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三省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研究

2016-10-21王尚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东北三省

王尚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中小民营企业越来越成为经济成长和社会稳定的支柱,尤其是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更是不可忽视。东北三省作为中国重点关注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对于发展区域性经济更是不容忽视。然而就目前看来,虽然东北三省中小民营企业在全国大环境影响下迅速发展,但因东北老工业基地正面临着重大改造,与此同时在这种环境下的中小民营企业也面临着更多的困难与挑战,其中融资难便是问题中的重中之重。鉴于此,本文通过对东北三省老工业环境下中小民营企业当前发展情况,浅析其融资难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东北三省;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

一、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环境下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所谓民营企业,为所有非公有制企业的统称,即只要没有国有资本的企业均属于民营企业。而中小民营企业,据国内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的观点,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并没有具体的限定,大体可分为个体工商户、个人或家族企业、合伙制企业等。这些企业规模较小,资金有限,均可以划分入中小民营企业。

东北三省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时就与西北、西南、华中和上海等地成为重要的老工业基地,直到现在依然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极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机械等重要工业支撑。然而随着我国政治策略转变、经济环境变化,东三省老工业基地已不能更好地适应现行的经济体制。

2015年,辽宁省个体工商户达到230万户,全省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1155万人;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20033亿元;2015年全省民营经济上交税金是“十一五”末的1.8倍,年均增长13%。

2015年吉林省个体工商户135.5万户,全省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713万人;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2634.2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7336.9亿元,分别比2012年翻一番以上,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5%以上。

2015年1~9月,黑龙江省个体工商户161.7万户,全省民营经济从业人员390.6万人。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为5141.8亿元,增长7.2%,占地区生产总值58.5%;税收收入总额652.1亿元,占全省税收收入总额46.1%;。

近年来,中小民营企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发展也愈加飞快,但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生命周期却越来越短暂。这其中存在的原因有很多,但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融资困难,尤其是贷款难。

有关部门统计,公有制企业对GDP的贡献率为40%,能够获得的银行贷款使用率为70%;非公有制企业对GDP的贡献率为60%,获得的银行贷款使用率为30%。可见在我国市场经济中资源的分配相当的不对称的。

东北地区的中小民营企业是该地域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内能够吸收东北三省内大量的乡镇劳动力,缓解该地区内就业压力,改善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对外,中小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有利于东北地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和国内及国际的招商引资。这样看来,融资难题更成为发展东三省中小民营企业的重点问题。

二、东北三省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中小民营企业自身弱点不易吸引资金

从我国国情看来,我国国民思想仍然较为滞后,尤其在东北老工业环境下,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传统思想依然影响深远,各方对中小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的认识不足。

第一,东北三省地区的中小民营企业大多受到了经营规模小、资金投入后续动力跟不上发展、资本技术缺乏创新、产业设备不先进;

第二,缺乏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大多数人才多就业选择方向为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东北三省中小民营企业得不到大量的应用人才。由此导致管理混乱,经营能力差,难以引进和采用先进技术,产品难以得到保证,致使此类产品可信度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

第三,东北三省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其地区的中小民营企业缺乏可抵押贷款物,期间折扣高,又很难找到担保人,且担保费用高,资产评估服务并不完善。

(二)国家扶持政策和金融体制限制了中小民营企业融资

第一,长久以来,我国的扶持政策就一直偏向大企业,东北三省大多数的经济活动更是以大型企业为重。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向则主要是为配合国有企业的发展,没有足够认识到支持中小民營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更缺少主要为微小型企业提供各项服务的机构;

第二,当前的金融体系对中小民营企业的金融活动制订了严格的条框限制,企业不仅缺少资金来源,更重要的是缺少融资渠道。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政策更倾向于国有企业,而其他银行暂时间难以满足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信贷要求。国家对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开发不予支持,且没有较为完善的相关加强融资渠道的政策;

第三,我国至今尚未存在一个统一的专门机构来对中小民营企业进行管理。如此一来,既不能有效协调中小民营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规划,也不利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

(三)独特的社会环境在客观上阻碍了中小民营企业融资

第一,我国尚未建立起适合中小民营企业筹资的交易市场,中小民营企业因其规模受限,股票市场上股票流通困难。东北三省中小民营企业开发项目多为国家重点扶持之外的项目,上市资本更是难上加难。的而又为了防范市场风险,我国严格控制证券交易,致使中小民营企业难以利用资本市场渠道筹集资金,直接融资难;

第二,尽管东北地区民间投资的潜力巨大,但却难以进入由政府主导垄断的大型投资领域,除了一直以来的工业能源机械项目,中小民营企业难以在企业项目领域利用债券融资方式。且债券本身所具有的利率、期限和所有制独特性也并不适用于老工业基地环境下的中小民营企业本身;

