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中哈旅游经济多元化发展

2016-10-21靳斐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旅游经济多元化一带一路

靳斐

摘要:中哈友谊源远流长,“一带一路”战略提出来后,从九个方面阐述了中哈旅游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同时,就中哈旅游经济合作和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在“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中哈旅游经济前景广阔。

关键词:一带一路;旅游经济;多元化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哈边境旅游的发展不仅对繁荣边疆经济、巩固边疆地区的稳定起着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整个国家的对外开放、国际经贸合作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中哈两国友谊源远流长

哈萨克斯坦地处中亚,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神秘的中亚风情,对中国客源市场具有巨大的旅游吸引力;中国广袤的土地,多彩的风景和文化,同样也对哈萨克斯坦具有强大的旅游吸引力。过去20多年的实践也证明,中哈双方国际旅游合作的开展带动了贸易,拉动了中哈口岸发展。中哈国际旅游合作已经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排头兵。

作为中国的西北邻邦,2009年,哈萨克斯坦第一大城市阿拉木图与中国三亚之间首次实现旅游包机直航。2013年8月,中哈签署了阿斯塔纳和阿拉木图直飞三亚旅游包机的复航协议。2012年哈萨克斯坦航空公司新开通了到香港的直航,香港对哈萨克斯坦公民实行免签制度。

二、“一带一路” 推动中哈旅游经济多元化发展

1.加强了政治沟通往来

“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以来,两国高层交往频繁,战略互信水平不断提升,各领域合作持续深化。2013年9月、10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2013年11月29日,李克强总理会见哈萨克斯坦总理艾哈迈托夫,推进务实合作,推动两国关系全面发展。2014年3月、5月、9月,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哈萨克斯坦总统,与哈签署一系列协议。2015年5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哈萨克斯坦,推进中哈关系发展和各领域务实合作达成重要共识。2015年9月3日,纳扎尔巴耶夫总统赴北京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与中国签订了总额达23亿美元的多项双边合作协议。2016年7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同哈萨克斯坦第一副总理萨金塔耶夫举行中哈合作委员会双方主席会晤。2017年哈萨克斯坦将举办中国旅游年,并借助2017年世博会的举办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

2.获得更多政策支持

中国正在推动的“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哈两国全方位合作奠定了基础,哈方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愿加强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与“一带一路”建设对接,扩大和深化两国各领域合作。哈方愿与中方加强合作,简化签证政策,开发线路产品,强化宣传推广,推动更多游客实现互访。

2016年2月23日,霍尔果斯口岸实现“落地签”,外国人可直接跨境旅行,这也是西北地区第一个实现落地签证的陆路口岸。

2016年7月6日,国家旅游局办公室《关于开展中国旅游团队赴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旅游业务的通知》旅办发〔2016〕124号:国务院已批准开放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为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一带一路”推动旅游发展,中国公民赴哈萨克斯坦团队游七月中旬启动。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投资发展部关于便利中国公民赴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团队旅游的备忘录》已经签署,并完成中国旅游团队赴哈萨克斯坦旅游的准备工作,具备了开展具体业务的条件。

3.中哈冰雪文化旅游节 ,“冷资源” 加速变热

2015年1月19日,以“丝路冬韵、相约国门”为主题的首届中哈冰雪文化旅游节在新疆霍尔果斯市举办。2016年1月10日至2月10日,以“时尚之旅,魅力之都” 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哈冰雪文化旅游节如期举办,两届通过冰雪雕塑群、冰雪运动场、眩光冰舞台、冰雪婚礼,还有冰雪雕创意大赛、冰雪摄影大赛等独具魅力的冰雪风情系列活动,营造冬季旅游氛围、掀起冬季旅游高潮,让更多国内外游客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境享受跨境冰雪旅游的乐趣,尽情感受冰雪世界的浪漫。

