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入科教育在降低急诊护理实习生锐器伤的效果评价

2016-10-19杨莲芬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25期
关键词:锐器针头急诊科

杨莲芬

大竹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四川达州635100



入科教育在降低急诊护理实习生锐器伤的效果评价

杨莲芬

大竹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四川达州635100

目的探讨入科教育在降低急诊护理实习生锐器伤的效果,以减少护理实习生在急诊科临床实习中出现锐器伤的机率。方法挑选2013年6月—2015年2月该院急诊科护理实习生22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10名。观察组执行入科教育,包括锐器伤预防措施、暴露原因、紧急处理流程等,对照组接受常规教育。对比两组掌握锐器伤知识的程度、锐器伤出现率、锐器伤上报与正确处理率。结果对比掌握锐器伤知识程度,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要高(P<0.05)。对比锐器伤出现率,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要低(P<0.05)。对比锐器伤上报与正确处理率,观察组显著更优(P<0.05)。结论实行入科教育,可以有效减少锐器伤发生概率,提高正确处理锐器伤率。

入科教育;急诊科;护理实习生;锐器伤;效果评价

锐器伤属于护士职业的一种职业危害,护士是静脉输液的操作者,常常暴露于锐器伤的危害当中。许多病原体都可借助锐器伤接触传播。护士属于出现针刺伤与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1]。对于临床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而言,由于实践经验不足,又没有职业安全等相关知识,而不够重视操作的规范与安全,出现锐器伤的概率极大。该次研究以2013年6月—2015年2月该院急诊科护理实习生220名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入科教育在降低锐器伤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挑选2013年6月—2015年2月该院急诊科护理实习生220名作为研究对象。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教学计划,向所有参与对象讲授静脉输液法,不进行入科教育。观察组在讲授静脉输液法之前,先进行入科教育。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涉及血液传染病关系、锐器伤危害性、自我防护方法、正确处理手段、职业暴露应急处置、临床控制措施等。分别对两组问卷进行评分,问卷满分为100分。集中所有参与对象,在同一时间,按照同一个标准,分别独自填写完毕,当场收回。发放问卷220份,回收率100%,合格率100%。

1.3统计方法

2 结果

2.1对比两组实习生对锐器伤知识的掌握程度

两组在同一时间,按照同一标准完成问卷,最后评分得出观察组平均成绩94.8分,对照组55.7分,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实习生对锐器伤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比(±s)

表1 两组实习生对锐器伤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比(±s)

组别掌握程度t值P值观察组(n = 1 1 0)对照组(n = 1 1 0)9 4 . 8 ± 8 . 1 5 5 . 7 ± 6 . 9 3 8 . 5 4<0 . 0 5

2.2对比两组实习生锐器伤发生状况

对比两组针刺伤、玻璃安瓿伤、其它,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实习生锐器伤发生状况对比[n(%)]

2.3对比两组实习生伤口处理与上报状况

对比两组实习生伤口处理与上报状况,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实习生伤口处理与上报状况对比[n(%)]

3 讨论

3.1锐器伤危害性

护理人员于工作时间内因针头及其他一切锐器所导致的皮肤损伤或黏膜损伤的意外伤害称之为锐器伤。静脉输液中常常碰到的锐器伤包括针刺伤,如拔针时、加药时抽吸药液、回套针帽等,以及玻璃安瓿划伤,如:徒手掰安瓿。这其中针刺伤的发生率最高。就临床实习护理专业人员来说,由于相关知识的缺少,发生锐器伤的风险也就更高。另外,护理人员在发生锐器伤后,会产生诸如无能、懊悔、自责、害怕等心理情绪,会对其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产生一定影响。

3.2强化实习生的入科教育

由于锐器伤危害性大,所以需要强化入科教育。首先,需要加强锐器伤防范工作培训。对每一位实习护生都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及安全意识强化,上岗前必须进行岗前专门培训,内容包括医院感染、职业防护安全工作技术与方法,经考核合格后才可上岗。其次,上岗后,不定期接受继续教育,涉及《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疗废物处理办法》等方面的内容,以增强安全意识。此外,大力加强锐器伤的管理工作,强制使用防护用具,以减少锐器伤的出现机率,以维护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带教老师需要强化督查,不定时检查与指导,指导实习护生做好正确的防护,改正部分不安全行为,例如:用手分离针头、回套针帽等。通过管理与教育,可以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2]。

3.3医院需增强入科教育,提高实习护生锐器伤的认识程度

3.3.1大力培训护理专业教师,增强其职业安全意识入科教育的关键在于护理专业教师要有职业安全意识。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一些带教老师入科教育意识不强,认为负责该教育的职责在于医院,医院护士才是入科教育的主力军。另外,带教老师平时管理的病人多,任务繁重,且没有受过系统化的入科教育知识培训,单借助杂志或媒体取得一些知识,从而也就无法把入科教育全方位融入到各项技术实践当中。所以,医院需要高度重视培训带教老师,组织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例如:专题研讨会、学术讲座等,增强带教老师对入科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全方位对实习护生进行入科教育。

3.3.2转变教学观念,提升实验课教育护理带教老师需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能力与水平,以转变把基础护理操作或专科护理技术及理论知识的教授作为带教的重点观念,而忽略职业安全知识的传授。在护理操作技能的教学当中,也就是实验课的教育当中,带教老师需要不断切磋与研究操作的核心与技巧,以利于规范、熟练、正确、流畅地向学生演示。

