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路径在住院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系统评价*

2016-09-21刘玉琳

重庆医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健康教育路径临床路径

王 倩,刘玉琳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礼嘉分院呼吸科/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401120)



·经验交流·

健康教育路径在住院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系统评价*

王倩,刘玉琳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礼嘉分院呼吸科/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401120)

目的系统评价健康教育路径在住院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主要数据库,纳入与本研究主题相关的随机对照研究。按照拟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2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健康教育路径组与传统健康教育组在健康知识掌握度[相对危险度(OR)=4.64,95%CI:3.11~6.92,P<0.01)]、患者满意度(OR=3.76,95%CI:2.45~5.75,P<0.01)、住院时间[权重均数差(WMD)=-2.22,95%CI:-2.40~-2.03,P<0.01]及住院费用(WMD=-546.56,95%CI:-572.31~-520.81,P<0.01)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在住院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健康教育。但由于纳入分析文献的研究质量普遍较低,期待更多设计合理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提供高质量的证据。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肺炎;系统评价

肺炎是儿童呼吸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很大的影响,严重时还会危及儿童的生命,是引起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最常见因素之一[1]。在儿童肺炎的治疗护理过程中,非常需要患儿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因此通过健康教育帮助其了解该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患儿及家属依从性显得尤为重要。健康教育路径对健康教育实施的顺序和时间作了严格规定,具有计划性和连续性,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能够合理利用资源,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目前,已有许多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健康教育路径优于传统教育模式,但尚无针对这些研究的系统评价来进一步证实这一结论。本研究对近年来国内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评价,进一步评价健康教育路径在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文献检索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Google学术搜素引擎和万方期刊论文数据库,检索年限为建库至2014年5月,检索关键词为:健康教育路径、临床路径、肺炎等。

1.2文献纳入标准研究类型为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年龄0~18岁,符合肺炎的诊断标准且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干预措施:对试验组患儿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实施传统健康教育。评价指标:健康知识掌握度、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疗依从性、医疗纠纷发生例数等。

1.3资料提取由两名评价者独立阅读所获文献,按照纳入标准筛选对住院肺炎患儿采取健康教育路径与传统健康教育干预方法的随机对照研究,然后两人交叉核对,如有分歧协商解决或寻求第三方意见协助判断。采用统一表格提取纳入文献的所有研究数据,包括纳入研究的基本情况,如第一作者、发表年限、样本含量、分组方法、干预措施、具体研究结果。

1.4文献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ce协作网系统评价手册推荐的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2]:(1)随机分组方法;(2)隐藏分配;(3)盲法;(4)失访及其处理。根据判断结果将研究质量分为3级:(1)完全满足以上4 条质量标准为A级,低度偏倚,表明发生各种偏倚的可能性最小;(2)其中一条或一条以上的标准部分满足为B级,中度偏倚,表明发生偏倚的可能性为中度;(3)其中一条或一条以上的标准完全不满足为C级,高度偏倚,表明发生偏倚的可能性大。

1.5统计学处理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以漏斗图检验是否存在发表偏倚。采用χ2检验进行异质性检验,若P>0.1和I2<50%,提示异质性不显著,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描述;若P<0.1和I2≥50%,提示异质性显著,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计数资料用相对危险度(OR),计量资料用权重均数差(WMD)作为效应尺度,区间估计均采用95%CI。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文献检索结果本研究初步检索出79篇文献,根据题目和摘要排除明显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47篇,余下32篇进一步阅读全文,剔除非随机对照试验、以成人为研究对象、数据资料不全等文献21篇,最终纳入11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

2.2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及质量评价纳入的11项研究[3-13]基本信息具体见表1。11项研究累计共纳入患儿1 287例,其中健康教育路径组648例,传统健康教育组639例。7项研究[3,6-7,9-11,13]经统计分析两组患儿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项研究[4-5,8,12]未提及两组患儿基本情况的统计分析。所有研究均提及随机分组[3-13],其中两项研究[3,7]对随机分组方法进行了详细描述,其余9项研究仅提及随机二字。所有研究均未报告分配隐藏和盲法的实施方案;没有一项研究报告样本失访与剔除情况。根据上述评分标准,11篇文献均为 C 级。

表1  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

(1)健康知识掌握度;(2)患者满意度;(3)住院时间;(4)住院费用;(5)治疗依从性;(6)医疗纠纷发生例数。

2.3Meta分析结果

2.3.1健康知识掌握度9项研究[3-4,6-9,11-13]将健康知识掌握作为健康教育路径住院肺炎患儿中应用效果的评价指标。共纳入研究对象1 083例,健康教育路径组544例,传统健康教育组539例。纳入各研究间异质性不显著(P=0.41,I2=3%),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式。结果显示健康教育组健康知识掌握度高于传统健康教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OR=4.64,95%CI:3.11~6.92,P<0.01),见图1。漏斗图不对称,提示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比较大。

2.3.2患者满意度10项研究[3-9,11-13]将患者满意度作为健康教育路径在住院肺炎患儿中应用效果的评价指标。共纳入研究对象1 169例,健康教育路径组587例,传统健康教育组582例。纳入各研究间异质性不显著(P=0.11,I2=37%),采用固定效应模式。结果显示健康教育路径组患者满意度高于传统健康教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76,95%CI:2.45~5.75,P<0.01),见图2。漏斗图不对称,提示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比较大。