以冰雪文化旅游节为契机,引导培育冬季旅游市场主体、丰富旅游产品,把冬季旅游作为建设“旅游精品目的地”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逐步形成中哈旅游产业四季皆宜的发展格局,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旅游者来游览购物。昔日的“冷资源”开始加速变热。

4.创建5A级旅游景区,打造精品线路

2016年5月12日,霍尔果斯中哈国际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推进动员会召开,力争用3年的时间完成中哈国际旅游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将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景区景点线路,启动国门5A级旅游景区创建,国门游客服务中心建成运营;加快建设上合风情园、合作中心游客服务中心和沙彦卡伦景点、“丝路明珠”观光塔,争取在莫乎尔牧场打造牧区生态旅游区,在格干沟牧场打造察合台古迹参观游览区,在老城区打造旅游特色街区、星级酒店、特色农(牧)家乐,提升旅游综合承载能力;开展中哈城市旅游文化交流年活动,重点推进赴哈免签1—7日游等,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元素的旅游纪念品和“丝绸之路”旅游产品。围绕民心相通,加快国际旅游谷先行区建设,突出异国风情、民族特色、生态观光三大旅游主题,利用落地签政策和中哈铁路、公路客运,推进落实赴哈免签游和哈国公民团队旅游专列。

5.紅色旅游出彩且意义重大

截至2016年7月,中哈边境一线红色旅游人数首次突破10万人次,新疆兵团第十师一八六团迎来边境红色旅游新高潮。慕名而来观光学习的疆内外游客,不仅可以体验边境红色旅游特色文化,还可以感受到三代军垦人矢志不渝的守边戍防爱国情怀,也为推介“国门情怀、百年商埠、欧亚之窗、异域风情、购物天堂”旅游品牌打下了坚实基础。兵团依托吉木乃口岸地缘优势,抓住新疆“一带一路”核心区北通道的政策优势,“依托军垦游,体验购物游,积极境外游”的发展思路,已初步形成了“天山天池——可可托海——北屯市——喀纳斯——一八五团——一八六团——神石城——克拉玛依魔鬼城”等环北旅游圈。 以后还将把边境口岸特色和红色旅游结合起来,把精品城镇和境外旅游结合起来,努力打造国家级边境旅游团场。

6.国际医疗旅游产品形成

新疆的医疗资源、购物边贸对哈方吸引力很大。新疆旅游局带领旅游企业到沿线国家调研,率先在国内开发了国际医疗旅游产品。新疆中医院、新疆温泉医院、新疆维吾尔医院、吐鲁番沙漠理疗所、新疆大西部国际旅行社等也确定要在“十三五”期间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医疗旅游中心。加强与中亚国家的文化艺术交流,加快文化交融交流中心建设,大力发展辐射哈萨克斯坦乃至中亚的文化医疗事业,争取建设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等新思路已然形成。

7.挖掘温泉资源,打造旅游胜地

新疆博州温泉县地处中国西北部,距乌鲁木齐市630公里,西北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是“中国温泉之乡”、“中国新疆北鲵的故多”、“西迁守边察哈尔蒙古的故乡”,旅游资源十分丰富。2016年温泉县启动旅游项目25个,总投资8.2亿元,项目涵盖景区建设、特色温泉浴、景观桥建设、民俗街区、旅游集散地、观光农业等领域。2015年温泉县累计接待游客70万人次,旅游收入1.2亿元。2016年,温泉县将力争年内接待游客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亿元,让旅游产业成为富民产业。

昌吉州也加快推进天山天池文化产业园、温泉小镇、博格达小镇等项目。同时,继续提升天山天池冰雪风情节举办层次和水平,推动天山天池、古海温泉、江布拉克等景区联动发展,并与文艺演出结合起来,赋予冰雪资源独特的发展活力和艺术魅力,打造全国知名的冰雪旅游胜地。

