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化健康教育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16-05-06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规范化例数用药

王 旭



规范化健康教育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王 旭

【摘要】目的 探讨规范化健康教育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5—11月一五七医院收治的62例C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病房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CHD患者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能够加深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识,提高护理满意度,且护理效果良好。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规范化健康教育;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

一五七医院,辽宁沈阳 110045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越来越高[1],该病症范围广泛,若治疗方法不当或不及时,可出现心律失常或心绞痛[2],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病情严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健康教育是住院患者病房护理工作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增强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提高其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增强患者健康意识和安全意识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就规范化健康教育在CH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11月我院收治的62例C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CHD临床诊断标准[3],经动态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均同意参与本研究,并已签订了知情同意书。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32~75岁,平均(54±4)岁,住院时间7~36 d,平均(15.4±2.7)d;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7例,高中6例,大专及以上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31~76岁,平均(54±5)岁,住院时间6~35 d,平均(15.9±2.3)d;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6例,高中7例,大专及以上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其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病房护理,包括病房一般护理、环境卫生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具体如下。

1.2.1 健康宣教 入院时,护理人员可通过语言交流、文字、小卡片以及多媒体视频等多种方式向患者详细讲解CHD发病原因、疾病危害以及临床治疗方法等,增强患者对自身病情的了解,并向患者讲授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和保健知识,提高其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2.2 用药指导 指导患者及时遵医嘱用药,讲解用药重要性,向患者介绍所服用药物的各项特性,包括用药方法、用药时间和用药剂量等,按疗程用药;同时观察患者用药后反应,告知患者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及时给予其相应处理。

1.2.3 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不良饮食的危害,并根据患者病情、口味调整其饮食结构,鼓励其多食低脂、清淡、高营养食物,禁食刺激性大、不易消化的食物,指导其戒烟戒酒,杜绝暴饮暴食。

1.2.4 生活指导 指导患者多参与户外活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且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剧烈运动,以减轻心脏负担。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采用我院自制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调查问卷,题目类型均为选择题,通过“1对1”问卷法调查患者对健康知识的了解情况和掌握程度,问卷内容主要包括10个项目,每项10分,共100分,完全掌握:得分≥80分;部分掌握:60≤得分<80分;未掌握:得分<60分。总掌握率(%)=(完全掌握例数+部分掌握例数)/总例数×100%。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非常满意:80~100分;满意:60~79分;不满意<6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记录、整理本研究中所收集数据,均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例(%)]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非常满意23例,满意6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为93.5%(29/31);对照组患者中非常满意12例,满意11例,不满意8例,护理满意度为74.2%(23/31);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将CHD分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以及猝死等5种类型[4],目前临床一般将CHD定义为由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发的心肌功能障碍及器质性病变,也可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其发病原因较多,主要包括肥胖、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体力锻炼较少、饮酒和吸烟过多、血脂异常以及高血压、高血糖等[5],患者典型症状为胸腔中央出现压榨性疼痛,并向颈、颌、手臂、后背以及胃部等其他部位放射,此外,患者还可表现为眩晕、出汗、恶心、气促、昏厥、发热等症状[6],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心力衰竭甚至病死,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在CHD患者接受临床对症治疗的同时,患者由于对自身病情担忧和治疗效果不确定,再加上部分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不足,受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影响,可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所以在患者接受临床对症治疗的同时,还需专业护理人员给予其健康知识教育,以增强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识,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对CHD患者实施规范化健康教育,能够加深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识,提高护理满意度,且护理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黄文霞,汤汾清.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6):147-148.

[2] 张晓君.全程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心脏介入治疗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0,39(20):2834-2835.

[3] 周霄云.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2):193-195.

[4] 邓慧.综合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的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8(S3):474-475.

[5] 郑淑梅,杨秀兰,吕烨辉,等.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4):297-300.

[6] 伍婷婷,邹春莉,杜洪.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领悟社会支持能力及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11,40(3): 308-309.

【中图分类号】R473.54

【文献标志码】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4.083

猜你喜欢

规范化例数用药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