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近年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状况及政策分析

2016-06-06蒙玛琳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政策分析发展

蒙玛琳,李 冲

(大连理工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院,辽宁 大连 116023)



我国近年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状况及政策分析

蒙玛琳,李冲

(大连理工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院,辽宁 大连 116023)

摘要: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并对《服务贸易总协定》做出承诺后,中国为来华留学教育陆续颁布各项政策来优化留学生在中国的教育环境,以期使中国成为真正的留学大国。近年来,来华留学生总人数屡创新高,我们在为来华留学规模得到大力支持而扩大感到高兴的同时,还需注意来华留学生的结构层次的不均衡。因为只有规模与质量并重,中国才能成为留学大国、留学优国。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政策分析

2014年,来华留学规模从1950年的30多人发展到了接近38万人。从来华留学生人数上看,中国已成为继美英后第三大受海外学生欢迎的留学国家。一方面,来华留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国家颁布的各项政策的日益成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另一方面,如何从完善政策入手解决来华留学生结构的不平衡,将质量与规模并重,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近年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状况

2001年以后,中国的留学生教育开始接受《服务贸易总协定》规范。它以境外消费的形式进入国际服务贸易领域新的发展阶段。[1]同时,通过政府的大力支持,来华留学生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本文采用2004至2014年间的来华留学生相关数据。

(一)来华留学生规模

如图1所示,来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人数在2004至2014年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从2004年的110 844人发展到2014年的377 054人,总体看来,这十年的年均增长率在11%左右。此外,接受来华留学生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育教学机构数量的涨幅明显,从2004年的420所增加到2014年的775所。

(二)来华留学生的政府资助

近年来,随着来华留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政府对外国留学生的资助力度也是逐年加大。2014年只有6 715人能获得来华留学的奖学金,而到2014年,该人数增长为36 943,年增长率近18.6%。2014年获得政府奖学金的留学生人数也达到历史的最高水平。如图1所示。

图1 2004~2014年我国来华留学生数情况

(三)来华留学生的自费比例

自改革开放开始招收外国学生自费来华留学开始,自费生就逐渐成为留学中国大军的主要构成,如图1 所示,特别在2007年,这一比例为94.81%。自费生的人数虽然在上升,但是其所占总人数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到2014年,其所占总人数的比例相较于前几年下降为90.20%。尽管如此,自费生在整个来华留学生规模中还是占据着主导地位。

(四)来华留学生的洲际与国别

总的来说,2004至2014年间,各个大洲的来华留学生人数基本是呈稳步上升的趋势。从洲际来看,在此期间,亚洲来华留学生所占比例由2004年的76.79%下降至2014年的59.80%。亚洲的生源仍是占主体地位的。变化较大的地区是美洲,2014年美洲来华留学生人数出现负增长,比2013年减少907人,所占来华留学生总人数也从2013年的10.39%降至2014年的9.58%。欧洲、非洲与大洋洲的来华留学生人数则一直呈上升趋势。其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是非洲。2004年有2 186名非洲学生来华留学,到2014年人数就达到41 677,所占来华留学总人数的比例从1.97%上升至11.05%,年均增长率约为34.3%。亚洲各国是来华留学生源主要输出国,这与它们拥有和中国深厚的文化渊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2]从国别来看,2014年来华留学生生源国已经达到203个。与2013年相比,韩国、美国、日本的来华留学生人数都有所下降,但韩国依旧是来华留学生的主生源国。2008年后,美国的来华留学人数开始超过日本,成为了第二大生源国。泰国与俄罗斯的来华留学生人数也一直处于增长态势。2014年俄罗斯超过日本位居第四,是其到目前为止“成绩”最好的一年。

(五)来华留学生的类别

我国的来华留学生类别共分两大类七小类。[3]具体为:一类学历留学生(简称学历生),包括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简称硕士生)、博士研究生(简称博士生);一类非学历留学生(简称非学历生),包括普通进修生(简称普进生)、高级进修生(简称高进生)、短期留学生(简称短期生)。2004至2014年期间,学历生所占总人数的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从2004年的28.52%提高到2014年的43.6%,是历史最高水平。而非学历生人数不断下降,整个局面由2004年的三七分发展到2014年近四六分。这也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我国对提高本国高等教育水平的努力是有一定成效的。在学历生中,本科是占主体地位的,但近十年其与专科生的比例都有所下降。比如本科生的比例从2004年的80.18%下降到2013年71.19%,少了近10个百分点。而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比例则逐年上升,特别是硕士生的比例从2004年的12.28%增长至2014年的21.82%,多了近9.6个百分点。在非学历生中,普进生和短期生则是主体,总比例占到了非学历生的90%以上。

