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常态下金融发展问题的分析及对策探讨

2016-10-21朱学振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金融问题

朱学振

摘要:在本论文中,笔者首先阐述了经济新常态的特点,分析了新常态下金融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而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这对于未来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金融;问题;对策

1.经济新常态概述

经济新常态,是指在经济结构对称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注意,这里的经济新常态强调的是经济结构的稳定增长,着眼于经济结构的协调与稳定,并不仅仅指GDP的增长或者经济规模的最大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新常态主要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经济增长的速度由高度增长向中高速正在转变,发展速度呈现放缓的趋势;第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城乡之间的差距也逐步缩小,经济发展的成果会惠及广大民众;第三,经济发展从原来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践证明,从2011年开始,我国经济发展中GDP的增长速率逐渐放缓,而2015年经济增速也到达近10年以来的最低值。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也显示出我国经济发展的外在环境、内部结构都在发生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业发展日益成熟,也逐渐形成了以银行业为主体的金融体系。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经济新常态下,金融业的发展也面临各种问题,尤其是以银行、证券以及保险为代表的金融业也面临各种发展挑战。金融业必须从当前发展形势出发,抓住机遇,加快改革进度,创新金融业的发展,从容应对经济新常态下的各种问题。

2.经济新常态下金融业的发展现状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金融业的发展环境改变,行业内部的各种企业也面临一定的发展问题。下面,笔者将对经济新常态下金融业内部的代表性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首先,银行业的发展现状。作为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银行业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银行业的发展也会随着整体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2013年之前,银行业在我国市场经济中一直占据着主动地位,它们能够从各项业务中赚取高额的利润,这是其他行业都无法匹敌的。而2013年,互联网金融业的出现及推广给广大银行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威胁,大量的发展资金都向互联网金融靠拢,银行的利润大大降低。同时,经济新常态下,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加快,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被取消,金融机构可以在商业化原则的指导下,自主确定贷款的利率水平,这对银行业的发展也确实是巨大的挑战。利率市场化也就表明贷款的利率是由市场决定的,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这将会加剧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银行业的发展压力较大。

其次,保险业的发展现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保险所能发挥则作用也愈来愈完善。近年来,国家也高度重视保险业的发展,并出台若干的政策,致力于积极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完善现代服务业。这些举措促进了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为保险业提供较多的发展契机。

再次,证券业的发展现状。就目前来说,我国的证券市场并不完善,尤其是股市的发展波动起伏较大。自2014年开始,在国家政策的带动下,我国的股市呈现牛市的发展态势,“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更是带动了相关行业股票的狂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证券业也进入了一个机遇与挑战共存的阶段。由此可以看出,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银行业将面临较大的发展挑战,证券与保险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我国的金融行业必须进一步改革与创新,从而适应目前的发展形势。

3. 经济新常态下金融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金融业发展必然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首先,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金融行业的发展必然会面临一定的风险。一方面,地方政府在前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巨额债务风险也会转变为金融风险,影响金融行业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很多金融机构运行不合理,机构的内在风险控制能力不足。利率和资金的双轨制还明显落后于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利率双轨制还导致大量套利行为的出现,资金也在银行业的报表内外转化,无法顺利进入实体经济。

其次,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金融监管部门之间、金融监管部门与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宏观经济政策与金融政策之间存在着不相协调之处。尽管,我国已经成立了金融监管部的联席会议,但这仅仅是一个议事机构,并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只能目标,权利与责任划分的也不明确,因此并不能成为一个有效的执行机构。同时,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 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市场机制、货币政策等方面的措施并不完善,无法形成呼应。同时,中央银行的财政部并没有在国债的发行、市场流通方面达成一致;商业性的金融机构和政策性的金融机构并没有明确划分职能,两者之间的配合不足,不能实现协调发展。这对经济新常态下金融业的改革与发展都是问题。除此之外,政府的干预也扭曲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大部分金融机构仍然采用传统的思维方式,沿用过去的经济管理模式,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竞争,金融行业内部的发展活力不足。

再次,经济新常态下,金融業很难实现监管公平。随着金融业开发力度的逐渐加大,国家对国有控股的、外资控股的金融机构的监管相对宽松,而对民营控股的金融机构则采取了较为严格的监管对策,这就使得民营金融机构面临较多的发展问题。同时,金融行业的内部监管机制较多,呈现银监会、保监会以及证监会三家分离的居民,多家监管机构的职责界定不清晰,容易发生相互扯皮的现象,监管冲突较多。例如,我们都知道企业发行债务需要得到发改委的批准,而企业上市需要得到证监会的批准,短期的融资活动则需要交易协会审核。多头监管导致职能不能得到有效地发挥,监管效率低下。

第四,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金融业的法治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监管部门的自由裁量权较大,法律本身也存在较多的不适应性。就目前的证券司法案件来说,只有四分之一的案件中引用了《证券法》的内容。这也表明金融法律与金融实践的脱节较为严重。除此之外,由于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还没有形成,资本市场中间接投资为主,直接投资为辅,导致银行体系内部系统性的风险不断积累,难以支撑其结构的转型与升级。经济新常态下,金融业改革是必然趋势。

4.经济新常态下金融业发展的对策探讨

新常态下,我国金融业必须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优化发展结构,提高机构的竞争力。第一,要加快金融业的改革力度。各个金融机构必须正确认识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找出自己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快改革发展的力度,解决各种问题,提高金融业的行业发展水平。要加快金融体系改革的市场化进程,尤其要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要保证人民币可以向以香港为中心的国际证券市场投资。同时,要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开放贷款利率的同时,也开放存款利率,从而提高金融机构的整体服务水平。

第二,要努力打破金融行业的垄断局面,充分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从而扩大金融业的对外开放竞争。要鼓励民间资金进入银行业,从而建立各种中小型银行,增加金融业的发展活力;要减少政府干预行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积极推动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发展;要积极推动民间资本、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号金融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及发展资金,从而增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活力。

第三,要加快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就当前来说,我国金融行业的监管制度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金融行业要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形势出发,制定符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现狀、具有实际执行意义的监管制度,完善监管体系,从而为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要统一监管体系,合并原来的“三头监管机制”,明确划分不同监管部门的工作责任与职能,做到权责明确。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金融产品,实施科学合理的监管政策。

第四,完善金融行业的发展建设。国家及相关部门要积极出台有关的政策,完善政策内容,从而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总之,经济新常态下,金融行业内部单位要从实际的发展环境出发,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促进行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总结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实体经济面临着发展与转型的挑战,这也对金融行业及金融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总体上说,我国金融体系的效率偏低、风险管理能力也不够,金融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积极转变金融发展理念,积极应对挑战,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也是经济新常态下我国金融行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所在。相关单位必须同心协力,共同应对经济新常态,促进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任碧云,刘进军.基于经济新常态视角下促进农村金融发展路径探讨[J].经济问题,2015(01)

[2]阚景阳,祁文辉 .新常态背景下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以河北省为例[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5(07)

[3]王松奇,韩晓宇,杨哲.新常态下金融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双重门槛效应——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6(07)

猜你喜欢

经济新常态金融问题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P2P金融解读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