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在改善胃癌患者术前焦虑中的临床价值

2016-05-06左慧丽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临床价值手术室

左慧丽



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在改善胃癌患者术前焦虑中的临床价值

左慧丽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在改善胃癌患者术前焦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鞍山市肿瘤医院收治的68例拟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及治疗前后应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术前对胃癌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稳定各项应激指标,提高手术以及预后效果。

【关键词】手术室;人性化护理;胃癌;术前焦虑;临床价值

鞍山市肿瘤医院,辽宁鞍山 114036

胃癌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据统计,近年来受人们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影响,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1]。临床主要实施手术治疗胃癌,但因患者对胃癌缺乏了解,术前易出现紧张焦虑情绪,影响后期临床治疗依从性以及疗效[2]。因此,在胃癌治疗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本研究就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在改善胃癌患者术前焦虑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68例拟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2例,女12例,年龄60~ 86岁,平均(73.5±0.8)岁;病变部位:胃体部9例,胃底8例,胃窦7例,贲门10例;职业:行政人员15例,农民10例,工人9例;组织病理学分型:黏液腺癌18例,腺癌16例;肿瘤临床分析:Ⅰ期20例,Ⅱ期14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63~89岁,平均(76.0±0.5)岁;病变部位:胃体部9例,胃底7例,胃窦7例,贲门11例;职业:行政人员14例,农民13例,工人7例;组织病理学分型:黏液腺癌17例,腺癌17例;肿瘤临床分析:Ⅰ期18例,Ⅱ期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术前简单讲解疾病知识,术中按常规要求进行护理配合,术后告知患者注意事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具体如下。

1.2.1 心理护理 患者因对疾病过于紧张担忧,害怕手术不能成功或疾病复发,焦虑情绪严重,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其进行相应心理疏导。与癌症患者谈话中,应注意措辞沟通技巧,勿使用可能会刺激患者的语言,交谈中应保持和蔼可亲。同时,鼓励患者家属以及亲朋好友多提供情感支持,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家人与朋友的关怀,以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 术前1 d护理 术前1 d,巡回护理人员应病到房探访患者,查阅其病例,了解其疾病、手术及既往病史,告知患者手术的安全性以及必要性,术中应遵循的手术原则,并向其讲述术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

1.2.3 手术实施前护理 根据手术体位,护理人员应分别于患者骨隆、关节、腰部处放一次性保护垫,用约束带防止其术中坠落;可采用循环水毯和暖被保暖,并加热冲洗液温度至38~42 ℃,血制品以及输液体温度加热至37 ℃,辅助保暖;遮盖隐私部位,保护患者隐私。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及治疗前后应激指标变化情况。焦虑、抑郁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SAS分界值为50分,SDS分界值为53分,均分数越低,表明患者心理状态越佳[3]。应激指标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AS、SDS评分比较 对照组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47±6)分、(44±7)分,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分别为(36±7)分、(35±7)分;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2.2 治疗前后应激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BP、DB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BP、DBP、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应激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3 讨论

手术室一直是医院工作量相对较大的科室,且收治的患者多为急危重症,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相对较大,如何有效保证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手术室服务水平,保证患者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减少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备受关注[4-5]。人性化护理是一种个性化、创造性的护理模式,其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目的为确保患者心理、生理以及精神均达到舒适满足的状态。因癌症患者术前所承受心理压力较大,其会影响手术顺利开展及患者预后,因此,实施人性化护理十分必要。

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明确其病情,并在护理实施中,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心理状态,尊重其隐私,并表达对其理解同情。胃癌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若对护理人员产生不信任,担心术后效果差,易出现焦虑情绪加剧[6]。因此,护理人员应以真诚的态度耐心向患者解释,注意观察其情绪及语言变化,适时给予其鼓励支持,以消除其恐惧及焦虑情绪,帮助患者释放压力,使其尽快恢复平和心态,以利于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手术,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以及后期操作。告知患者我院医师的医疗水平,提高患者的信任,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不可避免会导致癌症患者发生不良的生理以及心理反应,若其较强烈,则会影响患者的循环系统、内分泌以及神经系统。一些患者术前焦虑紧张,易影响麻醉效果,增加疼痛,心率加快,血压升高。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平复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详细评估患者病情,制订相应护理计划,有利于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后SBP、DBP、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术前对胃癌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稳定各项应激指标,提高手术以及预后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守芬,史梅.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 2015,36(3):534-535.

[2] 李卫萍.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手术室中应用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3):404-405.

[3] 辛友红,宋开玲,许丽.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104-105.

[4] 范媛媛.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2):120-121.

[5] 李芳,罗祖卫.运用手术护理点评提高手术配合质量的管理[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3):351-352.

[6] 林萍,沈秀红,李超,等.护理干预对癌症化疗患者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12):115-116.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4.076

猜你喜欢

人性化护理临床价值手术室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外科手术治疗颞叶脑挫裂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依从性的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