第三,虽然我国信用担保体系在为缩小中小民营企业资金缺口上已发挥一定作用,但仍不完善。从全国来看,我国的信用贷款主要为国家政府担保,面向中小民营企业的信贷规模小,政策不匹配,风险与收益难成正比。又由于担保资金的有限性,对于中小民营企业巨大的资金需求而言,只靠非工业项目外的自身的利息取得和担保费用,很难支持担保基金有效运作。再就是,我国再担保机制尚未完善,企业不能够很好地进行风险分散和转移,担保机构风险承担过大。

三、改善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为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这一系统问题,尤其是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正面向创新改造这种特殊条件下,各方均需做出更大的努力。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和现实环境加强建设创新,金融体系要加快改革进程,政府要面对地区特点发挥宏观调控作用,要培育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只有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小民营企业健康成长,才能更好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了中小民营企业能够更加强而有力的融资,各方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加强中小民营企业自身管理创新,改善融资条件

第一,东北三省地区的中小民营企业要学习“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小民营企业发展模式,采用灵活高效的,能很好适应市场的经营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着力发展高新产业和与大企业产品相配套的产品,加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理念创新,与大企业进行强强联合经营,利用强大的资金和技术,打破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限制,积极参与到社会经济分工,提升市场竞争力;

第二,中小民营企业要扩展多种融资渠道。在直接融资方面,可以成立相关投资公司,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投资、租赁等服务,推动中小民营企业的资产重组和转型升级。此外更重要的是,企业要加强自身经营水平,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逐步发展中小民营企业资本市场。而从间接融资上看,中小民营企业应加强信用意识、提高信用水平,与金融机构进行诚信良好的合作,为企业筹资奠基;

第三,中小民营企业要加速技术管理方面的创新,完善法人监管制度和经营管理制度。创建企业文化建设,确保对外所供资料的真实,提高企业自身信誉,开拓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发展新方向。

(二)積极推进金融深化改革,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

第一,东北三省内多为国有银行,主要与大企业进行合作发展。国有银行应考虑如何与中小民营企业有机结合,修改信贷条件,重新制定企业信用评级标准,保证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公平。

第二,金融机构应充分利用利率杠杆,进行风险投资组合,确定较小风险的资金投向。此外,银行应建立起适用于中小民营企业的信贷组织管理体制,规避盲目放贷;也要建立相应的信贷激励机制,充分利用信用工具,为中小民营企业开办融资租赁、抵押等业务。改变不敢贷、不愿贷的现状,不断增强对中小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

第三,我国的企业立法按其所有制性质制定,因此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存在所有制构成结构复杂的特点,所以必须强化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使中小民营企业管理法律化。还应对中小民营企业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专门立法,规范其职责、资金来源、运作方式等。并尽快制定出与之相关的企业公规,规范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并对征信数据的开放、传播和使用进行严格限定,同时要尽快研究并完善失信惩罚机制。

(三)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社会融资环境

第一,国家应为东北三省的中小民营企业提供足够的且更为直接的优惠政策,积极推动中小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设立和规范专门应对东北三省地区中小民营企业的财政政策,减轻负担。转变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方式,调整企业经济结构以适应国内外的市场竞争。

第二,建立中小民营企业信用信息平台,以便银行掌握企业真实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有效信贷支持。建立健全为中小民营企业重点提供服务的金融服务体系,要在法律上、政策上做到对中小民营企业公平公正。

第三,要充分认识到中小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制的作用,按照国务院关于完善中小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推动中小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建立起多元化、多方向的中小民营企业信用担保和再担保机构。中央以及地方要深刻认识到信保体制是国家、银行和中小民营企业之间的纽带,可以通过设立专门应对东北地区企业的国家担保基金,提高中小民营企业的偿还能力,改善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贷环境。

结论

本文根据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改造环境下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现状,指出这是受东北地区中小私营企业的自身特点、我国现行金融体制、国家政策和社会环境共同影响的,同时提出了在这种现状下改善东北地区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一些想法和策略。

总之,东北三省地区会是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重点,老工业基地改造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小民营企业作为参与改造进程中的重要力量,应当引起相当的重视。在当前国情下,想要确实有效地改善中小民营企业筹集资金问题,更要深入思考企业自身、银行金融机构和国家中央地方等多方的一致合作,打造一个适应我国特殊发展地区的中小民营企业成长的、参与灵活度较高的社会融资环境。

参考文献:

[1]姜傲.企业金融及创新机制研究.财经界(学术版),2015.

[2]辽宁出台发展民营经济实施方案.中华工商时报,2015.

[3]张薇.浅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及对策.现代商业,2014.

[4]赵誉媛.论新形势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魅力中国,2014.

[5]李瑞红.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东北三省产业结构研究,2010.

猜你喜欢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东北三省
初中地理《东北三省》教学案例与反思
中小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
中小型民营企业员工满意度调查对人才流失问题分析研究
东北三省滑雪产业的空间拓展路径
用课程标准审视教材、思考教学——以“‘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的教学为例
东北三省中小学音乐教育观摩研讨会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