3.3.3入科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据相关研究发现,有超过70%的人未受到过护士职业防护系统教育。因此,十分有必要把入科教育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当中,并把标准预防教育、安全注射纳入到入科教育的核心点。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传授教学当中,可采取多样化的传授教学方式,例如:讲授法、实验操作、讨论法等,借助利用多媒体、视频演示等多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增强实习护生对锐器伤危害性的认识,通过教育让实习护生视每一个针头为感染性针头,让他们明白被锐器损伤,特别是被针刺伤后,最为严重的后果就是被HIV、HCV、HBV等传染病感染,对他们受伤后的侥幸心理给予纠正,让他们从思想上重视,从行动上配合对锐器伤进行正确处理,增强他们预防锐器伤的主观能动性[3]。①加强标准预防:洗手、戴手套是标准预防的核心内容。在标准预防中规定:在所有可能暴露于血液的过程当中,都需要戴手套,因为戴手套,可以较好降低锐器伤后的血液接触量。若手部皮肤完整性受到损害,就要佩戴双层手套。所以,医院需要向实习护生提供足够的个人防护用具[4]。②严格执行锐器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出现锐器伤的有效措施就是严格执行锐器安全操作规程,实施规范操作行为。护理人员在执行各项护理操作时,注意力需要集中,对操作流程熟悉,动作需要保持稳定与准确。操作过程当中,护理人员还需要正确处置已使用过的针头,改掉于护理操作结束后用双手回套针帽,分离针头或者把取下的针头又重新插到输液管的习惯;应当把已使用过的针头直接放到锐器盒中,严禁徒手拿锐器随意走动;降低传递锐器所导致的损伤;折玻璃安瓿时,把纱布垫到安瓿与手之间,均匀用力去折断安瓿,使用锐器盒进行毁形。通过正确执行以上操作,让护理人员更加深刻认识到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害性与严重性,提高他们的防护意识与能力,以降低锐器伤出现的几率[5]。③应急处理锐器伤的有效措施:若被锐器所伤害,首先需要保持冷静,以处理伤口。立即用健侧手由伤口近心端向远心端把损伤处的血液挤出来,禁止局部挤压伤口,以相对降低受污染的程度。再用流动的干净水对伤口进行冲洗,并使用肥皂液对受伤部位进行清洗。待伤口清洗干净后,采用75%的酒精或0.5%的碘伏对伤口进行消毒,再把伤口包扎好。被污染针头刺伤后,应及时填写锐器伤登记表并尽早进行上报,并进行更进一步的处置与跟踪检测。

该次研究结果表明,对比掌握锐器伤知识程度,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要高。对比针刺伤、玻璃安瓿伤及其它时,观察组分别为8.2%、12.7%、19.1%,明显比对照组更低,对比锐器伤上报与正确处理率,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要优。由此证明,需要强化入科教育,建立以人为本的培训机制,实施强制性的防范管理措施,健全监督机制,转变个人不良操作习惯,以减少锐器伤发生率,降低因锐器伤所致疾病的出现率,保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进行入科教育,可增强实习护生对锐器伤的认知程度,以利于全方位掌握相关锐器伤知识,树立正确的职业安全意识,具备较高的职业防护技能,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1]黄明珠,傅慧芳,陈玉芬,等.入科前集中培训对预防实习护士针刺伤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3,11(6):544-545.

[2]董菊,李彦青.儿科门急诊护理实习生规范入科教育的实践与效果[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8):20-21.

[3]唐艳菊.规范入科教育对外科实习生实习效果的临床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S2(15):319-320.

[4]史妍萍.强化教育对实习护生针刺伤发生状况的效果研究[D].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

[5]曾洁,吴惠平,吴仁光,等.岗前培训对减少护生锐器伤发生的效果观察[J].中国职业医学,2010,37(4):355-356.

Evaluation on Effect of Department-entrance Education in Reducing the Sharp Instrument Injury of Emergency Nursing Interns

YANG Lian-fen
Department of Emergency,Dazhu County People's Hospital,Dazhou,Sichuan Province,635100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epartment-entrance education in reducing the sharp instrument injury of emergency nursing intern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probability of sharp instrument injury of nursing interns in the emergency clinical practice.Methods 220 cases of emergency nursing intern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3 to February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110 cases in each,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department-entrance education including sharp instrument injury preventive measures,exposure causes and emergency handling process,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routine education,and the mastery degree of knowledge of sharp instrument injury,occurrence probability of sharp instrument injury,and the report rate and accurate handling rate of sharp instrument injur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mastery degree of knowledge of sharp instrument injur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and the occurrence rate of sharp instrument injur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and the report rate and accurate handling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department-entrance educat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probability of sharp instrument injury and improve the accurate handling rate of sharp instrument injury.

Department-entrance education;Emergency department;Nursing interns;Sharp instrument injury;Effect evaluation

R47

A

1672-5654(2016)09(a)-0020-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25.020

2016-06-07)

杨莲芬(1975.4-),女,四川大竹人,大专,主管护师,主要从事急诊急救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锐器针头急诊科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医用锐器盒放置架的研制与应用效果分析
锐器盒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蒙医护理实习生实习期间锐器伤调查分析与对策
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