8.免签、落地签推动中哈、中俄跨境旅游

位于新疆西北部的吉木乃口岸属中国全年开放性陆路口岸,是中国通往中亚、俄罗斯和欧洲的重要国际贸易通道。作为丝路上的著名口岸,吉木乃已有150多年的通商史。2014年8月12日,吉木乃口岸边民互市“三日免签” 政策启动。2015年12月14日,中哈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投资发展部关于便利中国公民赴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团队旅游的备忘录》。2016年1月16日,在新疆阿勒泰市举行的“一带一路与旅游合作”国际论坛上,中哈就旅游、医疗、体育等方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吉木乃已形成以口岸跨境游为龙头,带动区内草原、石城、大峡谷、北沙漠等景区开发,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增强口岸跨境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据统计,2015年,吉木乃口岸出入境达9.8万人次,口岸出入境车辆6267辆。以中国政府建立阿尔泰山区域(阿勒泰)跨境旅游合作区为契机,以吉木乃口岸为始发地,简化出境人员、车辆手续,实施“一站式”通关模式,设置团队游客绿色通道,为规模化开展跨境游做好铺垫。

2016年2月,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入境的第三国公民、商务考察人员,可直接在霍尔果斯办理落地签证手续,在新疆及中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跨境旅行。同时,这也积极地推动了中哈、中俄跨境旅游项目的发展。

9.众多领域免税店进驻中哈国际边境合作中心

2016年7月14日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上半年进出区人员达228.5万人次,进出车辆4.61万辆。合作中心已有免税店30余家,涵盖了包括范思哲、普拉达、欧米伽、万宝龙等国际知名品牌,商品种类涉及烟酒、香水、化妆品、手表、珠宝等多个领域。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已稳步运营四年,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购物。合作中心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资霍尔果斯,合作中心将会成为中国西部“购物天堂”和世界高端商品集散中心。

三、中哈旅游经济合作和发展的建议

1.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快旅游交通系统建设,完善客运汽车站点,建立机场、火车站、汽车站至景区方便、快捷的交通体系。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加快旅游集散中心、旅游服务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完善游览服务功能。

2.创新旅游营销方式。充分利用高端媒体及政府网站,广泛深入地宣传“一带一路”中哈旅游项目,营造强大的宣传声势和舆论氛围;创新旅游招商引资方式,打造一个投资兴业的好环境;深度挖掘景区文化内涵,加大对外推介力度;创新多样化的营销模式,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广泛合作。

3.优化景区及周边环境。目前有些景区道路沿途、景区内部及周边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私搭乱建等问题还比较突出。要将环境改善作为景区创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景区内外环境集中整治力度,确保景区创建与城市形象同步提升。

4.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全面构建诚信旅游服务体系,广泛开展诚信经营教育,切实提高旅游行业文明程度和从业人员文明素质。不断加强旅游购物场所管理力度,严把旅游产品质量关,推动旅游产业高效有序发展。

5.加强旅游队伍建设。要加快人才的培养,形成高效、长期和稳定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着力引进一批专业人才和复合型紧缺人才,为加快国际旅游建设提供第一保障。

6.促进融合发展。瞄准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旅游市场,着力在旅游精品打造、人文文化交流、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线路对接等方面深化合作。扩大旅游规模,互办旅游推广周、宣传月等活动,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提高沿线各国游客签证便利化水平。

綜上所述,在“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中哈旅游经济呈现多元化快速发展的态势,认真落实各项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宣传规模和力度,提升管理水平,完善人才培养,进一步促进中哈旅游经济更快更广的发展。这也为促进我国与沿线各国旅游及经济的全面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豫新,郭颖慧.边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边境贸易流量的影响——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3(10)

[2]战成秀.以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推动“兴边富民”进程[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

[3]中国网.中国一带一路的好伙伴哈萨克斯坦.2015-03-20.

猜你喜欢

旅游经济多元化一带一路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论生态文明格局下江西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
湘西州浦市古镇发展旅游经济的思考
我国城镇化进程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
蚌埠市智能旅游与人文环境多元化调研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