(六)来华留学生的专业结构

来华留学生的专业是偏向文科的,按传统文理分科来说[3],人文社会学科(汉语言、文学、经济与管理)在2004年和2013年所占比例(分别是80.6%和70.94%)都远远高于同年的理工科(理科、医学和工科)的比例(分别是13.57%和22.23%)。首先,文科类专业比例下降较多,尤其是汉语言类的留学生比例(2013年比2004年少了18.41%)。但是此类专业留学生仍是来华留学生的主要构成。其次,西医、管理与工科这三个专业的留学生比例也是增长相对较多的,2013年该比例分别比2004年提高了5.56%、4.79%和4.5%。再次,除中医和其他(农科、历史、哲学)有少量下降外,其余专业的学生比例均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从目前的专业结构比例来看,随着理工科专业学生比逐步提高,人文社科类专业独占鳌头的局面被打破将成为趋势。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政策变迁

回顾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发展的历史,它已经走过了一条起步、探索、调整的道路,[4]正在发展的道路上大步前进。

起步阶段(1949~1977年)。这一时期,国家颁布诸如《各人民民主国家来华留学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5],旨在巩固我国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加强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沟通合作。探索阶段(1978-1989年)。这一时期开启了自费生来华的先河。首先要关注的是1979年发布的《关于接受自费外国留学生收费标准问题的请示》,之后另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在1989年颁布的《关于招收自费外国留学生的有关规定》,此政策赋予了高校更多的关于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自主权,同时,也让来华留学生能有更多高校进行选择就读。调整阶段(1990~2000年)。这一阶段来华留学生教育已经初具规模,随着来华人数的扩大,国家对来华留学生所受教育的质量开始关注。于是在1991年颁布《关于普通高等院校授予来华留学生我国学位实行办法》正式提出要“严格要求,保证质量”。到2000年,《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则进一步为来华留学教育工作制定努力方向——“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保证质量,积极稳妥发展”。[6]同年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国政府奖学金评审办法》,标志着政府奖学金的评审制度的建立。

我国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都一直处于发展阶段(2001至今)。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进入到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浪潮中。我国的来华留学政策的国际化和信息化程度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明显的加强。[6]特别是2004到2013年,国家相继颁布一系列政策,从各方面对来华留学教育事业进行完善。首先2004年通过《2003~2007年教育振兴计划》确定了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的十六字方针——“扩大规模、提高层次、保证质量、规范管理”。[7]2006年颁布《教育部国际合作交流司关于2006年退关来华留学生综合保险的通知》,以此优化来华留学的后勤保障管理。2007年的《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质量控制标准暂行规定》让外国留学生能选择在中国的30所高校学习西医专业。2008年则将工作重点放在提高中国政府奖学金对外国留学生的吸引力上。2009年为了让来华留学生更好地适应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政府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对中国政府奖学金本科来华留学生开展预科教育的通知》。2010年是来华留学教育工作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首先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表示要进一步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增加政府奖学金人数,并将重点资助发展中国家,还有优化来华留学生的结构。之后颁布的《留学中国计划》中,将目标进一步明确为“到2020年……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达到15万人。”还要以国家战略和发展为根据,继续增加政府奖学金名额,努力使来华留学生的洲际、国别、层次、类别都变得更加的合理均衡。为让海外学子来华留学无后顾之忧,中国教育部正在积极推进中国及其他国家的资质互认、学分转换平台的建立。直至2015年底,已经有43个国家与中国签署了协议,简化学位转换程序,提供相互资质认证。

三、近年来华留学教育政策效能分析

2014年来华留学生的规模达到377 054人的历史新高,这与近年来国家为来华留学教育事业的发展颁布的一系列有效实行和实施的相关政策息息相关。其政策效能分析如下:

第一,近年的来华留学政策进一步完善了来华留学教育的运行框架。以2004年和2010年为两个节点。先后发布的十六字教育工作方针和未来十年整个来华留学事业的发展蓝图,都在不断丰富和完善来华留学教育事业系统。2010年颁布的《留学中国计划》将成为未来十年来华留学教育事业的纲领性文件,指明着其前进的方向。

