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院前急救情况分析

2016-10-19赵云霄牟丽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25期
关键词:双硫仑乙醛纳洛酮

赵云霄,牟丽

长春急救中心繁荣路急救站,吉林长春130022



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院前急救情况分析

赵云霄,牟丽

长春急救中心繁荣路急救站,吉林长春130022

目的调查分析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患者院前急救的合理性及必要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5月院前接诊的24例双硫仑反应患者的作为调查对象,对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病人急救处置前后生理参数情况,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BP)、脉搏氧饱和度(SpO2)。结果在经过院前救治后,患者的一般状态明显好转,各项生理指标较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经过院前急救合理干预,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得到显著明显的改善。急救医师在处理饮酒后发生的急救事件时应特别注意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

双硫仑样反应;院前急救;急救合理性;急救效果

双硫仑样反应是某些药物与乙醇或含乙醇的药物配伍使用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属药源性急症,由于部分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认知较差,在院前急救出诊中经常遇到。现将2010年1月—2012年5月间院前接诊的24例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急救措施的合理有效性,提醒急救医师的快速认症及施救的必要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5月院前接诊的24例双硫仑反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1例,女性3例。服用头孢类抗生素19例,甲硝唑3例,替硝唑2例,明确服药期间或服药后饮酒者23例,1例为服药同时使用藿香正气水(含乙醇成分)。24例患者从接诊救治到转送至医院最短时间为23 min,最长时间为41 min。

1.2调查方法

对医生相关急救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患者急救处置前后生理参数情况,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BP)、脉搏氧饱和度(SpO2)等数据。

1.3调查医生选择的处理方法

调查显示患者一般表现为胸闷,心悸,头痛,呼吸急促,四肢乏力,全身潮红,尤以颜面、颈部、胸背部为著,结膜充血,多汗,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采用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①一般处理。给予平卧位,休克患者给予中凹位,头偏向一侧,防止救治及转运过程中出现呕吐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鼻导管吸氧,接车载氧气瓶,流量4-6L/min。监护血压(BP)、心电(ECG)及脉搏氧饱和度(SpO2)。②选择的药物。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纳洛酮0.8~1.2 mg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10 mg静脉推注,给予5%葡萄糖250 mL加维生素C静脉滴注快速补液,休克患者对症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③心理疏导。明确病人的近期服药史及乙醇接触史,排除其他疾病史,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因起病急,自觉症状重,多数患者出现焦虑、恐惧心理,且因饮酒后出现症状,伴有对治疗的不配合情绪,出现过激心理。因此,有效的进行心理疏导,可以消除患者顾虑,争取信任,配合救治。

1.4观察指标及统计方法

记录患者急救处置前后生理参数情况,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BP)、脉搏氧饱和度(SpO2)。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进行方差齐性分析,采用组间t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24例患者在经过院前救治后,状态明显好转,各项生理指标较前有明显改善,心率下降,平均动脉压升高,脉搏血氧饱和度提升,预后情况上显效者3例,有效21例。在院前接诊、救治及转送的有限时间内使患者病情明显好转。

表1 院前急救患者治疗前后生理参数比较(±s)

表1 院前急救患者治疗前后生理参数比较(±s)

注:治疗前后比较:*P<0.01。

组别心率(次/ m i n)平均动脉压(m m H g)脉搏血氧饱和度(%)治疗前治疗后1 1 6 . 9 6 ± 1 4 . 2 6(1 0 3 . 7 1 ± 1 2 . 1 4)*8 3 . 7 1 ± 1 1 . 8 2(9 0 . 6 7 ± 1 0 . 8 7)*9 6 . 0 4 ± 2 . 6 5(9 8 . 0 0 ± 1 . 7 2)*

3 讨论

双硫仑(Disulfram,又称酒畏、双硫醒、戒酒硫)是橡胶硫化的一种催化剂,若人体吸收微量成分后会导致心悸、呼吸困难、面部潮红等症状,特别是饮酒后这些症状表现更明显。严重时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心律不齐、昏迷、惊厥等现象。

3.1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病机制

头孢类抗生素的化学结构中含有与双硫分子中相同的甲硫基四氮唑基团结构,它能与辅酶I竞争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中心,抑制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而乙醇在体内先经乙醇脱氢酶水解成乙醛,再经乙醛脱氢酶水解成乙酸,乙醛脱氢酶被抑制后,此代谢过程受阻,导致体内乙醛积聚,乙醛促使体内儿茶酚胺增多,特别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等的释放,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1]。临床反应的严重程度不同,重者可由于致命性心律失常而致死。能引起双硫仑反应的其它药物还包括硝基咪唑类,呋喃类,氯霉素,磺胺类等[2]。

3.2对症处理

3.2.1药物选择处理过程中以纳洛酮作为救治首选药物,纳洛酮治疗双硫仑样反应的作用机制,是阻止乙醛诱导儿茶酚胺释放。具体机制为:乙醛与多巴胺形成四氢罂粟碱,后者可以转化为阿片受体激动剂四氢异奎啉从而激活阿片系统,使脑内的内源性阿片肽释放增多[3],内源性β-内腓肽通过μ受体效应对γ-氨基丁酸(GABA)神经元产生抑制作用,解除了GABA对中脑多巴胺神经元的抑制,导致多巴胺释放增多。多巴胺可进一步转化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纳洛酮是阿片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阿片受体效应,减少体内多巴胺的释放[4]。纳洛酮还有稳定细胞膜的作用。临床观察提示应用纳洛酮治疗乙醇与头孢类药物所致的双硫仑反应,能明显缩短症状持续时间[5]。

