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崖翠峡中的赤蟒

2016-11-18谷之林

苏州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赤水红色

谷之林

丹崖翠峡中的赤蟒

谷之林

赤水,黔之西北沿,原属蜀之极南边,城市建在赤水北,水南即四川地界合江县的九支镇。

我是从蜀南进入赤水的,早起从长宁出发,途经江安、泸州,然后是与贵州接壤的合江,路先是在长江上游伸展,进入合江基本就在丘陵间盘旋,先市、黄舣、弥陀、二里、九支等乡镇路名一一晃过,九支镇依岭面河而建,穿过河上唯一的公路桥,对面河谷是座城市,那就是赤水市,贵州邻云川的边境之地。

这是清代划分的省边,再往前溯,这里是彝、苗、土家、仡佬、布依等民族先民的集聚地,从地理地质来看,也是一脉相承的丹霞区域,涵盖了三省边界广大的范围。

这里土壤是红的,山体是红的,雷雨过后山洪暴发时冲带大量泥石入水,所以在雨季每条河流都是红色的,但在其它季节,水也是清澈的,尤其在山体与植被完好的地方,放眼过去,山是绿的、水是清的。

但是,即使在雨季,哪怕有山洪,只要山上植被完好,水是清的。我发现,在那些峡谷幽深、沟壑纵横、绝少人迹的地方翠衣将赤山裹,那天傍晚我进入的沟谷就是如此,在四月的多雨季节里,满山翠湿如滴,飞泉跌崖成瀑,唯有一线红色石径在绿竹碧水间延展。

那些瀑流从高处流出,遇断崖或台地便猝然跌落,下则成瀑,又不断溢出,继续漫流而下,在新的台地断层再跌落。在丰水的时候,整个深长的峡谷就成倾斜的水廊,激流将河床卵石冲刷得晶光发亮,又夺路而走,红色石径在水流中分外鲜艳夺目。

有的瀑布如水帘悬挂山间,虹光水影的珠帘像绿色宫殿的门户虚掩,掩不住若隐若现、有声有色的内庭风光。

月亮潭是池水半圆形如偃月嵌在绿谷一方幽静的小小台地上,那披挂而下的瀑水疏密有致,齐整如温婉女子的银梳。

飞蛙崖,是水从高滩两头落,中间突出一个黑褚色的岩头,经水长期浸刷锃光如铁,状如巨蛙之首,双目炯炯,昂然目视山林那轰响的水声像从它的腹内发出隆隆声响。

白龙潭则在谷底最深最高处。当最终站在它的面前,仰头望瀑顶,犹如望天,因大水是从高六十米的山顶跌下,那里草木葳蕤,天光虚亮,光柱随水柱一同泄出,难怪叫白龙呢,真的如巨龙飞奔直下,气势恢宏灵动。

我仰头凝望山巅,那大水的源头所在之处。一个老问题依旧浮现,怎么水之源头都在高顶之上,所以“水往低处流”成为一个常识性的定义,人们从来不质疑这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性结论,就像太阳总从东方升起,从西方坠落,周而复始一样,都是没有悬念的。

可是,每当我站在高山之前,仰望极顶,就会不自禁地想,咦,那么高的地方,水哪里冒出来的呢?

因为我每次爬到那之上,在那荒野般的高峻之地,常常看不清水是从哪个岩石隙缝或灌丛掩盖下的口子出来的,只看见叮叮淙淙,细细水流涓涓漫溢于草叶之下、土岩之上。

别小看它的细微,聚到悬挂高台,便跌落而下,成为千寻瀑布的源头,若无此地理特质,便聚汇漫溢而下,有时只一线一束,急急顺山势沟渠而下,不知怎么,水会越来越大,到得山下,可能成溪成河了。

能否这样理解,山顶上何止这一汪水,它像莲蓬头一样,有很多出口,不断地冒出,因出口细微,不刻意追寻,往往只会偶然撞见一到两处水线在灌丛石崖之间蜿蜒而下,总之,它们来路隐微,伏潜于草莽,但出于高极之地是无可置疑的,水之初,高洁而神圣,自身是无色透明的。

只要山和植被没有损伤,水通常都是清的,除非在雨季加上人类进入山林,耕作、筑路、伐木、建屋,山失去林木屏障,又被炸石开凿,露出红色岩石与泥土,经大水冲刷,大量红色砂土被水带到溪河之中,于是,万千绿峡中出现了红色水流,婉转盘旋形成丹霞地貌地区独特的景象。

赤水河,古称赤虺河,史称每年三月前后,雷雨普降,山洪暴发,河水变成红棕色,曰赤。虺,古之毒蛇,形象浑浊,河水像一条巨大的赤色毒蛇现身于深峡间。

这些天恰好如此,本来是雨季,途中遇泥石流断路,原本的绿崖坍塌下来,流出大量褚红色的泥石流,堆阻在山间公路上,路本来是筑在连绵的山崖上,下临深渊或溪涧,站在路畔望去,湍急河流真的如赤红色的巨蟒飞奔出峡。

猜你喜欢

赤水红色
红色的眷恋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赤水丹霞冠华夏——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
赤水大瀑布
红色之旅
动人心魄——赤水丹霞地质奇观
赞贵州赤水诗四首
追忆红色浪漫
赤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