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16-05-06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价值

池 建



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池 建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长春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34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GO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缩短患者抢救和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重度颅脑外伤;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价值

长春市中心医院,吉林长春 130051

颅脑外伤是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是因各种外力作用于头部而导致颅骨、脑膜、脑血管和脑组织受损、变形。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表明,颅脑损伤发病率高达783.3/10万,占各类外部损伤的10%~20%[1]。在我国每年发生颅脑损伤的人群高达60万[2],其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由于颅脑外伤病情多突然、危重、凶险,对患者提供及时、有序的护理可为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护理风险、减少病死率和致残率提供重要保障。本研究就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234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时均存在不同程度意识障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3~8分,排除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糖尿病、先天性畸形遗留神经功能障碍。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7例。观察组患者中,男73例,女44例,年龄29~57岁,平均(41.7±2.1)岁;病因:车祸63例,坠跌伤27例,钝器或锐器伤16例,其他1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69例,女48例,年龄31~55岁,平均(42.6±1.8)岁;病因:车祸62例,坠跌伤31例,钝器或锐器伤15例,其他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维持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体位、饮食、预防并发症、康复等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如下。

1.2.1 制订临床护理路径 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制订护理计划,由科室主任、医师和护理人员共同制订抢救顺序并设计护理路径表,内容包括病情观察、呼吸道管理、预防感染、康复期和心理护理。

1.2.2 护理路径的实施 ①病情观察:护理人员需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严密监测其血压、脉搏、呼吸、心率及瞳孔变化情况。血压和瞳孔是反映颅内压和颅脑伤情变化的主要指标,应每15分钟观察1次,并予以记录。②呼吸道管理:立即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和异物,保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气管内分泌物增多阻塞呼吸道时应立即切开气管,以保证有效的氧气供应,进而减轻继发性脑损伤[3]。③预防感染:感染是导致患者病死的主要原因。护理时应注意无菌操作,保持引流管干燥、清洁,注意尿道管清洁、导尿口消毒,做好室内环境和患者皮肤消毒清洁工作,防止肺部感染和褥疮发生。④康复期护理:颅脑外伤患者多留有智力、偏瘫、失语等后遗症状[4],应尽早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包括肢体按摩、手势、语言等,使其逐步康复。⑤心理护理:向患者及时讲解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鼓励其保持愉悦心情,增强其康复信心。

1.2.3 评价方法 按照护理路径计划表进行护理,每完成一项在相应位置上打“√”,若护理过程中出现意外应及时给予相应护理并予以记录,患者出院时对护理过程进行评价和总结。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GOS评分、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GOS评分:总分5分,分值越低表明患者头部外伤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GOS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GO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GOS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抢救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GOS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抢救时间(min)住院时间(d)住院费用(元) GOS评分(分)对照组 117  48±10 24.9±3.6 15 974±364 3.1±0.6观察组 117  35±8  15.2±2.4 11 563±322  4.8±0.3 t值    13.221  13.264  13.419  13.061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病死2例,病死率为1.7%(2/117),发生肺部感染7例,颅内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7% (9/117);对照组患者病死10例,病死率为8.5% (10/117),发生肺部感染21例,颅内感染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1.4%(25/117);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7%(112/1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83/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07,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医学模式的改变,为患者提供科学、个体化、人性化的整体护理已成为现阶段护理工作的重点[5]。同时,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还要注重护理的合理性、连续性,使患者享受高品质、高效率护理的同时提高康复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以时间为横轴、以患者康复为目的,为患者提供主动、整体、连续、个体化护理措施[6]。对于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来说,提前抢救1秒钟就可以挽救患者生命。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一方面减少了护理人员遵医嘱实施护理的盲目性,可进行有计划、有预见性的主动护理,减少护理过程中因顺序错误或遗漏导致事故发生。另一方面也使患者得到了积极、有效的护理,不仅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也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Singh等[7]报道,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可以改善神经外科患者预后的有效措施。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GO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与陈欣[8]报道相似。提示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缩短患者抢救和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凤梅.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2,33(8):117-118.

[2] Kitson A,Silverston H,Wiechula R,et al.Clinical nursing leaders′, team members′ and service managers′experiences of implementing evidence at a local level[J].J Nurs Manag,2011,19(4):542-555.

[3] 植秀珍,陈素英,李华连.颅脑外伤急诊抢救期间给予系统监测的护理效果[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5(1):163-164.

[4] 雷金菊.快捷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2,15(2):319-320.

[5] 龙芳.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急救中的护理路径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1(4):308-309.

[6] 胡青娣.临床护理路径在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4,28(11):264-265.

[7] Singh R,Venkateshwara G,Kirkland J,et al.Clinical pathways in head injury: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are with early rehabilitation[J].Disabil Rehabil,2012,34(5):439-442.

[8] 陈欣.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5,8(1):87-88.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志码】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4.080

猜你喜欢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价值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开颅手术患者术后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企业金融管理应用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