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常见食物过敏原分析

2016-05-10叶智良韦僖雯周绮娴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7期
关键词:过敏原过敏特异性

叶智良,韦僖雯,赵 新,刘 鼎,周绮娴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广东佛山 528000)

·经验交流·

儿童常见食物过敏原分析

叶智良,韦僖雯,赵 新,刘 鼎,周绮娴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广东佛山 528000)

目的 分析佛山地区儿童常见食物过敏原。方法 选取2014年1~12月来该院就诊,怀疑食物过敏的1 010例患儿,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9种食物过敏原sIgE和IgE。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χ2检验比较过敏原sIgE组间阳性率差异。结果 9种食物过敏原的阳性率分别为:鸡蛋白8.9%、蟹3.5%、虾3.3%、牛肉2.4%、腰果1.4%、牛奶1.0%、芒果0.5%、菠萝0.3%和贝0%。各组间,男性与女性的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某些年龄组间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鸡蛋白、蟹和虾为主要的食物过敏原。过敏原的阳性率随着婴幼儿辅食的添加而增加,之后随着消化系统逐渐成熟而逐渐下降。

佛山地区; 食物过敏; sIgE

食物过敏是由于某种食物或食品添加剂等引起的IgE介导和非IgE介导的免疫反应,而导致消化系统内或全身性的变态反应。儿童食物过敏反应发病率较成人高,而且呈日益上升的趋势。食物特异性IgE检测是预测食物过敏的重要依据,通过测定儿童血清特异性IgE水平可直接或间接反映人体对特定食物过敏原的敏感程度,对预防过敏原诱发的过敏性疾病以及对特定食物避免摄人及合理应用药物控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佛山地区12岁以下怀疑食物过敏的患儿进行食物过敏原slgE检测,并对常见食物(鸡蛋白、牛奶、虾、牛肉、贝、蟹、芒果、腰果和菠萝)过敏原进行相关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2月来本院就诊的怀疑食物过敏的1 010例患儿,年龄0~12岁,其中男654例,女356例。

1.2 方法 采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检测特异性过敏原使用德国MEDIWISS的过敏原诊断试剂盒。本试剂盒可检测人血清中的食物过敏原9种,包括:鸡蛋白、牛奶、虾、牛肉、贝、蟹、芒果、腰果和菠萝和IgE。原理为特异性过敏原被吸附于硝酸纤维素膜表面,置于反应槽中。用移液器加入患者血清后,室温下孵育,标本中过敏原特异性的IgE抗体就会与过敏原发生反应,并结合到硝酸纤维素膜上。将多余的抗体洗脱后,再加入生物素标记的抗人IgE抗体,室温下孵育,洗脱未结合上的抗体。然后加上碱性磷酸酶标记的链酶亲和素,室温下孵育,链酶亲和素会和生物素结合。将未结合上的酶标链酶亲和素冲洗干净。在加入BCIP/NBT酶作用底物孵育后,发生特定的酶显色反应,试剂条上出现沉淀。颜色深浅与血清中sIgE抗体水平成正比。待试剂条干燥后,有专用过敏原检测仪检测,读取定量检测结果。slgE检测结果按其浓度定量进行0~6分级如下:<0.35 kU/L为0级;0.35~0.70 kU/L为1级;0.70~3.50 kU/L为2级;3.50~17.50 kU/L为3级;17.50~50.00 kU/L为4级;50.00~100.00 kU/L为5级;>100.00 kU/L为6级。1级以上即sIgE>0.35 kU/L为阳性。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经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分别统计9种食物过敏原的阳性率,检测蛋清和蛋黄,牛奶和蛋清slgE的患者按不同的性别、年龄段进行过敏原阳性率的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各过敏原slgE组间阳性率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9种食物过敏原的阳性率 见表1。

2.2 将1 010例按年龄段进行划分分析,其中分析鸡蛋白过敏原结果,~3岁组阳性率最高(13.3%),其次为~6岁组(11.3%)。进行各组间两两比较,≥1岁组分别与~3岁组和~6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其浓度定量进行0~6分级,1级30例、2级48例、3级10例、4级和5级均为1例。分析IgE结果进行各组间两两比较,~12岁组分别与~3岁组和~6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9种食物过敏原的阳性率(n=1 010)

表2 鸡蛋白sIgE与IgE在不同年龄组阳性率表

3 讨 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环境污染的加重,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率日趋增加,目前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其中由食物引发的过敏也呈上升趋势。食物过敏可发生于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高危人群主要是婴幼儿和儿童,可引起消化、皮肤、神经、呼吸系统等症状。它与遗传因素、消化系统的成熟、环境因素和食品的种类、成分等密切相关[1-3]。

本研究探讨的9种食物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食物,但在儿童中容易引起过敏,尤其以鸡蛋白最为严重,其次为海鲜和水果。结果与广州地区的研究结果相近[4-5],都是以鸡蛋、虾和蟹为主,与两地地环境和饮食习惯相近有关;但牛奶的阳性率较其他地区低,可能是与选取的研究对象差异有关。不同年龄组研究结果发现,鸡蛋白sIgE阳性率≥1岁组分别与~3岁组和~6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一方面是随着年龄食物从单一的奶类到多样化,增加接触的机会;另一方面随着儿童消化道对致敏性抗原的屏蔽功能健全,对某些消化酶的合成和分泌的完善过敏的阳性率会逐渐降低。从IgE阳性率可以看到~12岁组分别与~3岁组和~6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6岁以后的消化系统逐渐成熟有关[6-8]。本研究选取的9种常见食物作为对象,但引起儿童食物过敏食物远多于此,也更为复杂。如果怀疑食物过敏应尽早进行相关食物抗体的检测,如果发现是食物过敏,应该禁止摄人同源类食物,或具有相关性的食物,从而更好地阻断过敏食物的摄人,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预防进一步的过敏损害和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发生[9-10]。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婴幼儿食物过敏诊治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2011,49(5):344-348.

[2]李摇倩,潘家华.食物过敏的诊疗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12,16(6):832-834.

[3]曾碧冰,李俊杰,张静,等.1 120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血清特异性IgE 检测[J] .中华全科医学,2008,12(6):1301.

[4] 黄惠敏,韦妮莉,罗文婷,等.常见食物过敏原sIgE检测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3,36(10):912-915.

[5]王和平,郑跃杰,邓继岿,等.深圳地区5年间儿童主要过敏原的变化[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6):1954-1955.

[6]李凯文,邵洁.鸡蛋过敏原与婴幼儿鸡蛋过敏的研究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11,29(3):386-389.

[7]毕超,梁艳华,黎小东,等.慢性荨麻疹患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IgE检测结果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7-12.

[8]陶金好,孔宪明,曹兰芳,等.上海地区儿童过敏性疾病食物过敏的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11,29(5):461-463.

[9]叶世泰.变态反应学、食物变态反应[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46.

[10]丁红梅,王学谦,赵俊芳,等.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8,31(11):1221-1223.

10.3969/j.issn.1673-4130.2016.07.0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4130(2016)07-1007-02

2015-12-08)

猜你喜欢

过敏原过敏特异性
过敏8问
过敏原检测真的准确吗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远离季节性过敏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过敏原检测到底准不准确
人为什么会过敏?
花粉过敏
重复周围磁刺激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
儿童非特异性ST-T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