宫巷东端西侧,东起宫巷,西越北局至邵磨针巷。旧名“宫巷南西巷”。再一条原在剪金桥巷东侧,南出道前街,北出西支家巷。现在此巷已废。范广宪曾诗云:

秋风容易夕阳斜,衰柳萧疏但噪鸦;异代太监今不见,巷深犹说阉官家。

说起太监,大多认为是一批阉人。我国在唐代有了太监这个官职,“太”即“大”也。古人常将“太”字写作“大”字。“大监”也写作“太监”。各种官府的主管都称“太监”,其下有少监、监丞。在元代之前,“太监”一词与宦官毫无关系。明代,二十四衙门及其他机构的主管均称为“太监”,开始与上层宦官有所联系。宦官也称“太监”,是皇宫内的看门人,因宫内皆是后妃及宫女,为防止淫乱,宦官必须阉割。到了清代,太监与宦官才成为同义语。所以,明、清两代的太监,并非都是阉人。

从元代开始苏州就设立织造局,织造丝绸织物,专供皇家使用。朝廷派来苏州监管织造府的“太监”,也是一种官名而已。明朝财政仰仗苏州和松江两个府,苏州地区蚕桑和丝织业十分发达,出产的丝织品最为闻名,松江则是棉产品的产地。朝廷为了索取苏州的丝织品,专门在苏州设立织造局,并将一批机匠隶属在局内服役,日夜织造丝织品,供宫廷内务府应用。为此,朝廷特地派人来苏州监管织造局,一是将丝织品如数上交朝廷;二是收取税银。据《苏州织造局志》载:明朝的历代皇帝,均派内官、内使、太监来苏州监管织造局,少则一两人,多则十来人。如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派太监罗政、陆英、麦秀来苏州监管;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派太监龚洪、杨軏、芮景贤、晁进、孙锐、张玉、浦智、廖宣、梁玉、李彬等来苏州监管。这些太监就居住在织造局附近,由于太监长期居住于此,故而得名“太监弄”。

苏州织造局分为南局和北局,北局就是和太监弄邻近的地名,现在的人民商场和小公园旁边,南局在清朝改作了织造署衙门,有花园,在十全街附近,曾经接待了康乾十一次南巡,是个不折不扣的江南行宫,现在是苏州市第十中学。

太监弄在民国时得到了发展,逐渐繁荣,成为美食一条街。松鹤楼、得月楼、新聚丰、王四酒家、上海老正兴、五芳斋等都在太监弄上。乾隆创始的“松鹤楼”代表菜肴是松鼠桂鱼;松鹤楼对面是得月楼,《小小得月楼》曾搬上银幕,代表菜肴是樱桃肉,鲃肥汤。王四酒家特色是叫花鸡,很有名气的老酒家,都是典型的苏帮特色。再走过去到了太监弄的尽头,则是小吃的天下了。五芳斋、朱鸿兴和绿杨馄饨店,各色糕点、面、汤包、小笼绝对经典。从太监弄拐出来就是“观前街”,黄天源的定胜糕、松糕、玫瑰糕、薄荷糕、猪油年糕、炒肉酿团子、芝麻团子、青团子……陆稿荐的酱肉、马咏斋的野味、采芝斋的虾子鲞鱼,还有稻香村、叶受和的花生糖、麻酥糖等各色蜜饯。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三百六十五天,这里总是人山人海,食客满座,无论是老苏州,外地客都能在这条小巷中,品味到饮食文化的精华。

如今的太监弄也在不断变脸,康师傅私房牛肉面、DQ、西堤牛排、COSTA COFFEE……一字排开的时尚休闲餐厅、饮品店,让人目不暇接。有些老字号苏帮菜馆,新聚丰、老正兴却悄悄搬到二楼,换上了同一款式的新招牌,太监弄老字号餐饮唱“独角戏”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时尚与传统的混搭,赋予苏州美食更多的含义。

苏州人的性格比较内敛,懂得生活,享受生活,尤其对吃一向考究。苏州女子温婉,更崇尚私房菜的精致……叹为观止。

1983年,陆文夫的巅峰之作《美食家》出世,不仅美食家一词成为正规汉语的常用词,同时,“孔碧霞”的私房菜,就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林黛玉一样,都有了一个“孔碧霞”,像谜一样的苏州女子。

