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博物馆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2016-06-06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展望山西现状

王 鑫

(太原学院 旅游系,山西 太原 030032)



山西省博物馆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王鑫

(太原学院 旅游系,山西 太原 030032)

摘要:山西省是文物资源大省,但文化产业特别是博物馆业的发展与文物大省的地位不相适应。在研究了山西省范围(包括省市县)博物馆业现状的基础上,发现如下问题:一是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差距明显;二是总体比较分散,缺乏统一规划;三是资源优势尚未得到充分挖掘。最后提出未来山西省博物馆业发展的四点建议:一是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形成以典型区域文化为代表的博物馆品牌;二是加强都市博物馆建设,提升全省博物馆业发展水平;三是保护与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精品生态博物馆;四是开发山西省博物馆精品旅游线路,促进博物馆业和旅游业共同发展。

关键词:山西;博物馆业;现状;展望

博物馆是指为了研究、教育、欣赏的目的,收藏、保护、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向公众开放,非赢利性、永久性社会服务机构,包括以博物馆(院)、纪念馆(舍)、美术(艺术)馆、科技馆、陈列馆等专有名称开展活动的单位[1]。相关研究中,通常将博物馆业归为文化产业。

随着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提高和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我国文化产业进入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山西省是文物资源大省,但文化产业特别是博物馆业的发展与文物大省的地位不相适应。山西省文博事业正面临新的挑战。

对于文化产业发展以及博物馆业发展的研究正方兴未艾,在山西博物馆业的研究方面,学者们从文化产品开发,地市级博物馆社教服务、藏品现状及满意度调查角度进行了探析[2-7],但对山西省博物馆业现状的研究文献十分有限。本文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对近年来山西省博物馆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发展的方向与对策。

一、山西博物馆业发展现状

(一)山西省博物馆业与其他省份的比较

根据国家文物局公布的2012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目前全国专业化程度较高、功能比较完善、社会作用比较明显的博物馆共有3 322家,其中国有博物馆2 843家(由文物行政部门管理的国有博物馆2 292家,其他行业性的国有博物馆551家),民办博物馆479家。通过整理资料,得到2012年全国博物馆数量前十名的省份(见表1)。

通过表1可见,2012年,全国博物馆机构数前十名的省份遍及我国东中西部,东部共4省,中部共3省,西部共3省。2008年,广东省博物馆数量居全国第一,2012年四川省跃居为第一。5年内各地博物馆数量均有所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是四川省,总量上几乎翻了一倍。江苏浙江两省博物馆数量稳居全国前三,甘肃山西两省的增长速度均超过50%。从国家级博物馆机构数总量上来看,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浙江省、广东省、山东省。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陕西省数量最多,达到7所;国家二级博物馆广东省最多,为20所;国家三级博物馆浙江省最多,为31所。

从博物馆性质上来看,各省国有博物馆数均远高于民办博物馆数,各地差异较大,国有比例介于56~95%之间,民办比例介于5~44%;甘肃省国有博物馆比例高达97%,民办仅占3%;湖北省国有博物馆比例最低,为56%,民办占到44%。山西省博物馆机构数在全国排名第九。其中,国家一级、二级、三级博物馆机构数各3所、13所、10所,国有博物馆比例为79%,民办为21%。根据《山西省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截止2015年,山西省博物馆总数达到150座,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达40座,市级博物馆覆盖率达到100%。

表1 2012年全国博物馆数量前十名省份

数据来源: 2012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http://www.sach.gov.cn/jsearch/search)和《2010中国博物馆年鉴 》[8],经笔者整理,数据为最新。

民办博物馆在全国范围内百花齐放,类型更趋向多样化,在山西省也迅速兴起。国家文物局发布的《博物馆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提出,今后10年每建5个博物馆,其中要有1个民办博物馆。但由于国内民办博物馆起步较晚,发展历程较短,目前正处于探索阶段,在藏品管理、展览水平、服务设施、业务研究等方面面临重重困难。

