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享受阅读绽放精彩

2016-05-13路红

教育界·中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群文议题课文

路红

【摘要】群文阅读,就是在一定时间空间内,探索性地阅读一组相关联的文章的阅读方式。准确把握群文阅读的特点,才能让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中摒弃传统阅读教学的陈弊,充分发挥群文阅读的优势,实现在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素养的目的。我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研究的两三年间,对群文阅读教学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也进行了一些不成熟的实践,与大家交流共勉。

【关键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内涵是多层次的,而群文阅读与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相结合的学习方法使其学生阅读领域不断扩大,阅读对象不断更新。那么,群文阅读应该怎样去有效实施呢?

一、 正确认识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教学是指教师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把一组文字,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推理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我们现在讨论的“群文阅读”,主要还是放在课堂这一情境中的,而实际上,我觉得它完全可以延伸到课外,甚至发展为“群书阅读”,甚至突破“文”单指文本的限制(把“文”理解为所有有意义的事物而不拘泥于其载体)。这里先讨论四种我能想到的“群文阅读”的形式。

(一) 告知议题的“群文阅读”

这是传统意义上的“群文阅读”,即教师按照一个议题组织起的若干文本用以教学。

(二) 寻找议题的“群文阅读”

这在前者基础上有一点变化,即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的教学时,并不告知学生组织这些文本的意图,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这些文本之间的联系,这种寻找议题式的“群文阅读”往往可以发现教师思考框架之外的惊喜,更有助于学生思考与辨析,强化其想象力、创造力与逻辑推理能力的演练。

例如:我们在进行群文阅读课《谁最?》时,选取了《信义兄弟》《曾子杀猪》《明山宾诚实卖牛》《范巨卿鸡黍死生交》《范巨卿鸡黍死生交》这五篇文章。群文的选择,强调了它的“结构性”,组合的线索非常明确,孩子们通过阅读发现了这四篇文章的相同之处:他们都讲诚信,都值得人钦佩,那谁最诚信呢?学生为此而辩论。这就是课堂生成的议题,让学生在迁移中巩固知识、形成能力。

(三) 问题指向的“群文阅读”

这种“群文阅读”是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比如,教师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然后告诉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什么资料(一级资料)下手,让学生自己去查阅,学生将解决的问题和未解决的问题提出并讨论,在老师的引导或小组讨论或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继续查阅资料(二级资料),再将解决的问题和新的问题提出并讨论,依次循环,直到学生认为查阅的资料解答了自己的疑惑。而这所有查阅过的资料,即组成了学生解决问题的“信息群”。

(四) 完全开放的“群文阅读”

这里的“文”不再局限为“文本”,而是所有具有信息价值和意义的音乐、视频、图画等等所有可以通过一定议题产生联系的事物。

二、 科学选择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当我们正确地认识了群文阅读教学后,我们才能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群文文本,不同阶段的学生,科学地采取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发挥群文阅读教学的优势,实现多层次、全方位的语文能力培养。群文阅读要求在有限时间内学习几篇文章,这就要求孩子的阅读速度要提高。而读得快,就要求对所读书籍或文章的理解得快,记得快,讲究看书的“高效率”。否则,一味求快,浮光掠影,没有效果,快了也没用。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除了让学生朗读和美读之外,还让学生采用浏览、默读、扫读、跳读、速读等阅读方式教学生采用不同方式去读不同的文章,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培养阅读能力。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我让学生有感情朗读描写春、夏、秋、冬的句子,体会小兴安岭的美,在教学《桂林山水》时,在学完第二自然段时,我让学生快速浏览第三自然段,概括出桂林山的特点……这样根据不同的内容教会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为群文教学打下基础。

三、 开发群文阅读素材,拓宽群文阅读范围

文本的选择是群文阅读教学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要对文章进行筛选、归类与整合,使主题更鲜明,线索更清晰。

(一) 依据同一主题,进行多元开发

当前国内的小学语文新教材有很多种,但不管哪一种,几乎都是以“主题单元”来选编课文。可利用开发的空间很广阔。在强化语文课程单元主题化阅读教学中,秉持“以篇为范例,授之以渔”的原则进行单元整合教学,通过对不同文体,同一主题文章的学习,归纳出一般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一篇”带“多篇”,提高阅读能力,掌握学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例如,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时,不仅要结合同一单元的《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这三篇课文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宽广,同时还要围绕“父母的爱”这一主题进行素材开发,补充《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母爱》这两篇文章,让学生对其进行赏析。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合作交流,从范文归纳出学法,然后让学生用新学法实践运用。

(二) 依据同一体裁,进行素材开发

同一体裁的文章之间既具备相同点,又各有千秋,将统一体裁的素材进行开发,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还能拓展其阅读量,通过对“同体裁”的文章进行群文阅读,学生在有限的阅读中经历、体验了较高水平的思考性阅读。例如,我们在学习课文《桥》时,第一课时精读《桥》,加以理解分析。第二课时引入群文阅读《一件运动衫》《窗》《雪夜》《爱之链》,通过对比阅读,体会文章“出人意料的结尾”这个写作特色。

四、 群文阅读教学结构形式要多样

在教学群文阅读中,我们可以根据文章主题和特点,合理地选择举一反三式,反三归一式,反复重读式等群文阅读教学结构。

举一反三式阅读教学是以精讲一篇文章,由字词的学习开始,经由句式、篇章结构、内容探讨进行教学,掌握一定的阅读学习方法后再举一反三去阅读更多的文章。然而举一反三的学习方式过于单一,群文阅读中需要将“举一反三”与“反三归一”有效结合。通过大量的阅读,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用“反三归一”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群文阅读”是对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的巨大挑战,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丰富阅读积累,做一个爱阅读的人。我们要转变阅读观念,改变阅读方法,明确阅读目的。“群文阅读”教学,让学生更加自主、更加愉悦、更加生活化地去阅读、去理解、去质疑、去发现,真正达到提升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6).

[2] 刘荣华.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课型及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2(11).

[3] 姚婷.“群文阅读”——有效的阅读策略\[J\].小学语文教学,2013(36).

[4] 李开忠.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4(2).

猜你喜欢

群文议题课文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群文活动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关注制药企业环保议题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例谈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