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特色专业设置探究
——以营口理工学院为例

2016-05-30马廷威李文俊

邢台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本科特色

马廷威,李文俊

(1.营口理工学院机电工程系,辽宁营口 115014;2.营口理工学院化学工程系,辽宁营口 115014)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特色专业设置探究
——以营口理工学院为例

马廷威1,李文俊2

(1.营口理工学院机电工程系,辽宁营口115014;2.营口理工学院化学工程系,辽宁营口115014)

摘要:随着1998年教育部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新设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后,目前国内有188所高等学校设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营口理工学院即是其中之一。该校设置本专业不到两年的时间,没有任何的优势。最近全球经济形势不好,国内的经济也受到牵连,钢铁行业亦不能幸免,这种形势使钢铁行业吸收毕业生的能力减弱,而恰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毕业生很多都是从事钢铁行业,导致毕业生就业率低。在这种情况下,营口理工学院以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镁产业,明确教学方向等方式为破局,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打造特色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关键词:本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特色;镁

[教改项目]2015年度营口理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题编号:JG201538

从1998年教育部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新设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后,目前国内有188所高等学校设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以下简称材料成型专业),有117所大学设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94所大学设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在后两类专业中有近三分之一左右的大学设有铸造、锻造、焊接、模具等专业方向[1][2]。由于前些年国家大型项目的上马、房地产、桥梁等蓬勃发展需要大量的钢材,促进了国家钢铁行业的发展,也催生了小钢铁企业的建立。然而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淘汰落后产能政策的展开,钢铁行业形成了饱和,效益不断下滑,以致亏损。钢铁行业接纳毕业生的数量有限,使以钢铁材料加工为主的材料成型专业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让自己辛苦培养出来的学生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成为摆在营口理工学院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道难题。

一、营口理工学院材料成型专业面临的困境

第一,培养模式和办学理念趋同。由于材料成型专业2014年才开始组建招生,没有经验,只能参考外校本专业的培养方式,别人怎么教,我们怎么教,造成培养模式如出一辙,没有自己的特色,趋同性明显。一方面由于学校是新建院校,专业也是新设专业,在社会上没有什么名气,因此社会知名度低,信任度也低;另一方面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大家都一样,没有自己异于别的毕业生的特点,学生就业缺乏竞争力,就业时毫无优势可言,不能给企业一个非我莫属的理由。

第二,课程开设过于宽泛,不重视专业方向培养。现在材料成型专业开设的课程过多,什么加工方法都学,学生学习的范围很宽,每种材料成型专业的加工方法都是浅尝辄止,造成学生就业时候一问什么都学过,然而真正工作的时候又什么都不会做,让企业评价很低。

第三,没有服务区域经济的意识。材料成型专业没有立足本区域经济,也没有针对区域经济的产业布局和当前的经济形势及时的调整材料成型专业培养过程的侧重点,不能抓住机遇,正确的定位学科以及学科的系列化建设,不能提升材料成型专业的竞争力。

第四,教师结构不合理。教师的学历层次不高,教学水平低,教师没有工厂实际工作经验,不能对学生日后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指导。

第五,全球经济形势下滑影响。现在全球的经济正在下滑,导致很多行业都不景气,用人单位一方面正在减员增效,另一方面减少吸收新毕业大学生的数量,造成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好。

第六,毕业生质量与企业需求匹配度低,对于材料成型专业,企业一般需要从事的工作很具体,比如负责制作生产工艺,负责产品的质量检验等,对于学生宽范围学习的专业知识在这些具体的工作上几乎毫无用处,降低学生在工作中的竞争力,增加企业对学校的不信任度。

二、针对材料成型专业困境采取的措施

首先,立足本地经济,做好调研。营口的镁含量居于中国前列,大石桥有着丰富的镁矿,其镁相关产品主要以镁锭等低技术含量的产品为主,在产业链上处于最低端。镁合金材料由于其低密度等良好的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航空、汽车、计算机、通讯、家电等行业,区域经济以镁及其制品为主,开发镁行业,完善镁及其制品的产业链。镁行业能够吸引大量的材料成型专业毕业生,学校应该抓住这个有利条件,大力培养材料成型专业学生镁方面知识,促进就业,服务区域经济。

其次,以镁为媒介,建设以镁为主的材料成型专业。营口理工学院应该抓住机遇,创建以镁合金及其制品为主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立足于本地,服务区域经济。以镁及其合金为材料,详细讲授这方面的知识,开设《镁合金》,《镁及镁合金》等课程,让学生掌握镁这种材料的性质,储备镁这种材料的相关知识。材料成型专业的加工方法有轧制,锻造,冲压,压铸,挤压等,应该开设专门针对镁及其制品的加工方法的课程,如《金属镁生产工艺学》,《铸造工艺学》,《锻造工艺学》,《冲压工艺学》,《高性能变形镁合金及加工技术》,《连续挤压技术及其应用》等课程,让学生掌握材料不同的加工方法,为学生就业单位的多样性提供便利。这些针对性课程的开设,使学生对于镁成型相关产业链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日后进入镁合金及其制品深加工行业领域就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形成本校材料成型专业的特色,累积品牌效应。