(二)山西省各地博物馆业概况

1995~2012年,山西省博物馆总量从69所增加到142所,基本呈现1995~2008年稳步增长,2008~2012年急速增长的态势。这是由于文化产业被国家上升为战略性产业,各地政府重视和扶持博物馆业发展。

以地市来看,晋中市博物馆数量最多,为34家;其后依次为运城(15家)、太原(12家)、忻州(10家)、临汾(9家)、长治(8家)、吕梁(6家)、大同(4家),晋城朔州两市博物馆数量较少,都只有3家。太原市和晋中市拥有的国家级博物馆最多,达到7所,而忻州、临汾、大同、晋城、朔州市均仅有1所,晋中市三级博物馆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以县域来看,平遥县博物馆数量最多,达到16家;随后依次是祁县、盐湖区和五台县,分别有6家、5家、4家。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山西各地市博物馆数量

数据来源:《2012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和《2010中国博物馆年鉴 》[8],经笔者整理,阳泉市资料暂缺。

(三)山西省博物馆机构经营状况

藏品、参观人次、门票收入三方面可以大致反映博物馆机构的经营状况。博物馆按隶属关系分为中央直属、省级、市级、县级。

根据《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4》,山西省没有中央直属博物馆。从藏品数量来看,山西的省级博物馆中,山西省博物院拥有藏品96 425件,位列全省第一,全国第21;山西省艺术博物馆位列全省第二,全国第43,山西省第二。地市级博物馆藏品数从多到少依次是长治博物馆(全国排第13)、大同博物馆、晋城博物馆。县级博物馆的藏品数最多是曲沃县博物馆(全国排第5),其次是陵川县博物馆,第三位是沁源县博物馆。

从参观人次来看,省级博物馆中,山西省博物院排名第一,为98.5万人次,其次是八路军太行纪念馆(85万人次)。地市级博物馆参观人次均未进入全国前50范围内。县级博物馆有5所位居全国前50,排在第一位的是王家大院民居艺术馆(120.1万人次),其余依次是平遥县博物馆、中国票号博物馆、乔家大院博物馆和三多堂博物馆。

从门票收入来看,省级博物馆均未进入全国前50范围内。地市级博物馆中,晋祠博物馆收入超2460万元,位列全省第一,全国第5。县级博物馆共有6所位于全国前50,依次为王家大院民居艺术馆(3 068万元)、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平遥县博物馆、榆社县化石博物馆、临汾市尧都区博物馆和三多堂博物馆。

二、存在的问题

(一)与其他省份相比差距明显

山西省博物馆总量不少,但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仍有差距。具体表现在山西省博物馆总量排名相对靠前,国家级博物馆比例偏低。仅从中部六省份来看,山西省与河南省博物馆总量相差33所,但国家级博物馆总数相差13所。

(二)缺乏统一规划

山西省各地博物馆业发展势头良好,个别比较突出,但总体比较分散,缺乏统一规划。仅从门票收入比较可以得出,县级博物馆如王家大院民居艺术馆,高于地市级和省级博物馆,而省级博物馆未进入全国前50范围内。从博物馆数量来看,晋中市博物馆数量远远高于太原市,这与太原市省会城市的地位不相符。由此可见,山西省各地博物馆多以强调自身发展为主,尚未从整体上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空间发展格局,区域联动效应较差。

(三)资源优势尚未得到充分挖掘

一是博物馆种类较少,且多集中于综合性和历史类博物馆,其他类别像艺术类、自然科技类等特色博物馆数量屈指可数。二是缺乏进一步对历史文化类博物馆进行细分,没有形成良好的山西省博物馆品牌,导致博物馆产业发展特色不鲜明,对外宣传效果较差,知名度不高。

三、未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形成以区域文化为基础的博物馆品牌

一般按机构类型将博物馆分为综合性、历史类、艺术类、自然科技类、其他类五种。本文基于山西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地理大区为基础,梳理能反映区域特色的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馆,形成以区域文化为基础的博物馆品牌。认为山西省应重点打造文明起源、晋国霸业、农牧交融、明清晋商和民族革命五个博物馆品牌,将具有相似文化背景的博物馆组合营销。