陆文夫小说中的苏州女子孔碧霞一桌“便宴”将作品推到高潮:“桌子上没有花,十二只冷盆就是十二朵花,红黄蓝白,五彩缤纷……”一对白牡丹,竟然是白斩鸡片盘成的;大理菊,是红山楂糕搭起来的;绣球,是卷起来的藕片;一朵朵小白玉兰,是茭白雕成的;菊花,是油爆籽虾;还有五香牛肉、虾子鲞鱼、牌南(火腿)、青毛豆……十二围碟与主盆“争艳”,八菜一汤,五道点心,青豌豆米饭,加时令拼盘水果。这样的“便宴”不便,小说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美食家》中有这样一道菜——三套鸭:“把一只鸽子塞进鸡肚里,再把鸡塞到鸭肚里,烧好之后看上去是一只整鸭,一只硕大的整鸭趴在船盆里。船盆的四周放着一圈鹌鹑蛋,好像那蛋就是鸭子生出来的,给人无限想象。其实,我外婆就有一道类似的私房菜——八宝鸭。糯米、花生、五花肉(切成米粒块)加作料拌匀,装进煮熟的整只猪肚,填进鸭肚子里,然后放进锅中烧煮,鸭子里有糯米的香气,糯米中有猪肚和鸭子的鲜美,记忆中我和外婆一起坐在煤炉边,等待鸭子慢慢烧熟……

母亲的青鱼甩水,绝活!前几年,每个单位到过年时,都要发一条鱼,我们家都不太喜欢吃鱼,送人又不恰当。粉皮鱼头汤,妈妈做得也是一流,鱼的中段就腌制,而鱼尾成就了母亲的拿手菜肴。鱼尾洗净后,妈妈就起一个大油锅,油温到90度时将鱼尾放进锅,煎到鱼皮起小泡泡时,将鱼尾捞起,锅中的油倒掉,然后葱姜酒盐,再加适量的醋和糖,开中火烧入味,勾芡起锅。没有鱼的土腥味,醋又保持鱼肉的鲜嫩,鱼皮富有弹性滋润,父亲说:打我耳光也不舍得吐出来。

隔壁小兰,她父亲喜欢每天晚上喝点酒,最爱吃的就是女儿烧的五香小肉。里脊肉切成方块,洗净后加作料拌匀,起油锅将肉煎成金黄色,捞起撒上五香粉,咬在嘴里的肉,外脆里嫩,香味穿透小巷。

张阿姨是中学教师,平时讲究营养与美容,常吃一只菜——菠菜。古代戏称“红嘴绿鹦哥”,《本草纲目》中认为食用菠菜可以“通血脉,开胸膈,下气调中,止渴润燥”。称为“营养的宝库”,含有丰富维生素C、胡萝卜素、蛋白质,以及铁、钙、磷等矿物质。把菠菜洗净后,在碗中加作料待用,将锅中开水煮至沸腾,将菠菜放入烫软,捞出放在加好的作料中搅拌,即食。

王妈妈烧的香芋排骨,与一流厨师不分高下。芋头切块上锅蒸两三分钟,排骨切块入滚水中煮五成熟。将沙糖放在锅中用小火炒热,待用。准备工作都做好后,锅中放油,放入糖,倒入排骨翻炒均匀,加酱油继续翻炒均匀后,加水没过排骨开大火烧一会,倒入芋头加作料熬煮10分钟,出锅装盘。

去姐姐家玩,外甥女是年轻的大学教师,说要做一道甜点给我吃,有点疑惑。说叫水果西米捞。家里现成的西瓜去籽切成小块,放在容器里待用,将西米放在煮沸的开水中,轻轻搅拌,她非常耐心地等待西米一粒粒呈透明的小珍珠状时捞起,放在凉水中定型。她告诉我,这时最有成就感啦。然后将西米捞出放在西瓜的容器中,加入椰奶,夏天时放进冰箱冰镇后,口感更好。多么营养美味的甜品啊,原来年轻女孩也有闺房绝活。

一道私房菜,一个动人的故事,一段饮食文化的记录。当我们流连于姑苏街巷,寻觅舌间美味时,也许在寻找自己心中那个谜一样的苏州女子,孔碧霞、董小宛、芸……

猜你喜欢

作料私房太监
时间的作料
时间的作料
中国私房菜翘楚:谭家菜
作料
一图作料 调出满堂彩
小女贼私房画
明清太监也读书
私房钱那点事
开心一刻
宦官的职责:洒扫庭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