再次,抓住机遇,促进学科特色发展。由于营口理工学院所在区域经济中镁占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应该抓住这个方向,以镁这种材料为主,大力的发展镁方面的材料加工方法,促进材料成型特色专业的建设,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镁加工方面的研究机构,深挖镁合金材料的潜力,提高学科的发展层次,并逐渐辐射学校相关专业,形成对应产业链的学科专业大发展。

第四,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提升材料成型专业的教学水平。学校应该加大教师进修的支持力度,为进修提供出差补助,各种费用报销等,促进教师主观上的不断学习的意识。学校还应该定期派教师去有特色材料成型专业的学校去交流,通过这种交流能够使教师认识到教学中的问题,以及交流学校此专业的特色之处,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建设本校特色材料成型专业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要加大具有实际工厂工作经验特别优秀的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引进工作,改善师资来源结构,这些人的引进除了能够使学生了解实际生产情况外,还能够提高学生实际工作技能,为日后的就业夯实基础。利用教师修课期和部分教师待岗培训期,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师深入生产一线,到企业挂职和顶岗工作,使教师在实践中知悉产业人才需求、技术需求,并不断完善自我,提高实践教学能力[3]。

第五,明确材料成型专业的教学方向。营口理工学院定位于服务区域经济的应用技术型高校,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岗位需求修改、调整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对企业的调研结果发现,企业需要实践能力好、专业知识扎实、有一定领导能力的毕业生[4]。因此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在铸造,锻造,冲压,压铸等专业方面的工艺编制,质量控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作问题能力,实现学校和企业工作的无缝对接。

第六,采用3.5+0.5模式,提高材料成型专业学生的实践水平。3.5+0.5模式就是在校学习3.5年,在大四下学期进工厂相应工作岗位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的题目就是针对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做一方面解决了实际生产问题,促进了生产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应对实际问题进行研究的能力。在实习的过程中能够使毕业生充分的了解本专业实际工作的情况,多多的去看,去听,去问,这样能够增长自己专业方面的知识,同时能够了解所在单位的生产工艺流程,为以后参加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多向工艺人员咨询请教本专业的知识,使自己对本专业的知识有一个深入性的了解,为以后的求职做好准备[5]。

三、材料成型特色专业对营口理工学院的重要意义

第一,对于促进毕业生就业有重要作用。为适应高等教育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满足市场对人才的多样化、多层次需求,迫切需要学校确立特色专业建设目标。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学校按照自己的特色进行教学,这些特色有别于别的学校,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动手动脑能力,对应用知识的理解更透彻,对实际使用的知识掌握更熟练,这些都增加了学生就业时的竞争砝码。同时特色材料成型专业能够吸引相关用人单位来招聘,增加学生的选择范围,也促进了学生的就业和提高学生的就业层次。

第二,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简单说就是合理的设置材料成型专业,形成自己的特色,用特色专业这个点带动这个系或二级学院的发展,用这个系二级学院这条线的发展拉动整个学校各专业面的发展,使学校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特色专业的设置需要学校集中优势的教学资源,合理的分工,专业教学计划的合理调整,形成异于别人独具自己的特色,让人们一想起材料成型专业就会想起营口理工学院。

第三,对于高校自身的生存发展意义重大。营口理工学院是教育部2013年批准新成立的一所大学。然而由于计划生育的影响,这几年高校普遍面临着生源短缺的问题,还由于新建高校没有老资格高校的人脉基础等优势,在生源大战中处于劣势,生存面临一定的困难。建立具有特色的材料成型专业,提高学生就业率的同时对学校在社会上的形象也是一个很好的宣传,能够让人们提及材料成型专业的时候能够想起营口理工学院。对于目前国内生源日渐减少,招生出现困难的现状起到一个很好的应对宣传作用,又能够提高学校招生的质量,使学校进入一个良性的发展空间,促进学校品牌的创建,增强学校生命力。

营口理工学院材料成型专业结合自身遇到的困境,并根据现在所面临的困境,以镁及其制品为出发点,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开展本专业特色建设的探讨,探索出适应本校本专业特色之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特色专业一方面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扩大了毕业生的就业面,增加了毕业生的选择余地,另一方面加强了学校的学科建设并为学校发展提供了良性的发展渠道。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冯威,朱晓东,孙艳,冯静.城市型大学材料成型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探索——以成都大学工业制造学院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1).

[4]张静,金云学,陈洪美.材料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研究[J].科技资讯,2015,(16).

[5]马廷威.辅导员如何指导学生的实践课程学习[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08).

[作者简介]马廷威(1978-),男,辽宁辽阳人,东北大学,博士在读,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收稿日期]2016-02-07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658(2016)02-0163-03

猜你喜欢

本科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特色小镇党建怎么抓?
“特色小镇”看“浙”里
高校本科专业评价本体性缺失及对策研究
浅谈表演本科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论中国画本科学习
浅谈慕课在高校的发展
中职本科“3+4”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