(二)加强都市博物馆建设

综观国际大都市,博物馆数量都在百座以上,被誉为“博物馆城”的巴黎达到380余座。博物馆在大都市中具有了一定的集聚效应,北京博物馆机构数在2012年已经达到117所,上海有67所,我省各地市都市博物馆量与国际国内发达城市相差甚远。这与大都市庞大的人口、雄厚的财力、都市人群对文化的迫切需求息息相关。太原作为省会城市和有着2500年历史的古城,仅有12家博物馆,山西省博物院、晋祠博物馆名气较响。都市博物馆不仅数量众多,门类也较为齐全,不仅包含了传统的综合类、历史类博物馆,也有大量的艺术类、科技类博物馆。高校类博物馆也多见于大都市,山西省高校中,仅有山西师范大学设立了晋学博物馆,山西财经大学建立了金融货币史博物馆。对于外地游客来讲,都市博物馆是吸引旅游者的一个景点,对于本地居民而言,都市博物馆是他们主要的文化活动场所。因此,山西省各地市应进一步加强都市博物馆的建设,提升全省博物馆业的整体发展水平,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三)打造精品生态博物馆

2011年,国家文物局出台了《关于促进生态(社区)博物馆发展的通知》,旨在促进遗产资源富集地区文化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平顺县打造山西首座生态博物馆就是真实案例,项目具体选址于豆口村、白杨坡村、岳家寨村三个村落。从自然条件上讲,这三个村落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形成各具特色、空间上相互依托的自然村庄。豆口村文物建筑数量多且价值较高,村中原始风貌和原有格局保存良好;白杨坡村有“传统棉纺织技艺”等三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岳家寨村村民历代就地取材,形成石居村落景观。类似的观赏性强、易于保护与利用的自然村落和社区在山西省并不少见,我省应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态博物馆建设结合起来,打造一批精品生态博物馆。对于 “再造山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

(四)开发博物馆精品旅游线路

博物馆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是地区厚重文化、独特文化的窗口,在山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同时,应当进一步加大博物馆的建设力度,以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为龙头,以独特文化博物馆群体为核心,研究开发打造华夏文明专题,晋国文化专题,边塞文化专题,晋商大院文化专题,红色旅游专题博物馆旅游线路等多条博物馆旅游线路,促进博物馆业和旅游业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4[M].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14.

[2]郭智勇.山西文博系统市级博物馆学术研究现状探析[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

[3]张丽,郭智勇.山西文博系统市级博物馆社教服务发展研究[J].吕梁学院学报,2014(6).

[4]张丽,郭智勇.山西文博系统市级博物馆藏品现状和对策研究[J].长治学院学报,2015(4).

[5]杨芸.博物馆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兼谈山西博物院发展的几个建议[J].文物世界,2009(3).

[6]叶春艳.山西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策略浅探[J].文物世界,2011(5).

[7]杨锋梅,曹明明,马璇.基于SERVQUAL模型的博物馆游客满意度研究——以山西博物院为例[J]. 生产力研究,2014(6).

[8]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博物馆年鉴2010[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姚晓黎]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pect of Museum Industry in Shanxi Province

WANG Xin

(Tourism Management Department, Taiyuan University, Taiyuan 030032,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status of museum industry, comparing with other provinces and between the prefecture-level cities, classifying the museum type and surveying on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future directions of Shanxi museum industry: firstly,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gradually narrow the gap with the developed areas; secondly, conserving and utilizing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uilding quality eco-museum; thirdly, developing Shanxi museum boutique tourist routes, promoting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museum and tourism industries.

Key words:Shanxi Province; museum industry; current situation; prospect

中图分类号:F592.7;G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901(2016)02-0011-04

作者简介:王鑫(1988-),女,山西临汾人,太原学院旅游系讲师,研究方向:旅游开发规划与市场。

基金项目:2015年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SSKLZDKT2015076)

收稿日期:2016-03-18

猜你喜欢

展望山西现状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国内外森林生物量碳储量估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