第二,以人为本,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为了优化来华留学环境,政府从学生学籍管理、教学质量控制、后勤保障等方面相继颁布政策来进行完善。这些政策实行后,使得来华留学环境的优越性越来越强,以致欧洲的学生对中国的青睐度也越来越高。

第三,奖学金政策成为一种巨大的拉力。2008年改革了奖学金招生办法,还提高了政府奖学金生的生活费标准。《留学中国计划》又进一步明确还要逐步增加政府奖学金名额,这样的优惠政策,会使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努力学习争取申请到政府奖学金。2004~2014年间政府奖学金生人数的快速增加,足以证明政府奖学金对外国留学生的吸引力。

四、建议与对策

在《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之后,《留学中国计划》成为又一具有纲领性意义的政策,重新规划和丰富了整个中国来华留学教育事业的运行系统。总体上看,近年颁布的来华留学政策,其制定和实施都是有意义和有良好效果的。但是若要使整个来华留学事业更好地与国家教育事业及经济发展相匹配,还需要继续完善细则。

第一,抓教育质量。到目前为止,来华留学生的数量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中国这个文化古国的魅力、安定的政治环境、日益增强的国力以及低成本[8],都使中国成为外国学生的留学向往之地。在数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如何提高留学生在中国所受教育的质量,吸引更多外国学生,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学生来中国攻读高学位,就成为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比如制定一些具体的有关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评估的办法,让来华留学教育的质量目标更明朗一些。

第二,完善来华留学生培养模式。来华留学生和本国学生的教育的质量和标准普遍都存在处于两条平行线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来华学生享受和本国学生一样的教育。所以,我们还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留学生培养模式,探索适合中国的留学生培养计划和目标。

第三,高校要“因地制宜”,完善立足于本校特色的留学政策,规划好本校自己的外国留学生发展蓝图。高校作为外国留学生在中国学习的地方,如何才能让留学生的专业结构趋于平衡合理,让留学生来华不只是为了学习汉语言类的专业,这是高校应该通过自身努力进行学科优化、设施完备、专业设置等工作来解决的。而政府则应该以宏观调控的方式,在今后的政策制定中,将更多自主权下放给高校。

近年的数据表明,来华留学教育事业确实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各种政策的颁布与实施为此做出重大的贡献。但是,我们在可喜于中国成为留学人数大国的同时,也要看到来华留学生的质量发展结构层次、专业分布等方面的不均衡。所以,我们还需要继续紧跟社会发展步伐,与国际接轨,及时调整和完善各项来华留学政策,以保证来华留学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秀晶,王霁霞.来华留学高等教育的政策分析与制度变迁[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4):141-145.

[2]赵金坡.新世纪以来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状况、分析及展望[J].高教探索, 2011(1):97-102.

[3]陈松林,程家福.21世纪初来华留学生结构状况及变化趋势[J]. 现代教育管理,2012(8):39-44.

[4]张磊,陈静,谢超.新形势下来华留学教育政策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12(9):134-135.

[5]张玮佳. 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来华留学政策的文本分析[J]. 学园,2014(12):188-190.

[6]刘扬,王怡伟. 我国的来华留学教育政策与实践[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6):73-80.

[7]金帷.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嬗变:基于数据与政策的联结[J].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2(4):29-48.

[8]崔庆玲. 来华留学教育的历史发展及原因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 2006(2):4-6.

[责任编辑:王丽平]

Development and Policy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Latest Years

MENG Ma-lin,LI Chong

(Research Institute for Higher Education,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 116023, China)

Abstract:Since 2001,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and commitment to the “GATS”, China overseas education promulgated policies successively to optimize foreign students`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in China, in order to make China become a real great power of oversea education. In the last ten years, the total number of foreign students in China reached new highs. While we are pleased at the scale of foreign students, we also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disproportion of the student’s structure level. Only by giving the equal value to both scale and quality, could we make China not only a great power but also a fine country of oversea education.

Key words:foreign students’ education in China;development;policy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901(2016)02-0072-04

作者简介:蒙玛琳(1991-),女,广西桂林人,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学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李冲(1974-),男,吉林农安人,博士,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副部长,研究方向:高等教育评估。

基金项目:大连理工大学教学改革基金重点项目“面向质量区分的研究型大学学生评教体系的研究与实践”(ZD201510)

收稿日期:2016-03-06

猜你喜欢

政策分析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关于研究生淘汰制实施成效的政策反思
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政策研究
在纠结中前行的网约车改革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优惠政策分析报告
基于广州流动儿童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探究
浅谈天津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