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崇真、扬善、求美”素质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

2016-06-07杨丽英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真善美构建课程体系

杨丽英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 教师教育系,福建 漳州 363000)



“崇真、扬善、求美”素质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

杨丽英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师教育系,福建漳州363000)

摘要:近年来,高职教育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社会所需的一线人才,但高职学生素质却不容乐观。在“崇真、扬善、求美”素质教育方案中,尝试构建科学合理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利用公选课、第二课堂及课外活动等阵地,通过显性课程的实施与隐性课程的渗透,提升全体学生“真、善、美”基本素养。

关键词:真善美;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建议

2006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鉴于真善美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我们提出“崇真、扬善、求美”素质教育方案,探索公选课、第二课堂及课外活动等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通过显性课程的实施与隐性课程的渗透,提升全体学生“真、善、美”基本素养。

一、“崇真、扬善、求美”素质教育的内涵

“崇真、扬善、求美”素质教育是以公选课、第二课堂及课外活动为阵地的教育活动,是对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素质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崇真、扬善、求美”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社会适应能力、法制意识,较高的人文素养、艺术修养,较高的科学素养、科学精神,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围绕崇真、扬善、求美三个主题而开展的系列素质教育活动。其中,“崇真”领域通过普及科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通过了解基本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扬善”领域通过学习儒学精华,开展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养成文明行为,培养法制意识。“求美”领域通过开展审美教育,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社会美、人性美、艺术美,培养学生感知美、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

二、“崇真、扬善、求美”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崇真、扬善、求美”素质教育课程包含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种形态,它们相互衬映,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课程体系。

(一)显性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显性课程是指列入教学计划的学科活动。[2]我院各专业课程结构基本为公共必修课程+公共选修课程+专业课程+集中实践。其中公共选修课的开设初衷在于补充学生专业外的素养,可现实中公共选修课涉及的内容和教学的形式还不能满足需要,在面向全体,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上还有较大欠缺。为此,2012年9月开始,我们以教师教育系初等教育专业和学前教育专业为改革试点,改革公选课,用“崇真、扬善、求美”素质教育的小课程群来替代传统的公选课。

1.素质教育小课程的设计

在确定了“崇真、扬善、求美”素质教育三维目标后,面向全院教师征集系列小课程。小课程的选题、内容、形式等由课程教师负责。每位教师可根据自身的特长和兴趣自主开发各种小课程,但要求课程主题扣紧“崇真”“扬善”“求美”某一领域子目标,小课程的内容新颖、前沿、精练,富有吸引力,在2-4个课时内完成。小课程的形式可以多样,采用讲座,研讨交流、调研、主题实践活动等形式均可。

以“扬善”领域为例,我们将“扬善”领域“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价值观、职业道德、法制意识、社会适应力和健康的身心”的总目标细化为五个子目标,进而开发设置与之对应的课程。每个主题均开发了充沛的学习课题和活动,以供学生自主选择(如表1所示)。

表1 “扬善”课程设计

2.素质教育小课程的实施

开发小课程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小课程的短小较易操作,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主动性,使素质教育活动可以获得更多的教师参与。指导教师通过开讲座、演讲、课堂提问、组织研讨与实践活动等各种方式开展相关主题的素质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发展。在促进学生素质提升的同时,教师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潜能得到充分挖掘,自身的素质也得到拓展。

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学生从三个领域的小课程中自主选择15门(不同领域各选4-6门课程)共计30学时,考核合格者,认定为一个公选课程合格,给予2学分。以每位学生必须修完6个学分计算,学生从原来的选修由三个授课教师开发的三门公选课,变成选修包括崇真、扬善、求美三个内容领域的45门由十几个授课教师开发的小课程。采用小课程的形式,改变了内容较单一,上课的形式较为传统,学生的兴趣较低,较流于形式的状况。在素质教育小课程实施中,学生选择的自主性强,主动参与度高,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师生、生生互动交流良好,学生的素质从三个不同的领域,15个不同的角度得到启迪,获得提升。