3.2.2辅助用药地塞米松及水溶性维生素作为辅助治疗用药。刘非凡等[6]通过动物实验证明地塞米松明显提高小鼠体内的乙醛脱氢酶活性,为临床应用地塞米松治疗双硫仑样反应提供了理论依据。水溶性维生素在人体合成极少且在体内贮存量少,但在维持细胞和组织的正常功能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加速乙醇在体内的氧化和分解,降低乙醇的血浓度,因此补充水溶性维生素可缓解双硫仑样反应。临床观察发现,应用地塞米松和水溶性维生素治疗双硫仑样反应,可以明显缩短病程,迅速减轻患者的痛苦[7-12]。

3.2.3心理疏导心理疏导在院前急救中的辅助作用不容忽视。面对突发的机体不适感,患者很容易产生焦虑、恐惧心理,而医护人员能否在第一时间迅速取得患者的信任,是患者能够完全配合查体及救治的主要因素[13-20]。医生作为掌握医疗知识与技术的专业人员,有效及必要的沟通对患者会起到重要作用。医生给予肯定的保证,支持与鼓励,会建立起充分的信任,满足患者心理需求,同时给予生理上的积极干预,会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和潜能量,提高对抗应激的能力,心理疏导与生理治疗协同反应,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21-25]。

综上所述,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需要满足双重条件,提醒急救医师在处理饮酒后发生的急救事件时应特别注意。同时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随时间延续对机体造成的伤害,在处理双硫仑反应时,合理有效的治疗尤其必要,而对其快速施救更具有重要意义。

[1]周宏灏.临床药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2-134.

[2]Karamanakos PN,Pappas P,Boumba VA,Thomas C,Malamas M,Vougiouklakis T,et al.Pharmaceutical agents known to produce disulfiram-like reaction:Effects on hepatic ethanol metabolism and brain monoamines.Int J Toxicol 2007(26):423.

[3]王小铁,秦佰益.纳洛酮与酒的依赖[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0,19(3):223-224.

[4]刘景生,臧艳桥.临床药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4.

[5]陈安清,夏丽君,蒋建利,等.纳洛酮治疗乙醇与头孢类药物所致的双硫仑反应76例临床观察[J].临床急诊杂志,2009,10(3):184-185.

[6]刘非凡,唐瑛,陈忠庆,等.地塞米松治疗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和实验研究[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8,14(4):205-206.

[7]王霆,黄中伟,沈雁波.地塞米松联合水溶性维生素治疗双硫仑样反应36例[J].交通医学,2010,24(5):511-513.

[8]王丽萍.双硫仑样反应的健康教育及原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30):144-145.

[9]邓高梅.健康教育对发生双硫仑样反应的干预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7):161-162.

[10]朱丽珺.双硫仑样反应的院前急救与健康教育[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19):182-183.

[11]刘晓红.院前抢救使用头孢类药物前后饮酒引起双硫仑样反应5例体会[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5):128-129.

[12]李昕睿.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的院前急救[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4):201-202.

[13]赵亮.脑出血患者双硫仑样反应误诊为脑疝形成一例[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8):108-109.

[14]向薇.21例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的急诊救治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8):123-125.

[15]王松柏.浅谈因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机制与治疗[J].黑龙江医学,2010(4):177-178.

[16]郭变.抗生素类药物致双硫仑样反应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3):199-200.

[17]吴闵,李媛,张流忠,等.18例双硫仑样反应的急诊处理[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161-162.

[18]李丽,桑海霞,景丽,等.21例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2,26(2):185-186.

[19]池晓霞,季琼,熊斯,等.双硫仑样反应的急救和护理[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12):105-106.

[20]陈焦繁,史小景,常红军,等.双硫仑样反应30例治疗与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5):109-110.

[21]陈艳,程荣.院前急救在酒精双硫仑样反应患者中的应用[J].新疆中医药,2013,31(4):135-136.

[22]徐永龙,朱瑾.双硫仑样反应48例院前急救及转运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7):158-159.

[23]韦延军.双硫仑样反应26例院前急救及转运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3(11):178-179.

[24]张爱玲.对26例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的体会[J].当代医药论丛,2014(10):198-199.

[25]陈艳,石劲松,帕尔哈提·拜合提,等.院前急救治疗头孢菌素致双硫仑样反应21例护理体会[J].新疆中医药,2013,31(6):115-116.

Survey Research on Pre-hospital Emergency of Drug-induced Disulfiramlike Reaction

ZHAO Yun-xiao,MOU Li
Fanrong Road Emergency Station,Changchun Emergency Center,Changchun,Jilin Province,130022 China

Objective To survey and analyze the rationality and necessity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of drug-induced disulfiram-like reaction.Methods 2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isulfiram-like reaction in the pre-hospital diagnosi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0 to May 2012 were selected as the survey objects,and the related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the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heart rate,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and pulse saturation of arterial blood oxygen of patients were counted and analyzed before and after the emergency disposal.Results The general state of patients was obviously improved after the pre-hospital emergency,and various physiological indexes were obviously improved,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 The pre-hospital emergency rational intervention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patients with disulfiram-like reaction in limited time,and the emergency physicians should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he occurrence of disulfiram-like reaction when handling the emergency events after drinking.

Disulfiram-like reaction;Pre-hospital emergency;Pationality of first aid;First aid effect

R595.3

A

1672-5654(2016)09(a)-0066-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25.066

2016-05-21)

赵云霄(1978.1-),女,吉林长春人,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急救医学。

猜你喜欢

双硫仑乙醛纳洛酮
气相色谱法测定乙醛及其杂质含量
酒后多久应用头孢菌素可避免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基于数字实验探究乙醛的还原性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纸质包装材料中甲醛、乙醛向食品模拟物改性聚苯醚的迁移行为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静脉滴注头孢美唑钠后饮酒致精神异常的双硫仑样反应1例
分析纳洛酮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