2.3.3住院时间7项研究[5,7-11,13]将住院时间作为健康教育路径在住院肺炎患儿中应用效果的评价指标。共纳入研究对象948例,健康教育路径组476例,传统健康教育组472例。纳入各研究间异质性显著(P<0.01,I2=85%),采用随机效应模式。结果显示健康教育路径组住院时间低于传统健康教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2.22,95%CI:-2.40~-2.03,P<0.01),见图3。漏斗图基本对称,未见明显发表偏倚。

2.3.4住院费用3项研究[5,10,13]将住院费用作为健康教育路径在住院肺炎患儿中应用效果的评价指标。共纳入研究对象276例,健康教育路径组140例,传统健康教育组136例。纳入各研究间异质性显著(P<0.01,I2=98%),采用随机效应模式。结果显示健康教育路径组住院费用低于传统健康教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546.56,95%CI:-572.31~-520.81,P<0.01),见图4。漏斗图不对称,提示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比较大。

图1  健康教育路径组与传统健康教育组健康知识掌握度的比较

图2  健康教育路径组与传统健康教育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图3  健康教育路径组与传统健康教育组住院时间的比较

图4  健康教育路径组与传统健康教育组住院费用的比较

2.3.5其他结局指标1项研究[9]比较了健康教育路径组与传统健康教育组患儿及家属的治疗依从性,健康教育路径组的治疗依从性为84.0%,传统健康教育组的治疗依从性为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33,P<0.01);1项研究[11]比较了健康教育路径组与传统健康教育组的医疗纠纷发生例数,健康教育路径组发生医疗纠纷1例,传统健康教育组发生医疗纠纷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本研究通过系统文献检索,最终纳入11项研究,其中健康教育路径组648例,传统健康教育组639例。本研究采用了6个指标对健康教育路径与传统健康教育进行比较,其中治疗依从性和医疗纠纷发生例数两个指标只做了描述性评价,对健康知识掌握度、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总共4个指标作了Meta分析。结果显示,健康教育路径组与传统健康教育组在健康知识掌握度、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肺炎患儿及家长对肺炎健康教育有着较多,较高的需求,对肺炎患儿及家长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提高肺炎患儿及家长的健康知识水平,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促进患儿疾病康复。本研究旨在通过Meta分析来评价健康教育路径在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健康教育路径有利于提高健康知识掌握度、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主要是由于健康教育路径使健康教育程序化、具体化和目标化,比传统健康教育更能有效提高健康教育质量。

循证医学日趋成熟,要求提出临床决策时都应以大量真实、严谨的理论研究为基础[14]。本研究发现,纳入的文献存在很多不足:随机方法不严谨,仅有2项研究[3,7]报告了随机分组具体方法,其余均只提及随机二字;在分配隐藏、盲法应用等方面均未作具体报告;所有文献均未提及失访/退出等情况,因此对本研究的偏倚判断产生了影响。本研究仅纳入了中文文献,并且未纳入阴性结果的文章,存在一定局限,因此可能存在选择性偏倚,所得结果仅供参考。

综上所述,健康教育路径能够有效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在肺炎患儿的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纳入研究的文献来源及质量的局限性,影响了研究的偏倚判断,尚需高质量的关于健康教育路径在肺炎患儿中应用效果的文献以及更全面地收集相关文献;同时期待今后的临床研究严格按照Meta分析的方法学要求设计更科学合理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提供更高质量的循证依据。

[1]陆权,张玉才.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5):323.

[2]Higgins JPT,Green S.Cochrance 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interventions version 5.1.0[M/OL].[2012005-10].Newyork:John Wiley & Sons,The Cochrance Collaboration,2011.

[3]王晶,林燕,王玮.临床路径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2,9(44):306.

[4]崔丹丹.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与健康教育作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6):187-188.

[5]王凤娇.健康教育路径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8):120-121.

[6]孟可可.健康教育路径在支原体肺炎患儿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明康医学,2013,25(19):102-103.

[7]赵雪婷.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7):109-110.

[8]徐秀云.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5):114-115.

[9]陈健,关小玲.临床护理路径在支原体肺炎患儿及家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护理研究[J].2013,27(2):415-416.

[10]张桂芹.临床路径在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4):5298-5299.

[11] 王俊兰,桂红,董会民,等.临床路径在小儿肺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2012,34(9):1432-1434.

[12]原芳芳.临床路径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家属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北方医药,2011,8(10):104.

[13]赵晓丽,于倩,肖丽群,等.小儿支气管肺炎实施临床医疗护理路径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1,20(3):161-162.

[14] 但汉雷,白杨,张亚历,等.Meta 分析方法及其医学科研价值与评价[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3,16 (1):12-15.

10.3969/j.issn.1671-8348.2016.07.032

2013~2014年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临床护理)(国卫办医涵[2013]544号)。作者简介:王倩(1985-),护师,硕士,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工作。

R725.6

B

1671-8348(2016)07-0961-04

2015-09-15

2015-11-25)

猜你喜欢

健康教育路径临床路径
健康教育路径在提高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性中的应用探究
健康教育路径在良性卵巢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
新疆兵团团场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竭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临床路径的优越性分析
临床路径应用于心内科护理教学方法的设想
护理宣教前置在胃息肉内镜下治疗中的作用
健康教育路径在脊柱结核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研究
健康教育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临床路径在声带息肉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