(二)隐性课程的渗透

表2 “求美”课程设计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是学校课程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无计划的,它通过整个学校的校园环境、校园生活、校园氛围、学校风气给学生施加影响,体现着学校教育范围的自然影响属性,它通过学校制度、学校组织、集体活动和师生相互作用中的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等给学生以熏陶,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隐性课程给学生更多的是思想、观念、人格、品质等方面的教育。[3]

我们围绕“崇真、扬善、求美”三个主题,对校园文化环境进行改造;与院团委的活动相结合,积极组织校内外活动,包括课外文体活动、科普活动、党建活动、校园文化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校外公益活动等;发挥学生的力量和才智,师生共同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以“求美”领域为例,为培养学生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艺术修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我们除开设美育课程外,还组织丰富多样的校内外活动,并营造出相应文化氛围(如表2所示)。

三、“崇真、扬善、求美”素质教育活动的实施建议

1.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有机结合

“崇真、扬善、求美”素质教育活动通过开设小课程学习与研究,开展与主题相关的系列课外文体活动、校外公益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有机结合,实现“真善美”素质教育目标。

2.自主选择与总体布局相结合

教师的选题、学生的选择具有自主性,但这种自主是在框架体系内的自主,师生的选择都要扣紧体系目标要求,符合总体目标要求。同样,要求学生必须要参加的课外文体活动、校外公益活动均由系部委托系团总支负责联系、组织、安排,学生自主报名参加。此外,虽然素质教育活动由系部负责组织管理,但必须符合学院的政策要求。比如,要在学院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素质教育显性课程的学习,参照学院的管理的办法,自行设计素质教育卡,管理、考评师生。

3.发挥学生会与班团组织的作用

素质教育活动是在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框架下,由教学科与团总支共同组织实施,而具体组织者应该是学生会和班团组织。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学生会和班团组织的积极主动性,学生会要根据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要求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并营造相应的文化氛围,而作为最基层的班团组织要有序地组织班级同学参与活动,提升素质,也可以班团为单位组织开展相应的活动,提高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此外,素质教育活动的组织监控也尽量实现学生自治,将管理工作交由学生干部负责。学生自主管理,既可使工作有序顺利地开展,更可锻炼学生干部的各种能力素质。

4.推行《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

评价是素质教育活动重要的环节,要侧重于过程性评价,要通过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及完成的作品评定教育的效果。对完成全部素质教育活动并达到要求的学生颁发《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素质拓展证书是素质教育成绩单,它将学生参加的所有素质教育活动记录其中。该证书中的各项内容在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中也均有记载,这既能够有效地遏制了就业时学生简历中的虚假信息,又能够更有效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活动,提升自身的素质。

参考文献:

[1]屈一泓.高校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衔接途径探究[J].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7(2):282.

[2]赵新燕.浅析高校德育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和谐[J].黑河学刊,2011(12):162.

[3]张丽华.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0(5):96-98.

[4]王宏.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模块化的探索[J].继续教育,2006(12):30-31.

[5]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问题与思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16-19.

(责任编辑:马圳炜)

“Esteem Truth、Promote Kindness、Pursue Beauty”Quality Education Activity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YANG Li-ying
(Zhangzhou City University, Education Department, Zhangzhou, Fujian, 363000, 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prepared many graduates for society. However, the quality of vocational students is far from satisfactory. The quality cultivation plan focus on“Esteem Truth、Promote Good and Pursue Beauty”, trying to build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The plan based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manifest curriculum and latent curriculum, using public elective courses、supplementary class an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to improve students’inner accomplishment about“truth、kindness and beauty”.

Key words:“Truth、kindness and beauty”;Quality Education;Curriculum System;Construction;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417(2016)01-0091-05

doi:10.13908/j.cnki.issn1673-1417.2016.01.0019

收稿日期:2016-01-20

基金项目:2015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151073); 2014福建省职业教育建设项目

作者简介:杨丽英(1972—),女,福建沙县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教师教育、小学数学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真善美构建课程体系
真善美伴我同行
寻找通向真善美的教育之路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真善美,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佟丽娅,“真善美”化身的古典美人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