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患肢拆线时应用体位架的临床效果评价①

2016-08-03李玉坤李金梅黄文丽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

李玉坤,李金梅,黄文丽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患肢拆线时应用体位架的临床效果评价①

李玉坤,李金梅,黄文丽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摘要:目的:探讨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患肢拆线时应用自制体位架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随机将住院患者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拆线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患肢平放于换药室诊查床上,观察组采用自制体位架抬高患肢10度进行拆线。结果:观察组应用体位架静脉回流快,患肢温度恢复快(P<0.05),医生拆线时间短,病人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无不良不适。结论:应用自制体位架使用方便体位舒适,促进静脉回流,减少血栓形成,有效地配合医生拆线。

关键词: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拆线;自制体位架;临床效果

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并分段剥脱术是治疗该病人的经典传统术式,具有创伤大,切口多[1]。术后患肢抬高,有利于静脉的回流,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我院换药室常规的诊查床规格相同,患者患肢拆线平放置在常规的诊查床上,拆线时间长,已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为此,我科设计了专门供大隐静脉术后拆线使用的体位架,现其临床效果介绍如下。

1资料与体位架制作

1.1一般资料

我科从2011-05~2014-05,共收治40例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0例,应用体位架观察组20例。对照组男15例,女5例,年龄46~68岁,平均(51.2±10.4)岁;观察组男16例,女4例,年龄48~71岁,平均(53.4±11.2)岁。对照组患肢小腿从膝盖至外踝长男29~33.1cm,女28~31cm。观察组小腿长男28.5~32cm,女26.6~29.5cm。两组均采用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手术,两组病例诊断、治疗、病情程度,小腿长度,年龄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为避免人为差异,同一医生收治管理。

1 长直角边与斜边夹角为10度角 2长直角边32cm 3另一条直角边5.63cm 4斜边32.49cm

1.2体位架的设计与制作

该体位架由2部分组成:采用木板制成直角三角形支架,棉布制作的体位架罩套。具体制作方法:体位架统一采用宽度为30cm,厚度1cm的木板。体位架的长直角边与诊查床接触面为32cm长,另一直角边长5.63cm,斜边32.49cm,长直角边与斜边夹角为10°,长度与成人小腿相近。体位架外罩套棉布的尺寸比木板架大些,棉布罩开口处以尼龙粘扣带连接。使用方便。见图1。

2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拆线时患者先平卧于诊查床上,拆除患肢弹力绷带,稍抬起患肢,体位架10°角处从侧面慢慢插入患肢腘窝下,摆放好体位,以病人舒适为度,充分暴露下肢的多个切口。使用前,将木板支架擦拭消毒,消毒后的外罩套套其外。体位架从小腿的侧面插入腘窝处,用力勿过大,避免皮肤损伤。患肢抬起时用力均匀,防止病人疼痛。操作中注意观察患肢末梢温度情况,患肢放于30cm宽木架上,防止滑脱。外罩套为棉布制成具有防滑,不刺激皮肤,可清洗消毒,木板支架定期擦拭消毒。

3结果

3.1两组情况对比

见表1。

表1 两组情况对比

3.2两组病人舒适度的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舒适度的比较(例,n=20)

注:两组比较,P<0.01。

观察组病人在换药室拆线时,使用自制体位架将患肢抬高10度,医生拆线时间缩短,病人足背温度升高快(P<0.05),两者有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病人舒适度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

4讨论

大隐静脉曲张发病率高,主要表现为浅静脉扭曲和节段性扩张。病理改变主要为下肢血液回流变慢或逆流,下肢血流瘀滞[2]。大隐静脉剥脱术的目的是切断血液倒流的途径,使血液不会淤积在扩张的静脉里[3]。术后抬高患肢,卧床期间做足背伸屈活动练习,活动患肢脚趾,促进深静脉回流,预防血栓,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远比临床表现出来的多[4]。所以要常常保持患肢抬高,很重要。通过自制体位架,抬高患肢。改善了换药室诊查床没有使下肢抬高的设施,有利于下肢切口多,拆线时间长,保持着下肢抬高的体位,其中,足部位置最高,足部到大腿部的静脉血流比大腿根部以上部位所受到的重力势能大,下肢静脉血液在回流过程中将势能转化动能,从而加速了血液回流的速度[5]。促进血液循环,使皮肤温度升高,观察组在换药室患肢拆线时,使用自制体位架,静脉回流速度优于治疗组患者平放于诊查床上,患肢足背部温度升高快(P<0.05)。若患肢色泽青紫,温度低说明静脉回流受阻。换药时采取患肢抬高10°既能增加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又能使患者感觉舒适,舒适是个体在其所处环境中所保持一种平衡安宁的精神状态[6],患者已适应患肢抬高这种姿势,20例患者在舒适度调查中,使用体位架拆线舒适度达90%,使病人满意,减少因环境变化带来的恐惧心里。体位架为直角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宽度为30cm,外罩套为优质棉布且定期消毒,患肢放置具有护理安全性。医生给病人拆线,拉近与术区的距离,医生即省力方便,又缩短拆线时间(P<0.05),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地配合医生操作。此体位安全舒适,促进静脉回流,足背升温快,省时省力的优点。

参考文献:

[1]田庆刚,刘瑞,张生彬.大隐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与传统手术的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1):77

[2]闫文铎,吴刚,许延发.激光腔内闭合术联合高位结扎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5,29(8):786

[3]林敏.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4,9(8):89

[4]林启谋,李勇,周毅.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J].当代医学,2013,19(24):50

[5]卞薇薇,刘明,成咏,等.不同护理方式对下肢深静脉血液回流及舒适度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98):5

[6]王曙红,周建辉,邹爱丽,等.机械通气患者的舒适度及影响因数[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7A):13

作者简介:①李玉坤(1972~)女,黑龙江鸡东人,本科,主管护师。 通讯作者:李金梅(1962~)女,黑龙江大兴安岭人,本科,副主任护师。E-mail:lijinmei1962@163.com。

中图分类号:R65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104(2016)04-0158-02

(收稿日期:2015-11-03)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分析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